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 老頭兒疑惑的看著趙炳炎。
他笑著問:右相有話要說?
文天祥猶豫了一下,講出他和杜三的關係。這事兒太大,因為敘州眼下是臨時行在,杜三做提督,就是負責守衛京都的九門提督,職責非同一般。
“哦呀。”眾人都是一聲驚呼。
趙炳炎兩手一攤,說他根本就不知曉杜三和右相認識,所謂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就讓杜三試試吧。
楊淑妃聽到杜三是文天祥的患難親衛,立馬準了,重點是她相信趙炳炎的眼光。
次日,他帶上朱靜怡去新市。
女人一上船就像膏藥似得貼在他身邊,他說兄弟們都在左右,乾嘛呀?
女人嘟起嘴吧說他又要走了,舍不得。
趙炳炎鼻子一酸,把朱靜怡緊緊的摟在懷裡。
新式車船加裝了變速箱,速度很快還省力,然而,隻要一天時間的行程他兩走了三天,朱靜怡還要玩,吵著要生個小王子。
趙炳炎不再慣著她,連夜進入山裡的算術學院拜見院首秦九昭,老頭兒正在和一幫年輕人探討趙炳炎送給譚芷水的算學書本。
見趙炳炎來了,年輕人立馬就認出他,驚喜的大呼:“漢王,漢王和王妃來啦。”
老頭子立馬起身,帶著一眾弟子迎接。
譚芷水卻是木訥的坐在原地不動。
秦九昭樂嗬嗬的拉著他的手去主位坐下,誇他的算學書就是天書,上麵有很多記載都應證過了,還有不少老夫冥思苦想都不得其解。
趙炳炎暗道這老家夥厲害,一把年紀了還沒有腦萎縮,居然能解出後世數學的大半理論。
他戳戳書本說:理論當與實踐相結合,這書上的東西才是有用的。老先生明白本王請您在此布道的緣由?
老頭兒撚須說大善,好一個理論須與實踐相結合,漢王是要老夫去幫助那些工匠完成他們辦不到的難題吧?
趙炳炎給他豎起大拇指點讚,告訴他們朝廷集天下能工巧匠於此,就是要在這裡做全天下沒有的東西,把本王帶來的神級寶貝通過大師傅的手給做出來。
第(1/3)頁
第(2/3)頁
秦九昭當然明白趙炳炎的心意。
傳聞漢王法力無邊,能變戲法似得拿出很多神級武器和各種工具,件件能吃、能用、能殺人的真實物,並非魔術師的障眼法,絕對是世間之隱士高人。
老頭兒拉過身後一小女孩說是他的小孫女八妹,他將八妹許給漢王做妾,必須得收下,否則他就消極怠工。
日默默的,這老頭兒耍賴,要挾起他來了。
趙炳炎連連擺手,拉住秦九昭小聲說他要閉關一段時間,出關再來和老爺子商議。
老家夥明白了,那可是九死一生的犯險。
他聽說趙炳炎每次入關都在電閃雷鳴的暴雨天,要讓他去,恐怕還沒進門便感冒得一病不起。
算了,小孫女不能剛進門便守寡。老頭兒算盤打得精,借驢下坡押後再議。
趙炳炎過江去真武山休息,那裡的溫泉很養人。他剛下池子閉上眼睛,朱靜怡就像小蝌蚪似得遊到身邊要在水裡歡喜,理由是要試試在水裡懷上的娃肯定不怕水,將來她生下的小王子天生就會遊泳。
他被她逗得要吐,小女子卻在不斷珙火…
次日,周複風塵仆仆的回來拜見。
趙炳炎將空間裡所有的銀子都給他,工具全部入庫。
周複激動得不要不要。
這位心中裝著大宋,忍辱負重多年的漢子找到發力點後從新燃起激情,給他保證用最快的時間把這個神仙穀建好。為大宋做出神級火器滅敵。
朱靜怡在邊上補充,工匠們雖然做不出漢王帶來的武器,改進了不少農耕的工具,有的在翠屏山試用過後都拿去嘉定府投入生產啦。
趙炳炎一直想利用他從義烏帶來的零件組裝點東西,比如像那種腳踩的人力打穀機來減輕農民種地的勞動量,提高勞動效率。
老百姓還在用手搓,用拌捅打穀子呐,種地太辛苦。
周複邀請他去看看新做的連弩,通過不斷改進,新做的連弩很強勁。
趙炳炎欣然同意,跟著周複來到山裡的水力工坊。工匠把一條山溝都利用起來,順著河道的落差建起一座座水車,用水車推動機械加工零件。
更讓他驚奇的是,他們考慮周全,並不是截斷河道的乾,而是在河道邊上建起引水渠引水,很好的解決了利用水力與泄洪的問題。
第(2/3)頁
第(3/3)頁
負責軍器坊的楊啟賢給他講解:新式連弩利用漢王的炮彈鋼精煉打造,具有射速快,射程遠,重量輕的有點,他們還依據前線將士的意見做了一批體型大,射程超遠的連弩作為守城奪關的重型火器。
嗬嗬,不錯,隻要有進步就好。
趙炳炎很開心。
這時,花粉精靈告訴他配齊了空間裡的零件,可由工匠做出打穀機。趙炳炎剛才還在想呢,定是精靈感應到他的需要,把材料給翻找出來了。
他叫放一套出來。
很快,地上出現一部打穀機的散碎零件。
趙炳炎在操作台上畫出腳踩打穀機的示意圖後師傅們驚呆了,一哄而上去認識零部件。他們隻需要找來木板做成打穀機的裙板和底板,再做一副木質腳踏板便能組裝出一部跨越時空的先進打穀機。
周複一陣狂喜,上前熱烈擁抱趙炳炎。
他都感到氣緊了,連忙說彆急,帶他去庫房把配件都放出來,多做一些給百姓輕鬆打糧食。
趙炳炎將大量螺絲、螺杆、墊圈和各種鐵釘、木螺絲,扳手、鐵錘等工具都交給周複,期待工匠們用好。
第二天,他在老河口接住易幺妹。
女人將守備學堂的三百學生兵帶了回來。這三百學生兵是她遴選的軍紀監察苗子,她要培訓了再上崗。
趙炳炎誇她未雨綢繆,思慮長遠。她說國主早有懿旨,她是全軍的軍紀總監察,總不能一個人辦差吧。
嗬嗬,有道理。
幺妹曉得他要走,也攔不住,隻提了一個要求,就是多陪她兩日。一行人回到三江口的翠屏山。
朱靜怡連江北都不讓他去,就呆在家裡休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