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nove.com/最快更新!無廣告!
畢竟是農經口出身,周春華給張雲起來了這麼一出,還是有理有據的。
一時間,在場的眾人都看著張雲起。
楊家榮笑道:“春華同誌的看法還是很有針對性的,這個問題也很關鍵,張總,你是不是應該表個態?”
張雲起點點頭,講道:“前麵我彙報的是大豐農業生產端的規劃,現在周局提的這個屬於市場端銷售層麵的問題,周局說的很有道理,農業生產從來就不是產量方麵的問題,我們的農民這麼勤勞,什麼東西種不出來?他們怕的是豐產不豐收,辛辛苦苦種出來的東西賣不出去,賣不上價。這個風險我是清楚的,但我還是投了這麼多錢要乾這事兒,最大的底氣當然是看好小龍蝦這個產品它巨大的市場潛力,沒有什麼比這點更重要,但是我現在說這話,估計各位領導和那個老農民一樣在心裡笑話我不懂農業。”
張雲起說道:“這沒有錯,事兒沒辦成之前說什麼都沒用,那我還是擺點實際的,有用的。我聯盛集團旗下的龍景園想必各位領導也都知道,龍景園現在是我們湘南地區第一大休閒食品研發、生產和銷售企業,數十款休閒食品行銷全國,去年年銷售額已經達到了3個億,依托龍景園,至少大豐農業今年這點小龍蝦根本不愁銷路。我們可以和喬口鎮的幾個村辦企業簽訂包銷合同。村辦企業養殖和加工的小龍蝦符合標準,龍景園全收。”
張雲起這話一出口,對麵幾個領導紛紛點起了頭,表示認可,因為這一下子就解決了這個項目眼下最關鍵的問題。
張雲起繼續說道:“當然,龍景園隻是其中一條路,它主打的是休閒零食產品,很難形成地域特色。而我的想法是在把喬口荷花蝦賣遍全國的基礎上,還要把喬口荷花蝦打造成我們裡津的一張名片,讓全國老百姓提到小龍蝦就想到裡津,一來裡津旅遊,就想吃一頓裡津的喬口荷花蝦再走。”
張雲起說道:“這就得提我的另外一家公司了,張記餐飲,這家餐飲公司之前做的是江川一些特色美食,比如張記棲鳳渡魚粉,張記茶油燒雞公,主要的模式是直營和加盟連鎖兩條路一起走,目前規模還不大,但各位領導如果去了江川,彆人肯定會介紹你們去吃張記的魚粉和燒雞公。眼下張記餐飲的總部已經搬到了裡津,下一步的重點,就是今年夏天圍繞我們的喬口荷花蝦做一篇大文章出來。”
張雲起說到這裡,望向對麵的領導,總結道:“各位領導,這些就是我要彙報的,在生產加工端由大豐農業構建整條產業鏈,在市場運營端依托聯盛集團龍景園和張記餐飲行銷全國,合力把我們‘喬口荷花蝦’這個品牌打造成裡津富民強縣的百億級現代化產業,走出裡津市‘一蝦先行,諸業並進’的可行路徑。”
楊家榮伸手鼓起了掌。
其他人見此,十分配合,掌聲雷動。
過了好一會兒,楊家榮才說道:“我和張雲起張總也是老朋友了,這點沒必要隱瞞。但這不代表我會不顧老百姓的利益偏向他。老百姓關心的問題,我們一定要設身處地的去考慮,去解決,解決不了,事兒就不能辦!這是前提,是基礎。”
楊家榮又講道:“剛才張總提到,龍景園有實力也有能力消化喬口鎮生產的小龍蝦,在這一塊可以簽訂包銷合同,讓老百姓吃定心丸,免除他們的後顧之憂。單就這點,就是值得讚揚的,有企業家擔當精神的,這個項目是大有可為的。”
錢潛笑著接話:“以前我也去江川雲溪村考察過,對張總在農業方麵的很多做法十分欽佩,今天聽張總關於喬口荷花蝦的看法,不僅有擔當,而且構想宏偉,具備前瞻性。‘一村一品、一鎮一業’,‘一蝦先行諸業並進’,這一下子又提出了兩種新模式,我看應該號召全市農經口的同誌開會學習一下,爭取把這種創新典型經驗加以完善,進行全麵推廣。像張總在江川搞出來的‘雲溪經驗’,現在就是部裡研究推廣的農業發展重點課題。”
邵敏也接話說道:“最近在家榮同誌的號召下,我們裡津出台了不少政策,以消費為抓手,大力推動個體民營經濟發展,而消費的核心就是四個字,吃住行玩,我看大豐農業這個荷花蝦特色農產品全產業鏈一旦成型,利用營銷手段打出品牌,必然可以搶占先機,正如張總所說的,讓橋口小龍蝦成為湘南裡津的名片,享譽全國,進而拉到裡津的消費,形成良好的消費共振效應。”
三個主要領導都給了積極的評價,一時之間會議室裡的氣氛輕鬆了起來,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馬屁在空氣當中飄來飄去。
張雲起配合地笑著。
不要錢的便宜話其實聽聽就好。
這些年來,這樣的場合他早已經司空見慣,但是今天他來參加這個會議,可沒有帶著犧牲小我成就大家的精神。
不管從哪個角度講,他的大餅畫的已經夠大夠圓了,該承諾的也都已經承諾了,幾千萬的真金白銀實打實的掏了,小老百姓的利益他能讓的全讓了,所以訴苦他還是很有必要訴的,舊賬該翻的也是得翻的,自身利益該要的他也一定得要!
張雲起說道:“感謝各位領導對大豐農業的認可與支持,我相信大豐農業在各位領導們的指導和關懷下,一定能夠取得一個不錯的成績,不負喬口鎮老百姓的期望,但是就現在來說,大豐農業在發展上,也確實遇到不少難處……”
聽聲聞意。楊家榮可以說相當了解張雲起的性格了,前頭許諾了這麼多好處,這時候不趁機要點什麼東西,那就不是張雲起了。
他目光轉到張雲起身上:“你說說看。”
張雲起直接說道:“第一、聯盛集團是通過兩權抵押從農業銀行那裡貸了兩千萬來開發喬口鎮這個項目的,資金鏈成本確實十分高昂,壓力也大;第二,這個項目是去年年中聯盛和區裡麵簽訂的合作協議,而土地收儲的問題一直扯不清楚,農民遭殃,我們也難,後麵因為耽誤農時,農民沒能及時種上莊稼,而我們又不能正常收地,導致最後單單安撫農民這一塊,聯盛集團就虧損了一百多萬;第三、項目延期了大半年,也導致項目資金空轉,龐大項目人員空置,聯盛承擔了本來不必要的高昂運營成本。”
本來張雲起提出的報銷合同解決了農戶小龍蝦銷售的問題,這個項目不會再有其他阻力,會議室裡的氣氛是輕鬆愉悅的,但張雲起現在的這番話無異於突然開炮!讓很多人猝不及防。
王林君和周春華臉上笑容已經凝固了。
這小子是要翻舊賬的意思!
在區裡麵和聯盛集團簽訂的合作協議當中,土地收儲是區裡麵負責推動的,張雲起現在拿這個問題說事,擺明了要借著楊家榮在場的機會找他們的麻煩,一旦楊家榮拿住這個由頭,把他們從位置上擼下去都有可能!兩人不免心裡惶然起來。
然而,張雲起還沒完。
喬口鎮項目他打斷牙齒往肚子裡吞,生生延期大半年,一定要等到楊家榮才重啟,為的不就是現在這一出嗎?
這些狗東西,去年乾的事就不是人事。
張雲起繼續講道:“除了土地收儲方麵的事情,我還有農業補貼方麵的問題,第一,去年年中,在區裡三權分置試點改革和設立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平台一事當中,我們提出了一個要求,希望財政支農扶持政策與農村產權交易項目掛鉤,這個也是黑字白紙簽了協議的,但老百姓的地價款我們已經全額支付了,而大豐農業一分錢補貼沒拿到;第二,農業產業項目財政扶持資金申報大豐農業早就打上去了,也一直沒有下文。我想借著這個難得的機會,懇請領導幫忙解決一下這個問題。”
楊家榮其實對這事兒心知肚明,但他四平八穩的臉上露出了些許意外表情,隨後目光在邵敏和王林君臉上掃了掃,說道:“土地收儲的事情一直談不清楚是什麼原因?談好的補貼不到位,這不應該,不利於市裡招商引資政策的深入落實,寒了投資商的心。”
邵敏不動如山,擱下茶杯道:“這個項目一直是林君同誌負責的,具體情況還是由他進行彙報吧。”
王林君心裡罵了一句老狐狸,拍馬屁的時候怎麼那麼積極?但他也知道自己躲不過去了,乾笑了一聲:“這個,補貼這塊確實談好的,也出了文件,隻是財政方麵有點問題,比較緊張,至於收儲方麵,當時主要是地價沒有談攏。”
楊家榮麵無表情道:“財政緊張就不應該開空頭支票,這種搞法至商業誠信於何地?我們的營商環境又如何優化?收儲方麵,地價談不攏,那是因為聯盛壓地價了嗎?”
王林君被問的啞口無言。
過了會兒,他的目光移向負責這項工作的具體負責人周春華。
周春華的背上已經冒出了冷汗,前麵張雲起已經把聯盛收儲喬口鎮土地的具體價格擺出來了,確實是相當優渥的,這時候他再用壓地價這種理由搪塞,那是絕無過關的可能,但真正的因由他又沒法說。
這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難言!
他乾笑了兩聲:“沒有,這個,地價還是比較公道的。”
楊家榮點頭:“地價公道,那為什麼收儲的時候出了那麼多問題?導致項目延期大半年?”
會議室裡的氣氛變得焦灼了起來。
周春華手發起了抖。
他張了張嘴,卻說不出話來。
而王林君見楊家榮追問不停,根本就沒有把這事兒糊弄過去的意思,心裡一想,豁出去了!反正他不能頂這個雷。
王林君說道:“這個,是宋子健宋書記的意見。他覺得這個項目有必要緩緩,涉及到老百姓糊口的地,得慎重。”
“啪”地一聲!
楊家榮一巴掌拍在紅漆桌麵上,會議室裡頓時落針可聞。
他講道:“不要動不動就是這個領導,那個領導!你們是項目的負責人,守好政策關是你們的第一任務!什麼叫慎重?如果真的慎重,就不會有喬口鎮八個村集體打官司要求撤銷村民們私下達成的流轉協議的事。”
會議室裡噤若寒蟬。
王林君的臉上一陣紅一陣綠,那種難受滋味比當初陸豐給他那巴掌輕不了多少。
楊家榮卻還盯著他,講道:“現在全國上下招商引資的形式如火如荼,出政策出錢到處搶人,你們倒好,一個首期投資金額達三千萬的造福於民的大項目,投資商親自送上門,卻還處處不配合,這像什麼話?你說這是宋子健同誌的意思,好!都說新官不理前朝事,能過去的就過去,但事情必須要理清楚。林君同誌,你說說看,這事究竟怎麼理?”
******
PS:兄弟們,求月票!求訂閱!求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