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昏暗無垠的天地內,蘇信緩步朝前方走著。
他環顧著周圍虛空,跟他當初在帝君層次的九幽聖境,大致相同。
唯一的區彆是,帝君層次的九幽聖境共有三層空間,而國主層次,就隻有一層。
“嗯,出現了……”
蘇信抬頭,望著前方那無垠的虛空,一道絢麗的神光亮起,緊跟著,一幅巨大的圖卷,便在蘇信麵前緩緩打開,最終更是完美呈現在他的麵前。
“這,便是千道圖?”
在進入這試煉之前,他也從紅日國主,以及燼天盟主、七葉帝尊那儘可能獲得這場試煉中的訊息。
也知曉,國主層次九幽聖境內,存在的機緣,便是千道圖。
顧名思義,這是一幅蘊含了上千條技藝道路的巨型圖卷。
“太龐大了。”
蘇信仔細看著呈現在自己麵前的這幅巨型圖卷。
圖卷之內,乃是一片遼闊無垠的巨型陸地,而在這片陸地之上,沒有山嶽、叢林,有的隻是一條條江河、湖泊、溪流……
這些江河、湖泊、溪流都是彼此連接在一起的,猶如一張巨型的蜘蛛網,在圖卷的陸地上,蔓延開來。
而蘇信從這些江河、湖泊、溪流當中,都能夠清晰的感應到道的存在。
從低往高看……那一條條溪流,對應的,就是那些技藝道路中的一種種玄奧,這些溪流數量,是整個千道圖最多的。
而數十條溪流彙聚在一起,便是一方湖泊,一方湖泊對應的,就是一條完整的技藝道路。
“這千道圖內,一共1084方湖泊,也對應了1084條不同技藝道路?”蘇信暗暗震驚。
他了解過,能夠出現在這千道圖內的技藝道路,一路修行參悟下去,都是可以通往終極境,並非那種自己都不知道後果如何的禁忌道路。
而這樣的終極道路,竟然真的有上千種?
第(1/3)頁
第(2/3)頁
蘇信目光從這1084方湖泊上逐一掃過,很快就發現了對應‘物質極限’道路的那方湖泊。
“物質極限道路,是追求絕對的物質力量,破開天地一切規則束縛,我弱小時剛接觸這一道路,隻感覺匪夷所思,但現在看來,這條道路,也隻是混元世界存在的上千條技藝道路的其中一條。”蘇信暗歎。
而在湖泊之上,便是江河!
數十方,甚至近百方湖泊的水流彙聚在一起,方才是一條江河。
這千道圖內,僅僅隻有十六條江河。
這些江河,對應的,便是混元世界存在的一條條融合道路了。
“這世間技藝道路有上千,可融合道路,卻僅僅隻有十六條?”蘇信也不禁暗歎,而在這十六條融合道路當中,蘇信也仔細查探了一番。
當即便在其中感應到了‘生滅結合’道路,還有天五所鑽研的‘雷滅之道’。
“我之前一直以為,雷滅之道,就是雷霆與毀滅兩者融合,可現在才明白,遠沒有這般簡單。”蘇信暗道。
不管是雷霆,還是毀滅,自身都擁有龐大的體係,兩者結合的方式有很多種,而雷滅之道,是將不同雷霆毀滅結合的方式,再進一步融合。
十六條融合道路,每一條都複雜深奧無比。
然而在這千道圖當中,代表融合道路的‘江河’並非就是極限,在整個千道圖的中央,最核心的區域,有著一片深邃且朦朧的遼闊海洋。
這片海洋,才是整個千道圖的真正核心。
而這片海洋蘊含的道,蘇信隻是略微感應,便明白過來。
“生滅轉化道路!!”
“在這千道圖內,由密密麻麻大量溪流彙聚,形成一方方代表技藝道路的湖泊,再由1084方湖泊彙聚,形成了十六條融合道路,而這十六條融合道路彙聚之下,便有了最龐大的海洋,也就是生滅轉化道路。”
“不對……”
“我這隻是從低往高處看,可若是從高往低處看……整個千道圖,生滅轉化道路才是一切力量源泉,是它衍化出一條條支脈,也就是那十六條融合道路,再由那十六條融合道路,衍化出一條條技藝道路。”
蘇信眼睛一亮。
第(2/3)頁
第(3/3)頁
以不同的角度,看待這千道圖,竟是能看到截然相反的兩種構造運行過程,可實際上這千道圖內的不管是江河、湖泊還是溪流,都是出於絕對靜止的,根本就沒有流動。
“好奇妙。”
蘇信也不禁感慨這千道圖的奇妙。
而緊跟著,他內心便開始激動,甚至狂熱起來。
這混元世界中技藝道路上千種,可平日裡他根本就沒機會去接觸太多,他之前鑽研物質極限道路,很大程度上還是因為他師尊北冥宮主的引導。
正常情況下,在宇宙海內想要接觸到一些技藝道路,的確很難,很多時候都需要靠自己去慢慢摸索。
可靠自己摸索,耗費大量時間才有可能摸索出一條或是兩條自己可以參悟的道,但在這條道路上自己參悟天賦到底如何,是不是比較適合自己參悟的,也會沒底。
但現在,這偌大的千道圖,就擺在他麵前,整個混元世界存在的1084條完整的,都以‘湖泊’的方式進行呈現,他都不僅僅隻是接觸到了,而是可以直接進行鑽研領悟。
他完全可以將這些技藝道路全部嘗試參悟一番,反而從中挑選出自己參悟速度最快,參悟天賦最高的那些技藝道路,之後再往這些道路上去提升。
至於彆的技藝道路,就可以通通不用去考慮了。
巨大的千道圖下,蘇信已經盤坐了下來。
他仔細看著那圖案的上一方方湖泊,並沒有急著去領悟那些融合道路。
“眾多技藝道路,都完美呈現在我的麵前,而我卻隻有兩百萬年時間,可以去努力參悟……”
“那現在要做的,首先是將這些技藝道路,全部嘗試參悟一次,找到那些我參悟起來比較容易的道路,然後根據自身的體係,再從中挑選出最適合自己的技藝道路,還有融合道路……”
蘇信很清楚自己當下該做些什麼。
當即,他便一條條技藝道路,開始嘗試領悟起來。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