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預備役部隊和機槍部隊進行大規模訓練的同時,巴爾乾半島的戰爭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
損失慘重的俄國軍隊獲得了羅馬尼亞和國內的支援,在短時間內就湊齊了15萬援軍。
這也讓俄國重新發動了對普列文要塞的進攻,並且在進攻中動用了上千門火炮,大有一副和奧斯曼軍隊在普列文要塞死磕到底的架勢。
雖然在之前的進攻中俄國軍隊承擔了接近十萬的傷亡,但奧斯曼帝國這邊的傷亡同樣也不低。
奧斯曼軍隊的武器裝備水平優於俄國,但偏偏在火炮數量上遠遠遜色於俄國。
這也讓俄國軍隊在進攻的時候有著足夠的火炮壓製奧斯曼帝國的火炮,讓奧斯曼帝國同樣也承擔了大量的傷亡。
俄國在短時間內湊齊了15萬援軍,可奧斯曼帝國又該從哪裡去找15萬的援軍呢?
奧斯曼帝國在巴爾乾半島的28萬軍隊目前,僅剩下20萬出頭,這20萬軍隊還分布在塞爾維亞,保加利亞以及黑山各處。
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邊境能夠調動的奧斯曼軍隊僅剩下十萬人出頭,麵對俄國20多萬的軍隊,奧斯曼帝國隻能采取龜縮防守的姿態。
普列文要塞相當堅固,這裡也是奧斯曼帝國相當重要的軍事堡壘。
但再堅固的要塞也總會有被攻克的那一天,俄國軍隊挖掘了超過70公裡的塹壕,在普列文要塞周邊和奧斯曼軍隊展開了漫長的拉鋸戰。
最終,奧斯曼帝國在付出了接近五萬人的傷亡之後,被迫選擇向南撤退。
這也讓普列文要塞內的三萬奧斯曼軍隊瞬間陷入被包圍的局勢,在苦苦支撐了一個月之後,普列文要塞正式被俄國攻克。
普列文要塞被攻克之後,巴爾乾半島戰爭的局勢迎來了極大的轉變。
俄國軍隊順利突破了山口,在普列文要塞以南,基本沒有什麼要塞能夠阻擋俄國軍隊的腳步。
俄軍前往君士坦丁堡和君士坦丁堡海峽的路途將十分平坦,並且奧斯曼帝國已經喪失了士兵人數的優勢。
普列文要塞攻防戰結束後的巴爾乾半島局勢,俄國在軍隊人數和軍備數量方麵已經占據了優勢。
攻克普列文要塞共計讓俄國損失了接近15萬的軍隊,其中超過5萬人直接犧牲在戰場,接近10萬人身負輕重不一的傷勢。
但奧斯曼帝國這邊同樣戰況慘重。普列文要塞的3萬守軍直接被俘虜,之前的攻防戰也損失了接近7萬人。
奧斯曼帝國在巴爾乾半島的軍隊隻剩下不到18萬人,而俄國部署在巴爾乾半島的軍隊不僅沒有減少的趨勢,反而還增多到接近35萬人。
這一來二去,俄國在巴爾乾半島的士兵人數反而變成奧斯曼帝國士兵人數的兩倍。
這還沒算那些支持俄國作戰的保加利亞,塞爾維亞等民族的民團。在這種情況下,奧斯曼帝國已經進入巨大的劣勢。
沙皇亞曆山大二世自然不會放過這個好機會,他親臨戰場並且親自下達決策,命令俄國軍隊不懼低溫繼續向巴爾乾山脈以南發動進攻。
普列文要塞被攻克之後,時間已經來到1877年的11月。11月的保加利亞溫度還是比較低的,特彆是巴爾乾山脈附近,氣溫普遍在5攝氏度以下。
但這對於居住在更北方的俄國士兵來說,這甚至都不能算是低溫。俄國軍隊自然不會受到低溫的影響,浩浩蕩蕩的向巴爾乾山脈以南發動進攻。
相較於士氣正盛的俄國軍隊,奧斯曼軍隊這邊的士氣已經降到了低穀。
更糟糕的是,前線指揮官在兵力不足的情況下不僅不允許撤退,反而還命令奧斯曼軍隊原地組織防線進行防守。
很明顯,他高估了奧斯曼帝國軍隊的戰鬥力。對於這麼一支剛剛經曆了失敗並且損失慘重的軍隊來說,目前最重要的應該是撤離到後方休整。
就這樣,奧斯曼軍隊被淹沒在了俄國的進攻浪潮當中,保加利亞地區重要的城市索菲亞和佩爾尼克接連被俄國軍隊占領,俄國軍隊的兵鋒也來到了保加利亞南部的普羅夫迪夫。
奧斯曼帝國的新王宮多爾瑪巴赫切宮內,已經聚集著一大批帝國的高官貴族和軍方高層。
這些家夥聚集在新王宮的目的也隻有一個,那就是商討這場戰爭到底該如何解決。
俄國的軍隊已經來到普羅夫迪夫,再往東南就是奧斯曼帝國的舊都埃迪爾內。埃迪爾內距離君士坦丁堡可並不遙遠,換句話來說就是俄國人快要打到家門口了。
如果不是海軍在英國人的幫助下還能封鎖馬爾馬拉海峽,恐怕此時的奧斯曼人在討論的應該是如何向俄國求和來避免帝國的崩潰。
奧斯曼帝國的國土相當龐大,但卻被馬爾馬拉海和愛琴海分成了兩部分,也就是歐洲部分和亞洲部分。
歐洲部分和亞洲部分對奧斯曼帝國來說都很重要,兩者可以說是缺一不可。
但要命的是,奧斯曼帝國向巴爾乾半島運兵必須要通過馬爾馬拉海,誰能掌控馬爾馬拉海和愛琴海,誰就能將奧斯曼帝國直接一分為二。
奧斯曼帝國國內最恐懼的,就是俄國人一路打到君士坦丁堡,將奧斯曼帝國直接趕出巴爾乾半島。
偏偏目前的俄國人已經有了這樣的趨勢,如果無法阻止俄國的進攻,奧斯曼帝國或許就隻剩下小亞細亞半島了。
“諸位,你們還有什麼辦法嗎?帝國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刻,如果我們無法擊退俄國人的進攻,或許奧斯曼帝國將不複存在。”奧斯曼帝國的新任蘇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一臉悲痛的說道。
本來奧斯曼帝國的皇位是由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的哥哥穆拉德五世繼承的。但穆拉德五世過度親近法國,反而厭惡和巴爾乾半島很近的俄國。
這讓穆拉德五世僅僅繼位93天就被以精神病的名義廢除皇位,改由穆拉德五世的弟弟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繼承皇位。
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在之前並未被當做繼承人培養,他也隻是個35歲的年輕國王。麵對帝國存亡的危機時刻,他的腦海中隻有慌亂,隻能將目光看向自己的大臣們。
前線軍隊總司令穆罕默德阿裡帕夏有些無奈的搖了搖頭,對著飽含期待的蘇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說道:“我們前線的軍隊已經無力抵抗,除非我們願意放棄普羅夫迪夫以北的所有土地,否則就隻能依靠英國人的支援。”
奧斯曼帝國自己的財政狀況是十分糟糕的,就算想要組織援軍支援巴爾乾半島,也得要等到英國人的援助到達才行。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奧斯曼帝國是靠著英國人的援助才堅持到現在的。隻要英國人的援助中斷,奧斯曼帝國將會立刻陷入財政危機,這場戰爭也就不用打了。
聞言,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又將目光看向自己的外交大臣,詢問道:“英國人到底願不願意幫助我們打贏這場戰爭?如果我們在這場戰爭中戰敗,伊斯坦布爾可就是俄國人的了。”
奧斯曼帝國當然明白英國支持自己的原因,那就是防止俄國人獲得伊斯坦布爾和海峽的控製權。
隻是英國人雖然口口聲聲許諾會支援奧斯曼帝國,但除了資金和物資的支持之外,在戰場上壓根沒有看到任何一名英國士兵。
光靠奧斯曼帝國自己的兵力,目前已經無法阻擋俄國的進攻。要是英國人還沒有做好下場支援的準備,那奧斯曼帝國也就隻能求和了。
“距離我們上一次聯係英國人已經過去了半個月的時間。英國人上一次的態度並不願意加入這場戰爭,但是他們願意提供更多的資金和糧食的支持。”奧斯曼帝國外交大臣無奈的搖了搖頭,回答道。
英國明顯還沒有做好和俄國打一場戰爭的準備,他們的支援更多的是武器裝備和資金以及糧食方麵。
這些援助對奧斯曼帝國來說確實很有用,但卻壓根改變不了前線戰場的局勢。
“再聯係英國人,我需要知道他們的具體態度。”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吩咐道:“告訴那些英國人,如果他們不願意在這場戰爭中支援我們,出於保全帝國的考慮,我將在一個月後和俄國人展開和平談判。”
一個月正是阿卜杜勒哈米德奧是給英國人的期限。如果一個月內英國人還沒有任何行動,奧斯曼帝國就隻能被迫向俄國投降。
這也是在提醒和威脅英國人,如果無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君士坦丁堡和海峽可就是俄國人的了。
奧斯曼的外交大臣點了點頭,表示自己已經明白。
隨即,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又將目光看向了前線的總司令穆罕默德阿裡帕夏,吩咐道:“穆罕默德將軍,我希望在這一個月的時間裡,軍隊能將俄國人阻擋在普羅夫迪夫以北。
如果一個月後我們能迎來英國人的援軍,那將會是我們收複索菲亞和普列文要塞的機會。
但要是英國人不願意加入這場戰爭,我們也能確保首都伊斯坦布爾不會被俄國人攻占,我們仍然還會有退路。”
隻要伊斯坦布爾還在,奧斯曼帝國仍然還能從小亞細亞半島調集源源不斷的兵力和物資前往巴爾乾半島。
但要是伊斯坦布爾都被攻克的話,奧斯曼帝國的政府隻能被迫撤往小亞細亞半島,帝國也將徹底喪失對巴爾乾半島的控製。
離開巴爾乾半島容易,再想要重回巴爾乾半島可就不那麼容易了。
一旦奧斯曼帝國失去對巴爾乾半島的控製,像塞爾維亞,保加利亞這些國家一定會在俄國的支持下紛紛獨立,並且各自劃分對巴爾乾半島的占領。
這些民族對奧斯曼帝國的仇恨毋庸置疑,他們占領這些土地之後,奧斯曼帝國再想要重回巴爾乾半島可就得一個一個打過去了。
對於目前孱弱的奧斯曼帝國來說,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因此,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的命令已經很明顯了,他並不希望奧斯曼軍隊喪失普羅夫迪夫要塞,因為這代表著埃迪爾內和伊斯坦布爾將暴露在俄國人的兵鋒之下。
“我明白。”穆罕默德阿裡帕夏點了點頭。
他是皈依穆斯林的德國人,軍事素養還是相當優秀的,這也是他成為奧斯曼帝國前線軍隊總司令的原因。
隻不過,奧斯曼帝國的軍隊戰鬥力參差不齊,除了少量仿照歐洲國家訓練的新軍之外,其他的軍隊戰鬥力一塌糊塗。
這也讓穆罕默德阿裡帕夏的指揮能力很難發揮,畢竟底層軍隊的執行力決定了一條命令的有效程度。
哪怕這條命令本身是相當優秀的,在底層軍隊執行力不足的情況下,命令所發揮的效果也隻是差強人意。
安排好這一切之後,阿卜都勒哈米德二世這才鬆了一口氣。
奧斯曼帝國軍隊在普列文要塞堅守了幾個月的時間,在普羅夫迪夫要塞堅守一個月的時間應當是輕輕鬆鬆。
隻要在這一個月的時間裡能等來英國人的援軍,奧斯曼帝國仍然有打贏這場戰爭的希望。
當然,要是英國援軍一直遲遲不來的話,那奧斯曼帝國也隻能做最壞的打算了。
“偉大的蘇丹,或許我們還能借助奧匈帝國的幫助,來緩解我們在巴爾乾半島的壓力。”外交大臣這時又提出了新的意見,讓本就鬆了一口氣的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更加眼前一亮。
“仔細說說。”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示意外交大臣接著說。
“除了英國人不願意俄國掌控巴爾乾半島局勢之外,奧匈帝國同樣也不願意巴爾乾半島落入俄國的掌控之中。
雖然依靠奧匈帝國驅逐俄國也會存在很大的問題,但可能是我們除了英國之外唯一的希望了。
除此之外的歐洲其他列強,不會再有任何國家願意為了我們和俄國一戰。哪怕英國不願意加入戰爭幫助我們,隻要奧匈帝國能夠加入戰爭,我們仍然能夠穩住巴爾乾半島的局勢。
俄國的軍隊比我們多的多,隻要我們能夠堅持夠長時間,俄國的財政一定也會不堪重負。
相反,我們有著英國人的幫助,短時間內財政不是問題。隻要英國和奧匈帝國有任何一方願意幫助我們,哪怕耗,也能把俄國這個龐然大物耗死。”外交大臣微笑著說道。
身為奧斯曼帝國的外交大臣,他對歐洲的局勢還是比較清楚的。特彆是巴爾乾半島周邊,哪幾個列強對巴爾乾半島關注,外交大臣可謂是一清二楚。
目前奧斯曼帝國除了依靠英國的援助之外,唯一能夠依靠的或許也就隻有奧匈帝國了。
奧匈帝國之所以在這場戰爭中保持了中立,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俄國承諾在戰後讓奧匈帝國獲得波斯尼亞和塞爾維亞地區。
但這麼大片的土地俄國真的會甘願送給奧匈帝國嗎?這不是給自己在巴爾乾半島培養一個更強大的競爭對手嗎?
“蘇丹,外交大臣說的很有道理,或許可以一試。”還沒等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給出自己的意見,一旁的前線軍隊總司令穆罕默德阿裡帕夏就率先站了出來,表達了自己認可的態度。
作為一名皈依伊斯蘭教的德國人,他對奧匈帝國的局勢還是比較清楚的。畢竟奧地利人也是德意誌人,隻不過因為普魯士統一德意誌地區的原因,讓奧地利人被排除在了德意誌之外。
“既然穆罕默德將軍也認為奧匈帝國有可能幫助我們,那外交部門就一起聯係吧。”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連連點頭,臉上早已沒有了慌亂的神情。
“誰能拉攏奧匈帝國和英國其中之一加入這場戰爭,誰就是帝國最大的功臣。等這場戰爭結束之後,我會按功行賞,一一表彰你們的貢獻。”有了解決辦法的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可謂是喜笑顏開,連連向自己的大臣們許諾豐厚的獎賞。
有著阿卜杜勒哈米德承諾的承諾,諸多大臣們也紛紛有了更多的動力,開始為了奧斯曼帝國的未來行動起來。
在奧斯曼帝國國內對於糟糕的戰爭局勢進行討論的同時,英國和奧匈帝國國內,也在進行著相關的討論。
雖然英國人不願意乾涉這場戰爭,但英國人對於這場戰爭的關注是空前的。
早在普列文要塞被攻克的時候,英國政府就緊急召開了會議,討論是否加大對奧斯曼帝國的支援。
但讓人沒想到的是,普列文要塞被攻克短短兩周半的時間裡,奧斯曼帝國兵敗如山倒,連索菲亞和佩爾尼克這樣的重鎮都已經被俄國軍隊攻破。
英國政府甚至還沒討論出是否加大對奧斯曼帝國的援助,奧斯曼帝國就幾乎要在這場戰爭中失敗了。
這也讓英國政府的討論從是否加大援助變成了是否加入這場戰爭,畢竟如果奧斯曼帝國失敗的話,俄國在巴爾乾半島的擴張可就無人可擋了。
5000字二合一章節,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