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權力之巔 > 第一卷 第797章 給點優待怎麼了?

第一卷 第797章 給點優待怎麼了?(1 / 1)

推荐阅读:

宋思銘非常好奇程奎的自信是哪來的。

倪文昭是瀾滄縣的一把手,擁有一票否決權,而瀾滄縣的一眾班子成員,在被談話後,也已放棄與倪文昭針鋒相對。

除非倪文昭自己改變想法,主動提出讓他擔任鄉黨委書記,不然,還是會卡在那裡。

“行了,不說了,戴院士和小沐總過會兒就到了。”

“我得再總結總結。”

程奎卻沒再跟宋思銘細說,說完就掛了電話。

考慮到程奎的背景,宋思銘對於書記鄉長一肩挑的事,又升起了一絲希望。

不過,這件事成與不成,不在於他,所以,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等。

下午的時候沒什麼事,宋思銘繼續補覺。

轉眼到了第二天。

上午十點,盧增漢的兒子,盧宏軒來到王寨鄉政府。

“不是定的周一再過來嗎?怎麼今天就到了?”

見到盧宏軒,宋思銘問道。

“我父親已經出院了,家裡的事情也安排好了,在家裡呆著也是呆著,我就想提前過來,熟悉一下環境。”

盧宏軒向宋思銘解釋道。

“公交集團那邊,你辦離職手續了嗎?”

宋思銘問盧宏軒。

“離職報告交上去了。”

盧宏軒回答道。

“領導沒挽留一下?”

宋思銘問道。

“以前的話,沒準會挽留一下,但現在……”

盧宏軒搖頭苦笑。

現在的公交集團,都已經不是吃了這頓沒下頓了,而是連這頓都沒得吃,集團領導隻能想方設法開源節流。

但開源效果並不明顯,讓公交司機做代駕,開汽修廠,隻是杯水車薪。

裁員便成為唯一選擇,但裁員是要給補償的,這筆錢從哪來,同樣是個問題。

最重要的是,公交集團的員工,都是關係套關係,想拿出一份大家都同意的裁員名單,也是難上加難。

好不容易遇到一個主動離職的,人事科恨不得當場給盧宏軒蓋章,讓盧宏軒走人。

“估計市領導也在為公交集團的事發愁。”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出行方式,出行習慣,與十年前,二十年前相比,已經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

一線城市的公共交通,還有盈利的希望,二三線城市的公共交通,幾乎都麵臨著難以為繼的情況,至今也沒有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宋思銘自己一大攤子事,也沒工夫去考慮公交集團。

他隻知道,盧宏軒果斷跳出公交集團這個大坑,是一個非常明智的選擇。

一般人可沒有這樣的勇氣。

儘管,公交集團已經看不到希望了,但還是人們認知中的鐵飯碗,絕大多數人哪怕拿不到工資,也要在那硬挺著。

“我先帶你看看住的地方,然後,再去見潘廠長。”

宋思銘隨後對盧宏軒說道。

“好。”

盧宏軒是奔著宋思銘來的。

來之前,父親盧增漢特意交代他,什麼事都要聽宋思銘的。

當然,有盧增漢在那,宋思銘也不會慢怠了盧宏軒。

酒廠還在規劃階段,什麼都沒有,宋思銘安排盧宏軒住在鄉政府的宿舍,而且就是盧增漢原來住的宿舍。

“這不太好啊!”

“我畢竟不是鄉政府的工作人員。”

盧宏軒卻覺得不太合適。

生怕讓人說瞎話,說他借著父親的身份,在這占便宜。

“這都不是問題。”

“你進鄉政府的時候,有沒有看到青山醇的大牌子?”

宋思銘問盧宏軒。

“看到了。”

盧宏軒點點頭。

“王寨鄉現在是全力支持青山醇酒廠的發展,鄉政府可以賣酒,也可以給酒廠的人員安排住宿。”

“賣酒的戚向山,就住在你隔壁。”

“他是酒廠的二號員工,你是酒廠的三號員工。”

宋思銘告知盧宏軒。

“不會有人有意見吧?”

盧宏軒還是害怕造成不好的影響,給宋思銘帶來麻煩。

過去這些年,他父親回到家,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注意影響,這四個字都快刻到盧宏軒的骨頭裡了。

對外,盧宏軒都不敢告訴彆人,他有一個當鄉黨委書記的爹。

“有意見就有意見。”

“你們是來給王寨鄉做貢獻的,給點優待怎麼了?”

“市裡吸引人才,還給安家費呢,那可是有明文規定的。”

宋思銘對盧宏軒說道。

見宋思銘說得這麼堅決,這麼有底氣,盧宏軒也不再多說,將自己帶來的大行李箱,搬進了宿舍。

宋思銘幫著盧宏軒把房間收拾了一下,又帶盧宏軒到食堂看了看,並給盧宏軒辦了一張飯卡。

未來一段時間,吃飯,盧宏軒也得在鄉政府食堂解決。

再之後,宋思銘又和盧宏軒出了鄉政府,圍著王寨鄉政府所在的王寨村轉了轉,王寨村就隻有兩家超市。

記住超市的位置,生活上,基本就沒問題了。

“時間差不多了,估計,潘廠長也到了。”

周六,潘建國在望川縣野坡鎮的戚家莊村,和戚家莊村主任戚樹茂,商量在戚家莊建酒廠的事。

周日,也就是今天,到王寨鄉,確定王寨鄉酒廠的位置。

宋思銘和戚樹茂回到鄉政府,潘建國正好下車。

“潘廠長,我給你介紹一下。”

“盧宏軒,計劃是明天才到王寨鄉,但是,提前到了。”

宋思銘向潘建國介紹盧宏軒。

至於盧宏軒的其他情況,包括盧宏軒的父親是誰,原來做什麼工作,擅長什麼,宋思銘早就跟潘建國說過了,無需重複。

“潘廠長,您好。”

盧宏軒趕忙和潘建國握手。

“不用那麼客氣。”

“我這個人除了釀酒,彆的都不在行,所以,以後酒廠的對外工作,就都靠你了。”

潘建國說得非常實在。

“我一定全力以赴。”

盧宏軒也做出保證。

“酒廠的位置,我規劃了三個地方,與鄉政府直線距離都不超過五百米。”

宋思銘旋即轉入正題。

他畫了一個示意圖,而後,帶著潘建國,盧宏軒實地考察。

最終,潘建國選定了距離鄉政府最近的一塊地。

那塊地靠近公路,原本是鄉農機站停放農機的場地,產權屬於鄉政府。

如此一來,相關手續就比較好辦理了。

簽一個租賃合同,再辦一個準建證,就可以開工建廠房。

但建廠房,潘建國不專業,盧宏軒不專業,負責賣酒的戚向山更不專業。

宋思銘問潘建國,“潘廠長,我之前建議你聯係原來的同事過來幫忙,你聯係了沒有?”

“聯係了,但是不太順利。”

潘建國回答道。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