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權力之巔 > 第一卷 第772章 當炮灰的材料

第一卷 第772章 當炮灰的材料(1 / 1)

推荐阅读:

[]

101nove.com/最快更新!無廣告!

“王寨鄉是整個瀾滄縣的發展重點,縣交通局肯定會照顧的。”

李金水馬上給出積極回應。

聽著好像給足了郭洪碩這個前領導麵子。

但事實上,卻跟郭洪碩沒有半毛錢的關係,完全是因為王寨鄉本身的重要性。

換句話說,誰當王寨鄉的一把手,縣交通局都會不遺餘力地支持王寨鄉的發展。

郭洪碩又不傻,自然能聽出李金水的真實意思。

這讓郭洪碩一陣肝疼。

都說人走茶涼,他人還沒走呢,李金水就不把他當回事了。

而更不把他當回事的事,還在後麵。

“老郭,要不現在就辦理一下交接?”

李金水對郭洪碩說道。

“老郭……”

這個稱呼,比把您換成你,更讓郭洪碩不爽。

郭洪碩從來沒想過,被他一直壓著的李金水,有朝一日,會叫他老郭。

不過,郭洪碩屬於過度敏感了,如果郭洪碩有職務,李金水肯定稱呼職務,但問題是李金水現在沒職務,也隻能是老郭了。

“好,交接!”

知道縣交通局已經不是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了,再呆下去,完全是給自己找氣生,郭洪碩當即和李金水辦理交接手續。

其實,也沒什麼交接的。

平常那些臟活累活,郭洪碩本來就都扔給李金水來乾,即便郭洪碩這個人突然沒了,也不影響縣交通局的正常工作。

一個小時後。

兩個紙箱裝上郭洪碩的車,郭洪碩開車離開。

看著消失在大門口的汽車,李金水撇了撇嘴,“就憑你,還想去王寨鄉,還想跟宋思銘鬥,你也就是個當炮灰的材料!”

前段時間,尚德大酒店的範中舉,可是跟他要過郭洪碩的銀行卡號。

雖然不知道範中舉到底要乾什麼,但以李金水對範中舉的了解,以及範中舉跟宋思銘的關係,李金水猜測,郭洪碩早就掉進坑裡了,隻是他自己還渾然不知。

王寨鄉。

宋思銘剛陪著潘建國,接受完青山日報和江北日報的采訪,就接到了縣長冉再宇打來的電話。

冉再宇將今天縣委常委會上發生的一切,悉數告知宋思銘。

而後,更是評價起何榮光,“何書記還是比較仁義的,換成其他人,大概率當時什麼都不說,等郭洪碩到了王寨鄉,再把郭洪碩帶走審查。”

“這說明何書記是有原則有底線的。”

宋思銘回應道。

“確實。”

“作為紀委書記,也應該有原則有底線。”

冉再宇內心也是非常敬佩何榮光。

如果把他放在何榮光的位置上,平心而論,他做不到何榮光的程度。

“但這隻是我們的角度,倪文昭那邊,估計已經恨死何書記了。”

宋思銘接著說道。

“不知道倪文昭會不會又去告狀。”

冉再宇有些擔心。

倪文昭的告狀大法一旦用出來,市委的黃書記都扛不住。

之前,倪文昭告狀是針對整個瀾滄縣委,大家低低頭,也就過去了,萬一集中火力對準何榮光,何榮光怕是難以應對。

“告狀?”

“告誰的狀?”

“告何書記的狀?”

“他可告不倒何書記。”

宋思銘嗬嗬笑道。

“為什麼?”

冉再宇不解道。

“因為比背景的話,何書記不在倪文昭之下,甚至比倪文昭還要強上一丟丟。”

宋思銘解釋道。

“不會吧?”

“背景比倪文昭還深的話,三十七歲才副處?”

冉再宇不太相信。

“不同的家族,有不同的培養方式。”

“有先發製人的,也有厚積薄發的。”

“何書記就屬於後者。”

宋思銘進一步解釋道。

“厚積薄發……”

冉再宇的腦海中,迅速閃過幾個案例。

那幾個案例都是四十歲前,默默無聞,四十歲後,一飛衝天。

“你沒發現,倪文昭對何書記比較克製嗎?”

“他不得不克製。”

宋思銘隨後提供佐證。

“好像是。”

冉再宇仔細回應了一下,還真是如此。

如果換成其他紀委書記,三番兩次地叫停倪文昭的人事提案,倪文昭早就拍桌子了,但對於何榮光,倪文昭確實禮貌得很。

“何書記這個人很多時候,都是對事不對人。”

“涉及原則問題,從不讓步。”

“郭洪碩有問題就是有問題,不在於誰要提拔郭洪碩。”

“冉縣長,你信不信,換成你提議郭洪碩到王寨鄉,何書記一樣會反對?”

宋思銘問冉再宇。

“這個我信。”

冉再宇對何榮光的判斷也是站隊歸站隊,原則不能變。

有些人隻要是自己隊伍裡的,乾什麼都是對的,可在何榮光那裡,絕對不會出現類似的情況。

“我估計郭洪碩不行的話,倪文昭還會換彆人到王寨鄉。”

冉再宇隨後說道。

“換就換吧,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隻要不影響王寨鄉的工作,我大不了往後退幾步。”

之前與陶冀針尖對麥芒,現在又與倪文昭針尖對麥芒,宋思銘也有點累了。

有時候,躺在床上,他也在想,是不是非得一爭高下,自己如果低下頭,會不會是另一種結果,更好的結果。

“你自己心理上能接受就行。”

“我們現在也沒辦法給你提供太大助力。”

冉再宇告知宋思銘。

市委書記黃鐵軍剛找他們談過話,最起碼,近段時間,他們不太可能明目張膽和倪文昭對著乾了。

像今天常委會這樣,頻繁的舉手同意,將成為常態。

“我明白。”

“我儘量低調一點。”

宋思銘嗬嗬笑道。

又聊了幾句,雙方結束了通話。

宋思銘給青山日報和江北日報的記者,安排了農家特色飯,中午,準備帶著記者,到老百姓家裡體驗王寨鄉老百姓的真實生活狀態。

但臨出發了,宋思銘接到一個電話。

電話是望川縣野坡鎮官莊村的一個村民打來的。

之前,宋思銘在官莊村發東西,東西不夠了,就是這個村民幫忙聯係的鎮上批發站,後續更是義務幫忙買東西,運東西,發東西。

村民在電話裡告訴宋思銘,上次發東西的帳不對,批發站說他還欠七千多塊貨款,希望宋思銘能到官莊村,解決這個問題。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