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納兄弟
大衛·海曼推門進入總裁辦公室的時候,發現裡麵的氣氛似乎有些詭異。
辦公室裡隻有ceo比克斯和兩名副總裁,這明顯是一次小範圍的內部會議。
“奧觀海當選了。”
“什麼?”
比克斯突然這麼沒頭沒尾的冒出來一句,大衛差點就以為自己聽錯了。
“我說,奧觀海當選了。那個家夥即將成為美利堅的第一個黑人總統。”
“呃……”
大衛還是沒搞明白為什麼ceo好端端的要和他說這個。
見自己的手下到現在還是不明白,比克斯乾脆直說:“奧觀海還沒當選的時候,張辰就敢篤定的將電影裡的總統設定為黑人,你覺得這中間是不是有什麼不為人知的地方……”
比克斯說的這麼直白,大衛終於明白過來。
如果是以前,他一定信誓旦旦的保證,絕對沒有。
可現在事實擺在麵前,他也有點心裡沒譜了。
“我……我不知道,張在北美的時候我基本上都和他在一起,從沒見過他和奧觀海甚至任何民主黨人士混在一起……
但有一點奇怪的是,《白宮陷落》的時候,我曾經特意問過他,為什麼一定要將總統設定為黑人,他說,到時候你就知道了……”
“你是說,他一開始就知道奧觀海會贏?這太不可思議了~”
的確很不可思議。
美國的政治選舉製度發展到如今,能夠作弊的可能性已經微乎其微了。
所以張辰的那份篤定就更解釋不通了。
“想不通,但至少目前來看,這件事對我們來說隻有好處,沒有壞處……”
一名副總裁如是說道,其他人紛紛點頭。
電影是在大選期間拍攝的,那時候局勢並不明朗。
將總統角色設定為白人,是中規中矩的做法。
但像《白宮陷落》這樣,直接設定為黑人的,已經可以說是在站隊了。
奧觀海贏得大選也就算了,如果沒贏,絕對會被認為是奧觀海的餘黨。
所以無論如何,奧觀海都是要承這份情的。
更彆說,電影上映後,對他個人肯定也是有莫大好處的。
任何一個美國人看到電影裡的黑人總統,都會自動的帶入到奧觀海身上。
張辰並不知道自己的一個惡趣味讓大家誤會了,知道了估計也不會放在心上,他此刻正在看《環太平洋2》的拍攝方案。
“想不到,你終於也肯拍續集了~”
董建強在一旁打趣。
張辰親手開創的係列不少,但每次都隻拍第一部,最後落了個‘挖坑大師’的稱號。
“我主要是想要嘗試一下新的技術~”
張辰口中的新技術其實是動作捕捉技術,就是在演員身上貼滿了傳感器,演員做表情或動作的時候,表情和動作就會被傳感器捕捉下來,再經過後期合成就變成了特效鏡頭。
這技術其實不算什麼新技術,好萊塢很早就有了。
彼得·傑克遜的《金剛》和《指環王》都有運用到這個技術,爆炸貝的《變形金剛》更是幾乎全片都在用。
這次的《環太平洋2》,主角由機甲獵人變成了巨獸洪荒,大量鏡頭都是關於洪荒的,而使用動作捕捉技術可以極大地降低成本。
二人正在討論技術細節的時候,電話響了。
是大衛打來的。
“太好了,大衛,正想找你呢~”
“哦,有什麼可以為你效勞的?”
“幫我聯係兩個動作捕捉演員~”
“誰?”
“安迪瑟金斯和傑森利爾斯~”
“沒問題。”
大衛知道這兩個人:
安迪瑟金斯全美最好的動作捕捉演員,稱之為‘動作捕捉第一人’也不為過。
《指環王》裡的咕嚕,《金剛》裡的金剛,《猩球崛起》裡的凱瑟都是他出演的,每次都是惟妙惟肖。
張辰請他來是扮演洪荒的。
傑森利爾斯現在還聲名不顯,不過之後他負責了《狂暴巨獸》裡的動作捕捉工作,也是一名不可多得的好演員,張辰準備讓他負責金剛的角色。
“對了,金剛的使用權談的怎麼樣了?”
電話那頭的大衛微笑:“我正想和你說這事呢,我們已經和福克斯談妥了,你可以正常的使用金剛的肖像了……”
嗯,看來華納兄弟還是很有誠意的。
這麼快就把福克斯搞定了,本來他都做好了心理準備將金剛搞成白化病猩猩的。
“準備什麼時候開機?”
“2月份吧,現在還有一些前期工作沒有完成。”
《環太平洋2》裡需要大量的特效,拍攝基本都在棚裡,需要外景的時候不多。
“對了,最近這段時間,派拉蒙有沒有聯係你?”
“派拉蒙?聯係我?”
張辰突然想起了前陣子的傳言,派拉蒙準備邀請張辰執導《碟中諜4》。
“那消息是真的?”
張辰打聽道,大衛本身就是混好萊塢的,消息肯定比他要靈通。
“算是吧,湯姆克魯斯是《碟中諜》係列的靈魂,但前段時間傳出,他已經膩了此類角色,不想要繼續出演,所以派拉蒙考慮換人,但他們又怕貿然換人會造成票房不佳,就想到了你,你的《颶風營救》開創了一個新的流派,他們才想到讓你來救場的……”
又說了幾句,兩人掛斷電話,旁邊的董建強立馬問道:“派拉蒙真的要邀請你執導《碟中諜4》?”
張辰搖搖頭:“大衛說派拉蒙應該是有過濾過,但最終怎麼決定的誰也不知道,但就算是,我恐怕也沒時間,你也看到了,《環太平洋2》就夠我忙的了~”
董建強嘴裡嘖嘖有聲。
“怎麼了,你激動什麼?”
“就是有點可惜,我以前就想過,要是《碟中諜》可以和我們的《颶風營救》聯動就好了……”
“嗯?”
張辰倒是被這個腦洞給吸引了。
順著他的思路想了想,貌似還真的挺有意思的。
《碟中諜》是靠高科技和腦子吸引人的,開槍的時候很少。
《颶風營救》則是靠火爆的場麵,經典的長鏡頭起家。
兩者結合的話,或許真的能撞出一些不一樣的火花。
……
轉眼,賀歲檔落下帷幕,排名前三的是:
《非誠勿擾》34億票房;
《颶風營救2》31億票房;
《赤壁(下)》28億票房;
賀歲檔冠軍史無前例的被華誼兄弟拿下,陸洋為此傷心了許久。
“師兄,我對不起你,對不起公司~”
賀歲檔冠軍,一向都是星辰娛樂的囊中物,今年算是第一次落在了旁人的手上的。
有點諷刺~
馮小鋼倒是意氣風發,連走路都帶風。
“不要緊,這事不怪你,《非誠勿擾》是喜劇片,喜劇片在賀歲檔的受歡迎程度本來就是第一的~
更何況,《颶風營救1》票房隻有一個多億,相比之下《颶風2》已經好了許多了。”
……
2月14日,情人節
由楊小蜜和黃小明搭檔出演的愛情片《隻有你》定檔情人節播出。
沒上映前兩人天天跑路演。
張辰也幫著在微博進行了一場直播宣傳。
所謂直播宣傳其實就是他在微博現場接受網友的提問,他的回答會第一時間出現在屏幕上,有專業的工作人員負責。
網友問什麼的都有?
你覺得男人和女人之間有真正的友誼嗎?
沒有。
立馬就有人反駁:不可能,我是女生,就有一個好哥們。
張辰糾正道:首先,一男一女兩個人,能夠成為好朋友,那肯定是有欣賞在裡麵的。
如果你都不欣賞,就不可能成為朋友。
隻不過這種欣賞還到不到成為戀人的那個程度,就像歌詞裡說的那樣,友情以上,戀人未滿!
第一個問題回答完,直播間裡立馬熱鬨起來。
馬上又有人問:張導能不能總結一下你認為的男女關係都是什麼?
張辰這下來了勁:
什麼是異性朋友?
想說的不敢說,想做的不敢做。
什麼是紅顏知己?
想說的隨便說,想做的不敢做。
什麼是情人?
想做的隨便做,想說的隨便說。
什麼是老婆?
話也懶得說,事也懶得做。
哈哈哈~,張導總結的太到位了,要不是知道你沒結婚我都以為你是個老油子了~
話也懶得說,事也懶得做。
這就是很多結婚後夫妻的真實現況。
順便,張辰還科普了一下什麼叫綠茶。
這個詞彙現在還隻代表茶。
再次讓廣大網友們開了眼界。
長得好看的才有資格當綠茶。
綠茶是通過讓男人爽來控製男人。
大部分的女人是通過讓男人不爽來控製男人。
關於我善解人意的好妹妹被尖酸刻薄惡女人誣陷為綠茶這件事。
冷知識,綠茶隻是女人腦子裡的概念,男人是不會覺得是綠茶的,隻會覺得是好女人。
就像男人覺得女人為什麼喜歡渣男,女人不會覺得她是渣男,隻會覺得是好男人。
……
《隻有你》的票房成績不錯。
上映一個月,6200萬票房。
星辰娛樂甚至為此開了慶功宴,畢竟是第一部愛情電影。
要知道,《颶風2》31億票房都沒開慶功宴。
楊小蜜已經很高興了,這可是他首部獨挑大梁的作品,冷門檔期,6000萬的票房已經非常不錯了。
兩人探討了一晚上的算術題,關於6和9……
……
網絡上,經過兩個月的投票,《鬼吹燈》的人選終於確定。
雪莉楊的最高得票者是範小胖。
胡八一的最高得票者則是劉曄。
王胖子則是薑濤。
寧昊根據網上的投票,也宣布了電影的主創陣容。
範小胖因為檔期問題,無法參演《鬼吹燈》,雪莉楊人選變更為第二名李美琪。
其餘人選不變。
誰也沒有想到,美籍華人李美琪居然會是雪莉楊投票第二多的人選。
要知道,李美琪本人甚至不知道這事。
不過得知事情的來龍去脈後她倒是沒有拒絕。
她雖然參演了《碟中諜3》,但對她的演藝事業幫助並不大。
美國,華人麵孔並不是那麼好混的,即便她是出生在美利堅的香蕉人也沒用。
有一段時間,他甚至在香港混過一段時間,《赤裸特工》就是那時候拍的。
……
四月,一個很冷門的檔期,《南京南京》上映了。
口碑極其差勁~
幾乎清一色的差評:
整部片沒一個像樣的主線劇情,隻能以日本軍官來串聯起故事。
一定程度上淪為了"奇觀賞"式影片,為了營造"奇觀",將性和暴力放大,頻繁的炫技,失了本心引人反感,戰爭格局也變小了。
可又確實是有不少可圈可點的段落,尤其音效很讚。對這片感覺,還挺矛盾的。另外高圓圓演技真差勁。
人物性格、心理邏輯、故事連貫性、甚至南京城本身,在這部電影中,我都沒有看到。陸川不應該試圖去駕馭自己能力之外的題材。
陸川以貌似客觀和獨立的思考救贖了日本人。
“寧願深刻同情,暢快痛恨,也不要模棱兩可地冷靜。”這部電影的問題不是如何看待曆史,而是究竟有沒有尊重曆史。
南京大屠殺是一個巨得不能再巨的寄托了深重民族情感的公器事件,個人的認知在此麵前從來是渺小的,隻有那些不自量力的中國導演才會躍躍於此,欲圖博個功名。
這是一部用國難來做商業片噱頭的無恥電影。
陸川作為編劇和導演是失敗的,對戰爭的反思由於其曆史及價值觀念的混亂而完全不可理喻。
陸川高高地站在了一個時代和道德的製高點,卻同時也向更廣的受眾更明顯地暴露出才能的嚴重虧欠。
拍《尋槍》時,陸川是在努力的裝牛,希望能達到真牛。
拍《可可西裡》時,陸川是在努力的裝牛逼,他已經很接近牛逼了。
現在,《南京!南京!》已經上映。他說我就是牛逼啊!!!
太牛逼了!!
說實話,陸川的《南京!南京!》在敘事和切入點上都有些問題。
幾條主線的割裂度太強,而視角的切換又太突兀,影片的格局十分逼仄且缺乏必要的交代。
最讓我有點難以忍受的是,陸川為了追求所謂“客觀”的效果,刻意把日本兵刻畫成了有血有肉、思鄉憶妻的溫情形象,反而使“屠殺”這一慘痛史實落入了尷尬
這是一部用國難來做商業片噱頭的無恥電影。
陸川作為編劇和導演是失敗的,對戰爭的反思由於其曆史及價值觀念的混亂而完全不可理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