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伊格納茨在高層混跡的經驗,撇開此人堪稱地痞流氓般的行事風格,單說這個名字本身就有問題。他認識許多德國和奧地利貴族,從沒聽說過有這麼個貴族姓氏,而且他們都不會為了私欲去為難一位已婚的平民婦女。
因為這會有損自己的身份地位。
但懷疑歸懷疑,伊格納茨沒有付諸行動去深究的動力,今天來河畔手術劇場也不是為了他,而是為了看一看卡維的截肢術。
截肢是外科醫學的基礎,同時也是必須掌握的重點要點。
一位合格的外科醫生可以不會做任何腹腔手術,也可以對麵部整形不熟悉甚至不了解,他可以不會拉丁語,也可以不懂法語,不懂全身大多數的細致解剖位置都無所謂,但絕對不能不會截肢。
就算是那些仍在鄉村理發店堅持工作的理發師們,截肢也是必須學會的內容。
因為需要截肢的人實在太多了。
奧地利本就深陷戰爭泥沼,士兵想要保持完好的身體並不容易。平日裡的開放性骨折、傷口感染,甚至是嚴重的甲溝炎、丹毒也都需要靠截肢來進行治療,否則逐漸加重的感染會慢慢吞噬病人的生命,直至死亡。【1】
此外糖尿病導致的糖尿病足,長期壓迫導致的末端壞死,肢體的先天畸形,各種機械造成的離斷傷也都需要截肢。
在抗生素出現之前,截肢足以被劃分為手術中一大類彆,每個關節都是切割點,也是外科醫生們的知識點。
截肢並不像字麵意思那麼容易,同樣是截,理發師的截根本沒辦法和正統外科醫生相提並論。而那些畢業了幾年終於拿上手術刀的年輕醫生們,又和卡維差了不知多少個檔次。
考慮到李本的特殊身份,卡維特地把手術設定在了早晨。
早上8點,李本很不情願地被送進了手術劇場的準備室。
誰都能看出他的緊張、無奈和自己坎坷命運的不忿,但事情到了這個地步,除了接受他也想不出還有什麼更好的辦法。至少在術後病房的這幾天時間裡,除了聽彆人的調侃與謾罵之外,更多的還是對卡維手術的信服。
0%的死亡率,0%的術後切口潰爛率,全世界獨一檔。又是不幸中的萬幸,上一次有同樣念頭還是他的脖子剛被縫上線的時候。
他聞著鼻尖淡淡的血腥氣,想最後再掙紮一下:“卡維醫生,我的腿真的保不住了?”
“你都問十幾遍了。”
“我覺得還是再清創一次試試吧,萬一能長好呢。”
卡維也想清創,也想保肢,可以說任何接受過醫療教育的醫生都不希望給病人做截肢,尤其是這種預防感染惡化的截肢。站在截肢的手術台上,在看著肢體被自己切離病人身體的時候,沒有哪個醫生會認為手術做得漂亮。
因為這隻是在為之前失敗的治療擦屁股,毫無成就感可言。【】
可要是拋開主觀心理,隻從手術操作角度來看,截肢術的技術含量並不低。主要難點並不在手術中的切肉鋸骨,而是術前的損傷判斷、術中切割路徑的選擇,以及術後的縫合。
典型的決策勝過操作的手術類型。
“彆想這些了。”卡維用筆在他的腿上畫了好幾條實線【3】,“就算做了清創也隻會越來越嚴重,現在還能保一保你的屁股,到時候彆說屁股,恐怕連命都不一定能保住。畢竟越往上的截肢越危險,切口大潰爛幾率就高,你不想讓傷口再爛下去吧。”
李本心如死灰。
昨晚他一宿沒睡,想不明白自己隻是來維也納淘個金,腿怎麼就沒了。現在錢沒撈著,下半輩子竟然還得和拐杖一起生活.
這時手術劇場的主持人敲門走了進來:“卡維醫生,準備好了麼?現在可以入場了。”
“準備好了,開始吧。”卡維笑著說道,“大早上的就是清靜,連入場介紹都省了。”
“我看觀眾席還有人在,按照規定.”
“我知道,應該都是些熟人,沒必要浪費時間做介紹。”卡維拍了拍主持人的肩膀,“你有空還不如和貝格特他們幫忙搬一下東西,這些清洗消毒的器械藥品還挺沉的。”
“好,我知道了。”
觀眾席除了伊格納茨之外,還有幾位今天需要上台手術的同僚,看了手術節目單後都想來看看卡維主刀的實力。
這其中就有即將主持開腹探查術的希爾斯。
他找到了伊格納茨,猶豫了好一會兒才撇下兩名助手,坐在了他的身邊。希爾斯知道伊格納茨心情不好,自己的出走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市立總醫院的外科實力,他需要道歉。
“老師,實在對不起突然離開醫院。在您身邊我學會了很多,但我覺得自己需要一個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這些套話似乎一早就準備好了,唧唧歪歪說了一大堆。
可惜伊格納茨對這位學生早就沒了興趣,臉上寫滿了敷衍:“我知道了,看手術吧。”
李本是後入院的,希爾斯對他的身體情況並不了解,在聽了卡維簡單的病情敘述之後才意識到,李本就是那台複雜外傷縫合術下的幸運兒。
“就是他?”
“對,怎麼了?”
“五處切口隻爛了這一處?”
“好像是的。”
希爾斯用沉默代替了驚訝,雙眼緊緊盯著手術台:“他又在走這些無聊的消毒流程了。”
“我記得你應該在剖宮產的時候都見過。”
“見是見過,但我還是想不明白為什麼要這麼做。為什麼要反複洗手?洗一次不夠麼?為什麼要反複擦拭同一片手術區域,一次不夠麼?還有為什麼擦拭要從裡向外擴散?為什麼第二次擦拭的範圍要比第一次小”
希爾斯腦子裡有太多的為什麼,伊格納茨也想不明白,但他選擇相信:“市立總醫院術後恢複病房就是證據,至於原理,他會寫成論文發表出來的。”
“.等等,那是什麼東西?”
隻見貝格特搬來一台機器,一頭對準觀眾席和手術台周圍的空氣:“這是李斯特先生發明的瘴氣淨化裝置,之前在外科例會討論時已經有過展示,我特意仿造了一台。原理很簡單,就是把消毒液壓成小水滴,噴灑在空氣中。”
希爾斯看著類似現代噴壺一樣的水瓶,總覺得荒唐:“他為什麼總覺得李斯特是正確的?”
“既然我們承認空氣中有瘴氣,那用對應的消毒液去處理瘴氣,邏輯上沒問題。”
“可消毒液真的能撲滅瘴氣麼?”
伊格納茨歎了口氣:“這就得交給手術之後的結果來告訴你了,我也無法回答.”
手術一助是貝格特,梅倫做二助,薩爾森則待在了準備區,具體分工似乎是今早一副撲克牌決定的。
卡維這次依然選用了高濃度酒精和漂白粉作為消毒的主力,待李本睡著之後,在根部上止血壓迫器【4】,然後手術刀快速切入皮膚。
“前天我參加了外科學院的討論例會,其中有人提到了‘盆腔髂總動脈壓迫止血法’,雖然省時省力,但卻容易造成雙份潰爛。今天我會逐層分離皮膚、肌肉和血管,將切口暴露至截肢股骨前方,然後再截斷股骨繼續向後方暴露.”
短短兩句話的功夫,卡維已經做了兩條血管的縫合:“諸位應該都遇到過截肢術術後切口潰爛的問題,這其實是多個因素綜合之後的產物,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判斷失誤。”
說到這兒,手術刀已經來到了股動靜脈麵前。
壓迫並不能完全阻斷血流,可在卡維的細致解剖分離下,血管的結紮離斷卻做得非常漂亮。在眾人的眼裡,卡維的手術沒有誇張的操作幅度,隻看他埋著頭,不一會兒血管就已經處理完畢。
“股動靜脈非常粗壯,單根縫合線不足以阻斷血流,為了防止撕脫崩線我選用雙線結紮。”
卡維剪掉了離斷的血管,連著之後的坐骨神經也一並切掉,然後按照之前的做法快速切開了後側的皮肉。他的手速並不算快,甚至在觀眾席中都排不上前三的位置,但有一點卻無人能及。
那就是失血。
枯燥乏味的反複軟組織分離給卡維帶來了一項隻有現代外科才能做到的優勢,極少的失血。待他切開所有皮肉,手術台周圍竟然沒有留下多少血跡,而他身前那條皮裙更是乾淨如新。
這種安靜的手術特點確實給台上幾位同僚帶來了不一樣的體驗,但他對截肢平麵的選擇卻惹人非議。
“貝格特,給我骨鋸。”
“給。”
就算在這兒工作了大半個月,卡維的手術風格依然遵循著現代的觀念,即使做截肢也會儘量保留殘肢。這樣就給日後做假肢留有空間,而且穿衣搭配和坐姿也會更美觀。
如果按照類似伊格納茨的做法,如此切口感染,整根股骨都要挖除。【】
但卡維卻給李本留了一截,也算給他留個念想,同時也展現一下自己的截肢技術。
“我遵循李本先生想要儘量保留肢體的願望,給大腿截肢術做了些改動。我保留了股骨頸和關節,並且儘可能地留下一些皮肉,為他日後做假肢留了些空間。”
這種做法顯然得到了質疑。
“卡維醫生,你缺乏截肢術的經驗,截除部位太低了。”
“是啊,截肢術不能心軟。一旦心軟,切口離損傷處太近就很容易潰爛,出現潰爛病人就要接受第二次截肢,事實上沒多少人能忍受第二次截肢。”
希爾斯也是持相同的觀點:“伊格納茨老師,你就不覺得他的做法太激進了麼?潰爛的上緣離他選擇的切口位置非常近,二次潰爛在所難免。他對截除平麵的選定竟然如此草率,最終痛苦的還是病人。”
伊格納茨的想法也一樣,但嘴上還願意幫著說兩句:“你彆急,他這麼決定有他的理由。”
“無非就是假肢而已,在我看來,這種腿根本沒有做假肢的必要。”
伊格納茨不再說話,話語權仍然還在卡維手裡:“諸位稍安勿躁,我當然知道截肢需要儘量取高位,這樣才不至於出現二次潰爛。但這隻不過是外科醫生無法明確受損平台後的無奈之舉,是逃避。”
“你說什麼?”
“你什麼意思?”
卡維笑著拿起了骨鋸:“如果按照你們的說法,所有小腿損傷全部做髕骨平台切除術,所有大腿損傷全部挖掉股骨頭,這樣的手術還有什麼技術含量?諸位不會以為鋸根骨頭還需要技巧吧?”
觀眾席上鴉雀無聲,場內有的隻有骨鋸鋸齒反複觸碰股骨時發出的奇怪聲音。
卡維當然明白他們的意思,其實現代骨科做截肢時也經常遇到一次手術失敗,需要二次乃至三次截肢的情況。
很多骨科醫生都犯過在做決策時心軟僥幸的低級錯誤,而真正能做到大肢體截肢一次完成,不做二次的,都是截肢高手。
這要的不是精湛的手術技巧,而是對肢體末端損傷平台有極強的判斷力。
每一個殘端都有自己理想的截肢平麵,哪些組織已經壞死,哪些還能用,都需要一眼就知。如果判斷錯誤,那縫合上的就是已經沒有生氣的壞死組織,即使消毒抗感染做得再到位,也依然無法阻攔切口壞死。
卡維就有這樣的經驗,因為創傷中心接手過太多截肢病例了。
鍘草機、脫穀機、樹木切割機、車禍碾壓、風扇切割、鋼管穿刺、玻璃切割、肉品加工分割機、高墜等等.
他一開始也無法判斷肢體殘端肌肉的活力,也做過讓自己失望的截肢手術。當時他的老師就告訴他,手術不能操之過急,可以先開放截肢處,做多次傷口清創,等發現肌肉確實沒有壞死,再做最後的縫合。
這種操練久而久之就成了經驗,現在卡維已經能從損傷起因和傷口樣貌去儘可能判斷肌肉的活性。
而李本這種情況單純的感染,判斷起來就更容易了。
“我在手術之前就已經做好了消毒工作,空氣中的瘴氣並不能影響李本先生的傷口。”卡維解釋道,“而且術後,這種消毒工作仍然會持續,我可以現在就告訴諸位,這台截肢術傷口潰爛的幾率約等於0。”
這不是他在誇海口,而是李斯特醫生統計後的真實數據。
伊格納茨給的骨鋸並不算好用,卡維在股骨上浪費了些時間。等他切掉骨頭,把李本整條左腿拿下之後,也沒有和其他醫生一樣直接做魚嘴兩側肌瓣的縫合。
“貝格特,拉好兩側皮肉。”卡維看向準備區,“薩爾森,給我銼刀。”
“銼刀?銼刀在哪兒?”
“就在箱子的最下層,我用乾淨的棉布包好的。”卡維解釋道,“我需要把這些尖銳的股骨斷端全部磨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