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權力之巔 > 第一卷 第643章 張巍然

第一卷 第643章 張巍然(1 / 1)

推荐阅读:

[]

101nove.com/最快更新!無廣告!

“副處到正處。”

“這是好事啊!”

宋思銘也撂下筷子。

市公安局局長高配副廳,順帶著,常務副局長會高配正處。

不然,閆勝利也不可能一步到位,從常務副局長變成副市長。

而瀾滄縣副縣長兼公安局長關明知,在現在這個位置上,已經呆了五年了,完全具備再上一步的資格。

“其實,關明知很早就跟我說過,他更喜歡在一線辦案,當了副縣長兼公安局長後,反而沒有這樣的機會了,每天都是協調各方麵的人和事。”

“所以,有段時間,他一門心思地想到調到市局,當個普通的副局長。”

“隻是,這樣的調動,意義不大,被我攔下了。”

閆勝利解釋關明知的心路曆程。

“從副縣長兼縣局局長,到市局的普通副局長,的確意義不大。”

宋思銘點點頭。

縣局和市局,隻是業務指導關係,並不是真正的上下級關係,在縣局是一把手,到了市區卻是四五六七把手,實際權力反而變小了。

“不過,現在好了。”

“可以直接上常務副局長。”

閆勝利和關明知是老戰友,能拉關明知一把,肯定會拉關明知一把,更何況,關明知的辦案能力,在整個青山市都是能排得上號的,哪怕沒有戰友這層關係,常務副局長也應該落在關明知頭上。

不同於其他部門,公安係統相對封閉,提拔也都是內部提拔,所以,有資格競爭常務副局長,也就那幾個人。

“我舉雙手支持。”

宋思銘嗬嗬笑道。

“但有一個問題。”

閆勝利接著說道。

“什麼問題?”

宋思銘問道。

“關明知到了市局,瀾滄縣新的副縣長兼公安局長是誰就不好說了。瀾滄縣現在可是一塊香餑餑,好多人都是眼巴巴盯著呢!”

閆勝利解釋道。

“你的意思,瀾滄縣新的副縣長兼公安局長,很可能是外部調任?”

宋思銘明白了閆勝利的意思。

“沒錯。瀾滄縣新的紀委書記不就是這樣嗎,其實,黃書記,梁市長都有人選了,但架不住省裡發話。”

今天上午市委常委會的內容,閆勝利也都知道了。

空降縣委書記,空降紀委書記,沒準又得空降副縣長兼公安局長。

“確實,這種可能性極大。”

這一刻,宋思銘終於明白,閆勝利為什麼特意跟他說這件事了。

關明知不走,縣公安局是他的基本盤,但關明知一走,新來的副縣長兼公安局長是什麼情況就不好說了,說不定就會倒向縣委書記倪文昭。

但是,宋思銘不可能因為自己的得失,就擋住關明知的上升之路。

畢竟,這種機會錯過就難找了。

“關縣長該走走,至於新來什麼樣的副縣長公安局長,我這邊都無所謂,縣政府有冉縣長和陳縣長把關,出不了岔子。”

宋思銘想了想,說道。

“行,既然如此,我的任命下來,就向市委市政府打申請。”

以閆勝利對宋思銘的了解,他早就知道,宋思銘會這麼說,之所以還要跟宋思銘說這件事,主要是出於對宋思銘的尊重。

“對了,還有一件事。”

關明知的事告一段落,閆勝利又想起另外一件事,“傑森蔣那個案子,牽連出來不少人,其中一個人,你肯定想象不到。”

“誰?”

宋思銘好奇地問道。

“江北製藥集團董事長,張巍然。”

閆勝利回答道。

“張巍然?他乾什麼了?”

宋思銘驚訝道。

江北製藥集團是整個江北省最大的製藥集團,原名江台市第三製藥廠。

第三製藥廠時期規模很小,年產值隻有一千萬不到,但隨著張巍然,調任第三製藥廠廠長,第三製藥廠的產值開始呈指數攀升。

短短幾年,就到了十個億。

在兼並了市內幾個經營不善的製藥廠後,江台市第三製藥廠升格為江北製藥集團,張巍然也成為江北製藥集團的董事長。

升格之後的江北製藥集團發展更快,時至今日已經成為國內最大的抗生素生產基地。

年產值近千億。

而張巍然也把該拿的榮譽,都拿到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勞動模範,全國傑出企業家等等等等。

半年前,江北製藥集團青山生產基地,正式開建。

奠基儀式上,張巍然意氣風發,慷慨陳詞。

而宋思銘和閆勝利,當時就站在台下,所以,對於張巍然這個人,印象深刻。

“傑森蔣之前生產的那些精神類原料藥,就是通過張巍然送出的國門。”

“江北製藥集團每年出口大量抗生素,傑森蔣生產的精神類原料藥,就混在江北製造集團的集裝箱裡,一同報關出境。”

閆勝利講述道。

“這……張巍然圖什麼啊?”

宋思銘很難把那天主席台上的張巍然,和為傑森蔣走私提供便利的張巍然,聯係到一起。

“當然是圖錢。”

“根據張巍然的交代,江北製藥集團是江台市國資委下屬企業,他作為國企老總,每年拿到的報酬並不多,至少在他心裡,與他的貢獻不成正比,正巧有個中間人,找到了他,提及傑森蔣的事,答應每次給他一千萬,他就鋌而走險了,這些年,他一共幫傑森走私三十七批次,總獲利三億七千萬。”

閆勝利講述道。

“三億七千萬……”

對於一個產值千億的大型製藥集團,三億七千萬並不算多,估計,張巍然心裡不平衡就不平衡在這裡。

一手把一個千萬小廠,打造成千億集團,他能獲得的報酬,卻不足千分之一甚至是萬分之一。

這不禁讓宋思銘想起了青山市第一金屬公司。

同為曾經的國企,青山市第一金屬公司,沒能出現一個張巍然式的領導,最終不得不選擇改製。

隻是改製之後,又陷入另外一個困境,隨後糾纏十幾年。

如果,張巍然最開始沒有懷著一顆公心,而是和歐建華一樣,運作一番,先把企業搞垮再把企業搞成自己的,說不定會是另外一番結局。

但是,能說張巍然最開始懷著一顆公心,是錯的嗎?

顯然不能。

隻能說,張巍然意誌不夠堅定,自己把自己送入深淵。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