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大明不革命 > 第三七零章 工業與市場與運河

第三七零章 工業與市場與運河(1 / 1)

推荐阅读:

朱簡烜對於改稱呼的事情,一時之間拿不定主意,關鍵是一時之間想不到好用的稱呼。

就把這件事情先按下,不要現場繼續討論了,把讓禮部先去研究一下,自己和其他人先去處理其他的事情。

最近這些天,朝廷上一直是喜氣洋洋的的氛圍,無論什麼級彆的官員,大多都是興致勃勃的。

民間的廠商東家和管事們,甚至是普通的城市居民們,隻要是識字的經常看報紙聽廣播的,也大多心情愉快而且精神振奮。

現在能夠通過新聞、報紙、廣播了解天下大勢的大明人,心態基本都是“我大明真的天下無敵”。

大明這些年參加的戰爭都是量力而行的,戰爭對大明本土沒有明顯壓力。

戰爭產生的需求反而能刺激工商業繼續發展。

普通人的直接利益,不會因為戰爭而受損,反而能夠因此獲益,他們當然能發自內心的支持。

大明的內部市場能有這種健康的狀態,同樣得益於朱簡烜這個掌舵人的正確指引。

朱簡烜自己也在參考總結前世經驗,在這個世界實際驗證並再次總結。

現在朱簡烜自己也形成了一套簡單實用的經驗,對於工業建設和市場建設基本上都遵循三步走策略。

第一步,由單一官營廠商或者直接是朝廷直屬衙門,集中力量完成特定行業的工業基礎建設,提供必要的產業環境和產品。

第二步,設立多個互不統屬的獨立官營廠商,建成能夠獨立運轉的完整行業生產體係,作為這個行業的核心基礎力量。

第三步,將這個行業向民間開放,引導民間資源、人力、人才加入行業,為行業注入不斷自我革新升級的動力。

也讓這個產業真正普及開來,成為必不可少的基本社會環境,而不是朝廷強行維持的隨時斷絕的特例。

朱簡烜主動引導大明在多個行業,反複實踐這樣的三步走策略的過程中,也一直在推進同樣重要的基礎設施建設。

建設更多的鐵路、公路、碼頭、機場,建設更多的發電廠、供電網絡,建設自來水廠、水暖網絡。

建設大量的石油冶煉廠、燃油倉庫、加油站,建設更多的郵局、電報局、廣播站、供銷社。

同時建立了嚴格的基本工錢製度,以及基本的勞動保護製度,定期休假製度,甚至還有退休製度。

這些製度的直接作用是保護工人,讓產業和市場環境從一開始形成的時候,就走向一個較為良好的狀態。

對於朝廷而言,更重要的是它的間接作用,這樣能用儘可能快的速度,積累出足夠多的有消費能力的城市人口。

規模足夠大的穩定的消費人口,是良好市場環境形成和發展的基礎。

沒有消費人口,工廠生產的產品賣不出去,工廠就會倒閉關門,整個產業也無法繼續存在。

曆史上的早期工業國家,在自行實現工業化的時候,基本都不怎麼在意市場建設,不怎麼在意消費人口的積累。

他們都是利用現有的市場,現有的消費人口,本土有市場和用戶,就在本土銷售,本土沒有市場就往外賣。

全世界哪兒有人,就把產品往哪兒賣,他們基本都隻考慮收割現有市場,而沒有去考慮過建設市場。

早期工業產品也非常簡單,基本就是最為廉價的紡織品,就算是農業社會也會有相應的需求。

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對於早期工業國家而言,全世界的既有市場多的是,無外乎是否容易打開而已。

對於大明而言,這個世界已經基本沒有外國了,市場就在大明自己已經足夠廣闊的天朝範圍內。

關鍵是,大明的工業發展和升級速度太快了,產品與原生農業社會的距離越來越遠了。

要賣汽車,就要有相對平整的硬化路麵,還要把加油站鋪到主要的城市中。

同時還要求有一部分人,有足夠的錢和時間以及能力,去了解和學習駕駛汽車的技術。

對於一個在山溝裡種田的老農民而言,這種東西都是想都想不到的事情。

如果沒有專門的培養和引導,沒有水平足夠的市民階層,汽車就算是造出來也賣不出去。

各種電器也是同樣的邏輯,電線都沒有的地方當然賣不出去。

學不會用電器的人也不會買。

所以在工業建設的同時,也要搞基礎設施建設,還要搞市場建設,培養消費人口。

這樣一環套一環的向前逐步推進,逐步從農業時代逐步過渡到工業時代。

在朱簡烜的拉扯引導下,大明的很多產業已經進入了第三階段,民間廠商再次發展繁榮起來了。

而且這次繁榮不同於第一次工業建設,不再是依靠戰爭和拓荒需求揠苗助長了,而是逐步進入良性的自我發展階段。

朱簡烜北伐之前的大明民間廠商,朝廷的需求斷絕就會直接成片的倒閉。

現在已經不會再發生這種事情了。

這一批新生代的民間廠商的主要用戶,就是追求廉價和個性化的市民階層,這些市民也是民間廠商的工人。

他們雙方能夠在朝廷的框架內互相維持,不會因為缺少外部支持而崩潰了。

在這樣的環境之中,新生代的市民階層的生活,也相比他們的父輩有了全方位的升級,或者說是顛覆更好。

現在全世界工業最為發達,社會最為繁榮富裕的地方,也就大明京師順天府周圍的環渤海地區。

這裡的普通人的生活方式,已經接近朱簡烜前世二戰後的歐美了。

汽車、電話、洗衣機、冰箱、廣播、收音機、電視機,正在這裡的普通百姓之中迅速普及。

年齡稍微大點的人,至少稍微一對比小時候的生活,就覺得現在好像做夢一樣。

過去這些年的變化,讓大明人普遍相信未來會更好,普遍覺得全世界就該真正統一在大明天朝之下。

前線的大勝利,勢如破竹的大勝利,讓人們對未來懷有良好的期待。

因為對未來懷有良好的期待,也會做出更寬鬆的規劃,人的精神狀態好了就樂意消費,這都會讓市場發展更加繁榮。

在這樣熱鬨的氛圍之中,天工二十三年的秋天到來了。

一個再次闊彆京師多年的天子門生,坐著專門的火車車廂回到了順天府。

三江澤大湖、北水南調、北方水網工程總工汪萊,帶著一份總結式的報告進了北苑新宮。

通政司在北苑新宮的傳達室裡麵,汪萊直接給自己的皇帝老師打了個電話,然後就被直接要求進宮麵聖了。

在朱簡烜的辦公室裡麵,汪萊雙手遞上了紙質的報告,然後站在桌子外麵等候吩咐。

朱簡烜直接把報告壓在了手底下,擺手讓人給汪萊搬了椅子:

“看你整個人好像剛生了兒子似的,通水的事情終於全部順利完成了對吧?”

汪萊整個人身上都洋溢著一種特殊的喜氣,給人的感覺不是特彆的強烈但是卻異常濃厚。

雖然同時存在某種疲憊的情緒,但臉上卻帶著某種暢快舒緩的笑容,有點像是剛洞房之後的樣子。

汪萊笑容滿麵的對朱簡烜拱手:

“啟稟老師,確實完成了,終於全部完成了,持續二十六年的工程,終於圓滿完成了,學生此生無憾了。

“從現在開始,整個東北、華北、淮河流域的絕大部分河流,都能夠全年保持相同的流速。

“當然,我們實際上會根據用水需求,實時的調解整個水網的水流和流速。

“乃至進一步控製水網內的節點水庫和串聯河道的具體流量。

“用水多的時候流量增大,用水少的季節流量降低,確保河流內的水位始終穩定。”

二十六年的大工程,是指三江澤大湖北水南調黑水衝黃、黃河改道這一係列的超級水利工程。

截斷黑龍江乾流,在三江沼澤所在的穀地蓄水成湖,形成一個麵積高達十二萬平方公裡的巨型水庫。

通過水閘讓黑龍江水順著鬆花江逆流,在東北平原中心向南流淌。

沿著燕山、太行山修建堤壩,構建巨型山腳運河,串聯東北、華北、江淮地區所有河流。

最終讓黑龍江為主的這些所有河流,衝刷黃河的既有的舊河道和未來的新河道,確保黃河不會再成為地上河。

同時調解整個華北和東北的水資源,徹底解決整個華北地區的工業和農業缺水問題。

由此形成的龐大水網,也是覆蓋華北和東北地區的超級內河運輸網絡,能為工商業發展提供持久的廉價運輸能力。

這一係列的龐大水利工程建設完成之後,已經總體上改變了華北地區的水土自然環境。

朱簡烜感覺,現在汪萊算是直接死了,也都會是笑著死的。

他自己比任何人都清楚,他做成的這件事情,對於整個大明乃至神洲而言,影響會有多麼的重大而深遠。

遠超曆史上的隋唐大運河京杭大運河。

這個難以想象的超級工程,現在真的被人力完成了,最終的收尾工程也結束了,進入了平穩運轉階段。

這麼巨大的工程,這個收尾階段持續的時間,其實也都是以年來計算的。

三江澤大湖的水位,其實在三年前就已經達標了。

當時如果放任不管的話,來自黑龍江的河水,在三年前就就該正式向南流了。

但是汪萊卻沒有馬上擴大向南放水的規模,鬆花江連接鬆錦運河的閘門開放數量,之後仍然保持不變。

為整個北方水網供應的水量,仍然隻用於保持通航基本水位。

因為在三年前以前,三江澤那二十多年來積累的水量,在水庫裡麵的性質都是死庫容,是沒有辦法用於調蓄的。

調蓄用的水要在那之後繼續向上積累。

在那之後,三江澤大湖繼續蓄水了兩年之久。

直到去年秋天到來的時候,汪萊才正式下令,開始增加放水的閘門數量,而且是逐步緩慢的增加。

在黑龍江水補充入水網之前,整個北方水網的水流是非常緩慢的。

為了維持航道水深以確保通航能力,為了供應華北和東北的工業和農業用水,整個流域內的絕大部分河水,都儘可能多的通過水庫乃至河道留在了陸地上。

當時的整個水網不像是正常流通的脈絡,更像是一個網狀的巨大水庫,保持流動僅僅是為了避免水庫變成死水。

當徑流量最大的黑龍江水正式進入水網後,就要將整個水網從相對固定轉向相對流動狀態了。

這個過程必須從總體上做好控製,必須讓這個龐大的水網的流速儘可能緩慢的平穩的增加,而不是突然性的爆發。

否則那就不是為北方水網補充水源,而是人為製造全流域的水災了。

所以,這件有著巨大的現實意義,對現在和未來都有著巨大影響的一件事情,實際執行的時候卻要儘可能安靜。

不能搞出特彆大的動靜,也不會有震撼人心的宏大場麵。

直接負責執行調整的人員,以及負責觀測記錄的人員,負責巡檢和修護的人員,肯定會忙得焦頭爛額。

但不相關的其他行業的普通人,日常生活中不會注意到這件事情正在發生。

三江澤大湖和鬆花江形成的湖泊麵積還是太大了。

水庫的水位每上升一米,容量就會增加至少一千兩百億立方米。

朱簡烜前世的三峽水庫水庫,最高水位的最大需水量也才不到四百億立方米。

黑龍江全流域全年的所有來水一滴都不流入大海,也隻能讓這片龐大的水麵高度上升兩米多。

但是這隻增加了兩米多高的水量,卻比原有整個華北水網的全部水源加起來都要多。

所以在黑龍江才是整個水網的核心水源,三江澤大湖正式蓄滿,黑龍江水加入水網之前,水網本身就是不完整的。

現在汪萊要通過對整個體係內的水閘體係的調度和控製,讓黑龍江水自然而然的無聲無息的彙入。

流域內的工廠、農民都意識不到水麵發生了變化,隻知道用水份額逐漸放開了。

為了這件事情,汪萊在各地的重要水閘和水庫之間跑了一整年,盯著這個轉變從啟動到最終完成。

確保黑龍江全年積累的水量,同樣能在一年的時間內通過北方水網放完。

修補了在這期間出現的破損,確保整個水網運轉流通正常之後,才在今年秋天回到了順天府。

在這整個過程中,汪萊本來就會定期向朱簡烜彙報,在每個比較重要的節點上,也會專門單獨遞交一份報告。

朱簡烜對整個工程的進度了如指掌,所以最終的這份報告根本不用具體的翻開看,就已經知道裡麵的內容都有什麼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