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帝國崛起:西班牙 > 第三百零一章 :殖民地合並戰略

第三百零一章 :殖民地合並戰略(1 / 1)

推荐阅读:

隨著柏林會議的推進,歐洲各國也加快了對非洲殖民的腳步。

卡洛雖然沒有在建立新的非洲殖民地的打算,但對於目前西班牙已經掌控的非洲殖民地,該有的穩固措施還是需要去做的。

經過西班牙政府的內部商討,西班牙的非洲殖民地是需要進行縮減的,最好將其縮減為三塊殖民地。

其中麵積最大的殖民地就是剛果領地,按照西班牙政府的計劃,現在的黃金海岸,幾內亞殖民地和聖多美以及普林西比都會被並入剛果領地,剛果領地也將成為非洲中西部最大的殖民地。

在西非地區,規模較小的塞拉利昂殖民地也會和西非殖民地進行合並。新的西非殖民地將盤踞在非洲的最西部,規模至少也能達到十幾萬平方公裡的麵積。

最後一個非洲殖民地就是南摩洛哥殖民地。西班牙在摩洛哥占領的所有土地都會被並入南摩洛哥殖民地,如果能夠吞並整個摩洛哥,摩洛哥殖民地也會逐漸成為西班牙的本土省,和馬德裡這些大區沒什麼區彆。

至於原本計劃的連接岡比亞到剛果領地的土地,目前來看是基本沒有希望去實現了。

這兩塊殖民地中間夾雜了好幾塊法國的殖民地,德國也派出了一些商人和殖民探險隊進入這片土地,西班牙是不可能獨占這些土地的。

好消息是,法國和越南的戰爭還在繼續,這也牽製了部分法國政府的精力。

西班牙想要合並現有的殖民地還是很容易就能做到的,並且在合並過程中幾乎不會和列強爆發衝突。

值得一提的是,正因為法國和越南的戰爭規模越來越大,導致越南背後的那個國家也不得不投入大量的財力到這場戰爭當中。

最明顯的差距就是,之前主和派占了上風,這也導致皇家軍工廠的銷售人員主動找上門都沒能把武器銷售出去。

而現在,他們感受到法國人的威脅之後,也開始想方設法的購買火器來抵抗法國人的進攻。

在柏林會議召開的這段時間裡,皇家軍工廠的銷售代表已經和對方簽署了一筆軍火購買訂單,其中包括上萬支步槍,上百門火炮以及配套的子彈和炮彈。

海軍艦艇方麵,對方也購買了幾艘小型的巡洋艦,都是西班牙海軍已經裝備了好幾年的軍艦,價格也不貴,基本都是建造時的成本價。

用新軍艦的價格購買一艘二手軍艦看起來很虧。但考慮到購買的軍艦能夠迅速投入到這場戰爭當中,所發揮的戰略價值絕對是劃算的。

畢竟在目前的海軍力量上,越南方麵已經陷入了劣勢。如果不想辦法彌補海上力量,法國軍隊可以肆無忌憚的從港口登陸。

因為西班牙的主要目的是延緩法國的戰爭進度,這導致西班牙出售的這批武器裝備都是以較低的價格售出的。

也正因為如此,西班牙陸陸續續出售出去了一大批武器裝備,光靠這些武器裝備,想來

對方也能有效減緩法國軍隊的進攻速度了。

時間來到1884年8月,殖民地事務大臣突然緊急來報,在黃金海岸和幾內亞殖民地範圍內,發現了德國試圖建立殖民據點的證據。

這下可不得了,立刻引起了卡洛和西班牙政府的警惕。

德國的強大是毋庸置疑的。雖然他們在英國眼皮子底下建立的西南非洲有點投機取巧的嫌疑,但也確實是從英國人手中奪走的土地。

要是換一個國家來,未必能讓英國人退讓。

英國在剛果南部土地的競爭中選擇退讓,給西班牙政府補償的原因是他們的殖民還沒有踏足剛果南部。

貿然爆發爭端對英國來說也不是一件好事,他們想要抵達剛果南部土地也要跨越好幾個土著部落,甚至還要越過和英國關係並沒有那麼好的奧蘭治自由邦以及德蘭士瓦共和國。

這兩個國家或許沒有那麼出名,但提到在這兩個國家廣泛居住的人口布爾人,肯定能讓許多人回憶起20世紀初爆發的布爾戰爭。

雖然英國取得了布爾戰爭的勝利,但這場戰爭也讓英國人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戰爭爆發的原因和剛果南部土地的爭端有些類似,奧蘭治和德蘭士瓦的位置正好擋住了英國的開羅開普敦連線。

再加上英國的開普殖民地一直向北擴張,嚴重影響了奧蘭治和德蘭士瓦的生存空間。

說回西班牙的殖民地,在發現德國人想要在黃金海岸和幾內亞建立殖民據點之後,卡洛立刻召開了內閣會議,要求政府商討出一個解決辦法。

不管是黃金海岸還是幾內亞殖民地,西班牙都不可能放棄。

黃金海岸這個名字對於許多人來說有些陌生,這片土地在後世有著另一個名字,那就是加納。

當然,現在黃金海岸這個名字也叫的相當妥帖。這裡的黃金儲量有多麼誇張呢?哪怕到了後世,加納仍然是重要的黃金出口國。

數據顯示,加納的黃金年產量能夠達到400多萬盎司,也就是100多噸黃金。

雖然每年的黃金產量都在浮動,但這樣的黃金產量也足夠加納成為南非之下的非洲第二大產金國。

光是如此巨大的黃金儲備,卡洛就絕對不可能放棄黃金海岸。更彆提還有可可以及木材開采帶來的收入,這注定黃金海岸是一片收入遠遠大於支出的殖民地。

既然黃金海岸有如此豐富的黃金儲備,為何英國還會願意將其置換呢?

主要原因是此時的黃金海岸雖然已經發現了許多金礦,但這些金礦的儲量並不大。

曆史上黃金海岸大量開采金礦還要等到19世紀末期,到了20世紀才成為重要的黃金產地。

加納的金礦主要集中在阿散蒂地區,也就是西班牙接管黃金海岸之後才征服的那片地區。

英國還沒有來得及征服阿散蒂,自然也就沒能在阿散蒂土地上發現大型金礦。發現不了金礦,黃金海岸在英國人眼中的價值就會大幅度降低。

更重要的是,西班牙的古巴殖民地也絲毫不差。古巴的蔗糖產業比黃金海岸的金礦更加賺錢,足以鉗製美國的地理位置,也讓古巴的戰略價值變得更加重要。

如果以後世的眼光來看,算上加納的黃金和西非的其他礦產資源,這樣的殖民地置換說不清楚誰賺誰虧。

但站在19世紀80年代英國人的角度來看,用西非幾個並不大的殖民地來換一個完整的古巴,英國人絕對是賺的。

光是操縱古巴的蔗糖壟斷歐洲和美洲的蔗糖產業,就足以讓英國人賺的盆滿缽滿。

當然,這麼做也會更加得罪美國。其中的利與弊,就需要古巴殖民地的現任主人英國來自己衡量了。

為了防止德國人在自己的殖民計劃中橫插一腳,卡洛當即決定加快殖民地合並的速度,並且優先合並黃金海岸和剛果領地。

黃金海岸到剛果領地東西長達3000公裡,位於非洲7字形的拐彎處,是一片開發價值巨大的土地。

光是這片地區的黃金儲量,估摸著最少也有3000噸起步。畢竟此時這片地區的金礦還沒有經曆大規模開采,黃金儲量是比後世還要多的。

光是這3000噸黃金的總價值,就達到了誇張的780億比塞塔。再算上這片土地其他的礦產資源,能保證西班牙未來幾十年都能從這片土地獲得大量的收益。

除了金礦之外,西班牙在非洲的這些殖民地還擁有超過200億噸的鐵礦和2億噸的煤礦,這對西班牙未來的工業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00億噸的鐵礦已經完全足夠西班牙的工業發展了。2億噸的煤礦雖然不多,但西班牙國內的煤礦儲量高達88億噸,正好彌補了西班牙非洲殖民地煤礦不足的缺點。

從地圖上看,西班牙想要整合黃金海岸到剛果領地的土地,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

特彆是黃金海岸到幾內亞這一段近千公裡的海岸線,存在著包括索科托蘇丹國,尼日王國,阿羅聯盟,巴姆王國以及貝寧王國等強大一些的土著勢力。

這些土著勢力和阿散蒂聯邦一樣,都是具有一定文明程度的非洲土著,而不是那些落後的土著部落。

想要征服這些土著,西班牙得動用更多的手段。除了出動更多的軍隊強行征服之外,還需要破壞這些土著國家之間的聯係,防止他們聯合在一起阻止西班牙的殖民擴張。

為了加快西班牙的殖民地合並計劃,經過和內閣政府的商議之後,卡洛決定加大對殖民地事務部門的投入,同時加大對非洲各殖民地的軍費投入。

去年西班牙政府的財政總收入達到了11423億比塞塔的新高,財政盈餘也有9970萬比塞塔。

哪怕政府拿出了一部分用來償還外債,今年西班牙政府還是有大量的財政預算可以分攤到各部門的。

西班牙政府的內閣大臣們對於加快非洲殖民進度也沒有任何異議。隨著柏林會議的召開,歐洲各國都默契的加快了殖民非洲的進度。

西班牙是絕對不能掉隊的,畢竟非洲這塊蛋糕的體積有限,遲早是會被歐洲各國瓜分殆儘的。

西班牙能在這塊蛋糕中分得的份額越多,所獲得的利益自然也就越多。哪怕一些土地對西班牙來說沒有那麼重要,也可以通過殖民地置換的方式換到自己想要的土地。

也正因為如此,西班牙內閣會議中各部門大臣的態度相當一致,那就是認可加快對非洲的殖民,並且願意犧牲自己部門的財政預算,投入到殖民地事務部門和軍費當中。

得益於各部門的配合,西班牙政府很快湊出了一筆5000萬比塞塔的資金。

這可不是一筆小數字,稍微省著點用,都能發動一次中等規模的戰爭了。

將這筆資金投入到非洲殖民地的開發當中,已經能夠看出西班牙政府官員對於殖民地的合並有多麼重視了。

其中殖民地事務部門將會獲得大約1500萬比塞塔的額外預算,用於殖民地的整合和建設工作,為軍隊做好後勤補給。

剩下的3500萬比塞塔都會投入到對非洲土著的作戰當中。

如果隻有非洲土著的話,倒也用不了這麼多的軍費投入。但問題是,隨著柏林會議的召開,歐洲各國都加大了對非洲殖民地的投入。

西班牙再想要整合現有的殖民地,就要麵臨和其他歐洲列強的衝突。

雖然英國已經退出了西非殖民地的爭奪,但隨著德國的加入,西非這片地區將變得熱鬨起來。

不要忘了英國人攪屎棍的性格,在西班牙多次得罪英國人的前提下,英國人也不介意徹底攪渾西非這灘水,給西班牙製造更大的麻煩。

投入這麼多的軍費預算也是在警告歐洲各列強,想要插手西班牙的殖民地事務,就得做好陷入這潭泥潭的準備。

目前西班牙在非洲的殖民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光是剛果領地的土著人口就高達上千萬。

將這些土著強行武裝起來,也能組建數十萬甚至上百萬的土著軍隊。如果不涉及歐洲本土,隻在非洲部分地區進行局部衝突的話,其他歐洲列強還真不一定是西班牙的對手。

當然,憑借巨大的工業和經濟差距倒也能拖垮西班牙,但為了一小片非洲殖民地和西班牙這樣死磕是否值得,也是其他歐洲列強需要深思的問題。

既然投入了大量的軍費預算,那麼肯定要對非洲地區的殖民地軍隊進行大擴軍。

目前西班牙一共擁有1個殖民地守備師和22個殖民地守備團共計7萬人的土著軍隊,在局勢更加嚴峻的非洲殖民競爭當中明顯已經不夠用了。

經過西班牙軍事委員會的討論,決定將西班牙的殖民地師擴充到3個,殖民地守備團擴充到35個,來應對更加激烈的殖民衝突。

如此一來,西班牙在殖民地的軍事力量將達到138萬人左右,基本能夠維持現有殖民地的安全。

三個殖民地師有兩個將會部署在剛果領地到黃金海岸一線,這兩個師也是對土著作戰的主力軍。

剩下一個殖民地師將會部署在西非殖民地,擔負著吞並西非殖民地與塞拉利昂殖民地之間的土著地區的任務。

至於35個殖民地守備團,他們的主要作用是鎮守殖民地當地,維護當地的秩序與治安。

因此這35個殖民地守備團會分散在西班牙的所有殖民地,為西班牙的殖民地穩定添磚加瓦。

擴軍對於西班牙來說可謂是喜聞樂見的事情。

首先,擴軍能夠增加西班牙底層軍官的上升渠道。雖然殖民地軍隊的待遇比不上本土軍隊,但殖民地軍隊中的軍官資曆也是實打實的。

這些殖民地軍隊中的中高層軍官都由西班牙人擔任,這也是控製軍隊忠誠度的手段。

目前西班牙的軍事院校每年都能為國家培養大量的軍事人才,隻有西班牙軍隊不斷的擴張,這些人才才有就業的機會。

其次,擴軍也代表著軍隊需要更多的武器裝備。這對於皇家軍工廠和其他為軍方生產武器裝備的小廠來說,是一大筆收入來源。

特彆是那些小型的私人軍工廠,如果不是皇家軍工廠將許多不太重要的訂單外包給了他們,恐怕他們根本活不下去。

畢竟這個時代的歐洲還是比較和平的,小衝突雖然有,但戰爭是絕對不可能有的。

沒有戰爭的威脅,各國的軍隊規模也始終保持在較低的水平線。哪怕是一直喊著要擴張軍隊的意大利國王翁貝托一世,此時也隻是將意大利的陸軍規模提升到20萬人的水平。

軍隊規模越小,武器裝備的損耗以及子彈的消耗也就越少,這對於各國的軍工廠來說是一個壞消息。

大一點的軍工廠還好,像西班牙的皇家軍工廠,德國的克虜伯公司,都可以通過自己的渠道找到國外買家。

就算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找不到國外買家,這些大型軍工廠能得到國內政府的支持,維持正常的運轉還是沒問題的。

小型軍工廠就不一樣了。因為規模和產量都較小的原因,他們無法吸引到國外買家。

好一點的情況就像皇家軍工廠這樣,因為幕後的主人是卡洛這個國王,卡洛倒是很願意扶持這些小型軍工廠。

壞一點的情況就是大型軍工廠也是私人企業,資本家可不願意放棄自己手中的訂單,更不可能將自己已經簽訂好的訂單轉交給那些小企業。

在得知西班牙要擴充殖民地軍隊的時候,西班牙的小型軍工廠紛紛鬆了一口氣。

這次殖民地軍隊擴軍對他們來說就是千載難逢的良機,能讓自己小賺一筆,讓軍工廠維持下去。

好消息是,皇家軍工廠與越南以及其背後的國家簽署了一筆軍火訂單,再加上西班牙軍方擴軍之後要簽訂的訂單,皇家軍工廠在這段時期是不缺訂單的。

既然皇家軍工廠不缺訂單,他們這些小企業就有希望從皇家軍工廠那裡獲得一些皇家軍工廠看不上的訂單。

比如生產步槍配套的子彈,生產槍械的一些零件等等。

雖然這些訂單的收入注定比不上成品的槍械,但對於小規模的工廠來說,肯定是有比沒有好的。

5100字二合一章節,求支持!順便求幾張月票,還差一百張月票就滿一千張了!感謝支持!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