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
悟空的心中,對於著成這幾本佛教真言經典的大賢,心中帶上了憧憬。
同時,
對於廣傳這等善言真經的佛教,心中亦是有著不小的好感,同時心中也有著好奇。
心一動。
離開仙島,去人世間走一遭,看一看那有著大賢所寫真經的佛教的念頭,就自然而起了。
“出去走走吧!”
悟空一個鯉魚打挺,直接從自己的蒲團之上起了身。
隨後,
便是神色期待的朝著洞府之外走了出去!
文道修順心,仙道修如意。
既然有了想法,悟空自然不會繼續留在仙島上了。
此前不出去行走——
隻不過是因為與自己的師父一起,走過了大千的許許多多地方,暫時對於出去行走,並無太多的想法。
眼下。
有了感興趣的事情,悟空自然也就願意走出仙島,去往人世間再走一遭了。
……
數年後。
在佛教香火最為盛行的人族各國之中,悟空去拜訪了許多的佛寺,見了許許多多的光頭和尚。
這些佛寺平平無奇。
那些個和尚也並非真正的有的修士,隻能說十分尋常。
甚至於,
這些和尚之中,還有很多潑皮無賴一樣的存在。
隻是披一層僧袍,或者更好一些的披上了一層袈裟,懂幾句佛門偈語,讀一兩本經文,變成了所謂的佛門高僧。
當然了。
以悟空的閱曆與見識,倒也沒有就此將佛教給貶得一文不值——
跟著伏羲在人世間行走的那數萬年,他早已明白這世間的一切,並非是絕對的非黑即白,任何事物都有兩麵性。
便是儒教門生,在行走世間,造福天地眾生的時候,做事也並不是絕對儘善儘美的。
隻不過,
儒教門生無一不是一顆丹心澄澈如明,一顆文膽浩然正氣,所行所為皆為正義,始終都無愧天地眾生罷了。
佛教或許還不錯。
但佛教的弟子——
卻是未必了。
話雖如此。
在見識過佛教弟子大部分都是一群沽名釣譽、醃臢潑皮、披著偽裝皮囊的狡詐惡徒以後,悟空對於佛教的好感度,不可避免的從剛出仙島時候的極高程度,回歸到正常的水準了。
同時,
也正因為見識到這些佛教弟子的參差不齊,反而讓悟空對於《心經》等佛門真言經典,理解更加的深入了。
當然了。
在他遊曆的過程之中——
所拜會的佛寺,見過的和尚,凡是卑劣、偽善之輩,儘皆被其送入輪回之中去了。
開玩笑。
他悟空一顆文膽在身,浩然正氣相隨,仁義純善在心。
最是容不下這樣的情況!
自然是見一個滅一個,見一對滅一雙了。
所遇見的佛教寺廟、光頭和尚,有多少卑劣、偽善、惡貫滿盈的人員,他就滅多少!
這一日,
一條向西而去的道路上,年輕的小和尚身上背負著行囊,雙手保持著佛禮,一步一步的向西而行。
在這個小和尚身旁。
身上穿著尋常袍服的悟空,與小和尚一起同行。
同時,
他有一些好奇:
“小和尚——”
“此去西天雷音寺,可謂山遙水遙,途中還有無數艱難險阻,甚至許多地方人煙罕跡,連道路都沒有。”
“你一介凡人,想要抵達雷音寺,談何容易。”
“還不如回轉頭去,在東土好好行走,傳播你心中的佛法?”
聽到悟空的話。
這個小和尚的臉上帶著堅定信仰。
雙手合十道:
“阿彌陀佛!”
“上仙施主的話,的確有理。”
“但來到這世間走一遭,人總是有一些必須要做的事情。”
“此去西天——”
“如遇艱難險阻,便用儘小和尚所有的力氣與手段去跨越。”
“若前方無路,那玄奘自會用腳下的雙腿,走出一條路來。”
略作停頓。
自稱玄奘的小和尚,臉色十分堅定的道:
“我乃凡人,或許窮儘一生,亦無法抵達西天雷音寺。”
“但不走——”
“就永遠無法抵達!”
聞言。
一旁的悟空輕輕頷首。
笑著道:
“不錯!”
“貧道就陪小和尚你,走上一段路,等到下一個城池,便是你我分道而行之日了。”
“可願意?”
輕輕點頭。
玄奘小和尚雙手合十一禮道:
“能與上仙施主同行,乃是貧僧之幸,自是求之不得!”
笑著點了點頭。
悟空一邊將就著玄奘小和尚的腳步,同時一邊與他說著話。
同時,
在交流之中,將自己從那幾本佛教真言經典之中,領悟出來的一些佛教真理,平白直述的傳教給了玄奘小和尚。
而聽著悟空的指點與教導。
玄奘小和尚始終都能夠跟得上他的教學,並且時不時的一些反問,還能夠讓悟空有所領悟,對於佛法的理解,更加深起來了。
兩人同行的這一段路——
似乎都各有所得!
約莫半個月。
當抵達了一座新的城池之後,悟空亦是言出必行的,與玄奘小和尚告彆了。
隻不過,
難得遇到一個佛性如此高,內心堅韌,保持著一顆真善求佛之心的小和尚,悟空並未就此離開。
而是隱匿了自己的身形,默默的觀看著玄奘小和尚的一舉一動。
他想要看看——
如今年幼的玄奘小和尚,在長大之後,是否能夠保持住自己的初心。
在人世間走過一遭,鑄就了如今的自己,悟空很清楚人世間的諸多誘惑,對於眾生來說,是多麼的難以抗拒。
一開始。
玄奘小和尚去往西天的路,並不是那麼好走,同時在這個路途之中傳佛法的過程,也並不順利。
畢竟他一個年幼小和尚,又沒有看起來是高僧的大和尚在身邊,自然不會有多少人正眼看他。
……
慢慢的。
玄奘小和尚長大了。
於是乎,
他每過一處眾生聚集之地,就講一次的佛法,也有越來越多的人聽了。
同時,
玄奘小和尚對於佛法的領悟,也更加的深刻,身上的佛性亦是越來越出色,儼然已經有真正的大德高僧之風采了。
……
到後來。
玄奘和尚人已經至中年的階段,同時他已經不知道走出了多遠的距離了。
但是西天——
依舊是玄奘遙不可及的目標!
當然了。
人至中年的玄奘和尚,初心依舊未曾改變,他依舊堅定的向西而行。
一邊走。
一邊傳他心中的佛法。
逐漸的,
在他走過的地方,“大德僧人玄奘”之名,逐漸的流傳開來了。
途中有不少的佛寺想要讓玄奘和尚停下來,成為他們佛寺的主持,也有一些凡俗民眾自願為玄奘修建寺廟,隻求他能夠留下來,廣傳佛法,普度一方。
隻不過,
這些都被玄奘拒絕了。
他堅定不移的向西而去——
不為其他的,隻為廣傳佛法,普度眾生,以及想要抵達他心中的雷音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