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重生之我在劇組加點拍戲 > 第124章:陳誠的下一部作品:《投名狀》。(求訂閱)

第124章:陳誠的下一部作品:《投名狀》。(求訂閱)(1 / 1)

推荐阅读:

最新網址:“媽蛋,被人忽悠貢獻了一張電影票,我隻想說,這什麼垃圾電影。”

“還大片,大片毛線,難道請個大明星演的就是大片?”

“整整看了兩個多小時,電影不知所謂,看得我直打瞌睡。”

如果說第一周大部分的評價還是好評。

那麼第二周,無數的吐槽卻是瘋狂來襲。

當然。

任何電影都會有吐槽。

就算是拍得再好都會有。

但是。

當這種吐槽變得一麵倒的時候,任何媒體上的軟文,推廣,廣告,都變得沒有任何作用。

電影本質是什麼?

對於普通人來說,他們很難理解。

什麼畫麵,什麼光影,什麼演技……這些可能對於一部電影來說,都很重要。

可是。

如果一個故事都沒有講好,再好的畫麵,演技,導演表現手法,都沒有用處。

至此。

《夜宴》的失敗也就到來。

儘管他現在創出來的票房也還不錯,比之大部分電影都不錯。

但相比他之前投資的1.6億人民幣來說,這放在國內電影史上,也是一部巨虧之作。

“好小子,你是怎麼預測《夜宴》隻能到1.2億-1.3億票房的?”

“猜的。”

《夜宴》第三周第一天。

當天票房,再次創出新低,隻有200萬不到。

按這樣的趨勢來說。

夜宴總票房,也就在1億左右。

韓三坪第一時間給陳誠去了一個電話。

“猜得?”

韓三坪有些吐血:“你知道嗎,當時所有人都很看好《夜宴》。”

說是這麼說,但這會兒,韓三坪也不得不佩服陳誠的眼光。

要知道。

陳誠的預測有過幾次。

《夜宴》沒上映的時候,他預測是1.2億-1.3億。

《夜宴》上映表現很好的情況之下,陳誠仍然堅持1.2億-1.3億。

這樣的眼光,那就不是一般人所能相比的。

哪怕他這位混跡圈內不知道多少年的中影負責人,從這一點來說,也不如陳誠。

“所以,韓導,您是給我準備了一部什麼片子?”

“呃……”

韓導一下子愣住:“這個啊……”

“韓導,您不會說話不算數吧。”

“我說話當然算數。不過……”

抓了抓頭皮。

這讓韓三坪有一些尷尬了。

尷尬的不是他沒有資源。

他們中影投資的片子太多了。

在業內,他隻要隨便一句話,什麼職位安排不了。

哪怕就是總導演,也是他一句話。

可這個打賭輸了,卻是讓韓三坪顯得很沒麵子。

“不如,我們再打一個賭。”

“……”

陳誠翻了個白眼。

真沒想到。

這一些大佬也有不服輸的,甚至還有一些耍賴。

大概也是知道自己這般行為確實有一些不妥,韓三坪接著又說道:“放心,這部片子一定給你安排。不過,我還想再考考你的眼光。”

“韓導,您說。”

“按現在數據,《夜宴》虧本已成定局。原本沒想與《夜宴》打擂台的幾部電影,估計最近也將上架。”

“你是說《墨攻》?”

“對。”

韓三坪點頭:“這部片子也是華藝投資的,當然,我們中影也投了一點,但占比不多。”

“韓導,您的意思是?”

“我預測,大概三天之後,墨攻可能就會上架。你覺得,《墨攻》這部片子有多少票房?”

“這個……”

陳誠有些糾結。

韓導卻說道:“這還有什麼不能說的,我們中影雖然投了,但隻是象征性的,就算是虧了,對我們沒有任何影響。”

“那韓導,您做好虧的準備吧。”

“噗……”

韓三坪被陳誠給打敗了:“這麼不看好墨攻?”

“墨攻我估計內地票房可能連7000萬都達不到。”

“你確定?”

“確定。”

雖然陳誠做為重生者,對於這個世界已經有一定的影響。

但暫時陳誠這個影響可以忽略不計。

不管是夜宴,還是墨攻,陳誠都沒有參與過。

同時陳誠暫時也不是行業內的大佬,不可能影響到他們什麼。

所以。

他們的票房,最終結果隻會按著前世一般。

“行,我知道了。”

掛掉電話。

韓三坪調出了墨攻的資料。

《墨攻》是巨星劉德樺主演。

此外知名影星,範濱濱,吳奇龍……等演員也參演。

導演雖然沒有現在的馮導知名,但同樣也是香江大導演張之量。

80年代,他執導了一部很知名的電影《中國最後一個太監》。

事實上。

對於《夜宴》以及《墨攻》兩部作品來說。

韓三坪更為期待的是《墨攻》。

一個是夜宴畢竟不是他們中影投的,所以《夜宴》怎麼樣,他並不是特彆期待。

最多。

如果《夜宴》表現比較好,可能他們中影會與華藝保持更多合作。

但《夜宴》的失敗,這讓韓三坪謹慎了許多。

華藝的製作實力雖然很強,但壓寶到一個導演身上,風險太高。

《墨攻》則不同。

不管怎麼樣,《墨攻》他們中影投了,雖然投的不多,但也是投了。

既然投了,那就想著要賺錢。

顯然,韓三坪對於《墨攻》更為的期待。

另外。

相比之架空曆史的《夜宴》,《墨攻》則是比較純正的曆史劇。

雖然這裡麵也有一定的改編,但曆史勝在濃厚,也有很多的曆史迷。

同時劉德樺粉絲眾多,票房號召力還是不錯的。

隻是。

陳誠所說的《墨攻》票房可能不到7000萬,這就讓韓三坪不太能接受了。

……

“陳導,《夜宴》為什麼票房一下子失控?”

“這是一個複雜的問題。”

“但《夜宴》第一周票房很好,很多人預測,《夜宴》會有一個不錯的票房。但按現在的趨勢來說,《夜宴》票房最多隻有1.2億,甚至可能達不到。”

“一部電影成功可能有幾十個因素,一部電影失敗,可能也有幾十個因素。”

北電導演進修班,陳誠並沒有太多講《夜宴》的各種不是。

實則從國內電影發展來說,《夜宴》也算是國內大導演對於大製作的一種探索。

隻不過這種探索最終失敗了。

至於原因。

有很多。

有可能是因為這部片子沒能講一個好故事。

也有可能馮曉剛太過於重視電影裡在的細節,忽略了電影本身。

更有可能,或者本身上這個故事就不吸引人,大家對此不感興趣。

還有可能……

反正。

在慢慢崛起的國內電影市場當中,你未必能夠完全把握住市場方向。

這給一眾導演帶來了更大的挑戰。

“看來要執導一部片子真不是那麼容易。”

“是啊,馮導票房都要虧,更不用說我們。”

“還是好好跟陳導學習吧,陳導的眼光在我們圈子裡可是數一數二的。”

導演班一眾學員認真聽課,不再想其他。

另一邊。

墨攻如中影韓三坪說的一樣。

在《夜宴》失敗之時,墨攻接檔了《夜宴》的空出來的更多排片。

與之同時。

墨攻的導演也帶著劉德樺等一眾主演,前往了各個城市進行宣傳。

陳誠也去電影院看了《墨攻》。

這不是韓三坪邀請的,也不是製片方邀請。

陳誠是和同班同學去看的。

回來之後。

一眾同學聊著《墨攻》的劇情。

墨攻的劇情其實很簡單,春秋戰國時期,趙國想要攻打燕國。

但擋在燕國之前的是梁國。

於是趙國就派了十萬大軍進攻梁國。

梁王向墨家求助。

可沒想到,墨家隻派了一個人過來,這個人就是劉德樺飾演的革離。

梁王很是懷疑革離的實力,但沒想到,革離卻是一次次出奇製勝,打敗了趙國一次又一次進攻。

一時之間,革離的聲望非常高。

就在這時,趙王傳令退兵。

梁王擔心革離的聲望威脅到自己的地位,於是就想殺掉革離,雖然革離逃過一劫。

但是有部分還停留在外麵的趙軍,卻是再度反撲。

一時之間。

梁國被2000趙軍破滅。

但革離並沒有離開,而是在趙軍攻破梁國之時,革離再度回來,然後將趙軍打敗。

“我覺得這部電影比之《夜宴》好看。”

“嗯,總體還不錯,故事性也相對還好。”

“就是香江導演對於曆史劇還是挺讓人迷之誘惑的,很多曆史場景和現實不符。”

“也是。同樣革離一直宣傳的墨家兼愛非攻的理論,但在電影當中沒有看到兼愛與非攻,反而也是靠著武力擺平了,這似乎與兼愛非攻存在矛盾。”

“還有那個配音好奇怪,怎麼聽起來不像中國人。”

“巷淹中和梁王子都是韓國演員飾演的。”

“難怪。”

不少人不時說著。

隨後又問向了陳誠:“陳誠,你們怎麼看《墨攻》?”

“你們說的已經很全麵了,我沒有什麼好說的。”

對於《墨攻》,陳誠沒有多說。

但《墨攻》的票房,還真個如陳誠所說,可能達不到7000萬。

第一周。

墨攻票房隻有2000萬。

當第一周票房統計出來時,韓三坪死心了。

按第一周票房2000萬的數據,他的票房能破7000萬才怪。

……

“兩部片子,你要哪個?”

《墨攻》還沒有下映,但韓三坪卻是拿著兩部片子找到了陳誠。

陳誠一愣:“這還能選?”

韓三坪說道:“這也得看人,我也是佩服你的眼光。”

這不是瞎扯。

中影的業務是投資,他們一般不會自己製作。

投資最為重要的是什麼?

那就是眼光。

一部《夜宴》已經證明了陳誠的眼光不俗。

更不用說。

韓三坪又用了另一部《墨攻》對陳誠進行了又一次的驗證。

結果很清晰。

陳誠的眼光比他好。

“我先看看劇本。”

陳誠沒有多說。

打開劇本。

第一個劇本讓陳誠有些驚訝《集結號》。

“還是馮導的?”

“對,華藝主投。”

“馮導剛失敗一部,華藝就這麼舍得又給他投一部。”

“如果是其他的導演,估計馮曉剛這一次票房失利,得讓他緩三年。但馮曉剛的招牌,華藝還是虧得起的。”

“那麼,韓導,你們也投了這部?”

“沒有,看你選擇。”

韓三坪搖頭:“如果你選擇集結號,我們就考慮投一些。”

“這麼相信我。”

陳誠不由得說道。

“賭一賭嘛,萬一你小子又預測準確了呢。”

“韓導,你們這些投資人賭性真重。”

“拍電影就是這樣,很多時候和賭沒有太大的差彆。”

陳誠將集結號放下。

翻開另一部劇本。

劇本上麵寫著三個字《投名狀》。

陳誠有些心動。

不過。

他還是很認真的看完劇本。

一個多小時之後,陳誠說道:“韓導,我選投名狀。”

韓三坪說道:“我先跟你說說要求,你再選擇。”

“華藝這部集結號,不是合拍劇,屬於我們完全內地製作。投名狀這部,這是合拍劇。不過,說是合拍劇。你也看到了,劇本出來之後,導演,主要演員已經確定,基本上全都是香江寶島那邊的人。”

陳誠點頭。

投名狀主要演員一共有三個。

一個是李聯傑,另一個是劉德樺,還有一個是金城武。

理論上來說,李聯傑是內地人。

但實則,他大部分片子都是香江主投,代表的也是香江利益。

劉德樺就更不用說。

金城武則是寶島人,與內地也無關。

至於導演。

也確定了。

陳可新,更是香江知名大導演。

唯獨隻有一位女角,徐靜雷,算是代表內地,但幾乎沒太大影響。

從這來說。

這部片子不管是從演員,還是從幕後,基本都被香江這一邊控製。

“也就是說,如果你選擇投名狀,權力有限,可能沒法太過於發揮你的才能。”

韓三坪提醒陳誠說道。

“我還是選擇投名狀。”

陳誠回答。

“說說理由。”

韓三坪沒想到自己這麼說,陳誠還是選擇投名狀,問道。

“理由很多,上次與馮導見了一麵,估計他對我已經有了意見。再加上,你不是說華藝的王總被我氣倒了嗎?”

“這個沒有太大的關係,電影不是一個人的,他是一係列人一起合作拍攝。馮導就算是對你有意見,他也不敢拿這部片子開玩笑。至於華藝的王總,雖然被你氣倒了,但更為佩服你的眼光,反倒更想和你合作。”

“還能這樣。”

陳誠一陣錯愕。

想了想,陳誠說道:“我不喜歡馮導。”

“好吧,這確實是一個重要的理由。”

有矛盾可以解決。

但如果矛盾到了已經不想與他共事了,那就沒必要搞到一起去。

“既然如此,那你現在就是《投名狀》的第一副導演。”

收起《集結號》。

韓三坪留下了《投名狀》劇本。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