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知否:從截胡華蘭開始 > 第六十九章 上元佳節

第六十九章 上元佳節(1 / 1)

推荐阅读:

最新網址:“既然你明白,那是最好不過的。”

壽安堂裡,盛老太太拉著華蘭的手道:“你要知道,再是高官顯貴家的女兒,嫁了人,便是女人的第二次投胎。”

華蘭回家後,就同盛老太太說起了今日在王家的事,還提及了王若與的所作所為。

和祖母說話,華蘭自然不藏著掖著。

直說了自己覺得王若與這個姨母對自家沒什麼好意。

盛老太太點頭讚同。

“當年我帶著你父親去王家提親前,事先打聽過,你那個姨母雖然相貌才學都不錯,但是身上有很多高門貴女寵出的壞性子。

而你母親雖然有很多不及她姐姐,但有一樣是頂好的,就是沒什麼壞心思,這一點就遠遠勝過了你那姨母。”

盛老太太繼續說道:“雖然伱姨母怕是沒什麼好心思,但你母親這人性子直,怕是察覺不出來,又加上從小養在你叔父家,缺少家人的疼愛,對你王家那邊很是親熱,將來怕是會被你姨母輕易拿捏。

過了年,等我家和楊家結親的消息傳出去,她怕不是總是要上門來纏著你母親,我不好說,隻能由你給你母親提提醒。”

華蘭點頭應是,“是,祖母,我在家裡的時候會看顧著的。”

“有你在旁邊看著,我放心。”

盛老太太笑著點頭,又道:“不過隻要你那個姨母做事不是太過,你也不必管,照顧著點你母親的麵子,些許財帛我盛家還是出的起。”

“是,孫女記下了。”

“嗯,你心裡有個尺寸就行,當下還是繼續和房媽媽學好管賬的本事,等納征禮之後,我再托人找個教養嬤嬤,我盛家的女兒,不比彆家差!”

……

時間一晃。

轉眼間上元佳節已至。

上元節,也稱春燈節。

汴京是“上元五夕”。

正月十四開始,正月十八結束。

其餘各地是“上元三夕”,隻到正月十六。

上元佳節期間,城門弛禁,通宵開放。

特彆是正月十五當天,遊人雲集禦街兩廊下,歌舞百戲,熱鬨非凡。

比春節那天也是有過之而不及。

上元佳節既然能另名為“春燈節”,那節日主要娛樂活動自然與花燈有關。

猜燈謎、舞獅、舞龍燈、放煙花等活動數不勝數,各色花燈遍布全城。

積英巷。

盛家。

天色剛剛暗下,眾人快速吃完了晚膳,各自回院裡打扮,準備等下全家出去逛花燈。

“婦人又為燈球燈籠,大如棗栗,加珠翠之飾,合城婦女競戴之。”

大周上元節時,流行往頭上戴花燈首飾。

經過能工巧匠的手,能打造出如同棗子、栗子一般大小的花燈頭飾,再輔以珍珠、翡翠做裝飾。

晶瑩剔透,光彩奪目。

戴在頭上,一下就成為了今夜最耀眼的頭飾。

華蘭此刻就坐在梳妝鏡前,由王若弗在身後把花燈首飾戴在頭上。

貌美如花的姿色在隱隱燭光下,更顯得光彩照人,美不勝收。

“美,真的是美極了!”

王若弗看著鏡子裡儀態萬方、綽約多姿的華蘭,不由發自內心的讚歎道:“不愧是我的女兒,這般好姿色,做個侯府大娘子怎麼也是合情合理的!”

“母親……”

華蘭聽著有些臉紅,不敢讓王若弗再說下去,趕緊起身讓王若弗坐下去,“輪到我來給你戴吧。”

華蘭接過劉媽媽遞來的花燈首飾,輕輕戴在王若弗頭上,誇讚道:

“母親戴著也顯得年輕了許多。”

“哪裡哪裡,你這孩子,競會亂說!”

王若弗嘴上說著不好意思,但還是仔細瞧了瞧鏡子中的自己,“看著像是年輕了幾歲,劉媽媽你覺著呢?”

一旁的劉媽媽作為最佳捧哏,自然是好話遞上。

“大娘子,這是自然,我看著還覺得像是看到了年輕時候的姑娘呢。”

“對,母親,我看著也覺得你年輕!”

如蘭在旁邊搖晃著小腦袋,一副傻樂的模樣,頭上也帶著個小巧的花燈,華蘭見狀,趕忙把如蘭的小腦袋扶正,食指輕點如蘭的額頭。

“你頭上戴著的可是花燈,再是這樣亂搖頭,小心把頭發燒沒了。”

平陽侯府。

楊家。

今天是上元佳節,楊文遠自然也是要出去玩樂的。

旁邊還帶著一個拖油瓶,楊如錦。

楊宇卿官居兩品,而陳大娘子作為高官家眷,今夜都是要去宣德樓那邊的看台上,陪著皇帝一起賞花燈,所以早早就提前去了,並不和楊文遠、楊如錦一起。

楊文遠按理說也要跟著去。

但楊文遠自然不願意。

去看台上和一群糟漢子待在一塊,哪有自己去逛花燈自在。

“楊如錦,你到底有完沒完,你頭上戴這麼多花燈頭飾,不怕把頭發燃了?”楊文遠看著楊如錦頭上已經戴了三種花燈頭飾,還在慢條斯理地讓她的貼身女使,彩盒往頭上戴,不由出聲吐槽道。

楊如錦依舊不緊不慢,“堂兄你又不是姑娘家家,自然不懂。”

楊文遠:……

你了不起,你清高,你現在可以嘲笑我了!

過了好一會兒,楊如錦才戴好了滿頭的花燈頭飾。

看著被各式花燈頭飾襯著的楊如錦,楊文遠不得不承認,這些彆出心裁的頭飾確實讓楊如錦更顯得俏皮可愛,青春少女味撲麵而來。

如錦,是堂兄我膚淺了!

女子頭上戴燈,男子也一樣可以戴。

不過不同於女子將花燈戴在自己頭上。

一般達官顯貴和富商大賈的子弟不會在自己頭上戴花燈,而是讓自己的隨從、親衛們戴在頭頂。

這種花燈謂之“火楊梅”。

將乾棗磨成粉、搗炭為屑,將棗粉、炭屑拌在一起,澆上油蠟,團成圓球,用一根鐵枝一一穿起來,放在頭頂,跟著主人上街。

負責守衛安全的同時,也能幫主人家抖威風。

旁邊長青的頭上就戴著幾串“火楊梅”。

楊文遠本是不想讓長青戴的。

但誰讓楊如錦非要纏著說,想看看楊文遠戴“火楊梅”是什麼樣子。

那就隻能苦一苦長青了。

出門前,楊文遠把自己的那把扇子也給捎帶上。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