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帝國崛起:西班牙 > 第二百二十二章 :機槍訂單和預備役計劃

第二百二十二章 :機槍訂單和預備役計劃(1 / 1)

推荐阅读:

馬克沁機槍的測試相當順利,在進行完所有測試之後,接下來也自然到了軍方商談購買數量的事情。

目前能夠確定的是,馬克沁機槍在戰場中擁有極其強大的火力,這是目前的步槍根本不具備的。

火炮的火力當然十分強大,但火炮這種重火力更多的應對的是敵人的要塞和堡壘,特彆是大規模的攻城戰。

而機槍不管是進攻戰還是防守戰,都能發揮極大的作用,並且能對敵方的人力造成極大的殺傷,這是火炮所不具備的。

因此,對於西班牙軍方來說,隻有購買多少機槍的問題,並沒有購不購買機槍的問題。

“馬克沁先生,這樣的一挺機槍我們的成本是多少?”在和軍方商談具體的訂購數量之前,卡洛先是叫來了馬克沁,詢問這樣一挺機槍實際的造價。

“陛下,目前您所看到的這挺機槍,造價大約為7280比塞塔,也就是280英鎊左右。但因為這是實驗用的樣槍,單獨製造的成本會偏高。

如果能夠大規模生產的話,機槍的成本應該能夠降低到200英鎊左右,也就是5200比塞塔。”馬克沁介紹道。

這挺專門用來實驗的樣槍,造價昂貴是理所當然的。因為沒有專門的生產線,機槍的所有零件幾乎都是這些槍械專家手搓出來的。

這也讓這挺機槍的成本高達7280比塞塔,這還是沒有子彈,隻是一挺機槍的造價。

在聽到大規模生產後機槍的成本能夠降低到5200比塞塔左右,卡洛這才鬆了一口氣。

不得不承認,機槍的造價確實比步槍昂貴很多。

西班牙的製式步槍維塔利1872造價隻有60比塞塔,對西班牙軍方的售價也隻是75比塞塔,基本上就是賺個辛苦錢。

也就是這次軍火貿易中向俄國和奧斯曼帝國出口武器才讓皇家軍工廠賺了一大筆錢。皇家軍工廠向俄國出售的步槍每支單價為95比塞塔,向奧斯曼帝國出售的步槍每支單價為102比塞塔。

之所以賣給奧斯曼帝國的步槍比賣給俄國的步槍單價還要貴,實際原因是奧斯曼帝國有著英國的支持,在購買武器裝備方麵並不缺錢。

反而是俄國,如果給俄國的單價太高,俄國轉頭就會依靠自己生產的武器,直接會放棄西班牙的訂單。

雖然俄國靠著改革加強了自己的工業和經濟實力,但俄國的經濟仍然比較糟糕。

戰爭又需要大量的財政支出,對於俄國來說,在武器采購方麵當然是能省就省。

按照維塔利1872步槍的造價來看,一挺馬克沁機槍的造價大約是83支維塔利1872步槍的造價。

擔83支步槍就需要83名士兵來使用,一挺機槍隻需要5到8人就可以發揮出最大火力,這也代表著機槍能夠極大限度的節省西班牙的人力。

在某些防守戰,西班牙甚至隻需要部署十幾挺機槍,讓這些機槍輪番開火,就能夠形成一片火力網絡,輕鬆的完成防守任務。

而十幾挺機槍的兵力也隻有幾十上百人,要是光靠這上百名步兵來完成防守任務,不僅十分艱巨,甚至有可能會導致任務失敗。

卡洛將目光看向軍方的幾個高層將領,等待著國防部門決定購買機槍的數量。

機槍的造價高達200英鎊,出售價肯定不止200英鎊。哪怕皇家軍工廠是卡洛自己的產業,但在和西班牙軍方進行合作的時候,也不能一點利潤都不賺。

按照以往皇家軍工廠和西班牙軍方的合作力度來看,一支機槍的造價為200英鎊,出售給西班牙軍方的價格差不多在220到250英鎊之間,具體多少則看軍工廠和國防部的商談情況,總之是屬於內部價,是比較便宜的。

出售給其他國家的軍隊,機槍的售價會提高到270到300英鎊左右,對於部分國家的售價甚至會高達300到350英鎊以上,這也是軍工廠賺錢的主要來源,賺外國人的錢才是硬道理。

畢竟隻有皇家軍工廠賺到足夠的錢,軍工廠的各項研究才擁有足夠的預算。而軍工廠的這些個武器專家們,他們才能獲得足夠的分紅,從而更有動力的為軍工廠和卡洛工作。

國防部的幾位高層將領明顯對機槍非常心動。哪怕明知機槍的造價高達數千比塞塔,仍然無法讓幾位將軍打消購買機槍的熱情。

最終,經過漫長的商談之後,馬克沁正式將這挺機槍的內部售價確定為5980比塞塔,也就是差不多230英鎊。

皇家軍工廠每出售一挺機槍,都能獲得至少780比塞塔的純收入。其中741比塞塔的收入屬於卡洛,剩下的39比塞塔則會分配給機槍項目組的所有槍械專家。

彆看一挺機槍隻分給他們39比塞塔,西班牙的軍火訂單至少高達數百挺機槍。而這還是少的,等到未來各國普遍裝備機槍,或者爆發某一場大規模戰爭的時候,軍工廠出口機槍的數量就會節節攀升,甚至達到上萬挺也不是什麼誇張的數字。

機槍項目組的槍械專家對於這樣的分配比例自然沒有任何異議。除了可以獲得分紅的收入之外,他們也早就獲得了卡洛的賞賜,最少的人也能獲得大半年的收入,賞賜較多的專家甚至獲得了額外一兩年的收入,獎勵給他們的錢已經不少了。

5980比塞塔的機槍售價倒也能讓軍方接受。經過簡短的交談,由塞拉諾首相親自出麵和馬克沁簽署了一份機槍購買協議。

西班牙軍方將以5980比塞塔的價格購買420挺機槍,並且以50比塞塔每條的價格,購買裝彈333發的帆布彈帶126萬條。

這筆采購訂單總計花費萬31416比塞塔,對於國防部來說屬於擠一擠就有的資金,因此並不讓這些軍方高層將領肉疼。

之所以隻購買了420挺機槍,主要還是軍方考慮到了機槍裝備到部隊後可能出現的問題,因此隻打算小規模少量裝備,確定沒問題後再大規模采購。

在子彈方麵,軍方的將領倒是很大方。126萬條子彈帶平均到每挺機槍上,也有足足30條。

每條子彈帶擁有333發子彈,這也代表著每挺機槍的配備子彈接近一萬發,能夠讓西班牙還沒有組建的機槍兵訓練很久了。

雖然機槍的最高射速接近每分鐘600發,但平時訓練時並不會使用如此誇張的火力。

因為現在的機槍並沒有那麼穩定,如果長時間高速射擊,除了槍管會發燙報廢之外,還容易出現卡彈和撞針折斷的現象。

測試的機槍是槍械專家手工打造的,質量是可以保證的。但大規模生產的機槍就沒有這麼好的質量了,在保持最大射速的情況下,可能一分鐘之內就會出現問題。

因此,在平時訓練的情況下,機槍能有100到200發的每分鐘射速就已經相當不錯了。

這麼做也能降低機槍消耗子彈的數量,減少國防部的後勤補給壓力。

擁有333枚子彈的帆布彈帶售價為50比塞塔,這已經接近一個成年男性公民五個月的收入了。

機槍消耗這些子彈隻需要半分鐘的時間,成百上千挺機槍每天消耗的子彈都是天文數字,該節省還是要節省一點的。

其實在得知機槍已經誕生的時候,卡洛是有過將這樣的機槍高價出售給俄國和奧斯曼帝國的想法的。

哪怕隻出售給其中一個國家,出售機槍帶來的收入都絕不是出售步槍所能比的。

但考慮了一會之後,卡洛還是將這個想法放棄了。過早的暴露機槍對西班牙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畢竟機槍可是卡洛想要隱藏起來的底牌。

在西班牙大量裝備了機槍的前提下,哪怕是麵對德法這樣的敵人,卡洛也是絲毫不虛的。

憑借著比利牛斯山脈的阻擋,卡洛隻需要在山脈兩側建設堅固的軍事堡壘,就能夠依托機槍和火炮正麵抵擋來自歐洲大陸的陸軍進攻。

機槍的優勢正是體現在防守戰當中,特彆是敵人動用大量兵力大規模集群衝鋒的情況下。

要是過早的暴露了馬克沁機槍,不僅會讓各國爭相仿製並且大規模裝備,還會讓各國的軍隊對機槍有所防備。

出其不意和早有預料哪一項能夠取得巨大的成果卡洛還是很清楚的,這也是卡洛打消了出售機槍想法的原因。

為了那麼一點收入就讓西班牙陸軍在未來幾年內喪失優勢,這筆買賣明顯不太劃算。

要暴露機槍的存在,也是西班牙軍隊麵對敵人的進攻不得不拿出來的時候。到那時,西班牙也能憑借著優秀的機槍技術大賺一筆,將機槍同時出售給歐洲所有的列強國家。

而在這段時間之內,正是西班牙研發出更加穩定並且火力更強大的機槍的時候。

正所謂展示一代,裝備一代,隱藏一代,研發一代。目前西班牙最先進的機槍就是眼前的馬克沁機槍,能保密自然還是要保密的。

等到西班牙有了第二代更加先進的機槍技術,倒可以考慮將這一代已經落後的機槍技術出售出去。

相信這種大火力的武器歐洲列強國家都會感興趣的,要是能夠換來其他西班牙需要的軍工科技亦或者是其他的科技和技術的話,對西班牙來說絕對是穩賺不虧的。

目前陸軍裝備中最主要的兩種武器就是步槍和火炮,西班牙的步槍和火炮雖然不至於是頂尖水平,但至少也是歐洲一流水平了。

要是算上機槍的話,西班牙的陸軍軍工科技在歐洲都能位居前列,這也是卡洛的底氣。

要是能在未來坦克和飛機都誕生的年代還能保持領先的話,卡洛說西班牙是軍事強國自然不會有其他國家反對。

在西班牙人口沒有提升上來之前,也確實隻能靠這樣的手段來彌補人數不足的差距了。

其他列強國家動員的軍隊動輒上百萬甚至數百萬,而西班牙可動員的軍隊最多上百萬,還是在嚴重破壞國內生產的情況下才能做到的。

一般情況下西班牙可動員的軍隊數量就隻有50萬左右,雖然50萬人也不少,但在目前的戰爭規模中已經起不到太大的作用了。

目前巴爾乾半島正在進行的俄土戰爭,雙方出動的軍隊數量就已經超過百萬。

而俄奧雙方在普列夫要塞攻防戰投入的軍隊數量就已經超過30萬,俄國單方的兵力損失就接近10萬人。

和這場大規模戰爭相比,西班牙的軍隊人數確實有些不足,這也讓卡洛有了改革西班牙兵役製度的想法。

西班牙的兵役製度還是相當落後的,甚至比現在的俄國都有所不如。

俄國的兵役製度已經改成義務兵製,20到25歲的俄國男性公民都有義務參加兵役。

而西班牙的兵役製度還保持在募兵製,兵源大多都來自於政府的主動招募。

兩種兵役製度的最大缺點,是西班牙預備役數量極少,也影響了西班牙可動員的軍隊數量。

根據俄國的義務兵役製度,俄國在保持著高達70萬常規部隊的情況下,還擁有近百萬的預備役部隊。

而西班牙的常規部隊雖然也有15萬人之多,但西班牙在預備役部隊方麵幾乎沒有任何儲備,大規模動員出來的軍隊也都是新兵,戰鬥力是極差的。

卡洛也正是考慮到了這一點,因此決定對西班牙的兵役製度進行改變。

當然,兵役製度主要改變的方向是預備役,西班牙也不需要太多的現役士兵,畢竟短時間內西班牙是沒有戰爭的。

預備役的存在,是確保西班牙在戰爭時期擁有足夠的經過訓練的士兵。預備役的戰鬥力當然比不過常規部隊,但比那些倉促組建的新兵還是要好很多的。

預備役隻需要經過動員和簡單的訓練就可以成為一支真正的軍隊,而新兵訓練至少需要經過半年的時間才能形成戰鬥力,想要讓其蛻變成一支精銳軍隊的話,還需要在戰場上進行長時間的磨練才行。

西班牙目前的常規部隊有15萬人,卡洛的計劃是讓西班牙也擁有15萬人左右的預備役部隊。

這些預備役部隊在大部分時候可以進行自己的工作,他們和普通的西班牙人是一樣的。

但他們每年要抽出一定的時間進行軍事化訓練,確保他們具備一定的軍事水平。

組建預備役對西班牙的生產建設當然是有一定的影響的,但因為預備役也隻有15萬人的原因,影響並不會有那麼大。

和組建預備役的作用相比,生產建設方麵,一丁點的損失也可以忽略不計。

有了15萬常規部隊和15萬預備役部隊之後,西班牙隨時能夠拉出超過30萬的軍隊,這也能確保西班牙的軍事實力不至於太過糟糕。

30萬的軍隊進行進攻戰有些困難,但防守伊比利亞半島還是沒問題的。除非列強國家願意和西班牙死磕,否則西班牙在這樣的情況下,還是比較安全的。

列強之間也是有著利益矛盾和衝突的,卡洛可不覺得會有哪個國家會選擇和西班牙死磕。

不管是英國還是法國,他們都有著威脅更大的敵人。陸地上對西班牙能造成威脅的也隻有法國,至於另一個鄰國葡萄牙,應該是他們擔心西班牙的威脅才是。

想到這裡,卡洛的臉上浮現出笑容。要是葡萄牙國王路易斯得知西班牙組建15萬預備役的事情,恐怕他會緊張的好幾天都睡不著覺。

常規部隊和預備役部隊加起來足足高達30萬人,這對人口隻有460萬的葡萄牙來說,那可真是糟糕透了。

葡萄牙和西班牙一樣,在損失了美洲的殖民地之後,雖然還保留著殖民大國的名譽,但實際上的實力已經損失了大半。

葡萄牙本土的常規兵力隻有22萬人,這些軍隊主要是為了防備西班牙的入侵。當然,如果西班牙軍隊真的要入侵的話,光靠這22萬人明顯沒有什麼作用。

葡萄牙在殖民地還部署了接近3萬人的軍隊,但這3萬人很有水分,大部分都是殖民地土著組成的仆從軍。

這也是卡洛展現出笑容的原因,因為30萬西班牙士兵對葡萄牙來說可太有壓力了,甚至連葡萄牙背後的英國人都會擔憂伊比利亞半島的局勢。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