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我父劉玄德 > 第329章 孫軍動向

第329章 孫軍動向(1 / 1)

推荐阅读:

inf

會稽,山陰城外。

一隊隊的甲士在中軍旗號的指揮下,交接著對城頭發起猛攻。

孫策軍從抵達山陰城下的第二天開始,就對山陰城發動了猛攻。

哪怕工程的器械極其簡陋,隻有最簡單的雲梯和衝車,可孫軍依舊悍不畏死的爬向城頭。

這不僅僅是因為孫策軍士氣高昂,驍勇敢戰,同時更重要的是,孫策發布了重賞。

先登者擢升三級,賞布帛兩千匹,賜田宅五百畝。

光是這一條,就已經刺激的孫策軍猛士嗷嗷直叫了。

可饒是如此,孫策還不滿足,今天早晨,他還在軍中承諾,打開山陰城,允許洗城三日。

這一下子,可不僅僅是猛士了,就是普通士卒的眼睛都紅了。

軍中不是沒有想勸說孫策的,可到最後,勸說的話也說不出口。

因為大家都知道孫策的迫不得已,要是不能在短期內拿下山陰,孫策軍可就無路可逃了。而且這一場惡戰之後,傷亡肯定小不了,到時候士氣也會變得衰頹,需要一些手段來提振士氣。

洗城無疑是效果最好的手段,不但能重整士氣,還能大撈一筆。

按照孫策軍的規矩,洗城所得的財貨,得上交一半到軍中的。

“傷亡太大了。”

孫暠看著遠處城頭那一個黑點落下,這都是孫策軍的勇士。

可會稽軍也跟發了瘋似的,拚死守城,孫策軍的勇士即便成功登城,也立馬就被反擊給逼退,甚至是推落城頭。

僅僅三天功夫,孫策軍已經傷亡過一千五百,戰死高達六百餘人。

不過會稽軍也不好過,傷亡也在一千三百左右,雖然有城牆庇護,可戰力差距卻使得雙方的傷亡接近於1:1。

韓當一咬牙,衝著孫策抱拳道“伯符,讓我上吧!不拿下城頭,我誓不還營。”

平心而論,程普,黃蓋、韓當三人對孫家還是極其忠心的。

黃蓋靠邊站了十幾年,可在赤壁裡還是心甘情願的為孫家當間諜。要不是黃蓋在孫家這十幾年的冷落人儘皆知,以曹操的多疑善忌,能這麼快的相信他?

隻是曹操想不到黃蓋能這麼忠,更想不到江東冬日也會有東南風。

孫策俊美的容顏此時冷硬似鐵,聽到韓當的請戰後,他隻是愣愣的吐出兩個字“不急。”

不明白孫策到底在等什麼,可孫策現在可不比兩年前了,軍中威望極高,彆說韓當了,就是程普也不敢在對方麵前擺老臣姿態了。

叫你一聲叔父,那是給你麵子,也是體現孫策的重情重義,可不代表你就真姓孫了。

韓當隻能退了回去,孫策的注意力依舊放在前方戰場上。

孫策很清楚如今的唯一生機就在山陰城中,而想打破山陰城,隻能不惜人命。

此時山陰城中彆看還有**千人,其中真正有戰鬥力的隻有那六千完好無損的會稽軍,其他兩三千敗兵已經是驚弓之鳥,不堪使用了。

可若是給對方足夠的時間重整士氣,那這些敗兵可就不再是累贅了,哪怕不能完整使用,拆散了當成補充兵,都有可能變成影響勝負手的砝碼。

因此,孫策絕不能給對方這個時間。

這三天,孫策一直仔細的觀察城頭的情況。

正如他所預料的那樣,會稽軍的士氣越來越低迷,反抗雖然依舊堅定,但戰力卻不斷的在下滑。

第一天上午,孫策軍攻擊了兩波,沒有一次能夠登上城頭,但下午的三次攻擊中,第二次攻擊就有人衝上城頭了。

第二天的情況就更明顯了,全天總共有兩次攻上城頭,但還是被會稽軍給守住了。

到了昨天,已經變成了每次攻擊都能成功上城,隻是還是站不住。但突破的地點卻是變多了起來。

最後一次甚至有三處同時登城,雖然被會稽軍給重新推下了城,但孫策卻清楚的看見對方已經動用預備隊了。

因此,孫策拒絕了中級軍官們休整一天的請命,嚴令繼續攻城,並且發布了洗城的獎賞來刺激士氣。

看著又一波攻勢被瓦解,孫策軍後退重整,換上新的生力軍,準備進行下一波攻擊。

孫策的嘴角逸出一絲冰冷的淺笑,他已經決定,後天就是勝負手之時。

朱治已經傳來消息,後續留在江北的剩餘部隊已經趕了過來,明日中午即可抵達。

有了生力軍的增援,再加上自己雪藏的精銳部曲,能不能拿下山陰,就看這一次了。

古代攻城難,主要是城牆和城防工事優勢太大,隻要攻城的一方傷亡超過一個臨界值,就攻不動了。必須要用時間、物資、補充兵力等各種要素來重新提振士氣,才能繼續發動攻擊。

還有一點就是,如果以一次攻方士氣崩潰為攻擊潮來計算,再精銳的部隊,攻個兩三波攻擊潮還是攻不下來,那士兵會徹底消極應付,如果逼迫的緊了,給你鬨個兵變也是常有的事情。

所以那些大城、堅城動不動的就能死守上一年半載的,可不是天天在那打仗的,大多數都是頂住了攻方的前兩、三波攻擊潮,讓攻方徹底喪失了攻城的信心,轉為圍城戰了。

另外,守城一方隻要頂過攻城方的每一波攻擊潮,在兩波攻擊潮中間,也是有大把的時間可以用來休整部隊,修補城防的。

這個時間短則一兩個月,長則一年半載,完全是看攻城一方主將的能力,軍隊的組織度以及後勤補充能力等等因素的。

孫策很清楚,目前傷亡已經接近一成,眼下還能保持旺盛的士氣,全是靠洗城的獎勵支撐著,他更清楚,自己缺少的就是時間。

彆看眼下孫策軍士卒們紅著眼睛跟餓狼似的猛攻城牆,可一旦這股勁過去了,那沒個十天半個月的,彆想再讓底下的士兵靠近城牆半步。

所以,他才會咬著牙堅持,不惜人命去消耗、疲憊城牆上的會稽郡,以此來換取一擊封喉的機會。

********

“玉章,我可就把吳縣交給你了。”

徐琨,字玉章。

此時城樓之上,吳景看著底下的部隊源源不斷的通過城門,然後向南而去,他朝著身邊的徐琨叮囑道“你也不用拚命,儘力拖延時間即可。隻要你能在吳縣堅持兩個月,你就是此戰的首功!”

吳景經過仔細考慮,覺得徐琨的話還是有道理,而且也不止徐琨一個人這麼勸,私底下朱潮,孫河也都來找過自己,建議自己先領主力南撤,留**千人守著吳縣就好,到時候走起來也方便一些。

綜合這些原因,吳景才決定采納徐琨的建議,帶著主力先走,而且順帶也把孫家、吳家、徐家的家眷也一並帶走。

原本吳縣還有個近萬人,徐琨撤回來七千餘,加一起差不多一萬七千餘人。經過商量,吳景給徐琨補足了八千人,帶著剩下的九千餘人以及千餘家眷南下。

“舅舅放心,你的吩咐我自會掛在心上。”

徐琨用力的點點頭,他之前和吳景其實並不怎麼和睦,但現在有了劉封這個大敵,再加上無錫那一場慘敗,讓徐琨收起了心中的自大和驕傲,整個人都變得謙虛了起來。

吳景也是如此,徐琨擺出和解的姿態之後,他也立刻改換了態度。

大家都是聰明人,而且直到二宮之爭前,孫家的內訌其實還是控製的比較好的。

孫靜家的老大孫暠在孫策死的時候造反,想奪權,直接光明正大的起兵攻打會稽郡郡治山陰縣,事敗之後,也不過被孫權投閒散置而已。

孫賁的弟弟孫輔直接寫信給曹操,同曹操暗中往來,想要取代孫權,結果事情敗露了之後,也一樣隻是被軟禁而已。

吳景和徐琨都意識到眼下孫家都快被擠壓入絕境了,正是需要團結的時候,自然而然就做出了調整。

“好,你也是老於戰事了,而且對上征南軍也有經驗,此次就辛苦你了。”

眼看著隊伍都已經出城,吳景也該出發了,徐琨陪著對方下了城樓,看著對方上了馬。

“舅舅,一路順風!”

“玉章,武運長久!”

兩人告彆之後,吳景帶著數十騎親兵踏蹄而出,追著隊伍而去。

隊伍離開吳縣之後,先是日行五十裡,走了整整兩天。

第三天的時候,吳景突然下令放緩速度,隻走了二十裡就安營紮寨,早早做飯休息。

次日一早,吳景下令強行軍,一日竟然疾行了五十裡,可謂是極其冒險。而且這還不是一天,第五天一早,吳景依舊下令繼續行軍,士卒雖然有些抱怨,但還是依令而行。

兩天走出了整整一百裡,雖然士卒非常疲勞,但無疑即將走出最危險的一段路程。

吳景這一手賭的就是周瑜剛剛拿下由拳不久,對於由拳周圍的情況掌握不足。

事實也證明吳景賭對了,周瑜還真控製不住這麼大的地方。

這並非是周瑜能力不夠,恰恰是周瑜的頭腦非常清醒,知道守住由拳,等待太史慈的增援才是首功,沒有貪功冒進。

再加上吳景、徐琨當機立斷,以及吳景偷渡方式的機敏,這才似危實安的繞過了由拳,成功南下。

第六天又走了四十裡後,吳景這才徹底鬆了口氣,這幾天他的精神可是高度集中,風吹草動都能驚上好一會兒。

這種急行軍一旦遇到伏擊,再加上前幾日累積的疲勞,當場崩潰都不叫意外。

所幸還是闖過來了。

接下來的路可就好走許多了,吳景也不再強行軍,而是改成了日行三十裡,安撫住有些動搖的軍心。

********

吳郡餘杭縣中的一所宅院裡,一個身材中等,體格頗為健壯的漢子正坐在一個文士身前。

“孔文,征南和盛公來信相招,你看是去還是不去?”

說話之人,正是餘杭第一豪強許昭,而他請教的文士,也是吳郡義士,盛憲所舉之孝廉高岱高孔文。

許昭收到了盛憲和劉封的來信,看完之後很是意動。

同盛憲、高岱等人不同,許昭是徹徹底底的豪強,絕大部分的情況下,他是很難當官的。

彆看甘寧打打殺殺,可他家裡並非單純的豪強,也算得上是士族出身。

否則的話,甘寧想讀書就能讀書的?

書籍這種東西在東漢可是極其珍貴的,價值不菲,尤其是經典,那更是有錢都沒地方買的寶貝。

如果論家產,許昭絕對不比甘寧遜色多少,但許昭想要買經典?

對不起,你許昭可沒這個資格。

也正是因為這些原因,許昭對士族相當禮重,曾經冒著巨大的風險隱匿盛憲和高岱,為他們遮風擋雨,抵住了許貢的壓力。而這一切的背後,則是許昭家兩千的部曲,以及上萬的佃戶。

高岱也收到了盛憲和劉封的書信,盛憲在書信中就告知了兩人,也正是因此,許昭才會跑來找高岱解惑。

高岱看了眼許昭,對方雖神色鎮定,但眼睛裡的火熱已經毫不掩藏了。

高岱明白,許昭是相當看重這次機會的。

之所以對方還會來請教自己,一來是因為盛憲書信中寫了,他舉薦的是自己和許昭兩個人。二來也是希望從自己這裡打聽一下劉征南和盛公的情況。

畢竟眼下孫殄寇剛剛大破王朗,拿下固陵,聽說正在猛攻山陰,若是讓他拿下了會稽,劉征南未必能夠順利南下。

許昭他家的田產宅院,商鋪產業幾乎全在餘杭,若是這時候下錯了注,那對他的無疑是滅頂之災。

考慮了一下之後,高岱開口給許昭指點道“劉征南挾朝廷之命,驃騎之令,過江之後,已得揚州牧劉使君、丹陽太守周府君等大力襄助。孫伯符雖驃勇能戰,屢戰屢勝,但在吳北卻已經連連失利。若是孫伯符繼續用兵會稽,而不回師北上,吳縣必將為征南所得。”

許昭眼中爆出精光,吳北的情況,他的確不清楚,盛憲在書信中並沒有跟他提起這些。

但由拳就在餘杭之北,距離雖然不近,但緊挨著,總是還有消息傳過來的。

他已經知道周瑜神兵天降,裡應外合奪取了由拳縣城,哪怕許昭再蠢,也能看出如今劉征南大占上風了。

一想到勇冠三軍,剽悍桀驁的孫伯符南下攻打會稽,卻不敢在吳北對抗劉封,許昭的心裡有些浮動了。

對於許昭這樣的豪強來說,看問題有時候就非常簡單。

對他來說,孫策這樣的表現,就是害怕了劉封,在逃避對方。

想起之前朱治勸說自己投效孫策,幸好自己沒有答應對方。

許昭此時反倒是替朱治可惜起來,自從朱治出任吳郡都尉,就一直在錢塘、餘杭理政,並未前往吳縣。

許貢也忌憚朱治,對此裝作視而不見,雙方井水不犯河水即可。

許昭作為餘杭的第一豪強,自然入了朱治的眼。

上門拜訪之後,許昭倒是和朱治一見投緣,雙方關係很是融洽。

許昭還捐了一千石糧食,幫助朱治安撫地方。

原時空裡,孫策抵定江東之後,有人想翻舊賬,說動了程普向孫策進言,請求孫策以許昭收留嚴白虎為由,剿滅對方。

孫策倒是相當大氣,拒絕了程普的進言,並盛讚許昭有義於舊君(盛憲),有誠於故友(嚴白虎),此丈夫之誌也。

眼神閃爍之後,許昭突然咬著牙道“孔文,若是我在餘杭起兵,策應征南南下,可否?”

許昭這話可不是說笑,而是真真切切能夠做到的。

他家在餘杭就有兩千部曲,必要時刻還能發動自家佃戶和鄉間遊俠兒,瞬息可得青壯三四千人。

本來想要奪取餘杭還有些麻煩,可如今朱治把餘杭城中的縣兵都已經儘數抽走,如今的餘杭幾乎就是一座空城,許昭若是想取,簡直易如反掌。而且城中剛剛秋收完畢,雖然被孫策軍消耗了不少,而且還在源源不斷的輸送往前線。

可即便如此,城中依然有不下數十萬石的糧食,可供許昭奪城之後固守之用。

因此,許昭覺得勝算很大,若是成事,他可就能舉城投效劉封,那時候所得的封賞可是截然不同的。

原本許昭覺得自己的謀劃勝算很大,豈料高岱聽後卻是大吃一驚,趕忙阻止道“萬萬不可!”

許昭疑惑不解道“我觀孔文你也是瞧不起孫家之人,為何不可?”

高岱苦笑道“我非是為孫家言不可,實是為君言不可也。”

許昭更加納悶“為我言不可?這是為何?”

高岱歎息一聲,知道許昭還是看不透局勢,隻能給他仔細分析道“吳縣,堅城也,即便以征南之能,恐也難旦夕而下。而我餘杭此時,卻在孫軍背心要害。許君若是此時反正,先到城下的必然是孫家的賊軍。”

“劉征南此時遠在吳中,距我幾乎有七八百裡之遙。孫家的賊軍又素來悍勇敢戰,萬一我縣支撐不住,征南那處卻鞭長莫及,愛莫能助。”

“許君以為孫賊不敢屠城乎?”

許昭悚然而起。

inf。inf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