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兒大不由娘,孩子大了各個都有自己的主意,哪能是自己決定的。
“成,隻是你自己真的下定決心,就選這一家姑娘麼?”
“還沒確定呢,等明天兒子找個機會親自問問田姑娘,然後再做決定。若是對方不樂意,兒子也不能強人所難!”
結親,結的兩廂情願,日子才能過的美滿!
喬大郎說完,從袖袋裡掏出兩個錦盒,分彆遞給喬欣和徐氏身邊的人。
“祖母,阿娘,今兒陪二妹逛逛銀樓,看到兩個不錯的飾品,覺得挺適合你們的!”
喬欣笑罵道:“臭小子,為了娶媳婦,連祖母和你娘都賄賂起來了!老大媳婦,這孩子有心了!”
徐氏附和道:“母親說的是,那媳婦這就叫人下去安排!以靈姝的名義給對方下帖子,你看如何?”
喬欣見她緩和過來了,就開始趕人。
“去吧,該乾嘛乾嘛,都不用在我這裡消磨時間了!”
等人一走,秦嬤嬤瞧出大夫人的情緒有些不,。這才喬欣道。
“奴婢瞧著大夫人反倒是有一些失落?”
喬欣淡笑:“這不是正常麼,大郎以前心裡眼裡都是自己的母親,冷不丁的冒出一個女子一下子就奪走了大郎全部的心神,大郎甚至為了這個女子低聲下氣的討好自己的母親,換做哪個母親心裡能舒服?”
不過這才到哪兒呢,等兒媳婦進門了,老大媳婦呀可得好好的適應適應。
能擺正好婆婆的位置,大郎兩口子的日子就好過多了。
若是她一直轉變不過來,大郎成親後的日子己會如何,可就說不準了!
這天底下就沒有婆婆拆不散的夫妻。
婆婆對兒子感情的定位,若是不能隨著兒子成家及時調整,這個家裡絕對會不太平。
一個家隻能有一個女主人,老一輩學不會放手,新來的女主人又急需鞏固自己的地盤,婆媳關係當然無法和睦。
兩代人的思維方式,生活習慣大不相同,強行綁在一起,矛盾自然多!
可偏偏這個時代的人,都講究父母在不分家。
哪怕關上家門,兄弟姐妹打破腦袋,爭奪的你死我活,也要維持表麵的和睦。
這種做法,在喬欣看來完全是自欺欺人,掩耳盜鈴。
可大環境如此,她就是對此嗤之以鼻也隻能做不能說。
當初喬府在最鼎盛時期驟然分家,招來無數的非議,就連武帝都出麵問詢。
這樣的舉動,在外人看來是兄弟不睦,家族衰落的征兆了。
可喬欣卻覺得,三個兒子各自落地生根,互為依托,而不是把所有的人榮辱都綁在一起。
榕樹永遠比一棵參天大樹更能抗擊風雨!
“有你給她做的示範,大夫人應該能夠轉變過來的。”
喬欣無所謂,她就是替原身管兒子,對孫子孫女不過是朝夕相處處出來了感情,才多多幫扶。
再往下,就沒得了。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啥都管,累人累己,人家未必感激。
若不是她早早的分了家,把兒媳婦都拘束在自己身邊,他和徐氏,王采薇之間的關係絕對沒有現在這麼和睦。
樣板間給她們建好了,願不願意參考,就和她沒關係了。
再過幾年她兩眼一閉,彆人過的如何還能和她有什麼關係?
“但願吧,反正小輩的事情,他們不主動和我說,我懶得去摻和。摻和多了,事辦好了未必感激你,事辦砸絕對會招人恨的!
你瞧,咱們把家一分,出來單過,日子是不是清靜多了,就看徐氏願不願意明白遠香近臭的道理了。”
“大夫人聰慧,應該能想明白的。你瞧她和六公主不就挺好的?”
“公主身份高貴,又分府彆居,徐氏在她麵前可不敢擺婆婆的譜。
到大郎就不一定了。老大媳婦好歹也是國公夫人,滿京城能在她麵前擺譜的人可不多了,對上長寧郡主可就有了優勢。”
秦嬤嬤神情恍然,和喬欣在一起久了,她下意識的就忽略了徐氏的身份。
對方早已經妻憑夫貴,成了京城高貴的一品夫人。
“對了嬤嬤,你看看咱家附近還有沒有人出手府邸,到時候再買幾座,等大郎兄弟成親的時候,送給他們,咱能做的也就僅此而已了!”
“奴婢這就讓人多多留心!”
“嗯!”
上巳節才過一日,喬家就廣邀官家公子貴女們參加賞花大會!
要說京城誰家的仆從最會養花,非喬家莫屬。
自從喬家進軍花卉行業之後,那是一騎絕塵。
花卉界往常那些價值千金的奇花異草,經過喬家的培育,如今早已失去了其稀缺性。
喜愛奇花異草的名人異士對這種行為大加讚賞,但是花卉行業的商家就羨慕嫉妒恨了。
可慢慢的,大夥發現喬家會時不時的把自家的新品拿出來分享給眾多花農們學習。
詆毀在一夜間變成了支持!
喬家吃肉,還讓他們跟著喝湯,這做法比起其他的大家族獨吞的行為,足夠仁義了。
這次賞花宴,大夥聽聞喬家又研製出不少跟花草有關的衍生品。
在正式推向市場之前,先讓大家開開眼!
通草花飾品造型逼真,香水鈴蘭粉紅剔透,貝母花做成的梳妝盒,梔子花的滴露一出,頓時俘獲了在場貴女的心。
徐氏帶著周旋在貴婦人之間遊刃有餘,早不複當初的拘謹!
除了喬欣,喬家男女老少齊齊上陣,大半個朝堂上的官員家眷赴宴,就連皇後娘娘和太子妃都派人到場。
喬欣一向不喜這樣的場麵,出來打個招呼,應酬片刻就回了屋裡。
一場普通的宴會,卻看出了喬家在京城的地位。
送走了最後一位賓客,徐氏和王采薇齊齊癱坐在椅子上。彼此對望一眼,苦笑出聲。
“大嫂我算是知道了婆婆為啥不喜歡辦宴席了,有這麼多的下人幫忙,咱們大小主子都出麵,都還累的夠嗆,若是三天兩頭來一回,鐵打的身子也吃不消!
以前可真是辛苦你了!”
“這不是應該的麼,要不是為了幾個孩子說親,咱家也不費這個心!也不知道幾個孩子辦的咋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