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開局一把刀,狂掃八荒 > 第0458章 壞事傳千裡

第0458章 壞事傳千裡(1 / 1)

推荐阅读:

這就不美啦,所謂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裡,傳出去肯定會被彆的校長笑話。

校長巡視過責任田猛一開犁,狠聲的說道:“老子就看不慣他們兩口子傲嬌的摸樣,兩個窮鬼、一個還是病秧子,有啥本錢在老子麵前嘚瑟。”

他老婆被這麼一粗暴用力,痛的嗯啊一聲叫出來,不爽的說清點。

校長夫人旋即不悅的說文明點,注意自己的身份。彆以為我不曉得,你是覺得周阿香漂亮,一朵鮮花插到了牛糞上對吧,哼。

知夫莫如妻,女人和他朝夕相處,他那點兒小心思如何瞞得住。校長被老婆說中心病,嘴裡連連檢討說沒有,使出渾身的勁兒向她示好,心中卻在尋思明日如何逼迫周阿香就範。

趙炳炎收功回家,周阿香還在等他。

女人沐浴後換了身薄紗睡衣坐在沙發上看電視,若隱若現的感覺最吸引人了。

這小子卻視而不見,說了句寬帶費交啦,進寢室拿了睡衣和打地鋪的被子就催她休息,鑽進衛生間去洗澡。

周阿香進屋躺下升起了小心思,剛才就是有意在試探趙炳炎。

彆說兩人的感情有多深厚,死了男人要悲傷一年半載。趙武林生病的這兩年她工作家務一肩挑,忙上忙下,借錢籌款的眼淚早就流乾了。

她們兩人之間以不是感情,而是責任和擔當。

現在趙武林已經離開,出現在她麵前的是另外一個趙武林,準確的說是另外一個孔武有力的漢子。

女人今天中午靠在趙炳炎肩上說的要把自己賣給他是真心的,她思前想後,要還賬,已經拿不出值錢的東西變現啦。

趙炳炎答應幫她還錢,卻對她的身體無動於衷,難道是她的運氣爆棚,遇上了當代活雷鋒?

周阿香想到不少男人都對她催延三尺,這個身份不明的男人竟然對她以禮相待,鼎力相助,決定拚上一把,活出個人樣來。

八百年前的南宋,楊淑妃也在念著趙炳炎。

這兩日她主持軍務大會可是拉風了一盤。

各路軍將回到敘州後,文天祥說人都齊了,宜迅速議事,定下大計後令其立即返回駐地。

這一點,她十分清楚,回來的全是領軍主將,等於是前線群龍無首,時間久了必然生亂。

她立即召見張世傑詢問軍務大會籌備情況。

然而,張世傑因為奉調回敘州,失去調度三軍的權力不爽,再加上楊淑妃竟然用了叛將劉整做參議,心中有氣,一個勁兒的喝悶酒,對這次整軍就沒有放在心上,不知所雲、馬馬虎虎的回複叫她很不滿意。

她責令樞密院連夜加班拿出方略,同時升級易幺妹為樞密院副使,直接對她負責軍紀監察,要參加整個整軍大會。

如此這般的用人,張世傑更加鬱悶,消極怠工。

楊淑妃一怒,和文天祥、易幺妹一起加班加點,親自上陣啦。

隔日的大會上,楊淑妃坐在正中間,張世傑和張玨坐她右邊,文天祥和易幺妹坐在她的左邊。

眾將一下子看出了端倪,這易幺妹的地位飆升呐。

但大多數將領都是欽佩、讚許,並無怨言,因為易幺妹在蜀地的淩霄山獨立抗蒙十幾年,比張玨還堅持的久,直到王師進入蜀地,可以說是為大宋王師守住了一塊根據地。

易幺妹還是趙炳炎的女人,王妃,就這一點兄弟們都要敬她三分。

人家還領兵馳援過陽平關、收複雲南,又去南征蒲甘,速度不是一般的部隊能比,一件件都是實打實的功勞。

楊淑妃率先開講,第一句話就說此次大會是漢王的提議,認為大軍一直在征戰,應當停下來修整一段時間,好好總結一下,商討下一步計劃。

哀家深以為然。

此女的意思表達的很清楚,這個整軍大會是漢王叫開的,我也是認為完全有必要。

她看看張世傑,叫他做安排。

張世傑心裡極端不爽,竟然稱病,以身體不適為由拒絕發言。

楊淑妃借驢下坡,立即轉頭讓文天祥主持繼續開會。

她自己起身拂袖而去。

文天祥一看不好,這君臣之間互不給麵子,如何下得來台。

他簡單總結了這半年王師南征北伐的情況後讓張玨主持,和易幺妹一起組織諸將討論戰場得失,自己拉著張世傑去小花廳吃茶。

文天祥就不給張世傑麵子了,他呼退左右的侍女、侍衛後批評張世傑居功自傲,竟然當著眾將的麵駁國主的麵子,擱在趙宋皇帝麵前就是大逆不道,就是謀反,就是自尋死路要享受滅族的待遇。

汝身為大將軍,樞密使,究竟是何意?

張世傑不按平時很和善,隻會書寫人生自古誰無死的文天祥發飆了,居然劈頭蓋腦的吼他,一時竟然蒙了。

文天祥不給他辯解的機會,叫他回去休息,身體養好了再來開會議事。

張世傑懵逼了。

自己才發了一回脾氣,就被人家直接給開了,排除在軍改之外。

這丫可是大宋樞密院樞密使,大將軍,曾經整個大宋的軍隊都在他的指揮棒下列隊行走。

誰敢不給他麵子?

瑪德,回去就回去。

張世傑乒的一聲放下茶碗,打道回府。

鳳禧宮的整軍大會繼續進行,張玨講完,叫劉師勇代表南方軍總結江南戰事,讓張琦總結北方戰事,嶽挺總結襄陽戰事,會議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楊淑妃怒氣衝衝回到寢宮,迎麵接住她的老侍女劉嬤嬤聽說大將軍張世傑消極怠工,不給太後麵子,接過小侍女送上參湯遞給楊淑妃說這年頭大將軍的脾氣見長了,主子不和他計較,畢竟是老臣。

楊淑妃氣呼呼的喝下半碗參湯,賭氣似得把碗擱在桌上說張閣老太過分,根本就不把她這個國主放在眼裡。

事實上,那些老臣就是這樣做的。隻不過那是在南宋流亡朝廷逃難時的動蕩尷尬期,軍情瞬息萬變,大家連一日的安定都得不到保障,誰還在意辦差的君臣禮數和規矩。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