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華娛從代拍開始 > 第623章 最猛烈的衝擊

第623章 最猛烈的衝擊(1 / 1)

推荐阅读:

人們還以為劉天仙在家養胎,或者是有什麼事情才沒出現在人前,一直抱有美好的幻想,沒想到是在玩。

方洪隨口的一句話,撕下了劉天仙的遮羞布。

劉天仙在玩!

這樣的熱搜詞條以極快的速度,掛上了熱搜榜前幾。

也就方洪隨口的一句話而已,就把屬於劉天仙的流量集中了過來,本身就自帶流量。

就算江湖沒有她,依然流傳著她的傳說,網友更是紛紛發表熱評。

“啊啊啊!茜茜你為什麼不營業!”

“趕緊拍戲呀,彆閒著了。”

“不爭不搶,依然光芒四射穩居頂流!”

“太佛係了,愛你呦!”

“雖然你結婚了,但依然是我們心中最好的茜茜。”

線上網友評論的熱鬨,就算看不見她的人,依然有大批的粉絲和媒體追捧,不存在過氣現象。

劉天仙當然也看到了方洪的采訪,就發了條微博回應:“打死你{敲腦袋}!我哪有在玩,我明明在乾活。”

這條微博還配了幾張她戴著草帽,手杵著鋤頭,正在院子裡翻土,種花種草的美圖,陽光明媚,有種自然清新感。

而她本人帶著幾分俏皮可愛!

“好可愛好真實啊,愛了愛了。”

“校長你就等著跪搓衣板吧,哈哈哈哈!”

“哇!茜茜好美哦!”

“一點都不做作,自由的讓人羨慕。”

“好有愛啊,這c能處!”

兩人隔空互動引來了大批吃瓜群眾的圍觀,對兩人這很有愛的表現更是羨慕不已。

這可能是兩人首次在網上秀恩愛了,隻不過方式比較的獨特,可能這就是他們的情趣。

不過方洪並沒有回應劉天仙。

他還在某包廂和一眾領導還有名人,探討關於海外影視對等審核的原則。

說是探討,其實就是聽取他們的意見,那些領導就隻是聽著,也不表態乾嘛。

就是你建議歸你建議,但怎麼說,怎麼做那由他們說了算。

就跟提案一樣,隻有建議權。

不過方洪非常清楚,上麵肯定是要發布“限外令”的。

要不然剛才記者會也就否認了,不會說可探討。

前世就發布了“限外令”,不僅發布了,做的比方洪建議的還要狠,先審後播隻是基本操作,還要控製數量。

就是不得超過該平台國產劇播出總量的30,就是長視頻流媒體平台必須70是國產劇,30才是海外劇。

也就是你上線三部海外劇,要上線七部國產劇來補充才行,嚴格限製了在一個平台海外劇的數量。

如果這麼搞,愛優騰不僅很多海外劇不能上,還要找大批量的國產劇來填充。

哪有那麼多呢,就隻能瘋狂拍網劇來符合法規,前世就是這樣,你以為網劇大發展是資本良心發現?

那是上麵為了保護本土的措施。

要不然那些資本情願把錢給歐美劇撿現成的,也不願意自己拍。

不僅僅是這,還有一條就是境外劇必須全劇審核通過後上線,不得邊播邊審,美劇“周播”模式被禁止!

另外還要求境外劇字幕翻譯需由正規機構完成,禁止網友自發翻譯。

網友翻譯老喜歡在裡麵打廣告,至於是什麼廣告,懂的都懂,無可厚非,費那麼大勁翻譯,總要有點錢的。

如果這麼搞的話,那些小的視頻平台,資金不雄厚的視頻平台必然暴死!

海外劇不能上,上了觀眾也不喜歡看,因為刪減嚴重,觀眾還不如看盜版,主流平台被限製了,盜版遍地都是。

現在的網絡淨化還沒後來那麼嚴重,網盤就能找到資源。

國產劇版權競爭不過,怎麼營運?

這條法規出來,必然再次推高國產劇的版權費,他們唯一能走的就是自製。

但自製也是要錢的,一兩部不起作用,沒有月產上十部的量,根本留不住用戶,且他們沒那個產業規模。

隻要這條法規頒布,這可比國產劇審核更加嚴格,當然目的很簡單,不能讓海外劇把市場給占住了。

本身國產劇受到限製就競爭力不足,如果讓海外劇占據了一大部分市場份額,那影響的不僅僅是電視劇本身,還有投資回報,從業者利潤。

如果投資回報低,資本的錢進入這行就少了,那對於整個產業發展是不利的。

至於意識形態,文化入侵就不談。

聽說上麵要“限外”,還是校長建議的,網上整個影視流媒體好似被敲了一記悶棍。

率先跳出來的就是自媒體,他們開始唱反調,其中虎嗅網就批評:“限外令是一場披著文化安全外衣的資本遊戲,政策是幫助校長消滅競爭對手!”

這篇文章還批評了嫦娥視頻的自製網劇,特效粗糙、劇情魔改,難以替代優質境外劇。

不僅批了校長是借政策打壓對手,自己的劇拍的也是亂七八糟,根本沒法看。

另外有家叫鈦媒體的,也是發表文章:“校長是在損害觀眾。”

這篇文章說的是,校長的建議,就是不把觀眾當回事。

微博、知乎上也有篇文章,標題為:“文化自信不應靠封鎖實現!”

大量網民開始了抱怨罵校長是傻逼!

就連《南方周末》發表了一篇報道為:“削弱文化市場的開放性與多樣性!”

雖然沒罵方洪,但也是唱反調的。

包括其它《經濟觀察報》、《第一財經》都紛紛發表了對這次“限外”的看法。

毫無例外,這將造成對行業最猛烈的衝擊!

反正還沒落地呢,互聯網上就有一大堆的人唱反調,把方洪罵了個遍,很正常,這是他提出來的。

包括一些紙質媒體也是說這樣不行,審核不透明,缺乏可操作性。

這樣會加速行業壟斷之類。

但那些行業大佬是都沒有出來說話的,都保持了沉默。

因為這是上麵借校長的口在給這個政策吹風,以他為契機要推動這一法規,要不然童局也不會那麼說要探討了。

任何一次行業的規範,都要有人去提出來,去推動,這樣上麵才有借口,就比如鵝廠最近花數百億收購了環球、華納、索尼等音樂獨家版權後。

就開始推動音樂內容正版化,而且還是不遺餘力的推,要不然後來音樂市場也不會怨聲載道,上麵也不會給他來個反壟斷了。

如果貿然跳出來唱反調,那是不知道“鐵拳”的滋味,那些小的聲音無所謂。

他們可以隨便說,不會有什麼影響。

而有名有姓的出來說,就是不擁護,為海外張目,他們能做的就是找些人來罵罵校長,彆的什麼也乾不了。

這些人想的沒錯,很快新華社就出來發表了文章,給出的標題是:“規範網絡視聽內容管理,保護青少年身心健康!”

隨後人民網也發文:“淨化網絡環境的重要舉措!”

這篇文章強調了規範是對本土內容的保護。

那些人懂什麼,隻會因反對而反對,如果歐美劇太多了,那本土劇怎麼辦?本土劇要不要發展?

本來好萊塢影視製作工業就完善,自己再不保護本土內容發展,那麼多從業者,那麼多資金難道讓他們去好萊塢麼。

所以自媒體可以說說,他們隻是為了自己看的爽,紙媒也可以說說,但從業者大佬不會瞎嗶嗶。

兩大主流媒體公開為方洪站台,也讓這次“限外令”存在了確定性,也就是上麵真的要這麼做,不是說說而已。

“校長太狠了!”

優酷古永鏘給樊路遠打了個電話,再次道:“我們要調整下策略了,如果政策落地,我們要損失慘重,再引進海外劇的話,恐怕要砸手裡。”

“你什麼想法?”樊路遠問道。

沒想到校長反擊來的那麼快,他們最近引進的歐美劇最多,如果一旦“限外令”落地。

少說虧損幾十億,歐美劇並不便宜,還堵了他們的路。

“回歸之前的道路,自製劇加ugc補位的方式。”古永鏘道。

“不可以,要按既定道路走,逐步轉向長視頻加電商聯動,海外的劇不能引進,那我們就囤積國產影視版權。”樊路遠否決了他的提議。

這讓古永鏘很無奈道:“這需要很多錢的。”

“我們不在乎錢,阿裡也不在乎。”樊路遠說的很壕氣,就算這次虧了幾十個億,也不調整道路。

就算被校長擺了一道,也要走到底。

古永鏘也是難受的很,自從被阿裡收購之後處處受限製,不能有自己的一點想法,都要按他們的想法來。

你有錢也不是這麼花的啊!

這事很好理解,阿裡的基因就是電商,ugc用戶生成內容都是些沒錢人看的內容,也就是小破站那樣的用戶群體,都是小孩子和窮鬼。

所以阿裡看不上ugc,走長視頻道路,把觀眾轉化為網購用戶。

這是他們基因決定的,不以誰的意誌為導向。

而最開始的優酷就是走的就是小破站的道路,如果他們不調整策略,根本沒小破站什麼事。

《萬萬沒想到》當時多成功啊!隻是現在基因變了。

古永鏘明年就會卸任優酷董事長。

方洪這一記悶棍砸下去,鵝廠孫忠懷也調整了發展道路,也收緊了海外劇的引進,打算走i全產業鏈開發,與微信深度綁定。

這個策略得到了托尼馬的批準。

孫忠懷還出來對記者表示:“政策為行業劃定了明確邊界,鵝廠視頻將開發符合主流價值觀的精品內容。”

鵝廠很識趣,堅決擁護這次“限外”,就算這次事件對他們平台影響也很大。

但隻要上麵說的,就擁護。

愛奇藝的龔宇也是反應迅速,調整了策略,縮短了廣告時長從90秒減至45秒還推出“跳過片頭”功能提升用戶體驗。

並發布了一係列自製劇以及綜藝計劃,來迅速搶占市場。

因為龔宇知道,隻要政策一旦落地,整個視頻平台將會是最後一次的大洗牌。

到時候隻有有限的幾家能存活。

這麼弄的話,讓愛奇藝的收入占比從80降至50,虧損進一步擴大。

不過沒關係,愛奇藝背後是百度!

可以說龔宇是最有戰略眼光的,要不然在前世愛奇藝在往後的幾年,也不會一直處於領先的位置了。

這和這人的眼光有很大的關係。

隻是百度實力不是很強罷了,不及阿裡的壕橫,不僅鵝廠的流量和i。

沒辦法,天生受限!

龔宇也出來對記者表示:“聽到了限外風聲,如果政策調整的話,行業會從‘流量競爭’轉向‘內容質量競爭’,愛奇藝將通過自製劇和會員模式建立新護城河。”

這覺悟就低了些,隻說了行業機遇。

而那些小卡拉米就很不好過了,其中代表是搜狐市值從26億美刀,跌到了18億美刀市值,來了個大跳水。

沒辦法,搜狐隻能戰略收縮,隻要政策落地,相當於出局。

曾經的搜狐買了太多的美劇,如果按上麵3比7的比例,搜狐要下架很多美劇,勢必導致內容大減。

而國產劇又沒有填充的,因為買不起,競爭不過。

優酷都準備大規模撒錢了,搜狐這樣的平台怎麼可能競爭的過,更彆說那些沒資本的了,隻能崩盤。

另外樂視也不好受,也在崩盤的邊緣,隻是還沒有爆發出來罷了。

可以說方洪這麼一搞,不僅推高了影視版權,讓三大巨頭感受到了震動。

也讓整個行業印來了巨震,順便還推動了國產劇的再一次繁榮,因為他們要填充內容,隻能去投資,去製作。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