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389章 陶夫人回家(1 / 1)

推荐阅读:

話說通告、告示已經張貼了兩次,城裡城外又是那麼大的動靜,為什麼官府不敢動彈?

那還主要得益於景春熙手握的這方郡守府大印。這方大印不僅是權力的象征,更是官府行事的依據。沒有它,任何命令都無法名正言順地傳達,任何行動都無法得到上級的認可和支持。

話說那兩個狗官死後,縣衙蓋著大印的報告已經送到了郡守府。然而,郡守府卻因為沒有大印在手,不能把九江郡發生的事繼續從官郵往上傳。官郵嚴謹高效,任何文件若無大印,便如同無根之木。

所以,郡丞親自出馬,帶了幾個爪牙前往京城,逐級上奏。這一路上,郡丞想必是心驚膽戰,既要擔心自己的前程,又要擔心九江郡的局勢是否會因他的遲緩而生變。

而留守在家的郡尉大人,臨危受命,自然是先明哲保身,萬事隻要不火燒屁股都隻想拖著。

郡尉深知官場的險惡,知道此時任何輕舉妄動都可能引火燒身。笑話,新的郡守老爺不到,何必那麼賣力?做多錯多,不做不錯。

這不僅是他的處世哲學,也是官場中許多人的生存之道。

麵對十幾二十萬生活熱情高漲,但又對官府義憤填膺的百姓,他們哪裡敢去質疑通告或是告示的真實性?百姓們的情緒如同一觸即發的火藥桶,稍有不慎便會引發不可收拾的後果。

反正看著告示的內容都是利國利民,深得民心的,傳出去反倒是他們的功勞。

通告發出後,百姓們的生活逐漸恢複了秩序,街頭巷尾充滿了久違的煙火氣。郡尉的心也因此安了不少。

他自己連門都不敢出,也隻敢讓衙差喬裝打扮成百姓,對各條街道進行探訪。看到外麵沒出大事,反而一副百姓安樂、國泰民安之景象,也樂得其成,依然關起衙門守著。

這種“眼不見為淨”的態度,雖有些消極,但在當前局勢下,也不失為一種自保之策。

而第二則告示一出,守城的小頭目也有過來報告請示。郡尉自然還是維護那方大印上的內容,命令頭目們都按照告示條款來執行。所以政令通行無阻,令行禁止。

守城的士兵們雖心存疑惑,但看到百姓們對新政策的擁護,也便不再多問。畢竟,他們的職責是維護城池的安寧,而不是去質疑上級的命令。

至於潯陽江碼頭出的事,郡守府和縣衙隻是略有耳聞。那裡本就有駐軍具體負責,而且其中的很多貓膩也隻有陳郡守懂。涉及利益,陳郡守也不對他們全盤托出。

普通官員和衙差們早已對陳郡守的行為心生不滿,老是當替罪羊,得利甚少,還一再幫陳郡守做些禍國殃民的事。因此,出事能不管自然不管,省得惹禍上身。

這種“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雖有些冷漠,但在官場的潛規則下,卻顯得尤為現實。

謄寫並張貼這起告示後的第二天,陶夫人讓阿衡給小蠻傳了信,表明一家人要見景春熙。

消息傳來時,景春熙正在整理一些要帶去建安郡的東西。聽到陶夫人要見她,她覺得一點都不意外,如果不來才奇怪呢!

這次,景春熙隻帶了小蠻,沒有驚動其他人。

小蠻這段時間,已經對阿衡一家有了些猜測,但是謹記師父的教誨,守口如瓶,也從不追問。

大家在長安巷的宅子見麵時,氣氛略顯尷尬。把陶夫人、承睿、承智,還有阿衡引進後院,彼此之間隻是相互點頭打個招呼。

景春熙看不得陶夫人的欲言又止,乾脆先一語帶過,說:“先回家吧!”她的聲音很輕,卻帶著和煦的溫柔。

然後,她當著他們的麵,觸動暗道的機關,讓他們知道自家庭院的秘密。

“回家”兩個字,像是一把鑰匙,瞬間打開了陶夫人和承睿、承智,還有阿衡內心深處的情感閘門。

他們熱淚盈眶,看著那一直向裡延伸的暗道,仿佛看到了久違的家的溫暖。

好久,他們才邁出第一步,腳步有些沉重,卻又帶著一種難以言喻的期待。

糖霜已經聽從吩咐,先從花園的那邊一路過來,把牆壁上的燭台都點亮了。一路進去,前途光明。

看見他們進來,糖霜默默地走在前麵帶路,沒有吭聲。

本來被陶夫人拉著的小姑娘,可能不喜歡母親和哥哥他們突如其來的氣氛。在暗道裡居然不知道什麼叫怕,勇敢地向前跑上去,拉住走在他們前麵的景春熙。

她抬起頭怯生生地說:“姐姐,我喜歡你,我叫阿悅。”

景春熙微微一愣,隨即露出一個溫柔的笑容,蹲下身子,輕聲說道:“姐姐也喜歡你,你也可以叫我熙姐姐。”

她摸了摸阿悅的小腦袋,心中生出無比的憐惜,也發出自己的善意,然後緊緊抓住了她的小手。小家夥糯糯地喚了一聲:“熙姐姐!”景春熙心裡無比熨帖,仿似自己又多了個親人。

他們一路沒做停留,穿過暗道,走過暗室,來到那幅圖案前的時候,景春熙才定住了。她盯著前麵的圖,目光中帶著一絲期待,說:“我上次說的就是這幅圖案,你們想想可有印象?”

陶夫人認真看了好一會兒,眼神中帶著一絲迷茫,最後非常肯定地搖了搖頭。

承睿則是上前把整幅圖案,從上到下、從左到右都摸索了一遍,用手掌去感受整幅圖案的凹凸感,但最終還是把頭轉向景春熙,也搖了搖頭,說:“家裡以前沒有這樣的圖案。”

即使有,他也不會知道,家人還不會告訴他,那時候他七歲,連暗道的門都不知道,家人哪裡會告訴他什麼秘密!

陶夫人也十分肯定地說:“我也沒見過。”

承智則是連發言權都沒有,在他的記憶中,父母的音容笑貌都已模糊,隻剩下兩個虛無的影子。

“那就繼續往前走吧!”景春熙的聲音很輕,卻帶著一絲無奈。

其實她也沒抱多大的希望,陶夫人和兩兄弟連家裡的暗道都不知道,又怎麼會知曉更大的秘密?而且是不是真的有更大的秘密還很難說,她和陶金也隻是憑空猜測而已。

一路過去,景春熙認真了起來,她像當初陶金教自己一樣,耐心地教導陶家人。哪裡有機關,機關怎麼開,她都一一示範,一一講解。這本是他們的家,她相信陶金知道了也不會責怪她多事,興許還會說她做得對。

也幸虧自己沒有接受陶金的饋贈,如果接受了這間宅子,現在陶家人回來就尷尬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