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我父劉玄德 > 第425章 孫策請纓

第425章 孫策請纓(1 / 1)

推荐阅读:

[]

101nove.com/最快更新!無廣告!

劉封在孫策的臉上看到了躍躍欲試,小霸王這時空再也沒機會變成真霸王了,但他勇於任事,想要光大門楣的心思,哪怕到了劉封麾下也依舊如故。

隻是如今孫策自己也很清楚,他心裡那點不該有的心思還是趁早煙消雲散的好。

孫策的戰略眼光一直頗為不俗,在袁術麾下的時候,他就主動請纓南下江東。

當時江東可是久攻不下,而袁術往北發展卻是相當順利,汝南本就是袁氏根基之地,門生故吏遍布全郡上下,即便不願意為其效力,也很難拉下臉來反對他。

東漢畢竟是個人情社會,尤其是門生故吏的關係,簡直和父子關係沒多大區彆。

也就是袁術的名聲太臭了,給了這些士族豪強們推拒的借口,但即便如此,他們也沒法公然反對袁術,因為這違反了當時的道德準則。

孫策舍易就難,還是頗有大局感的。

“伯符且先起來。”

劉封對孫策頗為和藹,畢竟孫家一係的降將和兵馬也不少,哪怕這次擴了軍,孫家一係的兵馬依舊占比高達兩成以上。

要不是孫尚香實在是太小了,今年才剛剛七歲,否則恐怕熱衷於牽線的人會很多。

不過即便孫尚香如今還小,她也幾乎不可能會有其他選擇了,隻要她能順利長大,則必然會被劉封收入後宮之中。

這與有無感情完全無關,哪怕劉封隻是為了讓孫家放心為自己效力,也必須要如此去做。

聽到劉封的話後,孫策不敢怠慢,立刻起身回到席中坐下。

對於孫策的恭謹順從,劉封很是滿意,繼續說道:“伯符所言的確不錯,據封所知,桓伯緒已為張士鴻所征辟,現為長沙郡主簿,張士鴻對其很是器重,幾為言聽計從。”

“此番張士鴻起兵反叛劉景升,就有桓伯緒的功勞,正是他力主起兵,與張士鴻痛陳劉表不臣之心,這才使得張士鴻下定決心與劉景升反目。”

劉封先肯定了孫策所言,並且補充了不少就連孫策自己都不知道的情況,隨即道:“這次召諸君前來,正是想請諸君教我,如今局勢,我揚州該如何應對。”

場中又是寂靜了片刻,五大巨頭之中的趙雲終究沒忍住,第一個開口了。

“少主,荊州位於我州上遊,且有江夏西陵阻隔,除非自然豫章西出,否則恐難逾越。”

趙雲雖然沒有明說,可他話裡的保守意味卻是相當濃鬱,他所持有的態度其實已經很明顯了。

眾所周知,揚州入荊州也隻有兩條路,要麼就是走長江,要麼就是翻大山。

前者比後者要通暢數百倍,而且人力消耗也是後者的數百分之一,傻子才會翻山越嶺的從豫章出發,而且即便走這條路,翻越了大山之後,抵達的也隻是長沙郡。

此時南方雖然得到了不少避亂的中原士族和人口,可荊州的精華依舊在江北,而不在江南,去長沙對整個荊州實在是意義不大。

趙雲正是擔心劉封貿然與荊州開戰,所以第一個跳出來勸說劉封,在他的視角裡,荊州江防固若金湯,揚州水軍逆流而上必然是凶多吉少。

作為揚州軍中的重臣,趙雲自然覺得自己有義務警示劉封懸崖勒馬。

聽完趙雲的話後,劉封隻能暗暗歎氣,自己家四叔什麼都好,就是情商實在是太低了。不過這也很合理,畢竟人無完人,子龍叔父在其他地方都相當優秀,也該有些許缺陷了。

劉封的目光在鐘繇、陳群、董昭的身上掠過,最後停留在黑胖子身上。

董昭感受到劉封的目光,隨即臉色一垮。

劉封明顯這是要他出麵安撫住趙雲。

趙雲在揚州軍中地位十分超然,能和太史慈這樣的劉封弓馬老師加心腹重臣平起平坐,並為揚州軍中的兩大軍頭,此時所領之軍,亦是僅次於摧鋒軍的精銳,更是欽定的未來新軍。

董昭是真的不想和趙雲對上,但劉封又在給他眼色,逼的黑胖子不得不絞儘腦汁思考起來。

雖然心中很是不願,可董昭也隻能在劉封的注視下,費心解釋道:“將軍有所不知,劉景升對我揚州態度已有轉變,之前江北劉勳叛逃,就為其所收留。荊州在我州上遊,若不能乘此良機,先發製人,恐日後反為荊州所製啊。”

趙雲眉頭緊皺,董昭說的情況他自然也是知道的,聽完董昭的話後,他也頗為認同。

可趙雲依舊擔心,荊州所占據的地利的優勢實在是太大了,水戰順風順水的優勢極大,很難被抵消。

原時空裡孫策、孫權兄弟倆打了那麼多次江夏,敗多勝少,這也足以證明趙雲並非是杞人憂天,他的擔心還是很正確的。

問題隻是在於趙雲並不知道劉封的計劃全貌,他眼下的正確,其實是盲人摸象的正確。

“諸位有什麼其他看法嗎?”

劉封故意詢問起在座的其他人來。

隻是場中諸人都摸不清楚劉封心中所想,而且倉促之間,他們心中也難有成型的計劃。

因此,堂上重新陷入安靜之中,除了趙雲外,並沒有人再提出建議。

劉封心中遲疑,思索著要不要將荊州計劃公之於眾。

眼前這些人俱是幕府親信,要麼如太史慈、趙雲,鐘繇、董昭、陳群等這般和劉封關係密切的重臣,要麼就是如趙儼、杜襲這等才能卓著,且對劉表很是不屑的新進。

因此,劉封也不太擔心計劃會泄露。

隻是最後,劉封還是決定暫時不說。

原因很簡單,劉封覺得現在遠遠不是出手的時候。

原時空裡,劉表平定荊南可是打了整整一年多,現在才到哪裡,距離高潮可還遠的很。

眼看著堂上諸君沒有新的意見了,劉封就打算休會。

可這時候,孫策卻是突然離席拜倒,態度十分謙卑的匍匐在堂上,額頭低觸地麵,大聲喊道:“將軍明鑒,家父昔日為國討董,血戰多場,險死還生而不氣餒,終獲成功,得以大敗董賊,光複神京,上報國家,下報黎民,臣身為人子,也與有榮焉。”

“隻可惜天子西狩,家父為奸人所阻,不得長驅而入關中。後又因識人不明,為奸邪所蒙蔽,征伐劉表,卻為黃祖暗箭所傷,最終戰死沙場。”

“先父死時,策年不過舞象,猝遭重擔,行差踏錯,為袁術所欺騙,為逆賊征伐江東,擾亂揚地,其罪甚重。”

“幸而蒙左將軍不棄,加恩釋罪,寬宥孫家,容策效力自贖,心中感激之情,實難以言表,唯願儘心竭力,報效明公恩德之萬一。”

“今荊州事變,近在咫尺,我州緊鄰荊襄,且還在下遊,荊、揚二州本就同飲一江之水,怎能不早做準備?”

孫策慷慨激昂,神色懇切道:“將軍,策願前往長沙,拜會伯緒先生,為您說得長沙來降!”

劉封大為吃驚,除了他以外,堂上大部分人也都對孫策側目相視。

實在是眾人都沒想到,孫策這時候會跳出來,而且居然還想為劉封去說來半個荊州。

是的,如果張羨肯投降劉封,那劉封得到的可不僅僅隻有一個長沙郡,他將能夠得到整個荊南四郡,甚至還能提前發動鯨吞荊州的計劃。

劉封目光如炬,緊盯著孫策整整一盞茶的時間。而孫策則老老實實的匍匐在地,根本沒有敢抬起頭來。

心中千思百轉,還生出了想要詢問身邊人意見的心思。

可最終,劉封還是誰都沒問,自己一人下了決斷:“善!既然伯符有此雄心,那封如何能無動於衷。汝此行所需何物,可儘數報於幕府之中,我必儘力應承。”

聽見劉封竟然恩準了自己所請,孫策大喜過望,彆看他嘴上信心十足,可實際上他卻一直擔心劉封根本不會放他離開。

可劉封卻完全沒有多少顧慮,如此輕而易舉的同意了他的請求。

歸根到底,還是兩個人的視野差距太大。

在劉封心中,孫策本人固然是個不錯的武將,但也僅此而已。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傳~~

劉封優厚孫策更多的是希望能夠收攏孫家軍的人心,並將他們消化為己方的養分。

孫策本人願意為自己效力則是意外之喜,不願意,他也會養著對方。

即便跑了,那孫策一人又能成什麼事情?

無敵如真霸王項羽,孤家寡人後,也隻得自刎烏江的結局,更何況孫策不過是個小霸王罷了。

散會之後,眾人先後離去,堂上隻剩下了內閣三秘書,坐在席中和劉封大眼對小眼。

劉封沒忍住,開口問道:“你們就沒什麼事情要問我?”

諸葛亮露出淡然的淺笑,龐統忙著用小扇遮嘴,而陸遜則是一臉正色,隻是嘴角忍不住高高翹起。

三人雖然神情各不相同,但卻都是同一個意思,那就是沒話想說。

劉封不由苦笑起來,他還想好為人師,想要用荊州之事給諸葛、龐統和陸遜上上一課,沒想到這三人精根本不給自己機會。

顯然諸葛三人也已經察覺到了荊州之變可能要持續很久,現在遠遠不是插手的最好時機。反倒是按部就班的訓練軍隊,清剿山越,更能迷惑劉表,讓其傾力南下平叛。

劉封拿他們三也沒辦法,乾脆起身離開。

********

“張士鴻他怎麼敢的!?”

荊州襄陽,州府大殿之中,劉表宛如雄獅一般大聲咆哮,須眉飛揚。

蒯越等人同時起身拜倒,同聲高呼:“明公息怒。”

劉表看著堂中拜倒的文武官吏,心中的火焰不減反增。

正是這些人,屢屢勸說自己不要去動張羨,要按著自己的意思,張羨早就該被拿掉了。

張羨性格耿直,與劉表很是不和,兩人雖然沒到勢同水火的地步,但也彼此互惡。

劉表幾次三番的想要去除張羨,卻都是被州府之中的大小官吏們給攔了下來。

原因其實也很簡單,劉表自己都很明白。

因為張羨是荊州人。

張羨是荊州南陽人,在荊州南部的四個郡中輪轉擔任太守,至今已經是零陵、桂陽和長沙三郡太守了。

對於荊州士族來說,這可是根正苗紅的自己人。況且有張羨在荊南牽製劉表,劉表迫於壓力,就會更加拉攏荊北的士族豪強們。

“我要親征,我要執張士鴻之首於階下,親自問其罪,懲其過,以警天下叛徒賊子。”

劉表的視線在堂上眾人中掃過,臉色陰沉,胡須淩亂。

堂上諸多荊州士族可謂是麵麵相覷,被劉表要親征這一手給嚇懵了。

自劉表入荊州以來,他就沒帶過隊伍打過一場襄陽的仗。他幾乎全是通過結盟協議,暗殺對象來達到擴張版圖的目的,就連襄陽城,也是韓嵩等人幫他說降的。

劉表從來沒證明過自己的領兵能力,更彆說是大幾萬人規模的大仗了。

“明公!萬萬不可!”

眾人一聽這話,頓時炸開了鍋。

一大堆人拚了命的反對,想要勸說劉表放棄親征。

在他們看來,劉表幾乎沒有統領大軍的天賦,而現在荊州南部已經全部叛亂。

眼下荊州內戰在即,你劉表還是不要瞎起哄了吧。

劉表仿佛也從一窩蜂勸說自己不能衝動的臣僚們態度中察覺到了這一點。

可他依舊生氣啊。

張士鴻是個什麼東西,既無才能,也無德行,完全靠給同鄉們當狗才混到了長沙太守的職位上。要不是這群人私心作祟,苦苦攔住自己,張羨早就被自己給抓去刑訊了。

劉表對於張羨還是很有能力自信的,在他看來,雖然自己不曾帶過大軍,可張羨也沒有類似的經驗啊。

“明公,張羨雖然無能,然其麾下卻有桓階、劉蟠等人也俱是文武雙全之人。尤其是桓階,曾經隨著孫文台征戰中原,未有一敗。”

彆駕韓嵩苦勸道:“明公千金之軀,如何能與瓦礫相碰,況且州中大將雲集,隻需隨意挑選一位出戰即可,明公又何必要親自上陣呢?”

劉表從彆駕韓嵩的話裡聽出了潛藏的意思,明白對方是不看好自己主動出擊的。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