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1.年味(1 / 1)

推荐阅读:

兩人就這麼有一搭沒一搭聊著天,誰也沒有先說困,一直聊到自然入睡。

早晨起來的時候,鐘瑞曦連上衣都沒顧得穿,就先幫他揉了幾分鐘被枕了一夜的胳膊。

小臉紅撲撲的,慵懶的初醒容顏上帶著一種微妙的滿足。

窗簾透過一縷陽光,雪花鋪了一地,整個屋子的光線在反射下,比往日亮出不少。

她和他都足足睡到自然醒。

滑雪其實是項高強度運動,大家滑了一整天,精疲力儘,睡得死死的。

誰也沒能像約定好的那樣,起個大早。

沒一會,隔壁房間傳來窸窸窣窣的聲音,緊接著是咚咚咚敲門聲。

“等一下!”

鐘瑞曦還賴在男朋友懷裡,突然意識到什麼,俏臉一紅,提起聲音對門外說道。

雖說大家都知道,她和呂錦程是正大光明的一對。

但再怎麼說,鐘瑞曦也隻是個十八歲出頭的少女。

麵皮薄。

被人看到和男孩子過夜睡在一起,終究是會害羞的。

“瑞瑞,起床了沒?”

“據說這裡的燒烤一絕,我們嘗一嘗再回去吧?”

門口是潘璿標誌性的聲音。

“好,等我洗漱一下就來~”

鐘瑞曦雙臂撐著床墊,坐直了身子,赤著雙足跳下床去。

一邊說著,一邊對呂錦程比劃了個小點聲的姿勢。

他們先後洗漱,再到達凱撒森林溫泉會所的用餐區域。

終於出現在譚慧琳和潘璿視野中的時候,已經是上午十一點多了。

“瑞瑞,看來昨晚休息的不錯哦~”

很明顯,這二位已經在燒烤座位上等候多時了。

看著鐘瑞曦微微打了點粉底的麵頰,譚慧琳和潘璿對視一眼,分彆露出一副“就知道會這樣”的神情。

呂錦程的房間她們也敲了門,壓根就沒人!

怪不得她不好意思開門。

“沒有沒有,我有點認床,就一般般吧。”

冬風獵獵,室內的燒烤爐劈啪作響,香氣十足。

鐘瑞曦擺擺手,紅著臉望向桌上的烤串,趕緊扯開話題。

“這裡的燒烤很出名嗎?”

“我一直不明白人家說的,燒烤有什麼不同。”

“同樣質量的肉串,有經驗的燒烤師傅烤,和普通師傅烤出來的味道差彆有那麼大嗎?”

“當然很大,天壤之彆。”

坐在她身邊的呂錦程,笑眯眯地出來解圍。

一年四季,燒烤都是人類的剛需。

尤其是凱撒森林這裡的燒烤,更是遼城周邊老饕餮的必吃之地,風味一絕。

上好的十斤羊腿肉洗淨,肥瘦分開,切成一立方厘米的小塊,羊肉不能醃製,主打一個鮮味。

五塊瘦肉一塊肥肉穿入竹簽,提前準備好的碳下入鐵皮烤爐,點火扇風,準備上爐子。

一把肉串間隔均勻攤開,左手轉動簽子,右手拿刷子上油,一把鹽粒抖三抖。

羊肉很快在扇子扇風中變了顏色,再撒上孜然、胡椒粉、辣椒麵,迎風那麼一聞,鮮香撲鼻。

看著肥肉變成晶瑩剔透的淡黃色,滋滋往外冒油,這串就可以端上桌了。

“你嘗嘗這個,它的味道跟江城的燒烤真就不一樣。”

呂錦程吹了一口氣,羊肉鮮嫩得燙嘴。

咬上一口肉汁就滲出來,伴著辣椒麵的辣味,孜然胡椒的鮮香味,進到喉嚨裡還轉圈。

“就比如咱們桌上這個碳。”

男人指了指爐子,給相對而坐的大家作起了科普。

“如果是炭烤,一般人基本上不知道,碳這個玩意兒得讓他燒白了,燒透了之後才能放串。”

“實際上把肉烤熟的不是碳,而是碳的高溫白色灰燼。”

“所以你看可以自己燒烤的地方,有的人烤出來的串是黑的,外糊內生外加一堆燒斷了的簽子,這就是碳沒燒透的下場。”

“這你都懂?”

譚慧琳咯咯笑了起來,抿著嘴跟著捧場。

“伱是不是會自己在家烤肉吃的那種啊?萬人稱你生活家!”

“可有些店不是碳烤,用電烤,這種味道都差不多吧?”

“也不一樣。”

呂錦程搖了搖頭,一隻手指伸到空中左右搖晃,笑著說道。

“電烤也有技巧,它本身溫度上不去,烤什麼都是乾的,而且烤不出來肉的香味兒,所以電烤串的肉,得用油和料喂透了,要不就在烤的時候刷油,類似於連炸帶烤。”

“電的好處就是烤糊不太容易,溫度不太高,反而更適合烤大肉串,而且可以把肉塊之間貼的比較緊,緊就會鎖住汁水,外有酥殼,內有汁。”

“缺點呢,就是沒有那股煙熏火燎的味兒,撒煙熏辣椒粉和紅甜椒粉也不行。”

這一番科普說出口,連對這個話題不感興趣的潘璿,也跟著瞪大眼睛,驚訝起來。

“可以啊你呂錦程,你是真懂啊!”

“下次夏天咱們出去野營,你一定要露一手!”

“有機會一定。”

呂錦程笑了笑,伸出筷子主攻桌上的花生毛豆。

以上這些真槍實彈的經驗,隻有燒烤師傅,和願意自己動手琢磨烤肉的重度愛好者才知道。

他知道這個,還要追溯到前世公司裡的某個朋友。

以前是燒烤大師傅,在老家年輕人越來越少,烤串乾不下去了,於是來了京城。

但京城還不讓露天燒碳烤串,他就改了行,做什麼都一般,但是烤串是真一絕。

自從他來了京城之後,呂總的公司會餐就不僅僅停留在出去吃飯了,有時候單給他發個紅包,專門給大家烤串。

桌上的烤爐繼續燒著,一把子牛肉筋和豆皮被端上了桌,另一邊幾串大魷魚已經烤的焦黃入味,芝麻粒發出滋滋作響的聲音。

“哎~你們看這周邊的裝飾品,快過年了,也不知道今年能有多少壓歲錢。”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話題一個接一個,聊著從來不會冷場的天。

吃飽喝足之後,譚慧琳擦了擦嘴環顧四周,笑著說道。

連凱撒森林這種溫泉會所裡,都已經被掛上了紅彤彤的慶祝物品。

小燈籠,小橫幅,小擺件,到處都是喜氣洋洋,年味十足的氣息。

“估計我會比去年多一點,畢竟上大學了嘛。”

潘璿作為四人中唯一的藝術生,平日裡開銷最多,家裡也最舍得給。

“我嘛應該沒什麼變化。”

鐘瑞曦托著下巴,說完看了看呂錦程。

“你呢?”

她用胳膊肘戳了戳身邊的男人,問道。

“哈?”

呂錦程正低著頭玩手機,突然愣了幾秒鐘:“我哪有”

想了想,他又收回了後半截話。

好像不對勁。

自己才十八歲,當然會有壓歲錢的嘛!

臨近年關,呂錦程確實也沒閒著。

即使和自己的年齡毫不相符,他已然在短短一個學期內的時間裡,成為了身價超過父母的呂總。

可他還是和以前一樣。

開開心心地陪伴著家人,扮作乖巧聽話的小孩子,走街串巷拜早年。

上一世,每年除夕呂錦程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從下午開始打開電視機。

吃零食,玩撲克,打麻將。

一大家子人坐在電視機前,看著一年又一年的春節聯歡晚會,一起歡度今宵,總是會有這樣那樣的感動和回憶。

回家,回家,人到中年才明白,過年永恒不變的主題是回家。

遼城麵積大,但市區範圍並不大。

因為城市小,人和人之間特彆親近。

和家人走在街上或者熱鬨的公園裡,不出幾步就能遇見熟麵孔。

甚至有些親朋好友憑長相就能判斷出,你是誰家的孫子,你爸爸家裡老幾。

正是因為這種熟人社會還沒有被互聯網原子化,不少珍貴的習俗,在這一年還得以保存下來。

臘月二十四要掃塵,年終大掃除。

這一天,要把家裡的大家具全部搬到院子裡。

新買的掃把從上至下把屋掃一遍,屋裡潑上水,掃地擦玻璃,再把大家具搬回來全部擦洗一遍。

之後的事情,便是洗窗簾,洗沙發罩,洗床單被套,全部洗完擰乾,掛在院子裡晾著,趕在年三十前全部搞定。

臘月二十五,從市區到縣鄉,都會開放年前最熱鬨的集市。

家裡要買肉,買油,買米,買豆腐,買魚,買菜,買糖,都要在這一天補完。

年幼時,吃喝的東西從來無需呂錦程自己操心。

買煙花,也就是俗稱的炮,便成了他購物的唯一目的。

當時煙花的種類還不算多,價格也便宜,少買花炮,多買鞭炮麻雷,100多塊便足夠放到正月十五了。

每次除夕前後,買完煙花,呂錦程回到家,都會迫不及待用剪刀把一掛1000響大地紅拆開。

留一部分掰斷,取火藥,夏天用來燒螞蟻。

另一部分便全部裝罐子裡,抓一把帶根香,就出門瀟灑去了。

這一天,呂餘慶和叔叔們會買回來大量的麻紙,用一個木棒和鐵鑿子打紙錢。

臘月二十六有兩件大事,寫對聯和理發。

寫對聯呂餘慶是一把好手,他本來就是辦公室文秘出身,寫的一手好字。

院子裡排兩張桌子,一打紅紙按大小裁開,墨汁倒在海碗裡,大狼毫拿白酒泡開,商量著就動筆寫開了。

對聯這種貼上一整年的物事,各家有各家的情況,寫對聯也要有所寓意。

除了門上貼的,老家如果是農村的話,還要專門寫大量的小帖子。

高處貼“抬頭見喜”,門口貼“出門通順”,狗窩貼“六畜興旺”,雞圈貼“雞蛋滿倉”,炭堆上貼“炭薪滿堆”,還要準備火龍上貼的“旺火衝天”。

大門口的對聯,是一家的招牌。

不但要好好寫,還要在墨汁裡加金粉,調開了寫出來就是金色的大字,有氣派。

理發,是年前的另一件大事。

因為正月理發對舅舅不吉利,如果錯過二十六,就需要等到二月二龍抬頭的時候才能再理發。

所以這一天,家裡的男丁誰都逃不掉,在李燕的高壓規訓下,必須去理發。

從臘月二十七開始,再到除夕,就要為年夜飯做準備了。

準備年夜飯的同時,呂家人還會走親訪友。

呂餘慶和李燕都是體製內中人,自然少不了人情往來。

爸媽這幾天白天往往都是不在家的,他們要到處拜訪一下年前的領導和同事,互贈過年的小禮物,給大家送上新年祝福。

隻留下自己在家裡。

要麼和鐘瑞曦約會,要麼窩在家裡享受獨處,開開視頻,打打遊戲。

這就是呂錦程印象中的過年。

人在他鄉,有時候最怕的,便是過年。

長大後,大家也自覺不放鞭炮了。

親戚也不怎麼往來了,每當呂錦程在外地過年時,總覺得少了幾分味道。

父母那時候,也會偶爾來他京城的大房子裡過年,住上幾天再離開回到遼城。

互相串門拜年的情景也沒有了,超一線城市裡的人,漸漸對他人的生活變得漠不關心。

活出了各掃門前雪的味道。

表麵兄弟的牌局和唱k倒是從來不會少。

但是這樣的場景,總會讓人想起陳奕迅的k歌之王。

大家看起來都在歡天喜地,但個中滋味,隻有自己清楚。

再後來,過年要聚的同學和朋友們,也走動少了。

大家都成了家,有了自己的生活和責任。

即使難得的聚會,也因為各自生活的圈子和層次差彆太大,共同的話題越來越少。

索然無味。

年味,是年幼時媽媽買的新衣服、爸爸給的新玩具,還有長輩的壓歲錢、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疼愛,或者是和小夥伴放著鞭炮到處跑、和家人一起包餃子貼春聯其樂融融的氣氛。

呂錦程曾經覺得,自己是出門在外一年回家一次的人。

他再也回不去童年了,成了年味的局外人。

重活一世,呂錦程才發現,好像不是這樣的。

不用糾結年味在哪裡,因為年味一直都在。

而且,人一直都在年味裡。

隻是兒時的你是年味的主角,踏入社會後,你是營造年味的配角。

彼時的你,成了那個要給孩子準備新衣的媽媽,成了要給孩子準備玩具的爸爸,成了要給孩子準備壓歲錢的長輩。

年味還在,隻是不在你身上了。

339解封了,大家記得去看,還是很關鍵的。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