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其位,謀其職。”
“想要多麼輕鬆也是不大可能的事情。”
“不過對自己要負責的工作熟悉之後,心中就不慌了。”
“忙不忙的就無所謂。”
朱建生的心態倒是挺好的,他就不是一個想要偷懶的人。
做的工作有成就感,對他來說比什麼都要重要。
“爸,現在不是有傳聞上級還要對機構繼續改革,把電子工業部跟機械工業委員會合並,成立機械電子工業部嘛。”
“我們集團後續是有準備進入電子工業領域,為了儘可能的不讓人說閒話,我準備今年提前開始布局電子產業,特彆是半導體產業。”
雖然是家庭聚會,但是談論的話題不可避免的會涉及到具體工作。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好在不管是朱玲還是朱芳兩姐妹,亦或是朱建生夫婦對這個情況都已經習慣了。
談工作的時候,一般都是朱建生和江輝兩個人交流,武明偶爾插幾嘴。
不過他隻是對冶金行業,特彆是鋼鐵行業的情況比較熟悉,其他的內容他一般不輕易的發表意見。
“半導體產業?”
“這幾年上級的經費基本上都是在向大化工領域進行投資,先解決關係到國計民生的問題。”
“半導體產業的投資已經很少,有限的那些投資,都是各個電子廠從國外引進了一些二手的晶圓線和芯片加工設備。”
“技術研發上麵,已經完全落後於國際先進水平。”
“你們集團現在要涉及半導體產業的話,會不會有點尷尬?”
“畢竟低端市場國內那些廠都喂不飽,基本上沒有你們集團的事情。”
“高端市場的話,目前你們不具備這方麵的技術,要發展也有點困難吧。”
自從上一次江輝跟朱建生提到過電子工業部也會被合並到機械工業委員會的事情之後,朱建生對電子工業部的事情也上心了不少。
他這也是提前為將來的工作做準備,避免上級正式找他交流的時候,他什麼意見都給不出。
“正因為國內各個電子廠現在都是各自為政,引入了一堆美利堅淘汰的芯片加工設備。”
“按照我讓人初步統計的信息,最近十年我們從美利堅引入了二三十條人家淘汰的二手晶圓和芯片加工設備。”
“這些晶圓廠普遍都是隻能生產三英寸的晶圓,而國際上主流的是五英寸的晶圓廠,甚至有個彆廠已經在生產六英寸的晶圓廠。”
“而我們國內連四英寸的晶圓廠都沒有。”
江輝今天跟朱建生討論半導體產業事情,之前自然是已經做過一些準備工作。
要不然根本就沒有辦法做到言之有物。
這顯然不符合江輝的做事風格。
“至於在芯片製程上麵,我們導入的加工設備,那就更是落後了。”
“好幾個工廠導入的都是5微米製程的設備,看起來一條產線隻要百萬美元,很便宜的樣子。”
“如果這些設備導入之後,產能可以全部利用起來,倒也有一些意義。”
“畢竟不管是生產的芯片用來出口創彙,還是滿足國內工廠的需求,都是有價值的。”
“但是因為一口氣導入了太多的二手設備,而國內相關的產業需求又沒有上來。”
“出口創彙方麵,人家對於落後的芯片需求也是在不斷的下降。”
“最終一半以上的工廠,產能都是大量的限製。”
江輝繼續說著國內半導體產業現在麵臨的問題。
其實在七十年代的時候,甚至是八十年代初的時候,國內半導體產業都不算落後。
但是最近十年,特彆是最近五年相關部門完全不在半導體產業做重大投資。
又因為工廠利稅繳納方式的調整,各個工廠都隻在乎盈利,不關注新產品研發。
所以哪怕是掙了錢,大家也是用來擴大生產規模,繼續采購二手設備,而不是自己去研發新技術。
這麼一來,國內芯片技術水平一下就明顯落後於美利堅和東瀛了。
甚至高麗和寶島省那邊的半導體產業也快速的追趕上來,並超越了華夏這邊的表現。
不得不說,這實在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
“這確實是一個大問題,不過現在我們整個國家都還處於比較困難的狀態,經費比較有限。”
“這些年都已經陸續下馬了好幾十個大項目了。”
“當年的三汽項目,不也是因為經費不足的問題下馬了嗎?”
“然後運十、光刻機、直8、遠程轟炸機、大型導彈驅逐艦等一些很重要的項目,也都因為經費不足等各種原因陸續下馬。”
“半導體產業整體經費不足,研發投入不足,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朱建生之前一直都在五機部的體製內工作,對於軍工產業的許多情況都是很清楚的。
各種下馬的大項目之中,軍工項目比民用高科技項目要明顯更多。
誰都不希望這些項目下馬,但是基於當時的情況利弊分析之後做出一些選擇,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因為整體經費有限,有一些項目的重要度和優先度更高,肯定是優先保證這些項目的投入。
比如大乙烯項目,這種投資一家30萬噸年產能的乙烯工廠,需要的投資就要幾十億元。
這可是八十年代的幾十億元啊。
大部分人的工資都是隻有幾十元一個月的情況下,幾十億元的價值比後世幾百億元都要更高。
哪怕是到了後世,幾百億元投資的項目,也是不多的。
放在任何一個省份,都算是當年最大的項目了。
但是乙烯這種化工原料是最基礎的材料之一,對於一個大國來說是絕對不可缺少的。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乙烯其實是僅次於水泥和鋼鐵的基礎材料。
它是最重要的石油化工原材料,各種樹脂、纖維、橡膠等產品的必備原材料。
可也是它是關係到吃飯穿衣的關鍵原材料。
八十年代華夏通過“四三計劃”引進了26個項目包括13個大化肥項目、4個化纖項目和1套大乙烯項目,也就是燕山石化30萬噸乙烯聯合裝置。
這些投資算是把其他許多大項目的經費都占據了。
當然,也不是說這些投資沒有意義。
相反,這些投資都是非常必要的。
真的要重新權衡利弊一下,很可能最終的決策也還是要優先保證基礎的化工產業。
大飛機、轟炸機、驅逐艦在這些項目麵前,還是得讓步。
要不然就有可能變成北極熊那樣子,重工業發展起來了,輕工業不行,問題一大堆。
“爸,你說的這些我自然是理解的。”
“我們集團現在不是很缺錢,甚至因為路虎汽車等車型在國際市場的優秀表現,我們賬戶上的現金流一直都很充沛。”
“所以這幾年我想要好好的擴大一下集團的業務範圍,把設備產業和半導體產業給發展起來。”
“特彆是半導體產業,趁著美利堅跟我們的關係還算是不錯的時候,也借著它們國內大力支持芯片廠家淘汰舊設備,投資新設備新工藝的機會。”
“從他們那邊引進一條5英寸的晶圓廠和3微米製程的芯片加工設備和封測設備。”
“這樣子我們可以迅速的成為華夏生產工藝最先進的半導體廠家。”
“在引進的過程中,我們充分的去消化吸收它們的技術,下個階段可以自己去對工藝進行升級,對相關的設備進行研發。”
“等到投資6英寸晶圓廠和1微米製程的新工廠的時候,就可以實現一部分設備的國產化,一部分從國外繼續進口。”
“爭取在整個九十年代,徹底的完成芯片生產設備和材料的國產化工作,為今後的進一步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江輝把自己的想法跟朱建生快速的說明了一下。
按照他的預測,就算是采購美利堅芯片廠家的二手設備,5英寸晶圓廠和3微米製程的所有設備和工廠投資也會超過2000萬美元。
在這個年代,絕對算是一個大項目了。
更加不用說借著這個機會,寶馬汽車集團這邊需要招募大量的半導體技術人員。
這種人員基本上都是學曆不低,需要給他們解決住房、孩子教育等一係列問題才能挖過來的。
“半導體產業對高科技產業的發展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不過你們單純的搞芯片,也還是很不夠的吧?”
既然江輝想要進軍半導體產業,朱建生自然就要基於產業發展的角度跟他好好的聊一聊。
畢竟半導體產業的範疇很是廣泛,到底如何布局,是需要考慮清楚的。
不能東一榔頭,西一錘子。
“確實如此,除了芯片的生產之外,內存、二極管、三極管和cb板等元器件的生產也不能落下。”
“我們下一步準備開發電噴發動機,上麵很關鍵的發動機控製單元上麵,就需要使用到所有的這些元器件。”
“將來這些核心的元器件,我們肯定都是需要具備自己生產的能力。”
“並且伴隨著汽車產業的不斷發展,對於電子元器件的需求也會越來越多。”
“像是ecu這種控製單元,在許多部件上麵都會有需求。”
“我們現在提前布局,也算是為集團將來保持汽車產業上麵的競爭力做準備。”
江輝對後世華夏汽車產業缺芯片的那段曆史實在是記憶太深刻了。
平時一塊5元錢的芯片,在2021年缺芯片的時候,市場價格可以飆升到幾百塊錢一顆。
這簡直就是搶錢啊。
關鍵是有的時候你還搶不到。
更加讓人惡心的是缺芯片的局麵持續了好幾年,這明顯已經不是正常的現象了。
要是華夏掌握了這些芯片技術,幾年時間都足夠投資幾個新工廠出來了。
這背後完全就是芯片巨頭在作怪。
因為人家發現不擴產,甚至減少產量,自己掙的錢不僅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了。
為了保證芯片的交付,需要提前一年就把貨款支付給人家。
中間你想要取消訂單,人家還不給你取消的機會。
甚至一些芯片巨頭為了給你所謂的優先供貨的機會,要你額外支付一大筆的保障金。
那幾年芯片產業奇奇怪怪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
華夏不少企業都是吃了大虧。
而芯片進口金額高達三千多億美元,成為超越石油進口的存在,也是讓人心痛的局麵。
江輝現在開始布局芯片產業,雖然不能保證華夏成為世界最強大的半導體國家,但是至少能夠在二十一世紀的時候追上世界主流水平,不用擔心被人卡脖子。
他可是很清楚以後伴隨著消費電子行業的快速發展,芯片的重要性會越來越高。
早一點投資這個行業,將來的收益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當然,能夠看到這一點的,其實也不是隻有江輝。
隻是你想要投資這種產業,就要有足夠的資金和人才。
電子工業部下屬的那些工廠,單單因為一個經費問題就把路給卡死了。
至於民營企業……
現在的民營企業還完全不成氣候,並且就算是過個幾年民營企業慢慢發展壯大,也沒有幾家敢輕易的涉足這種高投入、高風險,但是短期沒有高回報的行業。
他們還有更多更掙錢的產業等著投資呢。
何必跟自己過不去?
“要是按照這麼一個搞法,到時候半導體產業的投資規模就非常的巨大了。”
朱建生也算是懂行的人,江輝簡單說了一下自己的想法,他就能大概的想到未來的那種場景。
寶馬汽車集團真的有必要這樣子做嗎?
他心中肯定也會有這樣子的擔心。
“現在的投資越大,將來的收益也越大。”
“年內,也許看不到利潤。”
“但是持續發展下去,將來成氣候之後,情況就完全不同了。”
“指不定半導體產業將來會成為集團僅次於汽車產業的存在。”
“甚至因為我們子啊半導體產業上麵的優勢地位,在國內的地位都會有很大的變化。”
江輝都這麼說了,朱建生肯定不會再反對。
他知道對於江輝來說,錢本身已經沒有太大的意義,就是一個數字問題。
這個時候更多的是追求一些更高層次的東西了。
“回頭我找電子工業部那邊的熟人聊一聊,看看能不能給你推薦幾個專家協助你把半導體產業搞起來。”
“沒有懂行的人,我擔心到時候你們集團會吃虧。”
合理合法的利用自己手中的資源,朱建生還是沒有什麼壓力的。
更加不用說在他看來這件事情是利國利民,是在電子工業部無法給下屬各個半導體企業研發資金支持的情況下,繼續保持華夏半導體產業競爭力的好事情。
就算是要賣自己的人情,他都是願意的。
作為機械工業委員會的二把手,之前江輝提到的機構再改革的事情,他也已經感受到了一些跡象。
那就更加應該早點行動,最好就在這個事情敲定之前,讓寶馬汽車集團正式的進軍半導體產業。
“那就最好不過了。”
“隻要有人願意過來,我們集團新成立的這個嶺南半導體的總經理和總工程師的位置,都是可以讓出來的。”
“各方麵的福利待遇也完全不需要擔心。”
“最關鍵的是我可以承諾未來五年內,嶺南半導體的投資和研發費用,不設上限。”
“隻要是有利於嶺南半導體發展的設備導入、人才導入,我全部都支持。”
“廠長和總工都可以在新公司裡頭有非常大的權限,我會充分尊重他們的專業意見。”
江輝本來還想著要如何去挖人,現在不用糾結了。
朱建生主動的幫忙把這個任務攬過去,那就再好不過了。
以他的級彆跟電子工業部那邊的領導溝通,要過來的專家的級彆和水平肯定都不會低。
嶺南半導體的總經理和總工程師的人選,大概率有著落了。
其他一些關鍵崗位的用人,也值得期待。
雖然嶺南半導體也可以從國際上去挖一些人才,但是核心的人員肯定最好還是自己國內的人為好。
要不然後續嶺南半導體取得了一些技術突破之後,這些人大概率就會被其他廠家給挖走。
江輝可不想給彆人做了嫁衣裳。
畢竟能夠從嶺南半導體挖走人的企業,絕對是國際大廠。
國內的競爭對手,不會是江輝的對手。
“你連名字都起好啦?”
“嶺南半導體,倒是跟寶馬半導體或者南山半導體要更加合適一些。”
“這樣子也能淡化你們集團的影響,同時也獲得嶺南省和深城的大力支持。”
“過去幾十年,部委在嶺南省這邊基本上沒有布局什麼重大的半導體企業。”
“現在你們集團有意向大舉進軍半導體行業,相關的領導絕對是大力支持的。”
朱建生對嶺南半導體在當地能夠獲得政策的支持,那是一點都不擔心。
這麼一家大企業,不管是去到哪裡都會獲得當地全力支持的。
更加不用說江輝還專門引入國內最先進的晶圓生產設備和芯片加工、封測設備。
這個項目要是搞成功了,可以讓嶺南省在華夏半導體產業裡頭快速的崛起。
潛在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
“我也是這麼考慮的,半導體產業的獨立性相對比較強。”
“嶺南半導體以後肯定不能隻是給寶馬汽車集團供貨,那樣子會嚴重限製它們的發展。”
“並且它的主要客戶都不應該是汽車廠,而是要優先考慮消費電子企業,這些企業的芯片需求才是最大的。”
汽車的銷量跟消費電子以及家電等產品相比,是完全沒有辦法比的。
特彆是在八九十年代,一輛車上基本也就發動機和變速箱的控製係統需要用到芯片,其他的零件基本上以傳統機械零件為主。
全麵電子化的趨勢,要進入到二十一世紀才有。
“前些年國內那些半導體企業,在引進各種二手設備的時候,主打的都是生產產品用來出口創彙。”
“我覺得這條路你們也可以繼續走下去。”
“甚至你們還可以彆出一格的走一條不一樣的路,那就是在生產芯片出口創彙的基礎上,直接跟國外的一些企業合作,幫助它們來生產芯片。”
“也就是說對方設計好了芯片,然後交給你們來代工生產。”
朱建生這麼一說,江輝愣了一下。
芯片代工,這確實是不少半導體企業發展的重要路線。
台積電也好,三星也好,亦或是中芯,在這方麵都是有很大的建樹。
但是現在世界半導體行業主流的做法還是自己設計芯片,自己生產晶圓,然後自己加工。
代工這種事情,倒也不是沒有,但是絕對不是主流。
朱建生能夠提出這麼一個新觀點,還是非常不容易的。
“爸,你這個方案太好了。”
“以後我們嶺南半導體的業務就分為兩大塊,一塊是給自己生產芯片,一塊是代工業務。”
“我相信在這兩塊業務的支持之下,嶺南半導體很快會成為華夏最大的半導體企業。”
“將來甚至成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企業。”
對於江輝來說,進軍任何產業,肯定都不是打算小打小鬨。
要做就要做到最好,要不然折騰什麼意義呢。
“不過代工的話,你們設備投資的壓力就會很大,也承擔了巨大的風險。”
朱建生剛剛隻是隨口一提,沒想到江輝居然那麼認真的要把代工產業發展壯大。
這個時候,朱建生自然也會有一些新的擔心。
畢竟代工的話,相當於把各種風險都攬在自己身上了。
客戶那邊隻要付錢,把設計好的芯片交給代工廠生產就行。
也是靠著這種獨特的方式,代工廠才會有競爭優勢和吸引力。
畢竟不是每個公司都願意投入巨大的資金去修建晶圓廠和芯片廠。
後世的發展路線,已經證明代工是一條可行的路線。
這對於快速的擴大嶺南半導體的影響力,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
江輝甚至都已經想好下一步嶺南半導體這邊應該去找哪些客戶做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