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知否:從截胡華蘭開始 > 第六十六章 正月初二,歸寧日(求追讀!)

第六十六章 正月初二,歸寧日(求追讀!)(1 / 1)

推荐阅读:

最新網址:正月初二,歸寧日。

不同於往年的無精打采。

今日的王若弗可謂是春風得意。

一大早整個人就樂嗬嗬的,臉上滿是笑容。

丈夫成了京官,這是一喜。

女兒眼見著要成為侯爵府的大娘子,雖然不好對外人說,但也是二喜。

雙喜臨門。

今天是能回娘家裝……看母親的日子,王若弗自然是春風滿麵。

往年這時候都是自己姐姐康王氏的高光時刻,今天輪也該輪到自己了!

見王若弗一臉喜色,盛紘覺著有幾分好笑,但心裡也是暗自得意。

以往跟著王若弗回門的時候,雖然王老太太表麵上待兩個女婿一樣,但明裡暗裡還是偏袒康家女婿。

王家的那個大舅哥也一樣。

並且表現的很是明顯,隻把自己當成個陪襯。

但現在不同了。

縱使王家和康家都是世代簪纓的大族,康家老太爺和王家的老太爺更是先帝的肱股之臣,但誰讓大舅哥和康家女婿自己不爭氣呢!

如今大舅哥和康家女婿的仕途全都不佳,而自己仕途蒸蒸日上,已經成為京官。

前途和他倆相比一片光明。

自己兒子長柏也是一個讀書苗子,應當能續接盛家的門楣。

更彆說自家華兒即將成為侯府大娘子……

不能想,不能想,盛紘隻覺得越想自己身子越熱,恨不得起身打幾套拳助助興。

隻恨不能仰天長嘯,大喝一聲:

“二十年河東,二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窮!”

……

王家。

王家作為世代簪纓的大族。

在汴京還是有一處好宅子的。

到了地方,王若弗和盛紘帶著家裡的兒女從馬車上下來,正好遇上了康王氏,王若與和康家女婿,康海豐也正帶著康家兒女。

和王若弗一樣,王若與也育有一兒兩女。

不過嫡子的雖然數量一樣,但妾生子的數量卻是天差地彆。

盛家有四個妾生子。

但是康家卻是連二十都打不住。

要知道,康海豐可是養了幾十房小妾。

如果不是康王氏一直在使手段,這個速度還能一直攀升,看不見峰值。

康海豐:這遠遠不是我的極限!

不過雖然領進家門的小妾多,但並不意味著康海豐在家裡強勢。

恰恰相反,康海豐在王若與麵前根本抬不起頭。

康海豐納妾進門主打一個隻管自己爽。

但是對小妾們和庶子庶女們卻是一點都不管,都是王若與這個大娘子負責。

並且連著康家的一部分開銷,都是王若與拿嫁妝來負擔。

拿妻子的嫁妝補貼家用,康海豐自然在王若與麵前強勢不起來。

也正是因為如此。

其實盛紘一直打心眼裡瞧不起這個連襟。

要知道,即便是盛紘如此寵愛林噙霜。

在聽到林噙霜攛掇要拿王若弗的嫁妝來補貼墨蘭的嫁妝時,想都沒想都給否了,說出“隻有不要臉的男人才會動媳婦的嫁妝”的這句話。

可見盛紘對於男子動媳婦嫁妝這一行為是極為鄙視的。

更彆說是康海豐這種,拿妻子嫁妝養小妾的行徑了。

沒那本事就彆乾那事,讓有能力的人來做!

兩邊兒女互相朝長輩打招呼。

寒暄完,王若弗和姐姐王若與走到了一起。

盛紘則是和康海豐並肩往裡走。

其實看到盛紘的那一刻,康海豐是有些尷尬的。

畢竟自己這麼多年一直原地踏步,而原本有些看不上的盛紘卻是節節攀升,眼看著官位就要越過自己。

已然是時過境遷。

盛紘今日興致高,有意攀談,但顯然康海豐的興趣不大,隻草草說了幾句,就悶頭往前走。

王若弗和王若與那邊也是一樣。

但王若弗不會察言觀色,隻有和姐姐久彆重逢的欣喜,依舊在自顧自的說。

末了見姐姐王若與腳步加快往前走,也是連忙跟上去。

湊到跟前繼續說話。

王家大舅哥,王衍也需要陪媳婦歸寧,所以並不在,隻有王老太太一個人在家。

眾人進門,先是給王老太太請安行禮,然後各自落座敘話。

這些年落座的位置早已固定。

康王氏一家直接坐在了靠近王老太太的那一側,盛家坐在另外一側。

一家人坐下聊起了天。

聊來聊去,自然就聊到了盛家進京的事。

“多虧了當年親家母來我家上門求親,不然我家怕是要錯失了你這個好女婿。”王老太太對著盛紘笑道,臉上寫滿了滿意。

當年本是礙不過盛老太太麵子,再加上盛紘看起來還行,所以才應了這門親事。

沒想到到了今日,一手閒棋卻是讓人眼前一亮。

盛家進了汴京,再加上盛老太太原本留下的關係,盛紘的官路隻要不犯什麼大錯,能走的很是順暢。

日後也能成為王家倚靠的人家。

不像康家女婿那個不爭氣的。

徒有康家的門第。

誰知是外強中乾,繡花枕頭,卻是連盛紘都要比不過。

倒是苦了自己的大女兒,隔三差五的就要回娘家抱怨一通康海豐乾的破事。

不是新納了一門小妾,就是家裡又多出了一個庶子庶女。

總歸是一門的爛糟子事。

王老太太也隻能歎時也命也。

本來盛老太太當年上門求親,沒說準了要求娶哪個,是王若與自己隔著簾子瞧了,自個兒挑的康家。

要說按當年的情況,這門親事也不算挑錯。

王老太爺和康老太爺都是先帝的肱股重臣,兩家門當戶對,再加上當時康海豐剛剛中了進士,正是意氣風發的時候。

而盛家探花郎早逝,在官場上並沒有什麼根基。

所以王若與當時選康家也沒選錯。

但麵上是看過去了,裡子卻是隻有自己經曆才知道苦甜。

康海豐是家中獨子,在萬千寵愛中長大。

這樣出身的大族公子哥兒,免不了有一些紈絝之氣,康家女婿也是免不了俗。

官途不顯也就算了,但是偏偏是個風流性子,到處沾花惹草,讓王若與為他善後。

王若與為此做了很多狠毒的事,下胎打藥,發賣庶女,一個原本風評不錯的王家嫡女落得了個善妒的名聲。

王老太太有時候不免在腦海裡想:要是當初按照盛老太太的意思,把兩家的親事互換下就好了。

但她哪裡知道,當年盛老太太來王家就是衝著王若弗來的。

並不做他想。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