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允炆,跟秦標年輕時很像很像。
甚至可以說,簡直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
再加上,秦允炆跟秦標相處的時間最長,身上的許多習性,簡直跟秦標一模一樣。
無論是神態,還是動作。
有時候就連慶皇都恍惚,覺得看到了秦標的小時候。
那份對秦標的喜愛,以及喪子的悲痛,不知不覺間,都轉移到了秦允炆的身上。
對秦允炆好。
慶皇覺得那更像是彌補。
至於秦雄英,因為跟慶皇身邊最久,則更像慶皇一些。
秦風對於秦允炆,也沒有什麼不一樣的看法。
雖然秦允炆的母親很有野心,但秦允炆畢竟也是大哥的子嗣,而且允炆還真的很小。
根本搞不清楚。
呂氏究竟是怎麼想的,想讓這麼小的兒子,卷入到這個漩渦中來。
是因為慶皇斥責了秦王,讓許多人知曉,慶皇這是擺明了要立孫子為儲君了嗎?
所以。
讓呂氏看到了希望?
又或者說,是呂氏背後的力量,裹挾著推動著這一切,不得不這麼做?
呂本嗎?
呂本就呂氏這一個女兒,連個兒子都沒有,就算真的擁有了滔天的權勢,又有什麼意義呢?
秦風根本想不明白。
可偏偏的。
大慶的文官集團,似乎在暗中都選擇了秦允炆。
也許。
是所有官員們都覺得,更年輕的秦允炆,相比起秦雄英,更方便控製。
而且秦雄英太像太像太像慶皇了。
像的他們都害怕。
害怕秦雄英繼位之後,他們也會被秦雄英動不動的就砍掉腦袋。
或者他們的子孫,被秦雄英砍掉了腦袋。
想到這些。
秦風也想透徹了一些。
“說白了,終究都有大勢在推動這一切啊!”
“此時此刻,哪怕跟父皇說了,怕是父皇也不會相信吧。”
“或者說,不屑一顧,覺得這根本掀不起什麼風浪來。”
“如今父皇的威望太高太高,儲君究竟立誰,終究是父皇一句話的事兒,誰若去阻擋,那就等同於觸怒了父皇的逆鱗,必然會迎來慶皇的瘋狂。”
秦風歎息一聲。
古往今來,許多帝皇到了晚年,脾氣都會隨著身體的變差,或者因為一些事情上的意外,而有所改變。
秦皇漢武莫不過如此。
秦皇苦苦追求長生,實際上,始皇帝死時不過五十歲,這還是虛歲。
有秦以來,連續七代皆為明君。
但到了胡亥那裡,也徹底斷了氣運。
始皇帝不想死,都說是想追求長生。
說白了。
實際上不過是想多活一些年罷了。
哪怕再給始皇帝十年,大秦怕是都將會無比穩固,根本沒有泗水亭長什麼事兒了。
更沒有了西楚霸王,兵仙韓信,冒頓單於什麼事兒。
始皇帝不死。
這等人物,皆要坐下。
事實上。
始皇帝塑造了一個強大的時代,若非有大秦,也不會滋養出這麼多的英雄人物。
漢武帝晚年時,造就了巫蠱之禍,殺死了太子。
導致大漢皇帝的權利,最終落在了霍光的手上,也讓大漢徹底進入到外戚當政的時代。
雖說。
後來霍光的下場極度的不好。
因為皇家,從來不會允許任何一個外姓人,來掌握屬於皇家的權柄!
皇權無人能夠染指。
後來的皇帝,若是對霍光好了,那豈不是會有更多的外姓人,想要染指這皇位?
後來寵愛楊貴妃的明皇,同樣如此。
他親手開創了盛世,塑造了強盛無比的大時代,也在晚年親手塑造了安史之亂,葬送了盛世。
這樣的帝皇。
太多太多。
每到晚年,總會出現許多的大事兒,圍繞著那至高無上的權利,都是那般的凶險。
又興許。
許多人覺得皇帝老了,也該提前謀劃未來的事兒,從而忽略了老皇帝的感受。
秦風並不希望,慶皇的晚年,也會因此變得瘋狂。
可隨著大哥沒了之後。
父皇已經有了這個傾向。
秦風望著父皇瞧向秦允炆的目光,與秦棣目光對視了一眼。
“皇子們沒有爭奪皇位,反倒是皇孫要開始爭奪皇位了。”
秦風從秦棣的眼神中,瞧出了他的想法。
秦風對此也很是無奈。
“父皇應當能明白這一切吧。”
“此時此刻,父皇樂在其中,沒辦法提醒。”
秦風搖了搖頭。
秦樉提醒了。
可慶皇根本不相信。
雖說秦樉當初說的話直了些,可慶皇那股火起來的也太快了。
至少短時間內。
沒辦法跟慶皇說立儲君的事兒。
甚至。
秦風等藩王,在立儲君的事兒上,得避嫌。
因為稍微不注意一點,就會被認為在爭奪皇位。
“換著來看,看到秦允炆,能讓父皇心中好受一些,這也算是好事兒。”
秦風想到此處,索性也不管那些了。
慶皇心情好,總比整日煩悶強。
不管怎麼說。
因為秦允炆,父皇連二哥得罪他的事兒都忘了,此時也就給秦樉放了過去。
“還真是隔代親。”
秦樉湊到兄弟這邊,忍不住的感慨著。
隔代親這事兒,哪怕在尋常百姓家,也非常的常見。
許多人做父母的時,對待自己的孩子大多怎麼看怎麼不順眼。
就比如秦樉秦棣秦博。
都是被毒打出來的。
可要是孫子輩的,哪怕孫子再頑皮,再淘氣。
落在爺爺的眼中,那也是好的,溺愛不完。
又或者。
爺爺覺得最終還得是孫兒,能給自己養老送終。
又或者。
孫子才是真正未來的希望。
隔輩親這種事兒,秦風終究不懂,他還沒當上爺爺,不懂老人的心態。
“這是在跟雄英在父皇麵前爭寵呢。”
秦棣也忍不住小聲嘀咕了句。
秦風更是豎起了大拇指。
“大嫂厲害啊!”
雖說呂氏對皇位有想法。
但不論怎麼說,允炆也都是大哥的子嗣,呂氏也是兄弟幾人的大嫂。
就算秦風跟秦雄英的關係再好。
允炆也終究是他的侄兒。
秦博也點頭。
“父皇悶悶不樂好久了,大嫂讓允炆過來後,父皇心情就直接好了,大嫂是厲害。”
兄弟幾人也想過讓慶皇開心些。
可究竟怎麼讓慶皇開心,終究難做。
反倒是那群做孫子的,隻是來慶皇這賣個乖,慶皇就開心得不得了。
似乎快樂就是那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