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我們對亞庇的日軍預估在3000人上下,這也是日軍實力最強的一路。”
“對於沙巴北部海外島嶼以及拉打根的日軍,我們了解的不多,少則有兩千人,多則可能有三千人。
這兩個方向的日軍尤其要注意的還是他們的海軍,日軍有可能從海麵上進攻,目標可能是鬥湖和山打根。”
“副會長,日軍會不會不止六千人?”有人突然問了一句。
“我們可以肯定,日軍不會有更多,最多也就六千人。
因為據我們了解,日軍婆羅洲守備軍的兵力以獨立混成第24旅團和兩個獨立步兵守備大隊組成,總兵力在八千到九千人。
日軍在婆羅洲要麵對的可不隻是我們第五分會所在的沙巴,還有砂拉越和西婆羅洲。
因此婆羅洲守備軍能出動的也就一半的兵力。
加上日軍的海軍,總兵力我們才得出的最多六千人。”
“曾副會長,那我們這次怎麼打?”第四團團長張桂有直接詢問道。
“怎麼打的事情就由吳會長親自說吧。”曾副會長沒有在這個時候搶風頭,而是看向了吳琪彰。
吳琪彰起身來到牆上的地圖前,隨後看向在座的眾人,“日軍此次應該是兵分三路來襲。
大致就是西線亞庇、北線的山打根或者古達、南線的鬥湖。
我們目前的兵力並不多,所以無法同時麵對三路日軍。
而北線和南線的日軍有著海軍優勢,這也是我們的劣勢所在,因此我們能選擇的也就西線。”
“會長,我們集中兵力打西線日軍?”第5團團長黃青雲不禁問道。
“對,就是集中兵力打西線日軍,最好是重創、甚至是殲滅日軍一個大隊,接下來的局麵就會有利於我們。”吳琪彰十分肯定地說道。
“吳會長,若是能在西線破局,無疑是最好,但西線日軍總兵力接近三千,有著兩個完整的大隊,我們的部隊能打贏嗎?”一旁的郭益南眉頭微皺。
麵對郭益南的質疑,吳琪彰並未生氣,而是笑著解釋,“婆羅洲的日軍在整個日軍序列也屬於三四線部隊,還是守備部隊性質,裝備差,也沒有飛機這些。
唯一的優勢就是其海軍艦炮和陸軍的火炮,但都不會太多。
所以我們才選擇西線破局。
按照目前我們跟婆羅洲日軍交手的情況來看,我們的部隊可能要兩倍於日軍才可能維持不敗、或者打贏。
或許這種正麵作戰會損失不小,但我們遲早要走這一步。
所以這一次我打算集中5個團、2個炮兵營七千多人的兵力對付西線日軍。”
“5個團?我們一共才6個團,這調5個團進攻西線日軍,其它地方怎麼辦?”
“張團長不要著急,這一次對日作戰,不隻是我們第五分會的事情。
第三和第四分會都會給我們提供支援。
詩巫那邊,軍管會已經同意向我們增援2個精銳的步兵團和1個炮兵營,同時第三分會和第五分會也將出動部隊向東婆羅洲發起進攻,以便牽製日軍。
日軍的優勢在海上,在陸地上,隻要日軍不大局增援,優勢在我們這邊。
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如何打贏西線日軍。”吳琪彰解釋了一下。
“軍管會那邊願意支持?這樣一來,我們倒是把握大了。”聽到這話,郭益南大鬆一口氣。
“吳會長,在鬥湖和山打根這邊,你們是怎麼計劃的?”一旁的李默突然問了一句。
對於特派員李默的詢問,吳琪彰還是很看重,“李特派員,是盟軍那邊有什麼要求?還是李長官那邊有指示?”
李默當即點頭,“李長官那邊暫時還沒有最新指示傳來,但是盟軍那邊有些想法,他們看上了山打根優越的港口條件。”
山打根是後世東馬第一良港,濱蘇祿海,山打根灣口北岸。
海灣內闊口窄,長24公裡,口寬2公裡,內寬8公裡,可泊萬噸輪。
後世的東馬就是如今的砂拉越和沙巴。
拿篤那個位置雖然很適合作為潛艇基地,但規模不能太大,也不適合防守。
可山打根這邊卻是不同,甚至還能作為美軍艦隊停泊的海港。
所以軍事小組那邊建議確保對山打根的長期控製,畢竟這樣的海港,要是再次丟失,下一次想要奪回來就不是那麼容易。
“李特派員,山打根優越的港口條件,日軍也知道,之前日軍在沙巴的大本營也一直在這裡,他們不會放棄奪回這裡的。”吳琪彰有些擔心。
山打根作為海邊城市,也意味著日軍可能利用海上優勢對這裡發起進攻。
對於吳琪彰來說,他其實並不願意死守山打根。
在他的設想中,更願意守鬥湖。
“吳會長之前有計劃?不妨說說?”李默聽出了對方話裡的意思。
“之前我們是考慮放棄山打根,守住鬥湖。”吳琪彰解釋道。
李默有些疑惑,“鬥湖的地形不是更不適合防守嗎?”
“鬥湖是不適合防守,但我們有辦法逼迫進攻鬥湖的日軍、甚至是他們的海軍撤軍。”
吳琪彰肯定的回答讓李默有些意外,“吳會長這麼有信心?”
吳琪彰見狀來到地圖前,指了指東婆羅洲,“按照軍管會的計劃,是打算讓第三分會和第四分會同時出動兵力向東婆羅洲發起進攻,逼迫進攻鬥湖的日軍回防。”
李默當即搖頭,“這個計劃是不錯,但我們此時重心還是北婆羅洲,此時的兵力大舉進攻東婆羅洲並不合適。
守住山打根,意義非凡。
不僅是盟軍那邊的要求,也能堅定整個北婆羅洲華僑同胞的抗日決心,甚至還能從盟軍那裡得到更多的援助。”
“可傷亡會很大,我們在山打根沒有堅固的防禦工事。”
“那就打巷戰,依托地形節節防禦,隻要日軍見拿下山打根的難度大,就會自行撤兵。”李默的態度很堅決。
一時間,現場氣氛就有些凝重。
其實這是不少人曾經預料到的情況。
那就是已經有一定實力的婆羅洲抗日義勇軍是否還願意接受南華聯合會總會以及李航的指揮。
或許會,但義勇軍肯定也有自己的想法。
所以李航和南華聯合會這邊也在想辦法改變這種情況,教導隊組建就是其中一個辦法。
“不如我們請示一下李長官?”有人突然冒了一句,直接打破了現場的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