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女美生耽 > 老祖宗她不好惹 > 第391章 禍水東引,你很熟呀!

第391章 禍水東引,你很熟呀!(1 / 1)

推荐阅读:

清茶淡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思兔閱讀sto.ist),接著再看更方便。

得,

這是又瘋了一個!

幾人的爭論,很快傳到喬欣的耳朵裡,

她也知道自己最近的狀態不太對勁,心裡憋著的一股火氣壓不下去,不拿土匪開刀,實在是難解心頭之恨!

對於順子能一語道破她的心思,倒是有幾分意外。

喬欣大開殺戒的樣子,

真的震懾了不少人,大夥平日見到的她都是一團和氣,真沒想到還有如此狠戾的一麵。

這幾日,前來回話的下屬都正經嚴肅了不少!

喬欣懶洋洋的說道:“你這小子的書沒白讀,一眼就看穿這個世道混亂的根源,這些話日後可不要在外麵亂說,放在心裡就行了。”

“小的也就隻敢在你老麵前放肆這麼幾回!你老吃的鹽比小的吃的米都多,哪用得著小的多嘴?”順子嘻嘻一笑。

“真要是吃的鹽比你吃的米多,

還不得把我鹹死!”

順子:.......

"不過他們說的也對,

我確實過激了,把大夥嚇壞了吧?”喬欣側頭看了他一眼。

順子下意識的地下頭,再抬起,眼裡一片清明:“開始有點,

可是後來想想這些人沒有一個無辜的,

既然朝廷法度管不了他們,

那咱們現在做的事也算是為民除害,替天行道,自然就沒什麼可怕的。

小的就知道一點,老夫人從來沒有無緣無故去傷害一個人,若是有,那一定是那個人做錯了什麼!”

喬欣被順子這幾句話安慰到了。眉眼間的戾氣消失無蹤,嘴角漸漸上揚,這小子,真沒白養活一場!

喬欣滿血複活了!

等喬雲清過來的時候,喬欣已經跟沒事人一樣!

“娘,你沒事吧?”

“我能有啥事,咋不盼我點好呢?”

喬雲清:“我這不是收到加急來信,這才擔心你嗎?”

喬欣清了清嗓子,有些心虛的說道:“我沒啥事,就是你得有點事!益州要往南梁轉運的財富被咱截了,

老娘要了十幾位世家子的命。他們若是查不出來的話,可能也會懷疑你!

不過我臨時做了點誤導,往安華縣夏家那些人身上引了去!至於能瞞多久就說不好了!”

她臨走時找吳縣令要了一些從樓家抄出來,和安華縣其他世家有關係的一些物件,尤其是夏家。不經意的散在現場,能起到作用更好,起不到作用也損失不了啥,能誤導一時是一時!

反正這兩地的世家沒少勾連在一起,有矛盾彼此報複不是挺正常的嗎?

喬雲清瞪大眼睛,沒想到他阿娘有乾出這麼大的事來,十幾個世家子,

這簡直是刨了他們的根呀!

還有這栽贓嫁禍的熟練程度,咋瞧都不像是第一次做呀?

順子也是一臉懵呀,

吳縣令給的東西,還是他親自送過來的,

啥時候被丟出去了,他咋也不知道呀?

“咳咳,我可沒亂殺無辜,

那些人的罪有應得,光我知道的都有一大堆。我也是實在氣不過,一時沒收住手......."

喬欣有些氣短,在喬雲清的直視下漸漸編不下去了,乾脆想啥說啥。

“算了,我也不騙你,我就是氣不過他犯了如此多的罪孽,憑什麼拍拍屁股就走人,一點懲罰都沒有?

老娘這是替天行道!可我後來咋覺得這些世家好像有點狗急跳牆似得,破釜沉舟的往南梁跑!”

喬雲清意外的看著喬欣,他也是剛剛得到消息。派往益州的第三任監察使死後,

陛下震怒,撤了益州大都督竇前的職位,竇家心生不滿,在益州鬨騰的挺厲害的。

陛下已經調派鎮南大將軍伯清前往益州鎮場子了,借著這個機會,又在朝廷大刀闊斧的改革,開始合州並府改為省道,卻遭到世家的強烈反對!

益州世家一邊對抗朝廷命令,一邊暗地裡和南梁的朱振眉來眼去。

這次乾脆直接和朝廷撕破臉,打算再刮一次地皮然後,舉族南遷,可沒想到被喬欣截了胡!

時也,運也,命也!

前世就是這個時候,益州的問題大爆發,他本家的那個大哥參與益州私礦的開發,被人揭發出來之後,他那對好爹娘動用一切手段也要保住其性命。

在兩邊勢力鬥得死去活來之時,最後

卻把他推出來當做了替罪羊,

替他那個好大哥頂替了一切的罪名。

如今喬欣出現了,一切局麵都發生了改變,自己好好活著,

不僅沒有冤死,還步步高升。就看這會他們找哪個替死鬼?

喬欣見喬雲清沉默不語,以為自己闖的禍無法收拾了!

沉默了半晌決定轉移話題。

“陛下不是一直都在穩紮穩打嗎?怎麼突然這麼激進了?”

“地方行政區域劃分太細,需要的委派的官員日益增多,壓在老百姓身上的擔子不堪負重。滿大景也不過才三百萬不到的人口,如何負擔的起?

這幾年天災頻繁,百姓日子本就艱難,外敵窺伺情況下,世家依舊不知收斂,吞並大量的土地,導致國庫空虛。

陛下隱忍很久,豈能放過這次整頓朝綱的機會?

陛下眼下隻打算改州,郡,縣為州,縣兩級。全國劃分六個省道,暫時軍政還未要求分開,世家已經嘩然一片。”

喬欣頓時聽明白了,不就是合並地方行政區域,裁減公務員,精簡機構,減少財政開支嗎?這放在現代或許是常見的事情。

可在古代,貿然進行這種“鼎故革新”,在那些動不動祖宗之法不可變的老古板眼裡,那是在砸地方豪強和世家的飯碗,

就連新進的科舉士子都未必完全支持。

斷人前途如同殺人父母呀,每個守舊派都不會心甘情願的退出曆史的舞台。看來京都又要經曆一場血雨腥風了!

可不

改革也不行,三百萬不到的人口,

要養活近六萬的大大小小的官員和胥吏,在這個生產力極為低下的時代,怎麼能夠承受的起?

進退都兩難的問題,偏偏武帝選擇了破釜沉舟!

喬欣不得不佩服武帝的魄力和勇氣了!

隻是想到單獨留在老湖鎮的孫兒,

喬欣又有些擔心!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