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風吹了好一會,胡戈重新回到片場。
這一回。
他的表現好了很多。
看著鏡頭裡的畫麵,李傑不住地點了點頭。
不錯,不錯。
卡著審核的底線,欲而不色。
很好。
接下來的拍攝,胡戈的狀態越來越出色,但李傑也隱隱察覺到一點不對勁。
胡戈好像有點入戲了。
他下戲之後看袁荃的眼神都有點不太對勁。
不過。
李傑並沒有刻意提醒。
畢竟,胡戈同學是剃頭挑子,一頭熱。
隻要袁荃沒入戲,那就沒問題。
如果兩個人都入戲的話,李傑就得出麵提醒了,畢竟,袁荃有男友,還是談了好幾年的。
12月底。
北方下雪了,《枯萎的愛》劇組移師島城。
沒辦法。
申海沒有雪,隻能把雪景戲份拍到北方。
“過!”
拍完男女主最後一場雪景戲,李傑舉著喇叭道。
“我宣布,《枯萎的愛》劇組正式殺青!”
“哦!!”
“殺青大吉!”
“導演,恭喜!”
“……”
話音剛落,現場歡騰一片,惟有胡戈的心情比較低落。
其實。
他也知道自己有點入戲了。
晚上的殺青宴,小胡同學又恢複了正常。
好歹是影視院校畢業的,該懂的東西,多少都懂一點。
能不能做到,那是另外一回事。
但。
暫時把這些事壓下,那是應該的。
拍攝結束,對於演員而言,工作已經完成,但對於導演來說,萬裡長征才剛剛開始。
接下來的配光、配樂、音效、剪輯、縮混等等後期工作,還有的忙活。
幾天後。
李傑和製片人付一舟一起飛去了東京,這部片子的配光,被李傑放在了小日子。
出國做後期也是國內電影行業的慣例。
沒辦法。
國內的洗印中心的設備要比國外差一點,而且,國內電影市場起步更晚一點。
經驗也不如小日子那邊豐富。
那些投入比較高的電影,後期基本都是在海外。
這一點,也能從後期效果看出來。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像《霸王彆姬》,雖然它是一部90年代初拍攝的電影。
但不論是現在,還是十年後觀看,它都不會有特彆嚴重的畫質損失。
那些小成本的電影就不一樣。
整體畫質,明顯要差一點。
其他像《活著》、《陽光燦爛的日子》、《紅高粱》等等電影,都是如此。
就在李傑忙著後期之際,老謀子的《滿城儘帶黃金甲》,正在全國範圍內引起觀影狂潮。
雖然被嘲滿球儘在黃金甲,但大部分人的身體還是很誠實。
那麼多大波。
誰不看啊。
即使老謀子忍無可忍,直言彆把目光集中在波上,但兩億的票房,還是讓那些投資人喜笑顏開。
票房端熱熱鬨鬨,票房之外,《滿城儘帶黃金甲》也不消停。
老謀子的黃金搭檔張衛平和賈樟柯隔空罵戰,也賺足了眼球。
賈樟柯含沙射影批評《黃金甲》沒有想象力,隻知道賣球,而張衛平直接爆猛料。
直言賈樟柯的那部金獅獎影片《三峽好人》是走關係走來的。
張衛平爆料,《三峽好人》的投資方是威尼斯電影節主席馬可·穆勒。
不過。
張衛平的爆料是討了巧。
文藝片和商業片的投資、發行模式完全不一樣。
國內文藝片的拍攝者大多數都是六代導演,他們是遊離在體製之外的獨立電影人。
很少有主流資金介入。
很多人拍片,要麼是自掏腰包,要麼是忽悠投資人,要麼是從港台拉資金。
如果都沒拉到錢。
隻能去海外,走各個國家的工作室、電影基金拉投資。
所以。
《三峽好人》從威尼斯拿錢,根本不算啥。
不止國內導演這麼乾,其他國家的獨立電影人,也是這麼過的。
但。
06年左右,網絡可不像後世那麼發達,很多行業內部隻在業內流傳。
外人壓根不知道。
不過。
電影圈的紛紛擾擾,李傑不是很關心。
那些罵戰,說白了還是利益之爭。
賈科長為啥要內涵老謀子?
因為《三峽好人》的上映日期和《滿城儘帶黃金甲》差不多,張衛平又是那種非常霸道的人。
老謀子+龔麗+周閏發+周傑綸,就這個組合,你敢不給我排片,我就不賣拷貝給你。
反正名氣大,你不要,有的是人要!
如此一來。
《三峽好人》的排片自然大受影響,有些地區,全排在垃圾時間段,要麼是上午。
要麼是淩晨。
這個點,誰踏馬看電影啊?
所以。
賈科長隻能大罵《黃金甲》。
我踏馬金獅獎影片都被你們擠成這樣了,還能不能玩了?
然而。
不論罵戰如何,《三峽好人》的票房都沒什麼變化。
畢竟,文藝片的受眾很少。
放眼全球,文藝片也是很小眾的電影,票房表現普遍不理想,那種獎項+票房雙豐收的例子。
屈指可數。
……
1月18號。
李傑完成配光、縮混工作,啟程飛回國內。
忙碌的日子,總是過得很快,等他完成配樂、縮混工作,都快過年了。
來不及辦什麼試映會,他便被老娘催回了家。
“媽,你著急叫我回來乾什麼?”
一進家,瞧見老媽和老爸都坐在家裡,他不由意外。
“你跟馮柳柳是什麼情況?”
蘇紅沒有拐彎抹角,直接問道。
“男女朋友,怎麼了?”
“你們的事,她爸爸媽媽都知道了。”
“知道就知道了唄。”
李傑驚訝道:“都什麼時代了,談個戀愛,沒什麼大驚小怪的吧?”
“你們同居了?”
???
這話讓李傑一臉意外。
“哪同居了,我們兩個,一個在燕京上學,一個在山城,怎麼同居啊?”
“反正,你注意點。”
“呃。”
李傑無奈的笑了笑:“就因為這事把我叫回來?”
“不是。”
蘇紅搖了搖頭。
“是另外一件事。”
“什麼事?”
“當地電視台對你有一個采訪,你準備一下。”
“……”
忽然間,李傑有了一種不太好的預感,果不其然,蘇紅下麵的話,印證了他的猜測。
“采訪你的記者是馮柳柳她媽,你上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