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華娛:從怪獸電影開始 > 第558章 敢不敢當麵撕?

第558章 敢不敢當麵撕?(1 / 1)

推荐阅读:

不能戲說秦始皇,這事其實是有過先例的。

96年有一部電影,叫《秦頌》。

上映四天,然後被斃了。

注意,是上映後才被斃的,和《色戒》一模一樣。

業內管這種叫追斃,屬於很倒黴的那種。

這種情況一般都是有大領導發話了。

大概是因為這個,中國影史上關於秦始皇的電影不多。

敢拍的都是大導演:

《荊軻刺秦王》是陳詩人;

《英雄》是老謀子;

即便這樣,依舊避免不了爭議。

《英雄》被公知們揪著罵,說給暴君洗地。

秦始皇在民間的形象一直都是‘暴君’,主要的的依據是史記。

司馬遷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雖肯定其“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製六合”的功績,但也詳細記載了“焚書坑儒”“賦斂愈重,戍徭無已”等暴行,奠定了史書對秦始皇“功過參半、過大於功”的基本評價框架。

自此之後,秦始皇被主流輿論定性為“暴君”,這一形象一直延續了數百年。

大家說起秦始皇,基本都能說兩句。

焚書坑儒,修驪山,修鄭國渠,修阿房宮,還有就是著名的遲到,全家皆斬……

曆朝曆代,罵秦始皇是暴君的人都不少。

但罵來罵去,罵不出什麼新花樣,無非就是暴君,焚書坑書,耗費民力等等……

張辰算是唱反調,而且他的觀點比較新穎——華夏曆史上分分合合,卻始終維持著大一統,根源就在秦始皇。

年輕人就喜歡新穎的觀點,一時間,民間對秦始皇的討論多了起來。

尤其張辰是文化名人,年輕人對她的關注度很高。

各大論壇對秦始皇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一開始還挺正經的,有不少人科普:

這2000年來,我們實行的其實一直是秦朝的架構,郡縣製和中央集權~

秦朝時候就有了曆史上第一條高速公路——秦直道和秦馳道~

皇帝製度的確是老贏發明的~

後來,就漸漸娛樂化了:

【要是祖龍不死就好了,我也不用學英語了~】

【徐福那狗東西,連個藥都找不到~】

【祖龍一生南征北戰,將華夏的版圖定了下來,要不是他,我沒準都不是中國人~】

【如果祖龍能活到現在就好了,我真想把唐僧做成刺身給我老祖宗送去~】

【樓上,記得配味極鮮~】

【我那迷人的老祖宗~】

張辰那篇博客的點讚量很高,不過全網點讚最高的卻是另一篇文章:

我是一名留學生,以前,經常有國外的同學問我,為什麼中國沒有像歐洲那樣分裂成好多個國家。

本人才疏學淺,一直也找不到正確答案,看了張辰的文章,豁然開朗。

是啊,為什麼中國曆史上隻要一分裂就瘋狂要統一?

在古代華夏當一個地方軍閥,有自己的地盤,有槍有權,當地什麼都是你說了算,為什麼非要去追求統一?

現在終於明白了。

因為有一個詞,叫華夏正統。

自從老祖宗統一了度量衡,統一了文字那一刻起,這片土地上的人就明白了,隻有一個人能被稱之為華夏正統。

華夏正統是什麼?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擱古代沒人能抵擋住這八個字的魅力。

就這麼說吧,擱古代,你要是普通人也就算了。

你要是一方諸侯,卻不努力奮鬥,追求統一,那你手下的門客都得覺得你不靠譜。

哥們來投奔你是衝著拜將封侯的,你擱這玩不思進取?

東吳因為什麼被說了兩千來年江東鼠輩?

還好,後來統一了,要不然還得再被罵二千來年。

可能有人要說,就是名聲而已,重要嗎?

太重要了!

唐宋元明清的皇帝們,甭管你讀沒讀過書,懂不懂曆史,你多少都能說出來一兩個吧?

那東晉十六國和五代十國的皇帝你能說出來嗎?

你說不出來。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那麼多人都想統一,都想當華夏正統。

甭說彆的,就咱這神話神仙都有個明確的晉升體係,你是為民造福了還是說你是有大造化了,還是說有大功德了,你就能飛升。

咱骨子裡就是要努力積極,奮鬥向上的。

擱古代你要不奔著統一去那就叫亂臣賊子。

文章寫的極好,一開始是在留學生圈子裡引起共鳴,大家出國在外,多多少少都遇到過類似的情況。

心中也有疑惑。

現在終於有人給出了正確答案。

接著文章被大量轉發,引發了更大的關注,算是破圈了。

這篇文章的點讚量極高~

張辰也給點讚了。

民間果然是臥虎藏龍。

但卻引發了一些人的不滿。

秦始皇是什麼?

暴君啊!

又有人試圖為暴君洗地~

之前抨擊《英雄》的那些人又冒了出來,用同樣的套路抨擊張辰。

星辰娛樂的輿情小組關注到了,提前進行了預警。

張辰太知道這些人了。

這些人在後世有個大名鼎鼎的稱呼——公知。

‘公知’的概念其實現在已經有了,但並不普及。

能當公知的也都是社會精英階層,屬於小眾玩家。

但雖然小眾,這些人卻掌握話語權。

以往張辰的言論多基於影視圈子,也就罷了。

這次居然涉及到曆史名人,誰給你的膽子?

你個下九流也配評價曆史?

還想給秦始皇翻案?

一時間,就好像約好了似得,很多學者冒出來批評張辰信口雌黃,不懂裝懂。

曆史不是戲說,曆史是嚴肅的,凡是自有公論!

順帶著還有人挖出了《美人心計》,說以張辰為首的這批人倡導的是‘曆史虛無主義’。

奶奶的~

張辰是真沒想到這些公知會旗幟鮮明的跳出來反對自己。

他這段時間也有點飄了,覺得自己好歹是國內第一導演,衝入好萊塢第一人,應該沒人敢碰瓷他~

嗬嗬,想多了~

專家學者們正愁沒有機會揚名呢~

張辰這個現成的靶子就送上來。

也是,公知們連奧運會都敢批評,你一個拍過幾部電影的導演算個屁啊。

這兩天公知們正好在網上帶節奏呢。

諷刺國家舉辦奧運會就是鋪張浪費,是麵子工程,是打腫臉充胖子~

你說奧運會盈利了,他就說基建花了300億。

拜托,基建那錢是早晚都要花的。

當時的京城,東邊有望京,西邊有中關村,甚至向外幾公裡有全世界最大的居住區回龍觀,天通苑。

唯獨奧運村那地方是個城中村,是北城最破爛的地方。

很多真正的老bj都知道,這個地方是留給舉辦奧運會的場地。

申奧成功後,我國對這個地區進行了大規模改造,並且修建了五環。

錢花在這了!就算沒有奧運會,這些錢也是必須花的。

更彆說廣告效應,奧運會相當於中國花300億買了個廣告,還是麵向全世界的廣告。

這相當於花300億買下了全世界的報紙,廣播,電視,網絡同一段時間的廣告,這還不值嗎?

怎麼對付公知呢?

當然是硬鋼!

原時空幾年後,胡歌看了龍硬台的《大江大海1949》,寫了一篇讀後感。

一本書寫得再好,若是有損執政者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不利於社會的安定,還是有禁的必要。

除非作者揭露的是當下的醜陋,談及動蕩歲月的往事。

我相信敘述者的真實和聆聽者的客觀,但作者一次次地疑問、悲憤、批判,好比隔岸觀火。

如若穿越六十年,置身當時的水深火熱之中,便知沒有殘酷就沒有徹底的勝利。

微博嘛,記錄個人感受的地方。

人家就是看書有感,發表一下自己的觀點,還是在自己的微博裡,就被陸釧為首的一夥人逮著罵~

那叫一個難聽!

戲子敢評國事~

鷹爪~

彆給年輕人樹立負麵榜樣~

等等~

當年的公知們就是那麼霸道。

你在自己的院子裡種菜,種什麼菜,怎麼種,卻得聽他們的~

這不是胡扯嗎?

老胡也沒慣著他們,乾脆利落的回複,“關你屁事?”

其實,當時那種情況,官方應該下場的。

但那兩年,還沒有人意識到輿論的重要性,再加上有很多隱藏的慕洋犬。

唱衰的人大有人在。

當年的公知太霸道了,什麼都想插一手。

現在,這些公知們又想對他指手畫腳。

張辰也不準備慣著他們。

不過現在還不到時機。

對方看似花團錦簇,但很分散,也沒個領袖,張辰開噴,就要應付很多人。

不如等他們瞎吵吵完,自己選出個領頭的,到時候張辰在揪著那個領頭的打,就好了。

對這些公知,張辰可一點好印象都欠奉。

看看以前的局座,艾躍進教授,浙大的鄭強校長是怎麼評價他們的~

社會毒瘤!

對社會一點有益的貢獻都沒有。

這些人掛著公共知識分子的頭銜,做的卻是賣國的事。

在他們的嘴裡,國內的一切都是糟粕,國外的連屎都是香的。

後來事實證明,其中很多人都是在國際開發署領工資的。

國際開發署是乾什麼的,都知道吧~

公知們的言論還在繼續,現在這些人已經說的很難聽了,你個戲子,好好拍你的戲就完了,曆史和你有什麼關係,敢評價曆史?

這些家夥理所當然的以為曆史這種高端領域是他們的自留地呢。

張辰人在國外,輿情小組每天都會將網絡上的情況整理出來,同步給張辰。

然後,張辰就在裡麵看到一個熟悉的名字——陸釧。

這貨還活著呢?

公知們發表攻擊言論,這家夥就在下麵湊熱鬨,時不時的留言。

為秦始皇洗地?可笑~

建議張導還是多讀點書吧,《史記》已經給秦始皇蓋戳了,你居然還想著翻案?

沒文化,真可怕~

張辰都被氣樂了,你但凡多說一句‘請大家關注我的新電影《南京南京》’,我都敬你是條漢子。

合著,就是秀文化,秀學曆~

怎麼地,研究生了不起啊?

他特意打電話問了一下,《南京南京》不是今年上映。

沒法立馬報仇,有點可惜~

這破電影07年就開機了,08年6月才殺青,上映被安排在了09年。

按照一般電影規律,跨度這麼長是很不合理的。

如果是星辰娛樂的電影,肯定會選擇08年下半年或者賀歲檔上映。

估計陸釧是不敢。

他自己也知道,賀歲檔六部大片,《南京南京》肯定會被秒的渣都不剩。

所以乾脆選在了09年冷門的四月,還美其名曰為‘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獻禮。

張辰想了想,專門開一篇博客回複:

陸釧導演,我本來以為你是蹭我的熱度,宣傳自己的電影。

後來發現,我想多了。

你單純就是愛裝逼。

導演水平怎麼樣不知道,但這愛好倒是挺大導演的。

那麼喜歡出風頭,正好最近我要回國一趟,《鏘鏘三人行》邀請我在節目上對最近的事情做一次正麵回應,要不要一起來,大家當麵鑼對麵鼓的說道說道,我也想看看,我和研究生之間的差距有多大?

對了,友情提示一句,允許你帶兩個公知幫手。

我也想看看,我和公知之間的差距有多大?

博客一發出,立馬炒上了天。

一大堆網友在陸釧的博客底下起哄。

陸釧導演,彆慫,上,教他做人~

張辰有什麼了不起的,本科學曆而已,你可是研究生~

怕什麼,他可是說了,你可以帶自己的哼哈二將,我想看三英戰呂布~

陸釧有點被架住,下不來台的意思。

奶奶的~

我就是湊個熱鬨,怎麼就盯上自己了,你倒是找那些公知去啊~

然後陸釧好像發現了某種漏洞。

可以帶幫手,好像也不是沒有一戰之力啊。

網友們發誓,他們就是起哄。

但陸釧有點當真了。

他是愛出風頭,但人可不傻。

知道自己對上張辰就是被秒的命。

但自己菜,可以找不菜的啊。

評價秦始皇又不是打嘴仗,自己找兩個公知去,還能比張辰差了?

哼,三英戰呂布?

溫酒斬華雄還差不都~

……

最近突然有點不知道該怎麼寫了,大家有沒有好思路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