萬物定格。
天地如同一幅畫般的靜止下來了。
隨即,
嘩啦——
一陣天水流動的聲音,突然在靜止的天地之間響了起來。
而伴隨著水流聲。
一條若隱若現的時空長河,便是在東海仙島所在的這一片天地之間若隱若現,仿佛在每一個角落流動著。
片刻的時間。
嗡——
天地之間響起一聲聲道音,那一條時空長河之中,流轉出漫天的靈光,化作流星雨一般的,朝著東海仙島落了下去。
落入到為大陣籠罩著,安靜的洞府之中去了。
此時,
洞府之中——
盤坐的悟空身上,流轉著大道氣息,頂上三花儘開,垂落大道華光,散發著引人入道的清香。
漫天靈光入體。
然而,
悟空並無醒過來的跡象!
因為此時此刻,他的元神真靈,正獨自坐在一條漫長無終點的長河邊上,看著這一條長河之中的流水,臉上帶著好奇的色彩。
好一會兒。
他伸出自己的手,觸及到了長河之中的河水。
下一刹那。
悟空的麵前浮現出過去未來,有著不同出身、不同境遇的不同自己。
即便是已經摘取大羅金仙道果的牢固元神,在這一瞬間,都是被這些仿佛無窮無儘的信息,給衝擊得微微一滯。
當然了。
也就僅僅隻是一瞬間的慌神,悟空便是回過神來了。
他的臉上露出了然的色彩:
“這些——”
“都是俺老孫啊!”
他又不傻子。
儘管自己師父留給他的傳承裡麵,沒有提及證大羅道果的時候,會發生什麼。
但是卻也說過何為大羅——
諸天時空唯一,真靈不朽不滅,便是曆經量劫而隕落,也依舊可以自大道真靈海歸來的存在。
既是諸天時空唯一。
那麼此刻,
他從這河水之中看到的那些出身不同、境遇不同、成就不同、強弱不一的孫悟空,都是他自己了。
過去沒有看到多少。
但是在未來——
時空之中出現了無量數的自己!
換而言之。
他的未來將會——
非常的精彩啊!
一念及此。
悟空的臉上露出期待的笑意。
作為一個取鬥戰之道作為自己根源大道的大羅金仙,他並不覺得精彩的未來,有什麼不好的。
相反,
未來越是精彩,越是刺激,越是多變,就越是讓他感覺到期待。
要知道,
在突破之際,悟空還領悟了鬥戰之道的精髓。
那便是——
戰鬥,爽。
戰鬥,其樂無窮。
他的道便是如此——
如今因為誓言的原因,他要與佛門戰鬥,待得佛門被肅清之後,他還要與其他的一切不公戰鬥。
等到寰宇世間再無不公,他的大義伸於諸天萬界。
他還可以與自己戰鬥!
能夠入道證得大羅金仙。
悟空又豈會因為未來的多樣與變化,而感到害怕呢?
就在悟空通悟河水中的自己,都是自己以後。
嘩啦——
在他麵前的時空長河便是直接崩碎,而悟空的眼前畫麵,便是一陣動搖晃蕩。
隨即悟空的元神便是歸體了。
下一刻,
緩緩睜開眼睛的悟空,頂上三花收回體內,周身大道氣息亦是收斂入體。
而與此同時,
那籠罩這一片天地之間的時空長河顯化,所帶來的籠罩整片天地的異象都是儘數的散去了。
海水依舊泛著波瀾。
靈禽靈獸無所察覺依舊做著自己的事情。
一切,
都好像是與此前並無差彆一般。
但是這一片天地,的的確確是有一位入道大羅金仙誕生了。
洞府內。
感受著與閉關之前,對大道、對天地、對自身、對一切都截然不同的感覺。
悟空臉上露出歡喜的笑容。
嬉笑著道:
“入道了。”
“俺老孫也是入道了!”
“好極了,好極了!”
“嘻嘻嘻……”
此刻悟空心中的歡喜,自然是不必多說的。
儘管這數萬年間,他行走人世間,布道傳法,造福蒼生,為天地眾生都做了不少的事情。
但是同樣的,
他也還沒有忘記自己心中一開始的念頭與想法——
去追尋自己師父的腳步。
往更加遼闊寬廣的世界天地去看一看!
一念及此。
悟空的眼中流露出思念之情——
師父離開數萬年了。
也不知道他老人家現如今在何方,做著什麼事情,會不會遭遇什麼危險。
跟在伏羲身邊數萬年。
悟空的眼界自然不是那一個被人玩兒得團團轉的小猴子、弼馬溫能夠比擬的。
他知道的事情——
那可太多了。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悟空心中自然也是清楚的。
自己師父的修為、境界有多高,悟空自然看不透。
但是自己身上的法寶,都是師父從一位無上存在那裡求來的。
這說明了什麼?
比自己師父厲害的存在,應當還有不少的。
萬一自己師父遭了這些存在的算計呢?
不由得——
悟空心中對於自己的老師,多了一些擔心,但也就隻有那麼一些罷了。
畢竟他還是知道,入了道的自己,比起師父來依舊有雲天與泥沼一般的差距。
過多擔憂自己師父,還不如擔憂一下自己是不是能夠安全的穿梭諸天萬界,找到他老人家比較好。
就在悟空心中掛念自己師父的時候。
嗡——
潺潺梵音從遠方傳來,流轉在仙島之間。
緊接著,
便是一道溫和的佛號傳來:
“無量我佛!”
“貧僧聽聞此間有儒教大賢、仙道大能、大德高僧,特來拜會。”
“還望島主——”
“能夠現身一見!”
洞府中。
聽到這一道在自己的仙島之間傳蕩的佛號,以及話語。
悟空一愣,隨後臉色便是認真起來了。
聞聲而知玄妙。
這一聲佛號細細入耳,溫和如暖陽,令他原本比較發散的思緒平複下來,心中情緒都是定了三分。
由此可見——
來到佛門僧人,確是一位真正的得道高僧了。
一念及此。
悟空便是直接起身,理了理身上的袍服之後。
才是朗聲道: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說話之間。
他一步踏出,已經是來到仙島之外了。
朝著佛號之聲傳來的方向執禮。
開口道:
“高僧既至,蓬蓽生輝。”
“不若到島上一坐,貧道好一儘地主之誼!”
他禮節無缺,但也不卑。
前前後後十多萬年的修行與沉澱,使得悟空的心性絕對配得上他的一身修為。
既然是有禮客人,並非來者不善。
他孫悟空也斷然是做不出什麼怠慢客人、輕率之舉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