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有過嗎?(1 / 1)

推荐阅读:

馮子明看向顧楠,雙手交叉,躬身行了個揖禮。

“我同祖父母到京城時,恰遇京城暴雪,我和祖父均感染風寒。

若不是清河縣主收留我們一家,隻怕我祖父母就要曝屍雪地。

清河縣主不僅厚葬了我祖父母,並收留了在下住在顧氏族學裡,讓在下吃飽穿暖,還有書可讀。”

馮子明轉頭冷冷看著淮陽郡主。

“在下感念清河縣主的救命之恩,自願將古籍中的釀酒方子贈與清河縣主,分文不取。”

“清河縣主出價是她的善良仁義,這一點你們謝家出得起嗎?”

“不,你們出不起,因為你們沒有。”

四周一片哄笑聲。

“也是,連救命恩人的古籍都能偷,又怎麼會有良知?”

“堂堂侯府如此小人行徑,令人恥笑啊。”

“拿著偷來的古籍還強橫地想霸占人家清河縣主的酒廠,真是不要臉啊。”

“住口,你們都給我住口。”淮陽郡主一張臉漲成了茄子色,一口老血哽在喉頭,哽得她直翻白眼。

“母親。”

謝恒急匆匆從門外走進來,扶著淮陽郡主坐回椅子上。

再轉頭看著顧楠,目光中閃爍著痛苦,晦澀,懊惱,最後通通轉化成了質問。

“你既然早就知道了這些事,為什麼不告訴我?又或者在那個時候,你便已經想好了用此事來對付我家?”

顧楠嘴角溢出一抹冷笑。

“謝世子這話說得真是好沒道理?此事涉及你已經過世的父親,我要如何與你商議?

難道我要直言相告,說你父親其實是個雞鳴狗盜之徒,你相信嗎?”

謝恒目光微閃,雙拳緊緊攥成了拳頭。

他不相信。

即便老仆親口證實,他仍然無法相信心中如山一般的父親,堂堂侯府主人,竟然會順手牽羊,偷救命恩人的東西。

顧楠道:“馮公子感念我的救命之恩,願意將釀酒秘方相讓,如此倒也能保全文昌侯府的名聲,本來此事已經按下。

是你母親非要拿著古籍上的方子惡意來霸占我的酒廠,這才扯出了這些事。

謝世子倒要怪我原本替你們遮掩?早知如此,當初就應該任由馮公子去京兆府衙門告狀。

侯爺偷東西的事揭發出來,大家全跟著丟臉就是了。”

謝恒嘴唇緊抿,怔怔看著顧楠。

“你知道我不是那個意思。”

顧楠冷哼,“謝世子什麼意思,還是留到公堂上去說吧。”

謝恒臉色微變。

“念在曾經夫妻一場的情分上,你非要做事如此絕嗎?”

顧楠覺得好笑。

“情分?我們有過嗎?”

謝恒臉色鐵青。

顧楠轉向於大人,“既然事情真相已經明了,於大人請公事公辦吧。

本縣主要狀告文昌侯府仗勢欺人,惡意霸占我的酒廠,還打傷我的管事和夥計。”

於大人頷首。

“文昌侯夫人,謝世子,你們也聽到了清河縣主的話,另外,馮公子狀告侯府偷盜古籍。

如今兩案並一案,兩位,哦,不,還有趙大使,三位跟我去京兆府衙門走一趟吧。”

趙大使白著臉,抖著腿從地上爬起來,一下撲到顧楠腳下。

“下官著實不知這裡麵有這麼多隱情,下官也是被文昌侯夫人蒙蔽了。

下官這就回衙門將酒廠的契紙變更回來,求縣主恕罪啊。”

顧楠後退一步,避開趙大使,神色冷淡。

“趙大使做事到底是不是符合朝廷法度,我無權斷定,這些話還是留著去和禦史們解釋吧。”

趙大使臉色一白,癱坐在地上。

於大人手一揮,“來人,帶走。”

一群人連同地上捆的結結實實的侯府下人,全都被帶走了。

顧楠向於大人微微頷首,“今日之事,勞煩於大人了。”

“縣主客氣了,顧三老爺和馮公子在來的路上已經將事情明白,隻是此事縣主是其中一方苦主,還得麻煩縣主跟著走一趟。”

於大人放下捏著三根胡須的手,連忙拱手。

顧楠點頭,“應該的,隻是尚有一事需要麻煩於大人。”

“縣主請說。”

“文昌侯府行事惡劣,欺人太甚,又牽扯到文昌侯的舊事,還望於大人仔細盤問其中關節。”

於大人眼珠子轉了轉,嗬嗬一笑。

“縣主所言有理,確實應該仔細盤問一番。”

一行人又去了京兆府衙門。

事實確鑿,人證物證又俱全,於大人判文昌侯府賠償顧楠酒廠所有損失,共計文銀五千兩。

陳力與夥計們的醫藥費另算兩千兩。

文昌侯的下人全都打了板子,關進了監牢。

因古籍為去世的文昌侯所盜,淮陽郡主與謝恒不知情,便判謝家歸還馮子明古籍,另外賠償馮子明三千兩。

於大人一宣判完,淮陽郡主氣得就吐了一口血。

什麼沒撈著,還倒貼了一萬兩,外加侯爺的名聲。

另外,還要留下配合衙門做口供。

“我好歹也是侯府夫人,姓於的,你敢如此侮辱我?”

於大人義正言辭,“皇子犯法尚且與庶民同罪,你侯府難道還能大過皇子?

況且下官一沒動刑,二沒辱罵,不過是讓夫人配合做口供。”

顧楠離開京兆府衙門的時候,還能聽到身後淮陽郡主憤怒的咒罵聲。

她彎了彎唇,看向門口站著的馮子明,微微頷首。

馮子明握著失而複得的古籍,深深一揖到地。

“縣主言而有信,幫在下尋回家傳古籍,在下感激不儘。”

“本就是你家的東西,早就該還給你了。”

顧楠微微一笑,“馮公子住在族學裡,若有任何需要,儘管找我大堂兄顧宇。”

如今顧家族學是大堂兄在打理。

馮子明感激道謝,告辭離去。

望著他離開的背影,顧楠神情怔忡一瞬。

前世馮子明也曾告過侯府偷盜他家古籍,盜用他家釀酒秘方。

此事鬨得很大,京城沸沸揚揚。

謝恒當時已經是正三品的吏部侍郎,事情鬨開後便被不少禦史彈劾。

下朝之後,謝恒氣急敗壞回府,埋怨她不該用來路不明的秘方。

淮陽郡主也指責她攪家生事,不是賢妻良母。

渾然忘了,當初若不是她釀出玉冰燒,謝瑞怎麼可能會被周老先生收在門下。

她一肚子苦水,便讓人暗中聯係馮子明,試圖將此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等她找到馮子明住的地方,誰料卻晚了一步。

顧楠現在想起當時的情形,仍有些不寒而栗。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