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知否:從截胡華蘭開始 > 第七十九章 獵雁、納征

第七十九章 獵雁、納征(1 / 1)

推荐阅读:

最新網址:得了皇帝的恩準,楊文遠成功進了皇家園林獵雁。

為了保證此次獵雁的成功率,楊文遠還特地挑選了趁手的弓。

弓也分為射弓和力弓兩種。

力弓是用來訓練臂力的弓,無法用於實射。

射弓顧名思義,是實戰時用的弓。

正常的射弓都在三石以內。

因為超過三石的射弓,所需要的材料都很珍貴,所以並不多,但是武勳家裡一般都備有這類強弓。

楊家自然也有。

楊文遠此刻手中握著的就是五石射弓。

楊文遠如今身子氣血還未到鼎盛的時候,所以練了這麼長時間臂力,還是五石弓用著順手。

而楊家最頂級的弓屬於初代平陽侯。

當初初代平陽侯被太祖賜予平陽侯爵位後,那個隨著他征戰多年的七石弓,同時也被初代平陽侯賦予了“平陽弓”的稱號。

七石……

就算楊文遠有係統給的金手指,也不敢保證將來能不能把平陽弓當做射弓用來實戰。

後來繼任的幾位平陽侯,也都是把平陽弓當個精神象征帶在身邊,其實自用的大多都是三石弓。

所以楊文遠有時候都有些懷疑,初代平陽侯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形猛獸,用的射弓居然是七石的……

難道也是擺個樣子?

想到這,楊文遠心裡連忙暗道幾聲罪過,自己作為楊家的下任平陽侯,居然產生了這樣大逆不道的想法,實屬不該。

我楊家先祖就是牛逼,毋庸置疑!

風餐露宿了幾日。

楊文遠總算是逮著了機會,遇上了一隊排成人字形的大雁。

待大雁快飛至上空,楊文遠當即挽起強弓,對準落在最後麵的大雁射出一箭。

“鏘!”的一聲,繃緊的弓弦強烈震動。

緊接著楊文遠特意選的包著箭頭的箭矢“嗖”的一聲急射而去,帶著巨大的破空聲轉瞬間命中目標的翅膀。

隨著大雁發出一聲哀鳴,大雁原本的隊形立刻紊亂。

眾多大雁皆是急速扇翅,四散而開。

楊文遠正要挽起弓繼續射箭,卻是見其中的一隻大雁“嘎”了一聲,繼而掉頭,朝剛才受傷的那頭大雁飛去。

這不由得讓楊文遠的動作定了定。

原地愣了半響,楊文遠收起弓遞給旁邊候著長青,轉而拿出準備好的網和紅漆鳥籠,快速朝大雁的落點跑去。

少頃,楊文遠趕到大雁的落點。

抬眼望去,隻見兩頭大雁一隻落在地上,一隻在低空盤桓,互相“嘎嘎”叫。

楊文遠貓在草叢裡,手裡拿著網看準時機,徑直朝飛的不高大雁扔去。

空中的大雁躲閃不及,成功落入網中。

楊文遠臉色一喜,趕緊上前按住在地上翻滾不止的大雁,防止它動作太過劇烈,導致繩網越纏越深,繼而受傷。

楊文遠扯過兜網,一把按住了大雁命運的後勃頸,成功讓它安分下來。

接著楊文遠一手一個,快速把兩隻大雁裝進帶來的籠子裡,這才稍稍心安。

但這也不得消停。

楊文遠接著又是快步往外跑,長青則跟在後麵快速追趕。

“公子,一對雁都已經獵到了,你跑這麼快乾嗎?”

“獵是獵到了,但你沒看他們都受傷了嗎?我得趕緊回去,找人來看一下才放心,不然這段日子的苦心可都全白費了!”

楊文遠的聲音在山林裡回蕩開來。

楊文遠一溜煙地跑回侯府,連忙找人來看診,得到的結果除了有一隻大雁翅膀受了些傷,並無大礙。

楊文遠這才鬆了口氣。

要是獵來的大雁死了,這可不是吉利之相。

有句話說得好,付出的越多,沉沒成本越大,越是珍惜。

因此,楊文遠對自己不辭辛苦得來了一對大雁,自然是百般嗬護。

除了治好了它倆的傷,還另外找了兩隊人日夜看守照料,自己也時不時去看看。

恨不得把這對大雁捧在手心裡,生怕有一丁點兒閃失。

用楊如錦的話來說就是:像是供祖宗一樣供著。

楊文遠自然得重視。

這對大雁不僅可以當做納征時的主聘禮,未來也可以商量著另擇良辰許願而放之。

又是一番唯美的畫麵。

一雁兩用,一魚兩吃,豈能不小心愛護?

……

三月十六,宜祈福、求嗣、納采、訂盟、進人口。

這一天一大早,齊衡清早收拾利落,來到平陽侯府。

今天是他作為楊家選定的納征禮人選之一,陪著楊宇卿夫婦一起去前往盛家下聘。

雖說平寧郡主不想齊國公府重回軍伍路子,但看官家近些日子有倚仗、提拔楊家的意思,因而也對齊衡親近楊文遠沒怎麼反對。

所以當楊文遠上門相邀的時候,平寧郡主欣然應允。

積英巷。

盛家。

這天盛府不同往常,府門大開。

有了盛老太太以往的人脈關係,還借著盛家即將和平陽侯府即將結親家的勢,今日的盛家可謂是高朋滿座,賓客盈門。

宥陽老家的盛家大房盛維,已經於前幾日帶著自己的妻子李氏,兒女盛長鬆、盛淑蘭、盛長梧、盛品蘭到了盛家。

王若弗也早早去信給從小養育自己的叔叔,但是卻和原本揚州時一樣,得來的隻有一封“家事耽擱”的回信,惹得王若弗不由紅了眼眶。

她明白這是叔叔擔心自己一個隔著好幾層的商賈親戚,來這會讓王若弗麵上不好看,所以一直推辭。

但王若弗其實哪裡管的了那麼多。

她隻想讓叔叔今日也到現場來,慶賀寬慰。

讓他明白當年膝下養著的野丫頭如今過得不錯,還給女兒也許了門好親事。

但一連跟著去了幾封信,叔叔也是敬謝不敏。

王若弗忙著婚事離不開腳,隻能作罷,但心裡已經暗暗打定主意,華蘭的親事最快也是下半年,中間還有很長時間。

等婚期定後,自己須得提前親自去叔叔家一趟,非要把人給請來。

盛家府邸今日內外都洋溢著濃厚的喜慶氣息。

賓客們從四麵八方趕來,絡繹不絕。

府門前張燈結彩。

大紅喜慶的禮花高高掛起,微風輕拂間隨風搖曳,宛如舞動的精靈。

府邸內。

紅綢緞帶穿行在廊柱之間,與府內古樸典雅的裝飾相得益彰,顯示出主人家的品味格調。

庭院寬廣,青石鋪就的地麵早已清掃乾淨,賓客們紛紛落座擺滿美酒佳肴的圓桌。

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熏香和食物的香氣,讓人不禁垂涎欲滴。

賓客們或三三兩兩地交談,或互相舉杯敬酒,共慶這美好的時刻。

有的則在低聲細語,分享著彼此的喜悅和祝福。

在廳堂的正中央,一張特大的紅桌尤為醒目,上麵堆滿了各種精美的禮品,旁邊則圍坐著盛家的親朋好友。

華蘭此刻正在壽安堂內,穿著華美的新衣端坐在椅子上,臉上帶著嬌羞和期待。

身邊圍坐著同輩女眷,輕聲細語地交談,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華蘭姐姐,你是怎麼和平陽侯府的小侯爺認識的?”

“就……就那樣認識的呀!”

“華蘭姐姐,我聽如蘭妹妹說,伱們冬日去冰嬉了?冰嬉有意思嗎?”

“……”

下麵孫輩們嘰嘰喳喳的言談,看到這一幕的盛老太太,也不由得露出老懷安慰的神色。

這般的盛家,實在是再好不過了。

正堂。

盛紘和王若弗坐在方桌兩旁焦急等待,時不時仰著頭往外張望。

方桌上擺了兩個碗,投入清水,兩邊各放入兩尾金魚,再插入箸(筷子)一雙、彩帛兩緞,此為“回魚著”,象征夫妻生活如魚得水。

回魚著旁邊有一個用紅布鋪著的托盤,裡麵放置著兩封書信,是兩家通好的禮書。

眾人翹首企足下,楊家的下聘隊伍到了。

隊伍之首,便是楊文遠獵來的一對大雁,旁邊跟著的則是一個挑著“許口酒”的人。

酒瓶用白色的細網裹住裝飾,其上又配了八朵大紅花,除此之外,花紅擔子上也插上了紅花,謂之繳擔紅,圖個吉利。

此時楊宇卿、長柏、齊衡騎著神采奕奕的高頭駿馬,處在隊伍中央,陳大娘子坐在其後的轎子上。

緊接著的便是抬著聘禮的隊伍。

這些嫁妝琳琅滿目,有金銀珠寶、絲綢綾羅等,每一件都是精挑細選之作。

而裝著嫁妝的箱子上,全都貼著紅紙,上書“囍”字,象征著雙喜臨門,喜氣洋洋。

隊伍中還有敲鑼打鼓的樂手。

他們手持樂器,奏出歡快喜慶的旋律。

隨著樂聲的節奏,隊伍緩緩行進,猶如一條蜿蜒的紅色巨龍。

直到盛家府邸門口,才駐足。

“汴京平陽侯府楊家,特來送聘!”

話音落下,盛府門口早已等待許久的傳使伺機而動,一邊往正堂跑,一邊高聲呼喊。

“汴京平陽侯府楊家,特來送聘!”

“主禮塞外大雁活禽一對!副禮無數,欲替嫡子楊文遠禮聘盛府嬌矜,恭請應允!”

門外恭敬行禮的傳使話音落下,端坐在椅子上盛紘同王若弗互相對視一眼,皆從對方眼裡看出欣喜高興之色,點了點頭,雙手交持捧在胸前,朗聲道:

“允!”

“允!”

“允!”

一道道高聲唱名在盛府內此起彼伏,傳到了盛府大門前。

“恭喜楊家,賀喜楊家,萬千之喜!”

“貴府嫡子楊文遠,求親盛府嫡長女盛華蘭,姻親家答:‘允!’”

聞言,楊宇卿領頭下馬,長柏、齊衡緊隨其後跟著下馬,陳大娘子也從轎子裡走了出來。

長柏同楊宇卿、陳大娘子站成一排,朝盛家大門作揖。

其後楊宇卿高聲道:“楊宇卿夫婦代楊家兄長,恭謝答允!”

言畢,吉時已到,禮聘已成。

紅鞭炸響,鑼鼓喧天,樂聲悠揚。

楊家禮聘送入盛家,放在正屋廳堂,備上香燭、酒果,告祝天地祖宗,然後請夫婦雙全者挑巾開啟。

一番喜慶宴客後,賓客漸散,盛家也擺出回禮。

紫羅及彩色緞匹、珠翠須掠(即胡梳,梳理胡須的小梳子)、皂羅巾緞、金玉帕環、七寶巾環、篋帕鞋襪一類的女工,還有茶餅、果物、羊、酒。

除此之外,還需將方桌上預先備好的回魚箸送去楊家。

最後附上婚啟的正式答複,以及回禮清單。

一天下來,回禮入平陽侯府大門,楊家與盛家之間的納征禮正式禮成。

入夜。

壽安堂。

“如今納征禮已成,我先前說的給華兒找個宮裡嬤嬤的事,已經有了眉目,過些日子就能來家裡。”

王若弗聞言一喜,急忙道:“有勞母親費心了!”

“華兒是我的孫女,我自當用心,用不著謝。”

盛老太太對華蘭說道:“書塾也不必去了,這些日子就在我房裡學習大娘子該有的本事,等宮裡嬤嬤來了家裡,就跟著學習禮數。”

“是,祖母。”華蘭點頭應下。

“母親,既是教養嬤嬤,不如能否讓家裡的女兒也一起跟著學?”盛紘語氣中帶著期待道。

“是啊,母親。”

王若弗也跟著應和道:“如兒、明丫頭她們要是跟著宮裡的教養嬤嬤學著,日後許的人家也能往上提一提。”

盛老太太略作沉思。

“等那位嬤嬤來家裡,我和她提一提,畢竟我先前隻和她說了華兒,也不好替她做決定。”

大人們在上首談話,明蘭和如蘭兩個小家夥坐在最後邊,貓在一起竊竊私語。

“六妹妹,今天淑蘭姐姐你看到了嗎?”

明蘭瞄了一眼正在說話的祖母,悄悄往嘴裡塞了甜食,輕輕點了點頭,小聲道:

“知道啊,怎麼了?”

“淑蘭姐姐好像也要結親了,”

如蘭湊到明蘭耳邊輕輕道:“我昨夜聽父親、母親在家裡敘話,說是要把淑蘭姐姐許給一個十二歲便中了秀才的神童。”

“十二歲的秀才?”明蘭聞言神色一驚。

自家的幾個哥哥和小侯爺楊文遠下個月就要參加府試,過了才能稱為“童生”。

然後再考中一次院試,才能稱作“秀才”。

淑蘭姐姐結的親事,居然是一個十二歲的秀才,這讓明蘭如何不吃驚。

“是吧?”

如蘭撐著小腦袋,臉上一臉憧憬,“淑蘭姐姐和大姐姐都有了這麼好的親事,也不知道我將來的夫君是何等身份?”

明蘭聽著也點了點頭,眼睛裡露出些許希冀。

(本章完)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