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三國:我不是曹睿 > 第117章 新任太尉

第117章 新任太尉(1 / 1)

推荐阅读:

燈火通明的崇德殿上,幾如白晝一般,董昭頗顯錯愕的神情被坐在前排的重臣們儘數看在了眼裡。

加一加擔子?什麼擔子?

董昭瞬間想到了今日下午在城北迎接陛下之時,陛下意味深長說的那句話。隻不過陛下的心思,從來都沒那麼容易懂,他也不例外。

董昭放下了手中酒樽,拱手看向端坐殿中最上的皇帝,開口道:“臣有些酒醉魯鈍了,還望陛下示下。”

董昭口稱胡塗,可在曹睿看來,董昭卻是清醒的很。

兩人對話之時,堂中的臣子們也紛紛放下酒樽和竹箸,宮中飲宴,儀式性大於實際,個個都恨不得帶著八個耳朵入席,紛紛看向皇帝的方向。

身為西閣閣臣,又是年邁老臣,董昭與司馬懿一左一右,兩人位次離著皇帝最近。

曹睿從桌案後緩緩起身,用手扶了扶腰帶,複又指著董昭,看向群臣說道:“今日朕在崇德殿設宴,公卿大臣皆在殿中。人人都說好官當做,可董公卻是太和元年以來,第一個向朕請辭的重臣。朕不僅將此表給駁回了,還給他罰俸了一年。”

“朕這個皇帝繼位四年,有一半的時間都在外征戰。朕尚且如此辛苦,諸位公卿大臣想要甩下擔子不做,你們說朕能應嗎?”

“司空!”曹睿看向司馬懿:“你來說,董公此人如何,朕該不該應!”

都太和四年了,司馬懿在朝議或者這般公共場合上被皇帝問到,也已經見怪不怪了。誰讓他身為萬石俸祿的司空,在殿中眾臣之中職務最高,又離皇帝最近呢?

司馬懿起身拱手應道:“董公今年七旬有五,尚在西閣為國事操勞,實乃忠貞用命之臣。”

曹睿輕笑了一聲,又看向衛臻:“衛師傅來說!”

衛臻麵露難色,遲了兩瞬才站起來,先是躬身一禮,而後說道:“陛下今日飲得有些多了,董公年高重臣,臣請陛下晚些再議。”

說皇帝喝多了,這種話也隻有衛臻敢說。董昭實在不知今日皇帝是什麼意思,束手站於桌後,微微垂目看向殿中地磚上燈火的倒影,心中有些緊張也有些淡然,總之說不清也道不明。

“衛師傅以為朕在說什麼?”曹睿笑著擺了擺手:“朝廷上下各個官職之中,唯有三公之位最高,非有德之臣不能任之。可這到底怎麼才算有德?可有常理?你們誰能為朕說一說,何為有德之臣?”

司馬懿不自覺的將身子往後縮了一下,竟然有點想躲的心思。不過已經站起來了,也不好再坐下,免得自己這個三公之一的司空再被陛下問到。總不好自己來解答自己官位。

在座位上觀察了許久的劉曄,當即起身拱手道:“陛下,臣子之德不知凡幾。可若隻言一條的話,臣以為,儘忠王事是德,再無其他說法!”

不得不說,論把握時機、揣測皇帝心意的本領,朝中臣子當以劉曄為首。更彆說早在泉州之時,皇帝就與他和辛毗二人說了此事。

辛毗瞧見劉曄起身,他自己卻低下頭來。人的性格都是不同的,劉曄所做的事情他不會做,也不願去做。

“好一個儘忠王事!”

曹睿道:“若論及儘忠王事,今日殿中有一人堪為眾臣之最!”

曹睿看了一眼閉口不言的董昭,娓娓道來:“建安元年之時,他為武帝建言移漢帝至許縣。建安三年,他為河南尹,後任冀州牧、徐州牧等職。建安十二年,他為武帝建言恢複五等爵製……”

董昭麵不改色站於原地,深吸了一口長氣,袍袖中滿是褶皺的雙手竟不聽控製的微微顫抖了起來。鼻子一陣發酸,竟難得有些感懷和哀傷之情。

董昭效力魏室近四十年,等這一天等了太久太久。

一生功過,終於有人評說了嗎?

臣子們如何還能不知皇帝說的是誰?聞言紛紛看向董昭,眼神中或是欣賞或是羨慕,甚至還有人帶著些許感傷。

說著說著,曹睿竟端著酒樽緩步朝著董昭的方向走去:

“建安十七年,首倡武帝稱公,又首倡武帝稱王。太和年間,又在朝中操持軍政多立殊勳。凡此種種不可儘數,大魏能有今日,如何讓朕不感懷呢?”

“董公,且滿飲之!”曹睿帶著笑意看向董昭:“有董公在朕身側,朕如何能許你請辭呢?”

“陛下!”

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心情充斥在董昭心中,董昭示意一旁侍宴的宮女後退,用微微顫抖著的手斟滿了酒樽,與皇帝略一致意,仰頭儘數飲下。

此刻除了皇帝和董昭二人,整個殿中並無一人說話。

曹睿輕聲說道:“華太尉年高德劭,當晉位太傅。衛尉董昭有德於魏室,當為太尉。”

太尉?三公之首的太尉?

董昭昔日在武庫之中,與皇帝說著‘名實之分’的時候,曾經想過自己未來的重重結果。可這麼多猜測的可能性中,董昭都未猜到過太尉一職。

時也命也,既然有此運道,如何能推脫呢?

董昭毫不遲疑走到殿中,俯身下拜,連動作都變得利索了很多:

“臣董昭領旨謝恩!臣以微末之功,得陛下垂簾拔擢,何其幸也!”

曹睿一邊將董昭扶起,一邊說道:“朕願以董公數十年之經曆示以天下,朕和朝廷終不忘忠臣之功!董公,快快起來吧!”

“陛下聖明!”劉曄朝著皇帝的方向躬身行禮。

有了劉曄帶頭,堂中的臣子們也一並行禮致意。董昭都七十多歲了,做一任三公之首的太尉又能如何呢?

按照常理來說,以董昭之功,在黃初年間就該給個三公的。不過如同士人中有清流和事功之分,朝臣中也有忠臣和佞臣之分。

對於彼時的許多臣子來說,接受以魏代漢這件事沒這麼難。天命在魏,自己隨之朝拜新帝就是了。但對於人為催動這件事情、在其中做出大貢獻的董昭,主流臣子們大多是不恥的。

簡而言之,承認可以,但怕臟了自己的手。

時過境遷,當一波一波舊臣老去,朝中的風向也轉了又轉。以一無權衛尉加於董昭身上,的確有些委屈了。

如今任命董昭為太尉的道理,和昔日任命陳群、司馬懿是完全不同的。

陳群、司馬懿二人,都為先帝‘四友’,且都是托孤重臣,這種可遇而不可求的關係,是其他臣子們學都學不來了。

可董昭與他們二人完全不同。

對於臣子們來說,這般大方的皇帝簡直就是聖君一般。如此重視功臣,十幾年前、曾一度被打為反麵的事情還能被拿出來論功。若有朝一日自己也混到了‘年高德劭’的境地,是不是也有可能做到三公了?

跟對人了!

眾人儘皆稱讚了起來,司馬懿當然也不例外。可司馬懿此時腦中卻在想著,怎麼不按次序來補呢?華太尉成華太傅、陳司徒成陳太尉,司馬司空變成司馬司徒才對!

雖然皇帝看起來有些酒意,但誰都清楚,這種決策肯定是謀劃已久,並非一時興起能夠決定的。酒宴中公布,和朝會中公布,並沒有什麼兩樣。

隨後,曹睿再度舉杯,讓臣子們一同給新任的董太尉敬酒,場麵再度的熱烈起來。

酒宴漸漸進入尾聲,所有人都知曉董昭提拔之後空出來的衛尉,應該是在明日朝會上補的。辛毗等了許久,卻都沒能到皇帝在酒宴中頒下對自己的任命,不由得有些失落之感。

臣子們退去之後,也隻有劉曄一人看出了辛毗有些波動的情緒,借著酒意在辛毗的肩膀上拍了拍以示安慰。

曹睿坐在一輛裝飾繁複的巨大馬車之中,搖搖晃晃的從崇德殿啟程,朝著寢殿的方向行去。

車簾掀開,內侍官畢進跪坐在禦者旁邊,拿著一柄長柄羽扇往內不停扇著:

“陛下,今夜可要安排妃嬪侍寢?”

曹睿半閉著的雙眼睜開,瞥了畢進一眼,笑道:“你這老奴,朕在外辛苦了半年多,就不欲朕歇一歇?”

畢進略笑了一聲,聲音諂媚著說道:“是老奴冒昧了。那今夜老奴就不通知後宮了?”

曹睿摸了摸下巴,似乎想到了什麼:“湊近些,朕教你個法子。”

畢進不敢進入馬車之中,上身努力往馬車內湊了湊,連頭上戴著的高帽都歪了,場麵頗為滑稽。

“你明日去找少府,做一個抽簽的簽筒來。形製嘛,就如同投壺一般,做得小一些就好。再將宮中妃嬪的名字刻於簽上,若朕有意臨幸又不能決,從中抽一簽就可選好。”

“朕這個法子如何?”

畢進眼珠一轉,諂笑著連連點頭:“陛下聖明,陛下聖明!若有了這個法子,臣隻要把簽筒呈給陛下,陛下這麼一選,就能選出人選了!”

“那今夜……?”

曹睿白了畢進一眼:“朕說了要歇一歇,你當朕在與你說笑嗎?”

“去蘇美人處,朕本來想明日再探望她的。長夜漫漫,想來她知道朕回宮卻不來看她,也是難熬,朕且去陪一陪她。走吧!”

“遵旨!”本章完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