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上。
斑斑血淚的《祭侄文稿》於燭火中漸漸消逝。
畫麵再度陷入一片黑暗。
天上的五個選項內『以上都是』與『祭侄文稿』隨風飄散。
『孤城十月』微微亮了一下,但下一瞬!
『老而不死』與『自相殘殺』大方光芒!
昏暗幽深的玄光壓住了堪堪出頭不引人注目的血光。
布滿天野。
畫麵漸漸清晰,卻分上下兩截。
下半副畫麵。
兩位身披戰甲的老將,持刀胯馬,一左一右並肩而立。
身前,一眾胡人帶驚色四處奔逃。
身後,巍峨雄壯的潼關屹立不倒。
潼關城樓上,一位皓首胡將坐在推車上,抬頭仰望,淚流滿麵。
順著胡將的目光看去,是畫麵的上半截。
在潼關留白的上方,頭戴襆頭一身赭黃的李隆基正背對戰場,微微側目。
……
大唐·高祖時期
“砰!”
身前的憑幾被一腳踹翻!
順著台階滾下。
“潼關!潼關!潼關!!!”
李淵猛的起身,將被衾狠摜在地!
雙目赤紅指著天幕怒不可遏!
“又是潼關!”
“他究竟在這裡錯過了幾次大好時機!幾次!!”
“老而不死!”
“賊也!!!”
“他怎麼不去死!”
“他為什麼不去死!!!”
破防了……徹底破防了。
一旁的李世民垂首看著地麵,心中一股無力。
天幕會再次提起潼關已經很明顯了。
潼關的失守不是那直娘賊強命而出那麼簡單……
一定又是大好時機讓他強行破壞了。
救不了……真的救不了。
而另一邊的李建成則幽幽歎息著:
“天作孽,猶可活。”
“自作孽……”
……
【顏杲卿死了,常山陷落了。】
【丟失了常山也就丟失了井陘,斷絕了太原與河北的聯係。】
【失去了太原的幫助,河北諸城都很難抵禦叛軍的進攻。】
……
天幕上。
河北之地的鄴城、邯鄲、巨鹿、趙州、上穀、博陵、文安、魏郡、信都等郡再次被燕軍控製。
同時,兩位老將中,白發皓首的那位,從雲中趕往洛陽。
而年輕一點的,耶率領人馬從朔方經過東陘關前往太原。
……
【公元756年正月初九,李隆基將郭子儀從北方戰場調回並命其率軍前往洛陽。】
【又命其麾下李光弼過太原,向河北地區進軍。】
【二月十五日,李光弼帶著蕃漢軍隊上萬人,再加上從太原補充的三千弓弩手,出了井陘,來到了常山城下。】
【此時,距離常山陷落已經一個多月,唐軍再次出現後,常山的三千名本地團練兵並不想抵抗,將叛軍方麵的守將抓住、胡兵殺死後,舉城投降。】
【隨後史思明數次進攻常山不可得。】
【兩方在常山僵持四十天不下。】
【同時,在河南戰場,安祿山占據了洛陽後,曾派人沿著大運河向淮河流域前進,被單於尉賈賁在睢陽擊敗。】
【位於睢陽的西北方的雍丘也在運河上,被真源縣縣令張巡死死守住。】
……
大唐·玄宗時期
李隆基被嚇的冷汗直流,雙手直顫。
他緩緩扶住身邊的高力士身體慢慢滑落,坐在地上。
“聖人……”
高力士扶著李隆基關切道。
李隆基用袍袖擦了擦鬢角的冷汗,心有餘悸的對高力士道:
“高…高將軍……”
“去詔張縣令還有那位叫賈賁的官員來見朕……”
“幸好睢陽雍丘未丟……不然……”
高力士同樣一陣後怕。
若是叛軍占據了長江、淮河一帶富庶的地區,讓南方也成了戰場。
那大唐就徹底亡了。
……
【而扼住南方南襄盆地和江漢平原的南陽,也被河南節度使虢王李巨牢牢守住。】
【奔往南陽和睢陽之間的潁川郡(河南許昌)的叛軍,也被節度使來瑱死死阻擋住。】
【雍丘、潁川、南陽,保住了唐朝的南方安全。】
【而在河東地區,平原太守顏真卿命清河人李萼帶六千兵馬,進攻叛軍占據了的魏郡,同時拿下了叛軍的糧草大本營清河。】
……
大漢·武帝時期
三人看了半天,才看清這條變了形的道路是哪條。
“壺關道啊……”
山西聯係河北的通道最重要的就是常山所轄的井陘道。
但除了這條路之外,還有一條同樣很著名的道路,那就是位於邯鄲以西的壺關道。
“壺關道經太行山上的重要關口滏口,連接的是上黨和邯鄲。”
衛青略有些激動道:
“秦將白起之所以發起長平之戰,就是因為趙國的國都邯鄲就在滏口的東麵。”
“而長平所在的上黨地區是通往滏口的必經之路!隻有獲得了長平才能打開滏口的通道。”
霍去病也有些興奮道:
“魏郡、清河一被攻克!接下來就可以直接西上,進攻更加靠西的邯鄲等地,然後打開滏口!”
“如此!唐軍就可以順著滏口進入河北之地!
“大唐就能反敗為勝!一舉定鼎河北!”
一旁的劉徹托著下巴看著突然興奮起來的舅甥二人,無奈開口道:
“你二人是不是忘了什麼事?”
衛霍二人停止討論,看向劉徹。
劉徹後仰靠著軟榻,吐了口鬱氣,但依然憋氣無奈道:
“潼關……”
衛霍二人一愣,隨即一股精氣神被瞬間抽離。
是啊……
封、高二人被斬……
哥舒翰被逼迫與叛軍決戰……
潼關失守了……
就如同一拳打到了空氣中一樣。
帝國雙璧還巴巴給人分析戰局分析優勢在我呢。
但人家早跑了……
一股氣憋在胸膛裡欲發不可得。
這破天幕!
還不如順著時間正著說,最後讓人好好的發一頓脾氣!
這早知道了結果再看過程,越發的生氣!
……不……
你就不應該提!
“什麼破皇帝……”
劉徹微微瞥了一眼嘀咕著的霍去病。
也就是你小子……
……
【五月二十九,郭子儀救援常山,與李光弼在嘉山大敗史思明。】
……
天幕上。
紅色大唐的進軍圖與綠色的叛軍進軍圖,涇渭分明。
叛軍主力進逼潼關,同時西進山西,東防山東,南下江淮。
而唐軍,河東顏真卿在東部、郭子儀和李光弼在西部,南邊張巡、李巨等人在南部。
……
【史思明大敗,河北的十多個郡再次反正,將守城的叛將殺死倒向了唐軍。】
【而李光弼與顏真卿遙相呼應,扼住了幽州和洛陽之間的通道,使得安祿山的部隊首尾脫節。】
【此時,他若是再繼續以長安為目標進行攻擊,郭李的部隊就會從後麵進攻他。】
【如果想返回幽州,也必須首先突破河北唐軍的堵截。】
【安祿山陷入了四麵楚歌之地。】
……
季漢。
“此時距離戰爭開始不過半年時間。”
諸葛亮以扇柄為筆,在草席上比劃著。
周身圍繞著一群大將。
“如果此時唐軍能夠在河北戰場獲得徹底的勝利,擊敗安祿山。”
“那唐玄宗開辟的幾十年盛世或許還可以延續下去。”
“一方麵,可以派如郭子儀這等可靠的戰將控製住邊疆。”
“另一方麵,雖然唐玄宗任命了一些藩鎮,但那些如安祿山般割據一方的大藩鎮並沒有形成。”
“趁著大勝之勢,他完全可以憑借實力撤銷這些藩鎮,在內地形成集權式的和平。”
“如此一般,邊疆豪強灰飛煙滅,內地和平可以延續。甚至……”
“甚至……土地人口可以重新劃分……”
“如此盛唐還可再次延續……”
“可惜……”
……
【安祿山進攻長安的兵力隻有大將崔乾祐的一萬部隊,由於兵力分散,進攻乏力,其實很難突破潼關。】
【此時,唐軍在河北、河南的勝利讓安祿山已經將精力轉移到了後方,暫時不敢覬覦長安所在的關中地區。】
【是真真正正的優勢在我!】
【然後,大唐皇帝陛下再次出手了……】
【楊國忠懼怕哥舒翰得勢,偽造了一份假情報遞給李隆基。】
【上言,攻打潼關的叛軍崔乾祐隻有老弱病殘四千餘人,哥舒翰心懷異誌。】
【李隆基不負楊國忠重望,當即下令給哥舒翰,無視哥舒翰、郭子儀、李光弼等人的連連上書勸阻。】
【出動二十個使者絡繹不絕的來到潼關,哥舒翰在數道金牌的壓力下最終決定出兵。】
【六月初四,哥舒翰大哭一場,率軍出關上路。】
……
天幕上。
『自相殘殺』四個字扭轉成一處布滿丘陵的平原。
平原在函穀關以西。
北麵是黃河,南麵是一道丘陵。
中間夾著七十裡的隘道。
隘道的西頭形成一個小平原,隨後逐漸收窄。
隘道的最東頭,從黃河岸邊起了一小條山丘,山丘和南麵的丘陵形成了一個喇叭口狀的狹隘關口。
畫麵逐漸推進,
燕軍正向山穀內抱頭鼠竄,而唐軍正乘勝追擊。
隨後,自西向東,唐軍的隊伍密密匝匝如同螞蟻一般擠在了狹小的空間裡。
丘陵的頂部,木頭和石頭源源不斷的扔下。
唐軍陣營立刻大亂,開始互相踩踏。
“讓戰車衝過去!衝過去!”
唐軍前麵的戰車試圖對叛軍形成衝擊。
但燕軍在東口堆積了稻草,乘著東風點著。
瞬間!
大火瞬間蔓延引燃山間林木,隨即形成一片火海!
唐軍前衝的馬車也被焚燒起火。
遮蔽山穀的煙霧彌漫開來……
廝殺聲震天而起……
……
【六月初八,哥舒翰領兵與燕軍決戰。】
【唐軍以王思禮等率精兵五萬在前,龐忠等率十萬大軍繼後,另派三萬人在黃河北岸高處擊鼓助攻。】
【兩軍相交,唐軍見叛軍陣勢不整偃旗欲逃,便長驅直進,被誘進隘路。】
【叛軍伏兵突起,投滾木檑石,唐軍擁擠於隘道難以展開,死傷甚眾。】
【哥舒翰急令氈車在前衝擊,被燕軍用縱火焚燒的草車堵塞不得前進。】
【烈焰濃煙衝向唐軍,人人睜不開眼目,隻能在煙霧中刀槍亂舞,結果殺死的都是自己人。】
【後麵的弓弩手看見前方起了戰鬥,以為燕軍殺了過來於是萬箭齊發,箭囊全都空了。】
【日影西斜,煙霧散儘。】
【唐軍才驀然發現,前方隻有幾十輛燒焦的草車和遍地橫屍的唐軍,一個燕兵也沒有。】
【這時,崔乾佑命同羅精騎從南麵山穀迂回到官軍背後殺出。】
【唐軍前方被堵,後路被截,頓時徹底崩潰,人人爭相逃命,有的丟棄盔甲逃進了山穀,更多的因相互推擠而掉進黃河,紛紛溺斃。】
【一時間,隘道中到處是慘不忍聞的嘶喊和哀號,死亡的喧囂直上雲端,響徹天地……】
【黃河北岸的唐軍見勢不利,也紛紛潰散。】
【哥舒翰隻帶數百騎狼狽逃回潼關。】
【唐軍近二十萬人的軍隊,逃回潼關的隻有八千餘人。】
【六月初九,崔乾佑攻占潼關,哥舒翰被部將挾持至洛陽,投降安祿山。】
……
天幕上。
勤政樓內。
一直紅光滿麵的李隆基,此時一臉破敗之像。
雙眼無神,不知注視著哪裡。
而殿內,一片喧嘩不絕。
“二十萬大軍……沒了!沒了!”
“不可能!三百年了!自賀拔嶽入關,潼關從來沒有被正麵攻破過!即使是高祖,也隻是施計迫潼關投降!數百年了!潼關的平安火每日升起!”
“陛下!平安火已斷!奔來的將士所言非虛!潼關失守了!此時長安將要落入鐵蹄之下,不如蜀地安全,不如去往蜀都。”
楊國忠一臉急切卻又強行按捺住,迅速陳列弊害。
“陛下!萬萬不可啊!”
突然,一位皮膚黝黑的官員出列大聲喝止!
……
大唐。
坐在龍座上一臉木然的李世民,眼珠微微移動。
“朕……記得他……”
話一出口,底下的眾臣愕然發現,皇帝的聲音一如夜梟般淒厲、沙啞。
而一旁的長孫皇後則死死壓抑住麵上的異色,但雙手卻不由自覺的緊緊擰在衣袖上。
她聞到了血的味道……
“……詩人,高適……”
……
天幕上。
淚水盈眶的大臣高舉著玉笏,大聲諫言:
“臣!請即日招募城中敢死之士及朝官各率家僮子弟出軍防遏!”
“長安糧草在!人心在!”
“陛下!聖人!您是有過豐功偉業的聖人啊!”
“長安沒有失!”
“您不能走啊!”
笏板掉落,臣子雙膝跪地叩首悲泣道:
“不能走啊……聖人……”
“河北還在……長安還在……”
“……大唐……還在……”
殿內眾人望著哭泣難製的監察禦史。
一片難言的死寂。
上首的白發老翁,緩緩閉上雙目。
……
【六月十三日,李隆基出逃長安。】
【西京留守崔光遠、監軍宦官邊令誠等人,開城納降,安祿山大將孫孝哲率叛軍進入長安。】
【花萼樓的文人俠客,上元夜的萬人空巷。】
【百姓們的鬢間牡丹,詩人們的鬥詩萬章。】
【世人口中的盛世大唐業,巍巍長安宮。】
【在這一天,徹底崩塌了。】
……
儘力了,頂天就是寫到這種程度了。
為了找感覺去看了長安十二時辰,看到賀知章指著皇帝鼻子罵那段是真給我看哭了……
情緒有了,然後發現特麼的寫不出來!
憋氣啊!!!
自相殘殺這個有人可能會說是香積寺……
這個其實有點奇妙的錯誤。
因為符合二十萬和自相殘殺兩點的,隻有哥舒翰的靈寶之戰。
香積寺,它不是自相殘殺。
就是唐軍與燕軍、官軍與叛軍。
安祿山那是立國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