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網址:“陳導,那個陳誠是不是太囂張了?”
“是啊,這家夥一到劇組,後麵所有演員全都他一個人包了。”
“這不是明擺著不將我們放在眼裡嗎?”
投名狀劇組。
幾位香江副導演來到總導演陳可新辦公室。
陳可新給幾位副導演泡了一壺茶,說道:“開會的時候不是說了嘛,後麵的一些演員試鏡讓陳誠負責。再說,他在劇組也是第一副導演,你們也不要有什麼不平衡。”
“我們倒沒有什麼不平衡,但這家夥也太不尊重我們了吧。”
“彆吐槽了,陳誠雖然年紀較輕,但實力還是有的,此前他進過的劇組《黃金甲》《見龍卸甲》《畫皮》,都是大製作。而且,他背後代表的也是中影,算了,算了,彆太糾結。”
做為總導演,陳可新隻能打馬虎眼。
他其實也並不喜歡與內地的導演合作,一個是不熟,合作起來不順暢。另一個是可能本身上內心就覺得內地導演水平不怎麼樣。不過做為總導演,很多的時候,他得學會妥協。再者,出品方之一可是中影,為了大局,他也不會說什麼。
不過陳可新不說,其他一些副導演,香江幕後製作人,卻是有不少小動作。
但暫時他們做得還不是特彆過份。
“聯傑,那個副導演陳誠你認識吧。”
副導演之一的張近戰對男1號李聯傑說道。
“不認識,怎麼了?”
李聯傑的咖位擺在那。
他不認識哪些人太正常了:“你應該問,他認不認得我。”
這雖然是開玩笑,但這是事實。
在國內。
不認識李聯傑的估計很少很少。
如果是圈內,那基本沒有。
“哈哈,聽說這個陳誠以前當過武術指導。”
“哦?這麼年輕的武術指導?”
“是啊,就是不知道是吹的還是什麼。”
“你這家夥不是想讓我跟他過幾招吧。”
李聯傑看出了張進戰的心思。
不過,李聯傑個性向來強烈與直接。
也不多想,直接就說道:“得,我去會會這個陳誠。”
說罷。
李聯傑就直奔陳誠辦公室。
其他幕後人員知道有好戲看,一時紛紛說道:“李聯傑要虐陳誠了,大家快來。”
瞬間。
一下子就來了一大堆看戲的人員。
陳誠剛出辦公室,迎麵就看到李聯傑朝自己走來。
正想跟李聯傑打個招呼,李聯傑倒是首先說道:“小陳導,彆人都說你身手不錯,我一時技癢,不如我們來切磋切磋。”
陳誠不知道李聯傑是什麼意思,搖頭說道:“都是瞎扯的八卦,我哪裡是你的對手。”
“是不是瞎扯,比過才知道。”
說罷。
李聯傑就朝著陳誠一腳踢來。
陳誠側身一讓。
李聯傑見一腳沒踢著,有些驚訝,接著猛的身子往陳誠身上一撞。
這是八極拳裡麵的鐵山靠,也稱貼身靠。
這一撞要是被撞著,普通人絕對給撞得人仰馬翻。
但陳誠80點體質可不是吹的。
再加上陳誠的雙倍力氣。
見李聯傑這一撞,陳誠不躲也不閃,穩穩的著在那裡。
隻聽見砰的一聲。
陳誠紋絲不動,反倒是李聯傑給撞得倒退了幾步。
“好小子,有兩手啊。”
李聯傑心下大喜。
就在眾人以為李聯傑準備再次動手時。
李聯傑突然大笑了起來:“小陳導,你的是實打的真功夫,你師承哪派?”
陳誠表現冷淡:“沒有師承,就是自個兒瞎練的。”
這不是陳誠不喜歡李聯傑。
陳誠對於這位超級巨星還是很有好感的。
隻是任誰一出門就被彆人一腳踢來,內心也是不爽。
看陳誠表現冷淡,李聯傑也知道剛才自己有一些唐突了。
但他身性豁達,也不往心裡去,說道:“改天我們再切磋切磋,今天就到這。”
“散了,散了,還想看熱鬨啊,你們這些家夥。”
瞪了副導演張進戰一眼,李聯傑便離開了。
旁邊已經進組的朱小華,朝著陳誠豎直大拇指:“誠哥,牛逼,實在是太牛逼了。”
“啥牛逼的,走吧,我帶你和其他幾位演員認識一下。”
陳誠內心平靜。
對於剛才和李聯傑的小小的切磋,陳誠沒覺得什麼。
雖然在很多人眼裡,李聯傑功夫了得。
但實則。
在內行人士眼裡,李聯傑功夫確實不錯,但實戰其實一般。
他更多的是表演性質。
不過就算是表演性質,這也很牛逼了。
國內在武打這一塊能和李聯傑並肩的,也就成龍了。
但哪怕就是成龍。
如果論武打的灑脫與出彩,也很難與李聯傑相比。
當然。
陳誠不是貶低李聯傑。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特長。
你武功很厲害,但你未必表演厲害,你未必能得到大家的認可。
你做出的動作,未必有李聯傑帥,未必有李聯傑有氣勢。
這在電影這一塊,尤為明顯。
……
“王老師,顧老師,魏老師,這位是我同學,也是劇中飾演小狗子一角,還望三位老師在後麵的戲份當中多多指點。”
既然將同學朱小華給召進了劇組。
陳誠也不會將他丟到劇組不管。
他現在是第一副導演,有機會給小狗子多介紹一些人脈也是好的。
幾位老師見到陳誠來到,都是說道:“陳導,你說哪裡的話,你的導演水平在業內可是有口皆碑,到時候我們拍戲還得您指點呢。”
“說哪裡的話,大家一起交流。”
雖然陳誠是第一副導演,但陳誠也不會擺什麼架子。
不但不擺架子。
陳誠這一次將朱小華叫過來,一方麵是帶同學與幾位老戲骨演員見個麵。
另一方麵,也是想與三位老師聊聊劇本。
“三位老師,劇本大家都看了吧。”
“看完了。”
“大家對劇本有什麼看法?”
“陳導,我們是有一點想法,不過我們的看法可能與您導演的思路有一些不一樣。不如,您跟我們先講講。”
飾演陳公的魏老師魏宗保說道。
陳誠將劇本放在一邊,說道:“三位老師你們的戲份是文戲,而且主要還是在一起的。你們飾演的角色是朝中三位大臣,位高權重。所以,在氣勢上,你和男主角龐青雲對戲之時,一定不能被龐青雲壓過去了。”
“另外,我想跟三位老師說一下。李聯傑雖然以前拍了不少打戲,很多人都認為他是功夫巨星。就以為他隻是打戲厲害,文戲一般。但實則,李聯傑的文戲同樣不差,甚至,還要超出很多人的意外。”
前世李聯傑就靠著這一部《投名狀》,一舉獲得香江金像獎影帝。
這也打破了很多人對於李聯傑的固有印像。
甚至李聯傑在奪得影帝的時候也說。
你以為我隻會演武戲,我文戲不比任何人差。
不但不比任何人差,我還處於行業內的頂尖。
隻是李聯傑雖然是內地人,但他在香江多年,代表的是香江這一邊的利益。
同時李聯傑的戲份也不是陳誠負責。
陳誠更多要負責的,是他招進來的這一些內地演員的戲份。
所以。
未來要麵對李聯傑時,陳誠便將三位老戲骨演員給找了過來。
一來說戲。
二來。
也是想給他們提個醒。
彆小看了李聯傑的文戲。
“陳導,您這一說,還真給我提了一個醒。”
一邊的飾演薑公的王魁榮也是說道:“後麵我們三個與李聯傑的戲份不少,雖然是文戲,但其中的內心活動很多。陳導,您跟我們說說這幾場戲。”
“這幾場戲說來複雜,但其實也簡單,我們隻要把握住三位角色與李聯傑的個性就能明白。”
導演要乾的是什麼。
除了要教大家演戲之外,最為重要的,那就是要讓角色理解劇本。
隻要將劇本吃透了,那麼,就算是演技一般的,表現出來的效果都不會差。
可要是連劇本都沒吃透,就算是演技再好的,也有可能發揮失常。
這就是為什麼有的一些演員明明演技好,但換了一個劇,換了一個片子,卻大失水準。
答案就是,有的一些片子這一些角色吃透了劇本,有的一些片子,這一些演員還沒有完全搞明白。
陳誠繼續說下去:“李聯傑飾演的龐青雲有理想,有抱負,有膽略……各方麵都是上佳。但是,李聯傑對於三位老師飾演的三公來說,還是太年輕。這個年輕不隻是年齡上的年輕,還包括政治上的年輕。李聯傑飾演的龐青雲會打仗,會用人,但他卻不懂政治。”
“這個不懂,體現在很多的地方。比如,魏老師您飾演的陳公,明明一直想拉籠他,甚至想保住他,但龐青雲就是裝看不到。還有劇本當中陳公帶著龐青雲見太後,龐青雲不但沒有感謝陳公,反而還向太後提了減稅的要求。太後要是不答應,這是太後不會做人。太後這要是答應,朝廷本來沒錢,這更是雪上加箱。另外,太後就是答應,也讓龐青雲做了好人,沒人會感謝朝廷。”
“或者說,其實龐青雲不是不懂政治,他其實很懂。但是,他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他不想與三公同流合汙,他想打造自己的一個理想國。所以,為了自己的理想,他可以殺任何人,包括投降的降兵。甚至,他連自己的結拜兄弟都會殺。雖然,這並是他本意。可是,他的理想實在是太過於遠大。遠大到,他想改變這個天地。但這天地,這國家,豈是那麼容易就能改變的。”
“所以,三位老師你們要飾演的三公,首先在先天氣勢上,就得壓龐青雲一頭。壓龐青雲一頭一則是,你們的官職地位人脈關係實力,都比龐青雲強。但這不是最重要的,最為重要的是,在你們眼裡,龐青雲隻不過是小年輕,隻不過是你們可以利用的對像,隻不過是你們的一個籌碼。”
一番與三位演員說戲,三位老戲骨都是內心佩服。
“陳導,原本我對於投名狀還不是那麼明白。你這一說,我心裡有把握了。”
“嗬嗬,陳導,您用導演思維一講,比之我們用演員思維去思考,那可是簡單的多了。”
“陳導您放心,這幾場戲,我們三個老家夥,一定不會讓你失望。”
三人都是向陳誠打包票。
他們能夠看出陳誠找他們的意思。
一方麵陳誠找他們自然是為了說戲。
但另一方麵,他們也看出了劇組當中內地這一邊與香江這一邊的矛盾。
不說陳誠在劇組有很大的壓力。
他們這幾個內地演員,同樣有著很大的壓力。
這要是演戲這一塊也被香江演員給壓了一頭,這更抬不起頭來。
要想破局。
那便在演技這一塊取得突破,讓他們看到內地演員也不是吃素的。
……
“張製片,最近忙不忙?”
和三位老戲骨演員說完戲後,陳誠給張製片打了個電話。
這個張製片,正是陳誠當時在黃金甲劇組時認識的張製片。
當時殺青宴,陳誠還開玩笑說,要是混不下去,那就去走製片路線。
這不。
陳誠這一個電話過去,張製片就大笑的說道:“陳誠,你這是想走製片路線了嗎?可以啊,來來來,我這裡正需要你這樣的人才。”
陳誠笑道:“張製片,我倒是想走製片路線。不過,暫時走不開。”
“我知道,你接了一個牛逼的劇組,我都眼紅。投名狀,超級巨星李聯傑啊。”
張製片佩服的說道:“我就沒有你這樣的好運氣啦,黃金甲之後,我隻在幾個小劇組混了混。”
沒辦法。
這不是張製片沒有能力。
在圈子裡,你接到的戲份很多時候和你的能力無關,和資源有關。
陳誠也是運氣好,被中影的韓三坪看中。
雖然韓三坪也認為陳誠是個人才,並且也要陳誠配合他們。
但總體上來說,如果陳誠沒有韓三坪這一邊的資源,光靠橫店影視,也不見得有這麼多的劇組加入。就算是加入,也如張製片一樣,也得混一些小劇組。
“彆說了,大劇組有大劇組的麻煩。你知道的,我們這部是合拍劇。”
“懂。香江那邊的家夥欺負你了吧。”
“我是第一副導演,他們倒不敢欺負我。不過,這部劇大部分是他們這一邊的人,我做起事總感覺不爽快。”
“沒辦法,合拍劇就是這樣。之前我也接了一個合拍劇,媽蛋,和香江那邊的製作人打起來了。”
“我靠,這個打起來的劇組是你們啊。”
“哈哈哈……說來慚愧,雖然打起來了,但後麵還得惡心的一起合作。”
“沒事,不打不相識,就要與他們打一打,打出我們內地製作人的氣勢。”
“說得好。對了,陳誠,你這給我電話,不會是和我聊天吧。”
“怎麼,我還不能和你聊天啊。”
“那敢情好啊。不過,我想著,你是第一副導演,什麼都得管,估計忙得飛起,你有時間和我聊天?”
“哈哈,張製片,這話說的。好吧,說正經的。那個,我想問一下,這段時間您有沒空?”
“怎麼?”
“你知道的,我們投名狀投資比較大,後麵拍攝的戲份也會有不少大場麵。人員統籌,調度這一塊,你是專家。所以,我就是想問下,到時候你能不能過來幫我。”
“幫你自然沒問題,我也有空。不過,你那邊劇組有這方麵的負責人吧。”
“有是有,但我覺得在大場麵這一塊,他們香江這一邊估計搞不來。”
這不是陳誠小看香江這一邊。
術業有專攻。
香江這一邊確實有很多的優勢。
但他們劣勢也很明顯。
比如拍曆史劇,很多時候就感覺是曆史小白一樣。
這還算了。
畢竟電影是虛構,有的時候不按曆史拍,想到啥拍啥也正常。
可是在大場麵這一塊上,這就不是香江製作人的專長了。
特彆是。
投名狀有幾場戲得幾千人規模。
記憶當中。
投名狀因為這幾個大場麵戲。
原本10天可以拍好的,硬是拍了一個多月,這把出品方都給惹怒了。
陳誠也是未雨綢繆,更是做好準備。
當那幫家夥乾不動了,陳誠再派著專業人士上場。
人家可是在黃金甲劇組混過的。
彆說一兩千人了。
人家上萬人,都沒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