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燕京舉辦的婚宴比在老家舉辦時候表麵看上去更加熱鬨,畢竟來了很多又有頭有臉的人,尤其是一些大明星,簡直就和電影界走紅毯差不多,內地的港台的風風火火來了一大堆。
但內在的禮節上,卻沒有老家那邊隆重講究。楊東旭和周雅甚至沒穿婚紗或者龍鳳褂,周雅一身高貴大方的旗袍,楊東旭則是脫掉了自己常年不變的休閒裝穿上了西裝。
然後站在台上說了兩句話和周雅一起舉杯敬了一下在座的人,宴席就這樣開始了。期間楊東旭和周雅也一桌一桌的去敬酒,但並沒有一個一個的敬,而是一桌敬一杯就算代表了。
這不是他們兩個托大不給麵子,自己的喜宴有人來捧場隨禮,怎麼可能新郎新娘給賓客擺臉子看
這次演戲上的人大部分都是公司的人,就連明星也是過來巴結他們的。所以該客氣的時候客氣,該保持距離的時候還是保持距離的好。
除了主桌少數幾個人之外,其他人連朋友都算不上,他們還沒有資格讓楊東旭和周雅一個一個的去敬酒。
所以燕京這邊的喜宴,看似人來的更多更加熱鬨,實際上比老家輕鬆多了。楊東旭根本沒喝多少就,婚宴舉行完叫上華仔和哥哥幾個人,加上手底下公司的高層,一行人唱k唱到大半夜才各自回家。
如此禮儀也算周到沒人能挑出來刺。那些好像蹭紅毯一樣來蹭婚宴的人,能坐在婚宴上吃頓飯真的是楊東旭這邊賞臉的給的,現實社會就是這麼的現實。他雖然平時隨和,但該注意的場合和十分注意。
婚宴雖然沒喝多,但唱k的時候一群朋友喝了不少,大家都熟悉所以放得開自然喝的更高興,不像是婚宴有點走個形式對外宣布一下的感覺。
“皖省投資的事情你是怎麼看的”早晨在飯廳裡吃飯,崔媽等人這段時間都樂的合不攏嘴,雖然沒有在大四合院這邊舉行婚禮有些可惜,但家裡的喜慶氣氛比外麵更濃幾分。
“那就看王叔叔有沒有魄力了。”楊東旭開口說道。
他說這話不是托大,而是之前說要在皖省投資的時候他就有腹稿的,而且這件事情很早之前就在想了。隻是推行起來難度很大,甚至和目前經濟掛帥的發展大環境有些相違背。
“你具體是怎麼打算的”周雅把手裡的雞蛋殼剝好放進楊東旭麵前的碟子裡,她就喜歡看自家老公這種擁有卓越眼光揮斥方遒的氣蓋。
“王叔叔要是聽我的,那就拋開重工業,主打輕工業和第三產業,重點扶持農業保護環境,走農業旅遊和有機農產品輸出,然後加上高興產業掛帥衝鋒。真的做好了絕對是亮瞎所有人眼球的經濟發展模式。”
“這個建議估計有很多人反對。”周雅開口說道。
一個農業大省放棄重工業發展主攻農業和高新產業,這個思路是沒有錯的。但執行起來卻很麻煩,現在的官員是三五年一個調動,所以沒有人可以忽視一個重工業投資直接拉動全身好幾個百分點的亮眼政績。
而楊東旭提出的這個經濟策越是越往後越有前景,首先先堅持個五年再說,五年之內政績平平不但是王建國會有壓力,全省上下官員都會有壓力。所以楊東旭說必須有魄力才行,而不單單是王建國有魄力,他手下的兵也要有魄力才行。
“你不會打算就這麼蠻乾吧”對於楊東旭周雅顯然是了解的。
既然在王建國麵前下了保證,顯然剛才說的經濟政策隻是大綱,而大綱不可能一籠統的一下子全部推上去,所以真想想要投資自己家鄉的楊東旭顯然有更加容易執行的切入點。
“還是老婆了解我。”楊東旭對周雅豎起了大拇指,一副自家媳婦最聰明的幸福模樣,受到了周雅一對白眼和臉頰上的微微紅暈。
“可以先從教育、醫院和輕工業開始,農業方麵穩步推進。”楊東旭開口說道。
周雅沒有說話靜待下文。
“有那麼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所以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為了市場消費群體前三的分彆是女人、孩子和老人。
教育抓住了孩子,就相當於抓住了一個家庭,這就是妥妥的勞動力和人才培育基地。這個時候隻要醫院和輕工業工廠配套跟上,連老人也能一起打包了。
二十一世紀最重要資源是人才,這句話說一點錯都沒有。未來哪個省,那個市能夠吸引更多的人才,就有更大的發展潛力。”
“那你這麼說擁有清華北大,甚至還有中戲以及其他全國排名靠前的燕京不是無敵了而且你這個辦法似乎時間拖的依然很長,和之前那個籠統大綱一樣需要堅持。”
“不不不,這個不一樣。”楊東旭搖了搖頭:“燕京的地位國內任何城市多無法取代,這是唯一的屬性。
但教育雖然說得是百年大計教育為本,但那是放眼整個全民素質而言,單純學校的話不一定非要從娃娃抓起,比如說我們可以從高校開始。
皖省有個科技大,這是全國都排的上號的學校。現在教育的最大難點在於學有所用,空有高學曆,卻沒有和學曆相匹配的成品轉換,這是教育的一種失敗。
而這種失敗會隨著全國大學生開始擴張越來越明顯。而我們要做的就是抓住這個成品轉化的關鍵點。”
“那怎麼轉化呢”周雅開口問道。
“很簡單,讓學生賺錢。”楊東旭開口說道。
這個辦法的確是簡單粗暴,但絕對有效,而且感受十分直接。比如說東旭科技和中科大計算機戲合作進行軟件研發。
讓在校的學生參與進來,讓他們學習的知識的時候有更多的實踐機會。甚至更直接一點,東旭科技放開一些小成本的軟件開發,直接向科技大學學生下單。
說出對軟件的要求讓這些學生自己開發,然後東旭科技直接拿成品轉化成利潤。如此上大一開始就一邊學習異變有工作,甚至大二大三就有了自己做出的產品,獲利幾十上百萬。
畢業之後有之前做軟件打磨出來的團隊,直接開始成立公司。不說讓所有學生都成功,隻要在兩三年之內,能有幾個資本過百萬的小公司成立運營起來。那這就是非常不錯的明信片。
總之就是東旭科技給科技大兜底,把大學生孵化基地這件事情真正做起來,而不是僅僅隻是一個擺設。那成功的案例再做一下宣傳,這名氣瞬間就起來了。
然後就像北大清華那樣,大學名氣有了,給弄傷配套的高中,高中有了再弄配套的小學,如此一條龍的教育鏈條直接搞定。一環一環的發展第一環推動第二環如此類推,短時間內第一環有成績官麵上好看,長久整個鏈條一起發展取得質的飛躍。
有人說打造高校產業是耍流氓,甚至是騙子行徑。什麼實實在在的東西都沒有學會,上嘴唇一碰下嘴唇,然後畢業扔一張證書就算完了。
但世界上真的把文化產業打造出來,所能夠創造出來的物質財富會巨大的讓所有人吃驚。
後世圍繞高校打造產業鏈,的確是做的亂七八糟讓人吐槽。但政策是好的,隻是被下麵的和尚念歪了經而已。
高校是聚攏人才的地方,隻要人才培養到位,然後經濟環境配套跟上,很多大學上是願意留在上大學地方創業的。
因為對於一窮二白的大學生而言,如果換個地方隻能老老實實的上班,想要創業需要從零開始。
但留在上大學的城市不一樣,這座城市裡有自己的老師,自己的學長,這些都是天然的資源。
比如說你兜裡隻有十萬塊錢想要創業,麵對社會這點錢也就開個小飯館和自己的專業根本不搭邊。
可要是背靠學校,從學校中申請到一定扶持,然後在走向社會,甚至直接從學校拉一些學弟學妹,一個小公司很容易成立起來。
要知道高校的校長也是有官職的,而且關係網比一些實權領導還要豐富。用這樣的資源輔助自己學生創業,學生創業之後在反哺學校,隻要形成良性循環絕對比引進一個重工業更有意義。
美國耶魯大學為什麼那麼牛學術厲害隻是其一,人家學校裡走出來的多少位總統,以及企業家,各種議員和高管這才是人家真正牛的底氣。
每年為什麼那麼多人為耶魯大學捐款僅僅隻是因為敬仰它的名氣做慈善又或者自己創業成功了想要回饋學校
捐款之後可以從耶魯大學獲得的各種資源了解一下。那些成功的學長學姐們,在你捐款之後知道了你這麼一個學弟,這塊敲門磚所蘊含的利益了解一下。
總之一個高校光嘴上說的學術牛是不行的,比必須拿出牛掰的產品來。而畢業學生的成功無疑就是最好的作品,這比你發表了多少篇學術文論,又被那個雜誌轉載要實際的多,也更有分量的多。
重生之時代先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