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重生之我在劇組加點拍戲 > 第166章:國內三大導演,憑什麼我排最末?

第166章:國內三大導演,憑什麼我排最末?(1 / 1)

推荐阅读:

最新網址:“馮導,恭喜本周再度拿下6700萬票房。”

華藝王中雷有些興奮。

至《夜宴》失敗之後,王中雷很久沒有這麼高興了。

兩周票房都是6700萬,總票房已經達到1.4億。

這不隻超過了之前的《夜宴》。

更為可喜的是,《集結號》後勁還很足。

按這樣的數據,集結號破2億票房是遲早的事。

至於破2億之後,票房能達到2點幾億,那就隻能後麵再看了。

但不管是2億,還是2點幾億。

集結號不但創造了曆史,更打出了馮曉剛的名氣,同樣……他們還能大賺一筆。

當然。

從票房上來說,這是賺不到多少的。

但一部片子的總收入不隻是票房,還有其他一係列的音像,版權,互聯網業務。

“王總,華藝簽我沒虧吧。”

憑借《集結號》,馮曉可謂是打了一個翻身仗。

要知道。

因為夜宴的失敗,他一段時間承受了相當大的壓力。

一切都還不錯。

《集結號》再一次證明了他的實力。

“當然沒虧,不但沒虧,我們華藝可賺得很啊。”

王中雷笑嗬嗬:“馮導,這一次你執導的《集結號》不隻票房上打了一個大打勝仗。更為關鍵的是,你還將香江最為頂級的劇組《投名狀》給挑下了馬。想到這裡,我就高興。”

當然。

目前來說。

總票房還是投名狀更多一些。

畢竟投名狀第一周的票房太恐怖了,達到了8000多萬。

可第二周,投名狀就大幅度縮水。

華藝做過數據調查。

第三周,投名狀票房將繼續下跌。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第三周,《集結號》票房就要超過《投名狀》。

要知道。

投名狀可是李聯傑啊。

但現在。

以前一直是為傳說的李聯傑,現在也變得如此的普通。

“王總,我的下一部劇,公司什麼時候立項呢?”

看著王中雷,馮曉剛說道。

“立頂?”

王中雷一愣,但他是個聰明人,直接說道:“馬上立項,我回去之後就給你立項。”

……

如果說陳可新對於陳誠在於內地的影響力還不是特彆了解。

可對於韓三坪來說,他卻是再清楚不過了。

之前的見龍卸甲。

韓三坪就做了一個非常大膽的實驗。

他砸了300萬對陳誠進行單獨宣傳。

雖然從票房回報來說,300萬隻增加了1000萬票房,等於不賺不虧。

可300萬的宣傳費用,已經向韓三坪證明著陳誠的潛力。

三國之見龍卸甲,陳誠在其中隻是美術指導,最多隻能算是掛了一個名的副導演。

可在投名狀。

陳誠就不是美術指導,而是有實權的第一副導演。

第一副導演理論上來說也是副導演。

一般這樣的職位,他是不可能拿到媒體上宣傳的。

因為大部分觀眾之所以走進電影院。

第一看的是導演,第二看的是演員,第三看的才是劇情。

也有反過來的。

有的第一看的是演員,第二看的是導演。

集結號,大眾衝著的就是馮曉剛的名氣去的。

投名狀,雖然陳可新也算是大導,但對於內地普通名眾來說,他們並不是特彆熟悉。

他們之所以進入電影院,衝著的是李聯傑。

“將陳誠和聯傑過招的視頻發出去試試。”

陳可新雖然有一些不明白。

但韓三坪既然這麼說,陳可新也照著辦。

令他沒有想到的是。

一則小小的短視頻,卻是瞬間在媒體當中轟動了起來。

“兄弟們,網上流傳了一段李聯傑和彆人過招的視頻。。”

“哦,哪裡?”

“諾……”

李聯傑無疑擁有著巨大的人氣。

做為功夫皇帝的李聯傑,哪怕再過20年,他的人氣也不是一般人能夠比的。

對於李聯傑,眾人最為崇拜的就是他的武功。

很多人也一直認為李聯傑有真功夫。

至於是不是有真功夫,這個無所謂。

反正李聯傑打出來的像真功夫就可以。

這一段視頻,恰恰就是片場當中李聯傑與他人過招的視頻。

“我靠,我就說李聯傑有真功夫吧,看,這是投名狀劇組拍攝之時李聯傑的動作視頻。”

“嗯,估計當時和彆人是過過招,然後準備拍。”

“咦,這個和李聯傑過招的人是誰,看起來身手也不錯啊。”

一開始大家衝著的是李聯傑。

但慢慢的。

不少人關注到了與李聯傑pk的那位演員。

“好像這人不是演員,他不在投名狀演員名單裡麵。”

“難道是武術指導?”

“不是武術指導,武術指導是程小東啊。”

“那他是誰?”

“感覺看起來好像是陳誠?”

“陳誠誰啊?”

“投名狀第一副導演啊。”

慢慢的。

眾人發現與李聯傑過招的這人正是陳誠。

“第一副導演很牛嗎?”

“這麼說吧,在劇組,除了導演,就第一副導演權力最大。另外,陳誠之前還是《見龍卸甲》的副導演,對了,他還是美術指導,配樂指導,甚至他還給彆人替了幾次身。”

“我想起來了,我想起來了,就是那位見龍卸甲騎馬跳過山崖的那位替身?”

“沒錯。另外,他還是《不能說的秘密》副導演。”

“我的乖乖。”

“是不是對陳誠感興趣起來了?”

“何止是感興趣啊,媽的,看了這家夥,我突然想看投名狀了。”

“哈哈哈,那我再告訴你,《不能說的秘密》陳誠雖然是副導演,但在他們圈子裡,誰人都知道,這部片子陳誠其實就是導演。”

“不是傑輪嗎?”

“傑輪是掛名的,明白吧。”

“明白了。”

這種東西當然上不得台麵。

但這種東西,架不住八卦不斷的亂傳啊。

隻要稍稍對圈子懂一些的,就知道這裡麵傳的一些看起來是八卦,但絕對是真的。

……

“兄弟們,明天去看哪部片子,集結號還是投名狀?”

“當然是集結號啊。”

“不看投名狀嗎,投名狀李聯傑啊。”

“我知道投名狀有李聯傑,可投名狀是一部香江電影。”

“不是香江電影,是合拍片。”

“我不知道什麼是合拍片,但我感覺裡麵所有人都是香江那邊的。但集結號,一看就是我們內地的。”

“其實你錯了,投名狀我們內地也有相當大的股份。”

“啊?”

“你不知道?”

“那你知道陳誠吧。”

“陳誠是誰?”

“網上那個和聯傑pk的視頻你看了吧。”

“看了,你不會告訴我,和聯傑過招的那人就是陳誠?”

“對,他是投名狀第一副導演。投名狀裡一大堆內地演員,都是他招進去的。同時李聯傑許多的動作戲份,也是陳誠指導的……”

“我去……”

集結號為什麼後勁足。

普通人可能看不明白,會覺得集結號可能比投名狀好看。

但其實。

兩部片子怎麼說呢,製作都很精良。

真要強行分出個誰好誰差,網上一大堆人不同意。

集結號後勁的足,不是因為影片質量。

而是因為集結號是一部看起來相當內地的一部片子。

同時馮曉剛又是內地知名三大導演之一。

很多人不自然間,也就選擇先支持一把內地。

可現在一看。

沒想到投名狀裡竟然也有內地導演。

而且看起來權力也很大。

不自然間,有些人還真準備也去看看投名狀。

不過。

這還沒有結束。

畢竟陳誠不是導演,隻是第一副導演。

第一副導演名字好聽,還是沒有導演來得那麼實際。

但很快。

不知道什麼時候,媒體又傳出了一段《投名狀》的片花。

這樣的片花很多時候是為了配合宣傳。

但是。

這一段投名狀的片花,卻是不同尋常。

“聯傑,再來一次。”

投名狀片場。

一邊的陳誠在指導李聯傑拍戲。

【我跟你說一下,龐青雲這場戲表現出來的不是狠。他在投名狀裡所有的戲份,都不是狠。狠隻不過是他的表麵,他的狠是因為他有理想。因為有理想,他才狠。因為要實現自己的理想,他才不折手段。】

【三巨頭的笑表演的很好,如果你要不被他們影響。那麼,你就應該明白他們笑的含義。他們的笑,是笑你不自量力。他們的笑,是笑你隻不過是他們的棋子。但……反過來呢?你是他們的棋子,三巨頭何嘗不是你龐青雲的棋子。三巨頭在利用你,你何嘗不是在利用三巨頭?】

這一段戲可謂是講得非常之經典。

不說是李聯傑。

旁邊的人聽到,亦是若有所悟。

事實上。

李聯傑在陳誠講了這一段戲之後,卻是大聲一吼,說道:“再來。”

於是。

一條過。

李聯傑完成了與三巨頭的劇情。

當然。

李聯傑與三巨頭對話的劇情同樣也是無比的經典。

哪怕不聯係上下文,隻是單獨的拿出來,眾人也能看到三巨頭與李聯傑這一段劇之精彩。

“三位演員簡直將三巨頭給演神了。”

“還有聯傑,之前一直以為聯傑隻會打戲,現在來看,人家文戲同樣不差。”

“什麼不差,就如這一段戲,我敢肯定,說不定聯傑能拿金像獎影帝。”

對於普通觀眾來說,雖然他們不是很專業。

可誰的演技好,誰的演技差,大家還是能夠看出來的。

投名狀之前大家對於李聯傑還有一些思維定視。

可是。

在陳誠指導李聯傑這場戲當中,李聯傑給眾人送上了一段可以稱之為驚豔的文戲。

“我現在沒有理由不看投名狀了。”

“我也是,不隻有聯傑,還有第六代導演第一人,衝了。”

“哎,什麼時候陳誠被視為第六代導演第一人?”

“那你找出一位第六代導演,然後與陳誠pk一下?”

好吧。

找不到。

彆說是第六代了。

放在第五代,陳誠現在的成績都排得上號。

“衝,這次我選投名狀。”

“我也是,集結號要看,但後麵再看,先看投名狀。”

“英雄所見略同,馮曉剛我很喜歡,但這個陳誠,我好像更喜歡。”

“哈哈哈……”

……

“師父,看來華藝對您非常重視,剛得到消息,您的下部劇已經開始立項審核了。”

華藝。

馮曉剛弟子孫浩激動的向馮曉剛彙報說道。

隻是馮曉剛卻是瞪了弟子孫浩一眼:“想什麼呢,資本是最無情的,要是我們這部《集結號》如之前《夜宴》,你覺得公司還會這麼快立項嗎?”

“師父,沒您就沒有現在的華藝,華藝能有今天的地位,您有一半的功勞。”

“好了,這些話彆亂扯,好好研究怎麼拍戲。”

馮曉剛喝了一口茶。

他現在確實心情很好。

下午3點,馮曉剛還很大方的接受了媒體的采訪。

“馮導,首先恭喜您的《集結號》票房大賣。關於《集結號》,您是怎麼想到拍攝這一題材?不少人都說,這一題材的作品和您之前風格並不一樣。”

“我的風格就是沒有風格。”

馮曉剛笑了笑:“早在拍《集結號》之前,我就知道會有人這麼說。他們會說,我馮小剛隻會拍那些低俗的,拍那些土的掉渣的片子。甚至,圈子裡還有很多人看不上。其實我很鄙視那些家夥,一些高大上的片子不是我拍不出,而是我不想拍。現在我想拍了,於是,這就有了《集結號》。”

國內三大導演。

張藝某,陳凱哥,馮曉剛。

馮曉剛一直都認為是三大導演當中排在最末的。

原因有很多。

對於這一個排名,馮曉剛並不服。

他知道。

有些人是看不慣他出身低微。

馮曉剛並不是科班搞導演的,也不是之前就搞藝術的。

他是半路出家。

同時此前拍的不少作品,也都是以俗為主。

很多媒體之前對於馮曉剛一直不是太看得上。

馮曉剛確實是一位很有才華的導演,同時他也是一位記仇的人。

正如現在。

馮曉剛明裡暗裡的,就將原來諷刺過他的那些人,全都給鞭屍了一遍。

是啊。

你不是看不上我嗎?

你不是覺得我隻會拍低俗片嗎?

我玩起高大上的片子,你們拍馬都趕不上。

“集結號是一部非常優秀的片子,您怎麼評價《投名狀》。”

“不知道,還沒看。”

“什麼時候馮導您可以看看。”

“不需要,也不想看。”

“為什麼?”

“我不喜歡向那些票房比我低的電影人學習。”

采訪結束。

馮曉剛很是興奮的喝了一點小酒。

妻子徐梵白了馮曉剛一眼:“我說老馮,是不是太得瑟了?”

“有嗎?”

“你看,你臉上得瑟成什麼樣了?”

“嗬……我還不能得瑟一下啊,我還不能懟那些人一下啊,他們不是說我隻會拍三俗片嘛。現在,我看他們還敢不敢這樣說。”

“好了,好了,差不多意思得了。再說,你還有一大競爭對手《投名狀》呢。”

“投名狀不用看,李聯傑的號召力隻能持續兩周,未來將大幅度下滑。上周他們還勉強撐著,第三周,我的《集結號》就要超過投名狀。”

“可我怎麼看今天票房數據有些不對。”

徐梵打開電腦,查看著當天的票房數據。

《集結號》第三周第一天票房為700萬。

這個數據比之第二周有些下降。

這是正常的。

隨著上映周期的推進,一般當天票房數據都是逐漸下降。

第二周沒降,已經很能說明《集結號》的潛力了。

同時700萬一天的票房也不算低。

可是。

這樣的一個票房卻排在第2。

第一名。

仍然是投名狀。

當天《投名狀》票房數據,上麵清楚的寫著:800萬。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