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
劉邦不爽的睜開眼。
“他娘的……”
“遭瘟的老頭子!”
“那個時候的乃公再乾什麼?”
“你乾他呀!彆慫彆掉份呀!乾他丫的!”
從地上站起,抱起旁邊的酒壇,劉邦嘟嘟囔囔著。
“奶奶的……這小四兒還真告訴他了……”
“贏老頭真放棄扶蘇了?”
其實劉邦也不看好扶蘇。
這個人吧,哪哪都不不錯,為人正直、仁義、剛正不阿。
絕對是個好人。
就是讓人忽悠瘸了,當什麼都行,就是不能當皇帝。
以前隻是有感觸,現在則是有模板對應了。
那明朝的弘治皇帝就是扶蘇上位的大體走向。
都是金子,分什麼高低尊卑啊?
你隻需要用就是了!
這可真是……到頭來你當了尊貴的金子,國家完蛋了。
劉邦突然站定腳步,咂了咂嘴。
“嬴政要過繼小四,那邊的自己不得跟著陪陵啊?”
“不對……”
劉邦突然想起嬴政是加壽了的。
“沒準是那個自己早死呢?”
“嗯……早死好,省得麻煩。”
……
大漢·武帝時期
劉徹開始不認識這個世界了。
“搞什麼呀,彆亂來啊!”
衛子夫也不知道劉徹受了什麼刺激了,又開始神經兮兮的。
劉徹則猶豫了片刻,將群裡的事情告訴了衛子夫。
就當是緩和關係吧。
他也不想後半生兩個人這麼彆扭。
然後衛子夫也覺得不認識這個世界了。
她微張櫻唇,難掩驚愕道:
“也就說……始皇帝要娶薄太後?”
劉徹跟咽了隻蒼蠅一樣,但依然擺手道:
“不……他應該是讓高祖娶薄太後。”
他娶薄太後……
那指不定生出個什麼來呢。
衛子夫覺得這話怪怪的,但暫時沒心思仔細追究了,隻是掩嘴道:
“過繼……”
劉徹扶膝長歎一聲。
“始皇帝……這是瘋了呀。”
但他卻莫名的能理解。
因為大秦更重要。
“那個世界的自己以後就不是漢武帝了。”
“是秦武帝了。”
“不對,已經有秦武王了……不如叫光武吧!”
衛子夫怪異的看著他。
你也瘋的不輕啊。
……
大隋。
略微探討了幾句,楊堅與獨孤伽羅不在關心秦漢之間的“愛恨情仇”
又不是什麼大事。
那李世民,啊不,楊世民!
現在還在搖籃裡吹泡泡呢。
“朱元璋為什麼要去嘉靖那裡啊?”
楊堅看著天幕,不太理解。
這就表現力,你怎麼動他啊?
你手裡的次數可不多了。
……
大明·嘉靖時期
“你這他娘的給咱乾哪來了?”
朱元璋站在冰湖上,四處尋摸一圈。
“這還是北京嗎?”
一邊的小朱棣扶著頭盔,看著天上,對朱元璋道:
“爹……你看天上。”
朱元璋抬頭。
“……他娘的……”
而此時的北京紫禁城。
朱載坖看著天幕從頭皮麻到腳底。
“那是遼東?……天上那個是爹?還有……太祖和……小成祖?”
好亂啊!
為什麼太祖他們會到遼東啊?
這東西還是指定皇帝身邊嗎?
……也說不定啊。
“遭了……太祖你可彆衝動啊。”
“爹你也彆衝動啊!”
京城裡的人可都看著呢!
……
大明·天啟時期
朱由校望著天幕,輕聲問道:
“太祖爺手上還有幾次通往之數?”
魏忠賢低頭躬身道:
“上位,太祖爺一開始去了建文朝一次,剛才去成祖那一次,這回是嘉靖爺一次。”
“還有兩次。”
朱由校摸了摸下巴。
“五弟那裡太祖爺是一定要去的。”
“還有一次,不知是去萬曆帝還是弘治帝了。”
魏忠賢愣了一下。
弘治帝?不應該去英宗那裡嗎?
朱由校不用看就知道他心裡想什麼。
但他不會說。
整個大明,除了五弟那裡,問題最大的地方就是弘治爺那了。
……
大明·嘉靖時期
“太祖皇帝?”
懸於空中的朱厚熜看到下麵兩個身影,難以置信的揉了揉眼睛。
太祖爺怎麼上這來了?
大明盤點完了?
沒有細想,朱厚熜氣沉丹田。
身影降落。
朱元璋與小朱棣看見近在眼前的朱厚熜,突然發現這人的變化比天幕裡展現的還大。
這個頭……都趕上咱一個半高了。
“你不冷嗎?”
小朱棣看著隻穿一身紫褥黑袍還敞著懷的朱厚熜十分好奇。
朱厚熜那剛想問候的話直接被堵在嗓子眼裡。
他正想回話,朱元璋又開口了。
“咱就問你一句話。”
“咱這個大明太祖皇帝你認不認。”
您二位這是不讓我開口啊!
“雲孫朱厚熜,叩見遠祖爺爺,大明太祖皇帝。”
“不知這位是哪位祖宗?”
小朱棣又托了托往下滑落的頭盔。
“我是燕王朱棣,按輩分算你應該叫我太祖爺爺,但跟爹的廟號犯衝,你就叫我祖爺爺吧!”
朱厚熜毫無二話的又叩首道:
“見過祖爺爺。”
小朱棣叉著腰點點頭。
行,這趟來的值!
一下子就看到了七世孫。
他又看了一眼自家老爹。
八世同堂了吧也算?
朱元璋則眼皮子一跳。
這小子……不好搞啊。
他剛才抬頭的一瞬間就發現毀了!
天幕不在頭上!
他才不想賭這孫子念幾分血緣之情呢,剛想拉著兒子跑他就下來了。
但看他這態度……開口就是遠祖,然後是太祖皇帝……
原計劃放棄!啟用備用計劃!
打定主意,隨即對跪地叩首的朱厚熜緩緩點頭,正色道:
“你認我這個遠祖,那咱求你個事。”
朱厚熜愣了一下。
您求我?
搞反了吧?
“你跟我走一趟吧。”
朱厚熜又愣了。
啊?
沒等反應過來,金光瞬間乍起!
眨眼間,三人消失不見。
……
大明。
“哎呦!”
小朱棣一屁股坐在地上。
身後的金光化作片羽。
“怎麼還把我踢出來了?”
“不帶我玩了?”
馬皇後將他扶起來,左右看了看。
“行,沒受傷。”
小朱棣拍了拍屁股,看著馬皇後突然笑道:
“娘!爹他慫了!”
馬皇後聽著也樂了。
天幕裡一展示朱厚熜的威力,她就知道老朱得改弦易轍。
他又不傻。
“你不知道,你爹心眼可多了。”
“能屈能伸。”
話裡有一股追憶之情。
但小朱棣懶得細尋思了,衝著馬皇後一抱拳。
“娘!我去找大哥了!”
說完扶著頭盔轉身就跑!
爹慫了!
這麼大的事情不跟大哥說一說可就太遺憾了!
哈哈哈哈哈!
馬皇後慈愛的看著小腿搗騰的身影。
“真是……你爹回來後你又免不了一頓毒打。”
……
大明·萬曆時期
麵無表情的手起筆落。
朱筆在奏折尾處的留白寫了一個閱字。
一名宦官迅速收拾好批複完的奏折。
另一名宦官則順勢平鋪開下一本奏折。
朱翊鈞臉上沒有絲毫變化。
他已經有些麻木了。
然後……
“孫子!爺爺和遠祖來看你了!”
“你說那多屁話!小子!接住了!”
接住啥啊?
朱翊鈞疑惑抬頭。
然後一隻砂鍋大的拳頭映入眼簾!
“嘭!”
鮫皮烏甲的鐵指砸中鼻梁。
朱翊鈞拖著噴泉似的血箭後仰撞翻。
對麵的朱厚熜下意識捂住鼻子。
“遠祖……”
他看著殿內驚呆了的宮女侍人,下意識的一語雙關道:
“遠祖,這樣太傷他了吧?”
朱元璋頭也不回的怒聲道:
“傷他媽個頭!”
那邊的朱翊鈞剛剛捂著鼻子扶桌起身。
老朱大喝一聲:
“躺下!”
一拳轟出!
朱翊鈞又被迎麵打了一拳,新傷加上舊創。
鼻血狂噴,直挺挺後倒過去。
這回便沒再起身了。
朱厚熜伸著脖子瞅了瞅。
“沒死吧?”
朱元璋上前兩步,用腳扒拉兩下,冷哼一聲:
“死了更好!”
“他兒子孫子比他靠譜多了。”
朱厚熜明白了,這是沒死。
“遠祖,我們下一步直接去遼東?”
朱元璋隨手拿了份未批複的奏折看了看,嘴裡搭話道:
“你小子是賊,這就猜出來了?”
朱厚熜笑了笑沒說話。
老朱順手批了道折子,將奏折扔到桌上,對朱厚熜道:
“這地方你比我熟。”
“那些內閣大臣都在哪待著?帶路!”
朱厚熜沒動,隻是帶了幾分意有所指道:
“遠祖,您不應該去見他們。”
“刀未出鞘時,才是最可怕的。”
“為帝之道,懸而未決。”
朱元璋先是眼睛一瞪!隨後又冷靜下來。
“懸而不決……”
“哼。”
“走吧!”
這回朱厚熜跟著走了。
“遠祖啊,咱們先去哪啊?”
“先誅遼東,後滅東瀛。”
“唯我大明,萬世永昌!”
聲音漸行漸遠。
在安靜了幾個呼吸之後。
禦案下,朱翊鈞悄悄探出頭。
“呼……嘶……”
他覺得鼻梁應該是斷了。
太祖皇帝可沒留手啊。
不過還好不是爺爺出手,不然怕是腦袋都沒了!
“還看!去叫太醫啊!”
朱翊鈞扶桌起身做到龍椅上,對身邊沒個眼力見的宦官怒聲著。
“懸而不決……”
……
大清·乾隆時期
“嘿,這人。”
乾隆敲著扇子。
“還想著萬世永昌呢。”
“這意識比魏文帝都差遠了。”
永琰則小心翼翼道:
“汗阿瑪,你就不生氣?”
乾隆瞥了他一眼。
“朕生什麼氣?”
“大清天下怎麼來的你不知道嗎?”
“再者說,那是其他世界的女真。”
“關我大清滿人什麼事?”
“佛家言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三千大千世界,朕管得過來嗎?”
“還是關注自身這一畝三分地吧。”
乾隆現在就想知道自己後麵的大清是如何了。
尤其是那八國。
……
大清·光緒時期
光緒看著明太祖帶著霸王·嘉靖去幫助大明皇帝,羨慕不已。
“你說,咱大清有沒有哪位先帝也能像這明太祖與嘉靖皇帝一般?”
珍妃給倒了杯茶,聞言仔細思考著,片刻後道:
“能有通往之能的,怕是隻有乾隆爺有幾分可能。”
“畢竟我大清的軍事與民生都是在乾隆爺手上達到頂峰的。”
光緒點了點頭。
“那似嘉靖皇帝那般的呢?”
這回珍妃犯了難了。
自乾隆爺以後的大清皇帝可以說是黃鼠狼生老鼠——一窩不如一窩。
太祖太宗說完了,那就隻有順治爺、康熙爺、雍正爺三位了。
而這三位……
不好說。
……
大明·天啟時期
朱由校明白朱元璋的做法了。
屬於是非常直白的以力破局。
“既然如此,弘治爺那裡怕是去不成了。”
不過也行。
朱由校翻了翻那記載著曆代皇帝獎勵與懲罰的小本本,看著弘治那欄若有所思。
女帝……
不是幼年期的武昭儀,不是成熟期的武後,而是完全究極體的武則天。
不是他看不起弘治一朝的老臣們。
弘治爺哪怕有了這位的三分手段,那些大臣都玩不過他。
就是軍事這塊……
朱由校合上書本,長歎一聲:
“罷了罷了。”
“祖先自有祖先福。”
“再壞又能壞哪去?”
笑話,前有萬曆後有崇禎。
朕早已無所畏懼!
“嗯?開始新朝了?”
天幕上,崇禎那邊還在提前體驗刑法,朱元璋與朱厚熜前往遼東。
畫麵混沌成一片,複歸白光。
下一瞬。
一名外罩錦袍的將軍站在城牆之上。
手扶劍柄,望向北方。
而腳下城牆的橫匾上鐵筆銀鉤三字。
『山海關』
……
【崇禎自縊那天,李自成在明朝首輔大學士魏藻德和三百名宮廷宦官的陪同下,經承天門,箭射匾額後入宮。】
【北京城陷,有四十多名明朝官員自殺身亡,但有一千兩百多名官員投降。】
【諷刺的是,主張南遷的李邦華在城破之日於文天祥祠投繯而絕。】
【主張堅守的陳演、魏德藻、光時亨等人全部投降。】
【崇禎的遺體在三天後才被發現。】
【李自成將他和周皇後的棺材放在東華門,明朝的文武百官從崇禎皇帝的棺材前走過,看都不看一眼。】
【隻有襄城伯李國楨一人,看到皇帝和皇後的棺材後,踉蹌奔走,跪在棺前大哭,也隻有李國楨一個人穿孝服徒步送葬。】
【隨後崇禎與周皇後二人被安葬在田貴妃的墓中,即現在明十三陵中的思陵,李國楨在陵前自儘。】
【崇禎十七年(1644)三月二十三日,以舊首輔大學士陳演、成國公朱純臣為首的明朝降官紛紛勸李自成早登帝位。】
【複社文人、庶吉士周鐘寫《勸進表》,罵崇禎為獨夫民賊,誇李自成是堯、舜、湯、武。】
【一時間,李自成似乎真的奪得了天下,要成為“明太祖第二”了。】
【但此時在山海關方向,還有一個最大的變數,就是由吳三桂率領入關勤王的關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