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遊戲競技 > 家父漢武帝! > 第 204章 義倉

第 204章 義倉(1 / 1)

推荐阅读:

[]

101nove.com/最快更新!無廣告!

“渭城....此地有多重要,不必我再多言了吧。”

霍光手指壓在書冊上的數字,指尖都壓到發白,

“下官明白。”

右內史倪寬神情肅然,哪怕不是主管右扶風的內史,就算是普通百姓,也曉得渭城有多重要,

不必贅言其他,隻需知道,渭城原是秦都鹹陽,便知其浩大厚重,長安是在鹹陽旁新起的城池,而鹹陽經過幾朝建造,哪怕被項羽一把火燒了不少,依舊存有底蘊。

所居者,也多是老秦人。

此地不僅有賑災之需,更有維穩之要,

倪寬看了眼周圍人,也知都是自己人,便直言道,

“霍相,於渭城賑災,自與其他諸縣不同,諸縣百姓要的是糧、要的是居所,

老秦人皆是聚族之宗,賑災糧是要分予他們,但對於他們而言,如隔靴搔癢,要穩住他們,還需另有旁物。”

左內史卜式脫口問道,

“還需什麼?金銀?財寶?”

倪寬搖頭,

“眼睛能看見之物分予他們,是明目張膽的偏頗,叫其他縣百姓看到,隻會讓他們心生不滿而滋事,我們要給他們用眼看不到的東西。

政策。”

霍光讚許的看了倪寬一眼,倪寬對霍光的認同很是受用,語氣自信不少,

“譬如來年免稅免徭,由朝堂負擔農具良種。”

“具體用何辦法,等到事情都過去再議。”

霍光抬起手,倪寬適時閉嘴。

韓增特意留意了一眼,

渭城戶三十萬,口七十萬,因大寒死一萬二,傷四萬,失者也足有兩萬,這數字看起來觸目驚心,但按照傷亡比例,算是右扶風諸縣中遭災最輕的了。

與霍相方才推論虢縣的立論相同。

側望著霍光的臉龐,還有幾分未褪去的青澀,韓增心中除了敬意外,再無其他,

霍光所言的諸事,其推理過程並不複雜,隻要說出來,任誰都能聽懂,他最厲害的地方是,總能看到一個人一件事的最深處,

將右扶風重點縣,如淮裡、美陽、雍、漆等縣,都交代過後,

霍光看向倪寬,

問道,

“我都說清楚沒有?”

“霍相,下官都記住了,隻是....”倪寬聲音遲疑,不知該不該問,

見狀,霍光道,

“有何事就直說,莫要耽誤功夫。”

“是,下官羞愧,身為右內史對治下之地,遠不如您了解,下官想請教,該如何像霍相這般。”

聞言,霍光眼中閃過追憶的神采,

“這也是一位先生教我的。”

“敢問這位先生姓甚名誰,下官之後,也想去請教。”

“這位先生已經不在了,他的名字你應也聽過,汲黯,汲先生。”

倪寬恍然,這幾年右內史換過許多,但右扶風一地,隻認故去的右內史汲黯,治地數十年,海晏河清。

可惜,自己隻見過汲先生寥寥幾麵,連說話的機會都沒有,更不用提請教了。

看出倪寬臉上大失所望,霍光微笑道,

“有時間你可去汲府一趟,汲先生曾治書一本,書中所載皆是右扶風諸縣的地誌民情,還有先生做官的心得,你去求書,應該能求到。”

“竟還有此神書!下官若有機會,定要上門求書!”

霍光點點頭,將右扶風書冊交給倪寬,再把左內史卜式叫到身前,

“你來聽著。”

卜式躬身到霍光身邊,他歲數長霍光許多,但神態恭敬如後進弟子,

“左馮翊的情況遠不如右扶風複雜,右扶風一地,上三代遺民頗多...”

“霍相...”卜式小聲叫住,霍光轉頭看向卜式,卜式不好意思道,“霍相,請您稍等,下官想請筆一管,您說時下官記著。”

“可以。”

霍光給卜式遞過去一支筆,見卜式認真的樣子,不似作假,腦中恍惚閃出陛下曾對自己說過的話,

“人人生而不同,有其長處,也必有其短處,短處不必太過理會,取長補短更是無稽之談,補出來的,隻會是個庸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應將長處不斷加強,這才是君子立世之法。”

還記得陛下稱這套理論為長板效應,名字雖怪,卻極有道理。

就如眼前的卜式一樣,他的短處很明顯,但更重要的是,他的長處。

認真。

是應不斷加強長處,畢竟,我們這等凡人,遠不能像陛下那般完美。

霍光回過神,又是花了一炷香的功夫與卜式講明,卜式寫過後,持紙又認真與霍光對過一遍,才退到一旁,最後就是京兆尹劉買,將三人各自安排後,

三人對望一眼,京兆尹劉買開口道,

“霍相,我們今夜急來,確實是有事要說。”

霍光歎道,

“我知道你們來是為了什麼。”

點了點幾案,霍光說道,

“各縣受災的人數有些太多了, 西域戰事在前,天下糧草損耗頗多,此番,我們帶來的賑災糧應還差出一大截。”

說罷,屋內一陣沉默,

眾人也不知該說什麼。

歸根結底,

是中央直接下到地方賑災,將地方官員從決策者變成了執行者,地方官員的權力空間被壓榨乾淨,

那人家的意思也很明顯了,

你們都是大官,是牛氣,但,你們不讓我們好過,那你們也彆指望我們給留麵子!

各地受災人數,在地方官員上呈時,是一點不粉飾了,該多少就是多少,這下就讓霍光等人尷尬了。

不過,霍光也早就預料到了這個,隻是這數字,未免差得有些太多了。

韓增率先打破寂靜,

“為今之計,就隻能少發,將本應分予百姓的賑災糧再分攤減少,再抓緊時間,從周圍郡縣快些撥糧。”

“不可。”

還未等霍光開口,京兆尹劉買先搖頭否定,

“本就是一戶施粥不足數,再少了,是要活活餓死他們。”

“開義倉吧。”

霍光長出口氣,眾人一愣,反應許久,這才想起義倉是何物。

陛下登基時,念天下郡縣多罹水旱,百姓無積,奏令民間秋時各家出糧存儲,以備不時,於關道要衝設義倉義田,名義倉。

當時百官還多不理解,眼下之際,卻隻能靠義倉來救火了!

想到這,眾人皆是歎服,

陛下所視,何其深遠乎!

霍光看向眾人,

“你們將各冊抄錄一份,呈送陛下吧。”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