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女美生耽 > 春華照灼 > 第160章 不是來投誠的嗎

第160章 不是來投誠的嗎(1 / 1)

推荐阅读:

顧榮嗤笑。

涼薄自私之人湊在一起,也是緣分。

隻能說,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顧平徵坐不住了“顧榮,你鬨夠了沒有!”

“你見血前,三思而行,多少替小知積點德。”

顧榮不以為然。

除去所有心懷叵測的攔路人,大凶亦可化大吉。

靠著寬恕仇人積的德,那不叫積德,叫作孽,叫親者痛仇者快。

她很清醒。

不至於被顧平徵輕飄飄幾句話糊弄。

“如此好心,你出家吧。”顧榮聲音平靜,聽不出絲毫情緒起伏。

“什麼時候把慷他人之慨的改為嚴以律己,再考慮還俗。”

顧平徵驚愕。

到底是誰才是誰的老子!

在顧平徵錯愕之際,陶姨娘的長兄以掩耳不及迅雷之勢,舉起實木雕花大椅,重重的朝陶姨娘的左腿砸了下去。

一連數下。

顧榮清晰的聽到了骨頭碎裂的聲音。

就當是先討點兒利息了。

否則,空等下月十九日的良辰吉日到來,實在是浪費時間,也讓人感到壓抑。

這下,心情舒暢了。

心情舒暢,才能念頭通達。

“跪下磕頭道歉。”顧榮淡聲道。

陶姨娘兄嫂砰砰砰連磕三下響頭“求兩位姨娘給小的改過自新的機會。”

折枝“改過自新?”

“重新投胎都不一定夢做個好人。”

琴書扯了扯折枝的袖子,微微搖了搖頭。

沒必要悖逆大小姐的決定。

折枝咬了咬下唇,終是沒有再說什麼。

顧榮起身,氣定神閒朝椿萱院外走去。

陶姨娘兄嫂齊齊鬆了口氣。

琴書和折枝對視一眼,福了福身,行了一禮後,緊追顧榮的步伐。

顧平徵:趨炎附勢的牆頭草!

也是他倒黴,攤上個祖宗似的女兒,又被賜下兩個打不得罵不得的妾。

這日子,可什麼時候是個頭啊。

度日如年。

他隻盼著陛下能早早下聖旨接顧榮入宮。

沒了顧榮,他還是說一不二的一家之主!

青石小徑上。

青棠附在顧榮耳邊“小姐,琴姨娘和枝姨娘跟來了。”

“情理之中。”顧榮不動聲色。

琴書和折枝不遠不近跟在顧榮身後,並沒有貿然上前攔路,而是一直跟到了望舒院,托仆婦通稟,得應允後,才規規矩矩垂首入內。

“妾身琴書。”

“妾身折枝。”

“給大小姐請安,謝過大小姐主持公道。”

顧榮抬抬手“賜座,看茶。”

明前茶的清幽香氣在鼻尖縈繞,顧榮眉眼下的神情不自覺地變得柔和,眼中仿佛盛滿了細碎的星辰。

也不知,謝灼是否看到她以裴敘卿的字跡寫下的情詩了?

是惱怒?

是嫉妒?

還是好奇?

亦或者是,狠下心來,快刀斬亂麻,結束與她之間剪不斷理還亂的糾葛。

她拭目以待。

琴書嗅著茶香,心底湧現出絲絲縷縷的怪異。

貢茶?

竟是貢茶!

閩越進獻的明前茶。

不是陳茶,是新茶。

出宮前,她是皇後娘娘宮裡的奉茶宮女。

各式貢茶,一嗅便知。

顧府昔日到底是前汝陽伯府,有貢茶不稀奇。

稀奇的是有閩越今春進獻的貢茶。

是宮裡單獨給大姑娘的賞賜,還是大姑娘的人脈和門路?

琴書心念飛速轉動,驀地回想起李公公那道初聽時有些莫名其妙的口諭。

“陛下憐顧大姑娘年少喪母、顧小公子孱弱多病,遷府勞神費力,故而格外開恩,不予沒收此間府邸。”

說句不好聽的,奪嫡的最後贏家能是什麼心慈手軟的好東西?

貞隆帝的心堪比磐石。

琴書又想起了顧平徵和陶姨娘對顧大姑娘的討好。

電光火石間,琴書似是抓住了什麼。

下一瞬,心神大震。

是陛下相中了顧大姑娘,有意納顧大姑娘為妃嗎?

琴書眼底浮現憐憫。

貞隆帝年近不惑,膝下皇子已然開始拉幫結派,漸成氣候,又一輪奪嫡得風悄無聲息間就刮了起來。

顧大姑娘既無顯赫家世可依,亦無出息爭氣的父兄。入宮後,若運氣眷顧,不出數年,或許會守寡,遷居壽康宮,過上清淨的太妃生活。

若運氣不濟,她可能成為後宮爭鬥中的犧牲品,淪為孤魂野鬼。

琴書堪堪打定的主意又一次動搖了。

她和折枝的生路,又被堵死了。

難道,隻能等死了嗎?

顧榮不著痕跡的覷了琴書一眼,故作不知“你們可有不忿?”

“不忿我大事化小輕拿輕放?”

琴書恭恭敬敬道“大小姐出麵為妾身處事公道,妾身感激不儘,豈會不忿。”

“妾身亦然。”折枝附和。

顧榮垂下眼簾,抿了口茶水,語不驚人死不休道“我以為琴姨娘會說怎會是大事化小呢。”

“我還以為,琴姨娘攜枝姨娘追至望舒院,是來投誠的。”

“看來,琴姨娘有了新的選擇。”

溫熱的茶水輕柔地滑過唇齒,穿過喉腔,最終溫暖地落入胃中,帶來舒適而貼心的暖意。

顧榮周身的氣息因此變得更加柔和,整個人也顯得更加慵懶而從容。

浸染著柔軟笑意的聲音飄入琴書耳中,重逾千斤。

琴書忙放下手中的茶盞,撲通一聲跪在地上。

“大姑娘恕罪,妾身和折枝隻想求一條生路。”

正在暗自感慨茶水清冽回甘的折枝傻眼了。

上一瞬,談笑風生。

下一瞬,凜然肅殺。

折枝不敢耽擱,跪在琴書身側。

姨娘跪嫡出的大小姐,也不算沒規矩。

顧榮白皙的手指拈著茶蓋,唇邊微微含笑,慢悠悠道“琴姨娘是有大本事的。”

“倘若不是為了試探我,饒是陶姨娘的兄嫂有千萬種本事,琴姨娘也能讓對方吃不了兜著走。”

“琴姨娘想在我這裡謀一條生路,我如琴姨娘所願,去了。”

“琴姨娘怎麼事到臨頭,又後悔了呢?”

琴書有須臾呆滯。

顧大姑娘竟看的這般透徹。

琴書偷偷抬眼,隻見雕花木椅上的少女把玩著茶盞瓷蓋,姿儀閒適,麵帶笑容。

但眼神猶如深秋夜裡,石階上寒霜。

那雙眼睛,似能看破所有的虛妄和算計。

“琴姨娘自己說,還是我繼續說?”

忽然間,顧榮的手指輕輕一滑,茶蓋“哧”地一聲落回茶盞,發出清脆的聲響,濺起細小的茶水珠,使得琴書和折枝不由自主地顫抖了一下。

“我勞心勞力在琴姨娘搭好的台子上唱了出大戲,總歸有些苦勞的。”

“這茶水可真好,琴姨娘覺得呢?”

琴書心驚肉跳“妾身自己坦白。”

顧大姑娘智多近妖。

窺伺人心的敏銳,令她全無抵抗。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