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大明不革命 > 第三二八章 順國的出路

第三二八章 順國的出路(1 / 1)

推荐阅读:

李策淩心情煩躁的離開校場,回到自己日常辦公的宮殿,把自己最信任的幾個大臣都叫過來開會。

出身神洲的明清順三國,在朱簡烜插手大明政治之前,順國是整體組織活力最高的一個。

本來就是最晚建立自己的組織機構的,又長期處於顛沛流離乃至戰爭狀態之中。

過去的一百多年之中,從西安到順天府,再從中原到草原,與蒙古人鬥爭和合作了幾十年,又從西域進入了印度。

隨時都在準備戰爭,或者正在參與各種戰爭,隨時都要做好準備,應對周圍的各種意外土法情況。

組織機構長期高強度運轉,一直沒有機會穩定下來,進入逐步腐朽墮落的階段。

順國原有軍隊戰鬥力和組織機構火力衰退速度都是最慢的。

過去的十幾年間,大明在北伐滅清、開發非洲、奪取美洲、參加歐洲戰爭的時候,順國也沒有閒著。

趁著歐洲亂局在烏拉爾地區奪了一塊土地,而後就開始全力征服印度地區的土邦。

如果不與朱簡烜對比,順國的李策淩也可以算是一代英主了。

印度本土的原有土邦酋首們,要麼在順國大軍壓倒性的優勢麵前徹底的無條件投降,變成沒有實權的貴族到德裡生活。

要麼就是被在負隅頑抗的過程中,被完成土地改革的新軍隊徹底消滅。

消滅這些土邦君主和貴族之後,順國就在新的控製區繼續實行土地改革和社會製度改革。

廢除印度原有的整個舊貴族體係,將原有的土地大部分均分給當地的農民,少部分劃歸順國新貴族所有。

李策淩和前代的順國皇帝,最初參考神洲的傳統將所有國民分成了士、農、工、商四民。

所有神洲本土人,包括順國的漢人和蒙古人,全部都屬於士族。

印度本地人全部屬於農、工、商三種。

本來,在印度傳統的社會現實影響下,順國設置的四民會自然而然形成四個等級。

印度人肯定會將其與原有的種姓製度相對應起來。

但是最近這些年,大明工商業大發展的事實對周圍的影響越來越大。

特彆是朱簡烜本人定年號為天工,將重視工商業的態度變成了國策,直接影響了順國君臣。

順國皇帝李策淩也參考大明的情況,逐步提高了印度工商業群體的地位。

將農、工、商三民列為平等的三種不同類型的“平民”。

但士族仍然保留地位,淩駕於平民之上。

以後世的觀念看,順國並沒有完全廢除印度的種姓製度,但是也大幅度精簡了種姓製度。

人的社會地位劃分從五個層級變成了兩個。

最關鍵的變化是普通農民分到了土地,所有平民都可以被征召為士兵了,從軍不再是刹帝利的貴族特權了。

相比印度原有的社會層級製度,這已經是極大的進步了。

李策淩坐在寶座上,看著臣子們到齊了一起進來,看著他們一起向著自己行禮問好。

李策淩等他們行禮完畢,才讓內侍搬了椅子給他們坐下,然後直接開口詢問:

“按照最近這幾個月的情報,明國接受了拿破侖的請降,以非常保守的姿態結束了歐洲的戰爭。

“關鍵是沒有繼續參與俄國與奧斯曼之間剛剛爆發的戰爭,開始在歐洲封藩建國。

“諸位愛卿都來說說,明國君臣現在打的什麼主意。

“他們是真的熄了繼續開疆拓土之心,準備徹底安頓下來開始休養生息。

“還是因為他們本來就誌不在歐洲,實際上另有所謀呢?”

幾個臣子互相對望一眼,沒有人在這種情況下主動開口。

這種問題看上去很簡單,但皇帝老子顯然有特殊的目的,還是儘量不要馬上參合進去。

李策淩看他們都不說話,就直接點了六十五歲的渥巴錫的名字:

“卿以為如何?”

渥巴錫是準噶爾係的貴族集團的代表。

現在的是順國最初的大順起義軍和蒙古部落聯盟組成的聯合帝國。

順國的蒙古部落以準噶爾部為主,順國皇帝祖上也和準噶爾部聯姻過,現在的李策淩就有準噶爾血統。

雖然聯姻了,但雙方的社會組織方式相差甚遠,雙方終究是聯盟合作關係。

順國範圍內的蒙古各部落的獨立性一直很高。

最近這些年,大順朝廷成功入關了印度,漢人為主的朝廷開始在印度搞土地改革,顯然已經準備在印度正式紮根了。

印度土地富饒,人力資源充沛,農業為主的生產方式,適合建立傳統的神州朝廷。

農業帝國的生產效率遠超遊牧組織。

大順的漢人貴族和軍官一旦在印度紮根,就慢慢開始覺得北方的草原就是累贅了,與蒙古人的關係也就開始疏遠了。

但是與此同時,大明已經把鐵路修到了哈密,已經貼著順國北疆的邊沿了。

順國的北方邊疆屬於蒙古人。

有了鐵路這種交通工具,大明與蒙古人之間的貿易活動迅速增加。

蒙古人直接跟大明人貿易,通過草原特產能換到的東西,比跟順國朝廷從印度榨取的東西精致多了。

民間的走私活動,半官方的滲透行動,在可見或者不可見的地方不斷滋長。

順國朝廷不希望與大明過多的往來,希望北方的蒙古人依賴印度本土的物資供應,而不是直接從大明那邊換。

所以說順國朝廷這幾年一直在想辦法,想要限製與大明的貿易和走私活動。

這導致蒙古人與順國朝廷更加離心離德。

李策淩討論這種敏感問題,直接沒有找普通的蒙古人來,但是身份特殊的渥巴錫叫上了。

渥巴錫雖然也算是準噶爾蒙古人,但是他不是中亞和西域的本土蒙古人,而是帶著族人從俄國跳槽過來的。

所以渥巴錫在順國的蒙古人群體中比較孤立。

關鍵是渥巴錫的部署和同族,大多都集中在順國西北部,在與俄國交接的地方,而不是東方的大明旁邊。

渥巴錫跟大明沒有什麼直接利益糾葛,可以在這種問題上發表相對客觀的意見。

渥巴錫聽到點名,認真斟酌了一下語言:

“稟陛下,臣覺得明國皇帝好大喜功,應該不會就這麼徹底停下來。

“他們現在停止戰爭,很可能隻是短暫的休整,甚至很可能是要再次升級作戰武器了。

“明國皇帝在過去三十多年間,就這樣組織了兩輪大規模戰爭。

“第一輪有三場戰爭,分彆是滅阿曼同時征服北非,北伐滅清順便征服朝鮮,最後是徹底收服日本。

“第二輪也有三場戰爭,分彆是迫使葡萄牙屈服,奪取西班牙的殖民地,插手歐洲大陸戰爭。

“兩輪戰爭之中,每一場單獨戰爭持續的時間都不長,第一輪的三場戰爭都隻打了一年。

“但是在開始戰爭之前,他們的準備周期其實很長,他們要更新他們的武器裝備。

“基於此前的經驗,臣覺得少則年,多則七八年,明國朝廷和軍隊休整準備完成後,肯定會開始新一輪的戰爭。

“目標也許是奧斯曼,也許是俄國,又或者是我們大順……”

李策淩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非常的明顯,但是渥巴錫似乎卻故意沒有完全回應李策淩的意圖。

李策淩表情沒有什麼變化,順著渥巴錫的話直接挑明了目的:

“那如果大明接下來以大順為目標,我們現在開始應該怎麼準備防範呢?”

渥巴錫稍微遲疑了幾秒鐘:

“按照臣的了解,明國皇帝雖然好大喜功,但是卻又非常的謹慎,非常的懼怕傷亡。

“為此他不但下大力氣革新武器,還孜孜不倦的招募仆從軍。

“在戰爭開始之後,他又追求速戰速決。

“不願意主動進攻法國,不願意跟拿破侖打全麵戰爭,而是用談判和招募藩國結束了戰爭。

“基於這種分析,臣認為我們隻讓明國皇帝感到棘手,沒有辦法用較低的傷亡和消耗打敗我們,那他們就可能會放棄戰爭。

“參考大明的經驗,組織軍屯衛所,組織大規模的民兵,發動所有分了土地的平民參戰。

“隻要能讓明國主力軍疲於應付,我們就能有機會成功了。”

渥巴錫說的似乎很有道理,但李策淩聽完就忍不住提醒了一句:

“按照歐洲的情報,拿破侖做了跟我們類似的事情,將征服的大部分土地分給了當地農民。

“但明國軍隊抵達的時候,得到土地的農民卻並沒有抵抗。

“明國宣布保護他們已經分到的土地,還把拿破侖分給法國軍官的土地也拿出來,繼續分給當地的所有平民。

“結果德意誌地區的平民迅速倒戈,成了現有的大明體係的一部分。

“我們能夠發動這些平民,跟隨我們一起對抗印度本地的貴族,就是因為我們給他們分了土地。

“印度本地的邦國貴族不可能放棄土地。

“但是明國不在乎這裡的土地,可以和我們做一樣的事情。

“無論是我們統治他們,還是明國直接統治他們,他們得到的利益不會變少。

“如果大明軍隊打敗我們的軍隊,將我們的軍官貴族的土地也分給平民,平民就能從大明得到更多土地。

“這種情況下,那些平民為什麼還要為我們而戰?”

渥巴錫張了張嘴,心中有一個想法想要說,但是靠在自己的身份,最終忍住了這個衝動:

“這……臣就不知道應該如何了,請陛下恕臣愚鈍。”

李策淩也沒有追問,而是看向現場的其他人:

“諸位可有解法?”

幾個大臣嘀咕了一會兒,一個四十多歲的漢族軍官站起來說:

“陛下,分田改革能發揮力量,但卻無法抵擋支持相同製度的更強大的敵人,那我們是否可以反其道而行之?

“就和明國一樣給功臣封藩建國,讓他們在各地直接抵抗明國的軍隊。”

李策淩還沒有表態,旁邊的另一個大臣就開口了:

“藩國一樣會倒戈,他們可以直接成為明國的藩鎮,為什麼還要當我們大順的藩鎮?”

李策淩聽得忍不住直皺眉,好不容易完成對地方的掌控,現在卻要再放出去,可能真的太難收了。

幸好這種思路也沒有什麼用處: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做?”

這時候一個六十多歲的老官員開口:

“老臣以為,可以兼而有之……

“繼續保持當前的土地改革方案,同時將作為明朝藩國的身份由虛落實。

“讓咱們真正成為明國的藩屬國……”

李策淩聽到後麵就更加忍不住皺眉了:

“你的意思是要不戰而降嗎?”

老官員馬上解釋:

“這不是投降,這隻是執行太祖皇帝的承諾,我們在一百多年前的時候,就已經接受了明國的冊封了。

“現在姿勢將這份要求正常執行,將我們與大明的關係變成正常的……”

李策淩打斷了老官員的繼續解釋:

“先不討論這個問題的細節了,先討論正題要怎麼解決。

“你們難道認為,明朝會什麼要求都不管,單純的允許我們現在整體成為藩國嗎?

“如果他們要將我們拆分開來,變成幾個省的呢?

“就算是我們現在開始將藩國落實,那大明就一定願意接受這樣的結果嗎?

“會不會找個理由來‘平叛’?”

幾個臣子都是沉默不語,因為李策淩說的都是現實。

實際上的藩國,那可是實際上的臣子,不再是獨立的君主,無法再自己決定自己的事情。

關鍵是以往順國實際上搞過區彆對待,留下了大量內帝外王的證據。

大明對順國不爽,隨時可以拿這些證據說事。

現場沉默了許久,沒有人能解決這樣的麻煩,現在的局勢太過惡劣了。

這時候渥巴錫再次開口了:

“陛下,是否需要臣跑一趟俄國,跟俄國的君主聯絡一下,邀請他們合作對抗明國。

“麵對明國這個恐怖的敵人,我們與俄國以往的矛盾其實都不足為慮了,我們實際上變成了唇齒相依的盟友。

“明國如果滅掉了大順,那俄國就是下一個目標,反之也是一樣。

“甚至我們應該調停俄國與奧斯曼的關係,建立一個大順、俄國、奧斯曼三國的同盟,針對明國的互助同盟。”

渥巴錫一家曾經同時混跡於俄國王宮和奧斯曼宮廷之中,在兩邊都有一些熟人,也確實適合做調停人。

李策淩覺得渥巴錫的方案沒問題,但采用這個方案就意味著要繼續抵抗,不考慮與明國合作了。

李策淩思量許久,最終還是不敢輕易決定,隻能嘗試兩邊混:

“你單獨去一趟,不要以朝廷的名義大張旗鼓的去,你就以拜訪舊友的名義去,探探俄國的口風。

“另外鴻臚寺派人,去拜訪大明的鴻臚寺人員,探探大明對我們的態度和口風。”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