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件事,收隋文帝的寵妃陳氏入後宮。】
【第二件事,以隋文帝的名義給廢太子楊勇下詔書,賜他服毒自殺,子嗣斷絕。】
【第三件事,平漢王楊諒反叛。】
……
先秦兩漢等一眾皇帝表示。
朕習慣了。
這是你們胡人特有的風格。
這是你們南北朝的傳統。
彆說沒用的了,展示你的“偉業”吧!
……
大隋,
楊堅與獨孤伽羅一臉寒意。
他們被騙了!
騙得好慘!
為了能夠成功上位,這小兒一直壓抑著自己。
表現得既有能力又有道德!
一壓抑就是二十年,其城府深不可測!
但兩者生氣的都不是這些。
太子被殺屬實正常,沒有一個皇帝會容忍前太子的存在。
哪怕是親生兄弟也不行。
而且,太子的敗壞的印象已經深入二人心裡。
雖然其中肯定有那小兒演戲做為襯托的緣故。
但是持身不正也是事實。
至於陳氏。
楊堅憤怒又沒太憤怒。
北朝裡這種事情太平常了,隻要伱能做出豐功偉績沒幾個人會拿這事指摘你。
但要是做不出來,這就是你敗國之因!
獨孤伽羅憤怒又沒太憤怒。
憤怒旁邊這人居然納妃子!
不憤怒在於自己活著他想都不敢想,但既然有妃子,那應該是自己死了。
讓他一夫一妻還可以,讓他守身如玉就有點做夢了。
兩人最憤怒的地方是他倆被騙了!
但還沒理由發作!
……
【楊諒是隋文帝楊堅最小的兒子,也是最受寵愛的兒子。】
【因為寵愛小兒子,楊堅給楊諒的權力特彆大。】
【一是讓他擔任並州總管,他總領北齊舊境五十二州軍事,也就是說,原來的北齊就是他的封地。】
【二是可以不受法律約束,便宜行事。】
【三是特許楊諒自己鑄錢。】
……
大漢·文帝時期
劉恒搖搖頭。
西起太行,東至渤海。
整個河北和一半山東都是他的封地。
從藩王角度看,這人真是要兵有兵,要權有權,要錢有錢。
但從皇帝角度看,這就是猛虎在側。
你不死,我心難安。
……
漢末
曹操識圖理解。
曹操理解失敗。
多大的愛呀?
把三分之一的天下給你最寵愛的兒子當封地?
你乾脆讓他當皇帝好不好呀?
這不是明擺著讓他們兄弟相殘?
你這二十多分是不是給天幕塞錢了!
……
【前麵說過,楊廣不是不懂兵事的深宮主。】
【楊諒在他前麵一個月也沒撐過去。】
【最後因“朕終鮮兄弟,情不忍言,欲屈法恕諒一死。”】
【隻把楊諒除名為民了事。】
【而楊諒的起兵也讓楊廣注意到了兩個問題。】
【一是,山東有十九州支持楊諒的叛亂。】
【二是,引誘其起兵的王頍、蕭摩訶都是江南人士。】
……
大秦,
本來還在疑惑天幕為什麼要講這些不想乾的東西。
待看到這兩個問題後,嬴政立馬明白過來了。
同時也有了一些猜測。
對方是個驕傲到自負的人。
這從一開始天幕裡的雄言就能看出端倪。
而這種天生貴胄、文治武功皆有且順風順水的皇帝會用什麼方式震懾天下呢?
連一瞬間的思考都不用,嬴政立刻做出判斷。
當然是修建壯麗的宮殿,展示威武的兵鋒!
但是……
嬴政皺著眉頭。
按隋朝的體量,就算大修宮殿和派兵出巡。
那也不至於國勢衰落到上煬諡吧?
……
大漢,
躺在呂雉腿上的劉邦皺著眉頭。
這種描述加上一開始登基時的那股壯誌。
死後還落一個煬字。
“騰!”
劉邦騰地坐直身體!
這小子不會是學始皇帝那套來威震天下吧?
那不是純找死嗎!
……
【公元604年七月,平定漢王楊諒之後,楊廣開始了正式的帝王生涯。】
【同年十月,楊堅下詔:免除婦人、奴婢、部曲賦稅,規定男子二十二歲時才算成人。】
……
大漢·宣帝時期
劉病已擰著眉頭。
這樣的國策好嗎?
好啊!
這都不是免幾年的賦稅了。
這是天下近一半的人都不用交賦稅了!
多好!
絕對是國家繁榮的象征。
不然能這麼瀟灑浪費!
那收買民心是你這麼收買的嗎?
這隻會促使那些豪強們買賣更多的奴婢、男丁,也不需要交納更多的賦稅。
但總是要有交賦稅的人。
而且這部分會交的以前更狠!
劉病已搖搖頭。
真是胡鬨,治大國如烹小鮮。
他這是把國家放火爐上烤啊。
……
【公元604年十一月,楊廣下詔建都洛陽。】
【為什麼一定要修建東都洛陽,詔書裡也寫了原因。】
【“漢王諒悖逆,毒被山東。”】
【楊諒叛亂,東部有十九個州響應。】
【“關河懸遠,兵不赴急。”】
【發生反叛就要鎮壓,問題是大興城遠在西北急切之間反應太慢,楊諒叛亂暴露了這個問題。】
【“並州移戶,複在河南,周遷殷人,意在於此。”】
【而想要震懾山東眾部,就要跟周朝建立後把殷遺民都集中在洛邑,然後又定都洛邑是一個道理。】
【“南服遐遠,因機順動。”】
【楊諒叛亂,還體現出江南地區也並不穩定,大興城離山東遠,離江南就更遠。】
【為了安撫山東和江南,這就是楊廣營建洛陽城的理由。】
……
大隋,
楊堅臉上有些尷尬。
尷尬於,這個都還真不能不遷。
這事歸根到底還要怪他。
因為不但長安城住不了,大興城也住不了。
每到下雨之時,大興城內的道路就泥濘不堪。
車馬和人在上麵走過幾次,道路就如同泥淖。
而且,當初為了省錢否決了宇文愷的排水渠,隻修了一條小水溝。
一逢天降大雨,那些醃臢之物就和汙水肆意橫流,惡臭漫天。
不然朕乾嘛跑到岐州建仁壽宮。
……
大宋·太宗時期
趙匡義看著天幕,對眼前的太子趙恒開口道:
“知道隋煬帝為什麼要建都洛陽嗎?”
趙恒瞥了眼天上:
“不是為了遙控山東江南嗎?”
趙匡義看這個喜愛的兒子一陣無奈。
“建都之要有三,一形勢險固,二漕運便利,三居中而應四方。”
“洛陽北靠邙山,南臨伊水,被山帶河,有夷有險,易守難攻。”
“此為形勢堅固。”
趙恒愣了一下,隨即認真聽著。
“其次,洛陽最大的優勢在於運輸便利,能夠解決漕運問題,這也是和大興城相比最為突出的優勢。”
“但關中平原八百裡秦川,土地肥沃啊?”
聽到趙恒的反問,趙匡義歎息道:
“那是秦漢之時。”
“關中麵積還是太小了,單靠那點地方是養活不起一個大興城。”
“並且,關中往西是荒涼的隴右之地,往東則是富庶的關東之地。”
“所以關中都城一直都要仰仗關東地區輸送糧食。”
“但大興城的水運很有問題。”
“若走水道東出關東,天險三門峽是必經之地。”
“漕船到這裡過不去,隻能改走陸路。”
“人挑肩扛,翻山越嶺,消耗太大,成本巨大。”
“因此東邊的糧食很難運進關中。”
“當初隋文帝領著文武大臣和百姓千裡迢迢到洛陽就食,也有這部分原因。”
“相反,洛陽就不存在這些問題。”
“其水陸交通四通八達,當然比大興城更有優勢。”
趙恒突然恍然道:
“所以太祖皇帝定都汴梁!”
趙匡義瞥了他一眼,淡淡道:
“隋煬帝修建大運河後,洛陽成為天下經濟的中心。”
“但洛陽三麵環山,北臨黃河,平地比關中還小。”
“而從江南運去的物資首先要到汴梁,再由這裡運往洛陽或者長安。”
“所以隻要大運河不斷,汴梁就斷不了糧食。”
“有糧食,就可以圖謀燕雲之地。”
……
感謝“熊藏老爹”大大的打賞!
感謝“all by ”大大的打賞!
感覺楊廣不如是個傻子。
好吧,客觀一點,楊廣在國家規劃這一塊是沒問題的。
後麵會說。
問題在於他實操不行。
真對錢財民眾沒實感。
他那種感覺怎麼描述呢?
就跟把一萬現金當成一萬歡樂豆一樣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