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三國:我不是曹睿 > 第93章 何為手段

第93章 何為手段(1 / 1)

推荐阅读: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這句話軻比能曾經聽過。滿寵表態在前,皇帝越是和顏悅色,軻比能心中就越是驚恐。

軻比能在族中也是說一不二、威福自專的人物,如今帳中氣氛如此,此人回複起來也愈加謹慎。

“回稟陛下,臣知曉此事,曾在雁門郡中聽田將軍麾下參軍說過。”軻比能欠身行禮道。

曹睿嗯了一聲:“十餘年前,朝廷將邊地郡縣撤回並州立了一個新興郡,此事絕非定製,僅僅是一權宜之計罷了。今日鮮卑、烏桓、匈奴三族首領都在朕的帳中,朕也與你們做個說明。”

“方才滿將軍提到的朔方、五原、雲中、定襄、上郡、北地六郡,河套以及河套以南,大魏早晚都是要重設郡縣,早晚都是要以漢人為主的。朕今日與你們說清,這是大勢!而朝廷此前在雁門設屯,就是要認認真真的弄清楚,漢人在邊地該怎麼生活,漢人與你們各部之間又如何相處。”

軻比能聞言連連叩首:“請陛下恕臣罪,臣實在不知朝廷方略謀畫,是臣失言了。”

其餘數名胡人也一同行禮稱是。

“無妨,朕不罪你。”曹睿淡然說道:“邊地並非胡人專屬,數百年來亦是漢人久居之地。前漢桓、靈時國家動亂,漢廷自顧不暇,加之戰亂頻仍、官吏貪墨,邊地這才失控。”

“在大魏和朕的治下,這種情況不會再次出現了。”

曹睿看著誠惶誠恐的軻比能,又接著問道:“朕記得你曾說你的漢話是從太原王氏之人處學得的?他們有沒有教過你《韓非子》?”

軻比能搖頭道:“臣未曾學過此書。”

曹睿輕笑一聲:“那好,朕就教你一句。力少而不畏強,無禮而侮大鄰,可亡也!”

見軻比能似乎猜到了一些,卻又不甚懂的樣子,劉曄在一旁笑著解釋道:“單於若是不懂,那我倒是可以與你解說一下,倒也簡單。朝廷治理天下如同春風化雨,倘若有人以偏遠自恃,無視朝廷的安排,那便是自尋絕路,如公孫淵一般的下場了!”

“劉卿這是把單於嚇到了。”曹睿笑著指了指麵前的站著的幾名胡人:“國家大事當行正道。漢人是朕的子民,鮮卑、烏桓、匈奴亦是。如何使你們與漢人相處好,如何讓你們部族之中也如內地州郡一般興盛起來,朝廷終會為你們找個法子出來的。都平身吧。”

“謝陛下恩典。”軻比能麵容恭謹的站了起來。

隨著皇帝揮一揮手,一眾鮮卑、烏桓和匈奴人都告退而去,終於輪到帳中的臣子們說話了。

滿寵臉上微露不解:“陛下此乃聖君之舉,可臣依舊有些不解,為何要與這些胡人說得這麼清楚?”

“彼輩胡人群聚於草原之上,長出一個檀石槐來已經是上天眷顧了。如今軻比能已經在大魏營中,倘若將軻比能誅殺或者押回洛陽軟禁,豈不事半功倍、邊釁立解?”

曹睿搖了搖頭:“豈有千日防賊的道理?對待邊地胡人,還是應當以懷柔為主、威刑為輔的。如同朕此前在雁門與你們所論一般,以賞賜俸祿困住一個軻比能也就夠了。”

劉曄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彼輩胡人都是隨陛下平定遼東,知曉大魏天威的。曉之以理也就夠了,族誅公孫淵的例子明晃晃的放在前麵呢。”

滿寵凝神想了幾瞬,輕歎一聲:“或許是臣狹隘了。隻是臣始終以為,彼輩胡人全無孝義忠信可言,如何能以道理曉喻?”

曹睿抬眼看了下滿寵,都不用多想,劉曄剛才言語或許有順著自己說話的意思,而滿寵之言,則代表了自漢時以來許多朝廷官員的想法。

胡人也能算人?

曹睿嗤笑一聲:“若說手段,對付胡人的手段朕有的是,隻不過不願意用罷了。”

“朕始終想著國家尚未一統,鮮卑也好、烏桓匈奴也罷,總歸是能征些騎兵來用的,因而對他們多寬容了些。”

劉曄聞言有些好奇,拱手問道:“自漢時以來,朝廷對付胡人的方法無非是誅殺首惡、分化歸降兩種。莫非陛下還有其他想法?”

帳中其他臣子的目光也一並看了過來。

曹睿笑道:“劉卿啊劉卿,非要從朕這裡問出來些什麼。那好,朕今日就與你們多說幾句。”

滿寵、劉曄以及三名侍中,紛紛肅立等待著皇帝發言。

“不用這般嚴肅。”曹睿擺了擺手:“所謂文武之道一張一弛,手段有武的、也有文的。”

“若從武的來說,朝廷專挑胡人牛羊肥壯之時,派騎兵每年出邊抄掠,搗其巢穴,以戰養戰,絕其種類,可不可行?若從文的來說,朝廷將胡人再行分劃,數千人一處草場,如無詔令不得出其領地,違者左右共擊之,控製人口抽丁消耗,可不可行?”

聽著皇帝的話,就連滿寵也有些呆住了。這些手段之酷烈聞所未聞,也不知皇帝是怎麼想出來的!

曹睿看著眾人的神情,笑道:“這隻是兩個最容易的手段罷了。什麼傳教減丁等等更酷烈的,朕也不想與你們說了。”

“總而言之,吳蜀朕都能對付,就彆說草原上那些不成氣候的胡人了。當下的烏桓、鮮卑之中,還未有體係製度,少了一個首領便沒人領著作亂,是以朕先將胡人之事拖著。待到吳蜀平滅之後,再慢慢騰出手來處理。”

“陛下聖明!”

劉曄拱手言道:“朝廷大患在於吳蜀二賊,而非胡人。如今遼東安定而成營州,鮮卑歸附效力軍前,朝廷的重心該放在南邊了!”

“正是此理。”曹睿點頭:“待到班師回返鄴城,大賞三軍之後,朝廷就該將征伐之事提上日程了!”

……

曹睿還率軍停在碣石休整之時,洛陽城內的北宮之中,卻一反常態的熱鬨了起來。

長樂宮的大殿門前,郭女王郭太後正坐於長廊中擺放著的一張朱漆雕花描金椅上,左右黃門、女官圍繞著,忙忙碌碌的走著不停。

曹睿留在宮中的二十一位妃嬪,有五人在年初被他從洛陽帶到了許昌。而留下的十六女中,隻有毛妍毛貴嬪與孫魯班孫昭儀兩人,得以被允許來到長樂宮前。

皇帝是個愛打仗的,宮中素來寂寞。加之毛妍性子又好,孫魯班頗識眼色,兩人又是宮中唯二有子嗣的,彼此之間相當要好。

郭太後知道毛、孫二女的交情,卻完全沒有管束或者摻和的意思。眼下是太和四年,皇子們還小。等到皇子們過了七、八歲,年紀漸長要開始進學後,兩人關係定然好不到哪裡去。

看著內侍帶著曹啟、曹延兩個孩童在長廊下嬉戲,耳邊傳來廊外淅淅瀝瀝下著不停的雨聲,毛妍小聲說道:

“大虎,你可還記得年初的時候,陛下帶著郭瑤去許昌之時?一晃大半年都過去了,走時蘇環的身子還沒顯懷,現在都要生產了。”

孫魯班偷笑了一聲:“記得,怎麼不記得呢?那時你我還羨慕郭瑤呢,誰料陛下根本沒在許昌停幾日,反倒直接北上用兵去了。”

“朝廷此前不是已經傳來捷報了嗎?等陛下回到洛陽、發現自己多了一個孩子的時候,那場麵定會有趣。”

毛妍也麵露笑意:“誰說不是呢?就是不知蘇環此番是會誕下皇子還是皇女。”

孫魯班朝著端坐門口的郭太後偷偷瞥了一眼,而後說道:“瞧著蘇環身子纖細的樣子,總歸是沒有姐姐有福氣,或許會生下皇女吧。”

毛妍微微點頭:“皇子還是皇女,都是好事。如今都是太和四年了,陛下還是隻有兩個子嗣,怎麼說都有些單薄。”

孫魯班歎了聲氣:“陛下在外征伐,連你我姐妹都顧不上半分,哪還有時間多增後嗣呢?”

“不過,”孫魯班靠近毛妍輕笑一聲:“姐姐到時可以再生一個。”

“我嗎?”毛妍啞然失笑:“我宮中已有皇長子,若能再有一個公主倒也不錯。”

“你二人且小些聲音!哀家這裡都能聽見了!”郭太後板著麵孔,朝著一旁的毛妍、孫魯班二女微作嗬斥。

“是,母後。”二女欠身行了一禮,而後走遠了大約十步,而後又聊得火熱。

郭女王看在眼裡,隻是微微搖頭,並不多說。

皇帝今年不在洛陽,宮中事情又多。朝廷留在洛陽的幾名大員,唯一一個三公華歆年邁多病,衛臻又是隻管朝政、宮中事情一律不想摻和。

包括不久之前剛辦好的卞後喪禮,這些宮中繁瑣之事,全靠郭太後一力操持。

雖然有些疲累,但郭太後竟好似越累越振作的感覺。年輕之時,郭女王就為曹丕奪嫡出謀劃策。

如今未到五旬,寡居多年無事可做,正是精力豐富的年紀!

一名黃門撐著傘頂雨而來,剛進廊下,郭太後就發問道:“三人都通知到了嗎?都怎麼說?”

黃門行了一禮:“稟太後,華太尉稱病無法前來,宗正正在趕往北宮的路上。而尚書台衛仆射……”本章完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