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國公素來孤傲冷清,都對方大人諸多禮遇,更遑論其他人?”皇甫鑫故作好奇道:“難道方大人自己不知?”
方紫嵐雙拳緊握,她算是聽出來了,皇甫鑫這是毫無實據的誅心之言,非要拖自己下水不可。然而隻憑她的徒弟上官敏在京郊大營這一點,她就很難取信於人。
李晟軒聽到此處,雖然麵上沒什麼表情,但心中卻起了波瀾。
皇甫鑫這話乍一聽是針對方紫嵐,然實則是說與他聽。
方紫嵐雖未有滔天權柄,但卻有誰都無法企及的威勢。她做過的事,樁樁件件皆傳之四海,萬人稱頌。何止在京城?便是放到邊陲之地,怕是也很少有人不賣她的麵子。
功高蓋主,德盛壓君,曆來都為帝王所不容。縱然他容得下,可旁人也難容。
隻是……
李晟軒看向皇甫鑫,在綺羅城之時,他曾見過這位小將軍排兵布陣衝鋒殺敵,不會是這等用心險惡的嚼舌之人。
並非他自負托大,而是他深知沙場最能看清人的本性——生死之間,人的選擇才是最真實的,勝過千言萬語,這也是他信任方紫嵐的原因。
如今這個局麵,很難不讓人懷疑,皇甫鑫乃至皇甫家,在這次叛亂中究竟扮演了什麼角色?
比起方紫嵐和李晟軒的心思百轉,在場眾人雖思慮不深,但也是一驚。
一樁謀反,竟扯出了衛國公、越國公,還有目的不明的皇甫鑫。九大公卿世家,三家牽涉其中,想來無論如何也不算小事了。
方紫嵐的麵上像是覆了一層霜雪,沉聲道:“彆逼梓柔了,她沒有反應便沒有,先把傷養好了再說。”
阿宛張了張口,不甘道:“京兆尹府的人都找上門來了,就不能為歐陽大人爭一個公平嗎?”
“公平啊。”方紫嵐重複了一遍這個詞,悵然道:“若想為梓柔爭一個公平,歐陽家的人必須認罪。其中有她的兄長、母親,甚至還有我們不知道的其他親人,都要付出代價。因此若非她親自開口,旁人誰都無法替她做決定,是否要爭這個公平。”
阿宛神情一滯,她一心想著歐陽梓柔受了天大的委屈,原該要世人皆知,更應要害其之人付出代價。可是她忘了,害其落到這般境地之人,都是其血脈相連的至親。一朝對簿公堂,怕是比斷了其手還要痛。
“那若是歐陽大人一直這樣不言不語,難道……”阿宛的話還未說完,就被匆匆而來的蕭璿兒打斷了,“方大人,歐陽家出事了。”
方紫嵐神情凝重,“歐陽家出了何事?”
“歐陽家主怕是不行了。”蕭璿兒低聲道:“歐陽夫人命人請了族中執規長老,押了歐陽宗瑞,說是要開祠堂,動家法。”
“看來歐陽夫人不會包庇歐陽宗瑞了。”方紫嵐若有所思道:“隻是她還顧著歐陽家的體麵,不願把歐陽宗瑞交出去處置。”
“歐陽夫人命人圍封了歐陽家,無人能進出,也不知裡麵是什麼情況。”蕭璿兒秀眉微蹙,方紫嵐也是一愣,“歐陽家主不管嗎?”
蕭璿兒神情凝重了幾分,“這便是最奇怪之處,聽說歐陽家主重病在臥,昏迷不醒無法理事。”
方紫嵐定了定神,涼薄道:“原先珒國公死訊傳出之前,裴家也是這副說辭。”
“方大人的意思是……”蕭璿兒麵露驚色,方紫嵐沉聲道:“歐陽宗瑞既然會對梓柔痛下殺手,如何不會對歐陽家主動殺心?”
“可……”蕭璿兒還想說什麼,就被方紫嵐截住了話頭,“一旦歐陽家主身死,隻要歐陽夫人守口如瓶,不揭露歐陽宗瑞的惡行,真相幾何便不會有人知道。”
“除非……”蕭璿兒咬了咬唇,“歐陽梓柔大人能夠親自站出來指認。”
“難如登天。”方紫嵐的神色晦暗不明,“且不說梓柔傷重,恢複尚需時日,就說她剛從官司中脫身,在世人眼中可信度就低了許多,遠不及她那道貌岸然的哥哥與娘親。”
“手心手背都是肉,歐陽夫人當真會為了其中一方便舍棄另一方嗎?”蕭璿兒的聲音很輕,然而方紫嵐聽得清清楚楚,她沉默了好一會兒,才道:“明日把王伶媛送回歐陽家之時,一切就都知道了。”
蕭璿兒怔了怔,“方大人要把王小姐送回歐陽家?”
“王伶媛如今是歐陽俊成的夫人,若留在我們府上久了,容易被人說閒話。”方紫嵐隨口搪塞了一句,蕭璿兒猶豫了片刻,終是頷首道:“我明白了。”
待蕭璿兒離開後,皇甫鑫走了進來,朝方紫嵐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禮,“方大人,我有事相求。”
方紫嵐了然道:“你想為梓柔爭一個公平?”
“是。”皇甫鑫仍保持著行禮的姿勢一動不動,仿佛一尊石塑。
“你知道這很難。”方紫嵐神色平靜,皇甫鑫毅然決然,“我知道。”
方紫嵐的神情淩厲了些許,“歐陽家未必會站在梓柔身邊,而你私自進京,已是自身難保,如何為她爭一個公平?”
“縱然歐陽小姐的家族背棄了她,縱然我自身難保,也要一試。”皇甫鑫抬頭看向方紫嵐,眸光堅定無比,“哪怕豁出性命,舍棄一切,我也要為她求一個公平。”
“皇甫鑫,若是我傳信皇甫家,你即刻便會被拘回北境。”方紫嵐的話音還未落,便聽皇甫鑫道:“方大人不會。”
“你錯了。”方紫嵐一字一句寒聲道:“皇甫鑫,你沒有儘到應儘之責,我便無法相信你。梓柔的公平,若是她要,我會幫她去爭。”
她頓了一頓,“至於你,今日若是不回北境,我便會傳信皇甫家。明日若是我還能見到你,便會親自押著你進宮,交由陛下處置。”
“方大人……”皇甫鑫張了張口,方紫嵐斜睨了他一眼,“家國萬民,重於泰山。我心如此,梓柔亦然。否則她也不會入朝堂,落到這般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