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封神:從吞噬補天石開始 > 第二百七十五章 生死簿

第二百七十五章 生死簿(1 / 1)

推荐阅读:

最新網址:同時,審判這些鬼魂所產生的功德與氣運,也足以將審判他們的城隍神,及其屬官的實力提升一大截,少數也能催生出幾個大羅金仙。

幽冥界的強者雖然不少,但並沒有聚在一處,而是零星分布在大大小小無數個淨土之中。

因此,真的算下來,很多淨土的實力並不是很強,大部分都不足以抗衡擁有數尊大羅金仙坐鎮的城隍道。

這也就是說,審判完神域裡的百億鬼魂後,實力暴漲的城隍道,完全足以橫掃周遭所有的淨土。

而淨土中的鬼魂,實力越強,在幽冥界逗留的時間就越久,身上的業力也就越重,為天道所不容。

若是能將他們全部抓獲,由城隍進行審判,那所得的好處,要比審判百億鬼魂大多了。

不僅能讓剛剛建立的城隍道徹底在幽冥界站穩腳跟,還能一躍成為一方霸主,狠狠震懾四方。

而此舉,不僅是在壯大城隍道,更是在建立陰司。所謂陰司,實際就是城隍體係演變至圓滿的產物。或者說,城隍體係就是陰司體係的前身。

若城隍體係鋪滿人間,蕩平所有的淨土,那統禦所有城隍的機構,便是名副其實的陰司,掌握幽冥秩序,號令億萬鬼眾。

“以城隍廟為起點,一步步蕩平紮根在幽冥界,影響天地循環的所有淨土,便能建立統禦幽冥的陰司。”

“這就是我的酆都鬼帝之路?”

忽然,敖丙心有所悟,知道了接下來的路該如何走。城隍體係要建,抓鬼也要繼續。

但所抓之鬼,範圍卻擴大了,不再局限於剛死的鬼魂,還包括了那些停留在淨土,遲遲不願轉世的積年老鬼。

他們才是大頭,抓住他們,並進行審判,所得的功德與氣運,要遠勝普通鬼魂無數倍。

想要在短時間內建立陰司,掌控幽冥界,那蕩平淨土,抓捕裡麵的老鬼,無疑是最快的辦法。

像敖丙以前所想的那般,先在人間鋪設城隍體係,然後再反過來包圍幽冥界,雖然最後同樣能建立陰司,但所需時間更久,且同樣會與淨土發生衝突。

人間的鬼魂都被城隍廟抓了,幽冥界的淨土沒了進項,裡麵的鬼魂隻會越來越少。

久而久之,就算沒人出手針對他們,他們也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慢慢消亡。

事關生死存亡,這些淨土當然不可能坐以待斃,必然會出手反抗。

而他們的反抗,也不可能是在人間作亂,害死無數生靈,那會驚動天庭,從而被無數天兵天將圍剿。

所以,更大的可能,他們會出手針對城隍廟,奪回被其抓走的鬼魂。

既然早晚要對上,結果無法更改,那以敖丙的性子,肯定要先下手為強,先一步對淨土出手,一邊削弱其實力,一邊增強己方實力。

如此一來,待幽冥界的那些淨土回過神來,準備聯手對敵的時候,說不定城隍道已經成長為龐然大物,不懼他們聯手了。

“正所謂廣積糧、緩稱王,直接向所有的淨土宣戰不可取,眼下,先把龍域的淨土全都掃平了再說。”

“以點破麵,悄無聲息的蠶食幽冥界,慢慢積累實力,直至能與所有的淨土抗衡時,再暴露出自己的目的也不遲。”

在心中定下之後的發展戰略,敖丙開始行動起來。

從各大神域之中,挑選陰德深厚者,冊封其為城隍,然後再尋陰德稍次者,封其為城隍屬官,文武判官什麼的。

最後,尋一些實力強大,且具有改過之心的惡鬼,招募其為陰兵,用來抓捕、緝拿鬼魂。

城隍廟草建,正是用人之際。惡鬼雖然可恨,但實力是真的強。隻需簡單操練一番,立即就能派上用場,能省不少事。

所以,敖丙決定給這些惡鬼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讓他們成為陰兵,為建立陰司的大業而戰。

可彆以為這是什麼好事,淨土的實力並不弱,相反還很強,最弱的淨土都有天仙坐鎮,其實力可想而知。

且很多淨土存在的時間極為漫長,幾萬乃至幾十萬年,甚至是幾百萬年。

這麼漫長的歲月走過來,其底蘊可不是開玩笑的。陰兵作為城隍道的主要戰力,在與淨土交戰時,肯定是要衝在最前麵的。

這就意味著,陰兵的傷亡率的最高的。

敖丙讓惡鬼成為陰兵,說是給他們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實則是讓他們當炮灰。一場大戰下來,估計沒幾個惡鬼能活下來。

就算運氣好,勉強活了下來,那也沒什麼意義。

因為城隍道與淨土之間的紛爭,不是一兩場戰鬥就能結束的,必然是一場極為漫長的戰爭,以萬年為單位,交戰無數次。

惡鬼就算運氣再好,在這無止休的戰爭中,又能堅持多久?十次百次,還是千次萬次?遲早都要死的,無非是早是晚罷了。

當然,若真有惡鬼能堅持到最後,那敖丙隻能稱其為牛逼,然後真給他一份大好前程。

曆經無數場慘烈的大戰,最後都能不死,妥妥的有大氣運,被天道所青睞。

連天道都看好他,敖丙又有什麼理由刁難他?一份前程罷了,給就給了,他有這個資格。

將惡鬼招募為陰兵,讓他們成為炮灰,也算是廢物利用了。這樣一來,等炮灰死得差不多了,正規的陰兵也該煉出來,能夠投入戰場了。

……

冊封城隍的條件,不僅要有陰德,還要在本地擁有極高的人望才行。因為隻有如此,才能服眾,被本地百姓發自內心的擁戴,進而凝聚香火願力。

沒名沒氣,在本地毫無聲望,就算冊封其為城隍,又有幾人肯信?

龍域發展期間,湧現了很多可歌可泣的人物,故而擁有陰德者眾多,哪怕加上在本地極具人望這個條件,也不怕選不出足夠的城隍。

相反,哪怕把所有的城隍廟都封完了,仍有大量擁有陰德的鬼魂,沒有得到安置。

擁有陰德的鬼魂實在是太多了,敖丙現在掌握的幽冥神位完全不夠,哪怕一個神位封兩個神,也是不夠。

但不要緊,敖丙還有彆的地方安置他們。一是作為城隍備選,讓他們繼續留在神域修行。

二是等城隍審判好眾鬼後,敖丙帶著他們,一並去拜見後土娘娘,那時再做安排。

不要以為敖丙現在冊封他們為城隍,他們以後就一直是城隍了,是有考察期的。考察期表現不好,照樣會被擼下來,換彆的人上。

除此之外,每隔一段時間,敖丙也會派人前往各地城隍廟巡視,看看這些城隍,有沒有儘心儘責,有沒有貪贓枉法。

若沒有,則記一功,作為升遷的參考。若有,按後果大小進行處罰。輕則訓斥一番,重則打入地獄,永世不得超生。

而派去各地城隍廟巡視的人,不可能是白身,必然也是神明。如此一來,便能多出不少神位,用來安置剩下的鬼魂。

若這些神位還不夠,敖丙還有辦法。待這百億鬼魂被審判完畢,敖丙必然要親自押送他們前往輪回之所。

一是為了防止半路有人出手劫掠這些鬼魂,二嘛,就是趁機拜訪後土娘娘,並轉交給她共工留下的祖巫精血。

另外,送鬼魂入輪回,也是需要神明的。若無神明維持秩序,那些鬼魂又怎會老老實實的按判官所審判的那般,前往自己應去的輪回通道?

若無神明看管,那些鬼魂肯定會一股腦的往最上層的天人道湧去,而不是去人道畜生道什麼的。

除此之外,敖丙還要在幽冥界打造十八層地獄。若無十八層地獄,如何讓那些為惡的惡鬼受罰?

所以,十八層地獄是必須要建的,不建不足以消弭眾生的怨氣。而十八層地獄建成後,也需要神明看管,以防有惡鬼走脫。

如此種種,加在一起,又是不少的神位,想來足夠安置剩下的鬼魂了。

再不濟,敖丙就傳下鬼仙之法,讓部分身負大陰德的鬼魂,走陰靈入聖的路子,不受香火所累,轉而求一世逍遙。

反正不管如何,隻要身有陰德,敖丙就不會虧待他們,必然會給他們安排好前程。

不如此,不足以向善。

隻有讓世人知曉,為善者,死後真能得到好處。那世人才會在生前儘量行善,以期望死後的日子,能稍微好過一些。或者是下輩子,投個更好的胎。

……

敖丙雖然隻有一人,但他分化神念,顯化萬千化身,同時出現在各大神域,行封神之舉。

是故,不過一日的功夫,龍域大大小小上千座城池的城隍,便已全數冊封完成。

接下來,就是這些城隍各自招募屬官、陰兵,組建衙門了。

而這些小事,自然無需敖丙親自動手,隻需傳下規章製度,剩下的自然會由城隍自己處理。

因此,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剛剛上任的城隍,開始為組建衙門一事忙碌起來。

而在此期間,敖丙也沒閒著,他發現了城隍體係最為致命的缺點,現在正在想辦法解決此事。

若無法解決此事,那他所謂的城隍體係,就是一大笑話,毫無作用。

城隍體係最大的缺點,就是沒有生死簿與判官筆。沒有生死簿,就無法查人壽元來曆;沒有判官筆,就無法勾人生死。

而城隍的標配,除了自身的權柄之外,就是生死簿的副冊與判官筆的分身了。

手托生死簿,觀人生死。手持判官筆,奪人性命。

沒有生死簿,那就是城隍也不知轄地內的百姓,什麼時候該死,什麼時候不該死。

正常來說,凡人的天壽,是一百二十歲,但大多數人都活不到這個歲數。其主要原因,就是生死簿上,規定了每個人能活多少歲。

這歲數不是亂定的,而是根據個人對天地的貢獻來算。貢獻越多,壽元越長,反之亦然。

生死簿上規定你活多少歲,那你就隻能活多少歲。到時不死,自有陰差前來拘你的魂魄。

這就是生死簿對城隍的作用,隻有掌握了生死簿,城隍才好派遣陰差去拘人魂魄。若無生死簿,那城隍隻能等其天壽耗儘,老死之後,再派陰差前去拘魂。

可等其老死,那效率多低。放眼整片天地,凡人有幾個能活百年的?壽元從一百二十年縮短成百年,乃至更低,所拘之魂勢必更多。

而對城隍來說,這就是業績,多拘一個鬼魂,那就能多一份功德與氣運,誰不喜歡?

同時,生死簿與判官筆皆具備克製靈魂之能,能極大的保護城隍的安全,這又是一樁好處。

總之,無生死簿與判官筆無城隍,敖丙怎麼著也得把它們搞出來。

但怎麼搞出來,卻是個問題。像彆的洪荒那般,隻需立個誓,然後坐等天道賜下,在這裡顯然是行不通的。

天道要是願意賜下生死簿與判官筆,那早在先前敖丙祭祀天道,向祂闡述陰司構思的時候,祂就已經賜下了,又何必等到現在還沒動靜。

顯然,要麼是天道不願意給,要麼就是這兩件寶物不是先天之寶,連天道也沒有,是後天煉製出來的。

“後天煉製出來的……”

低聲念叨一句,敖丙像是想到了什麼,突然將龍域籍冊取出,定定的放在身前。

如果生死簿真的是後天煉製出來的,那要說這世間,誰最可能化為生死簿,那肯定是非籍冊莫說了。

籍冊繼續晉升下去,作用就和生死簿沒什麼區彆了。可觀萬靈來曆、壽數、福禍……

“都言生死簿乃是天地人三書中的人書,記載萬靈生死禍福。可既是人書,又記載萬靈生死,又怎可能是先天之物?”

敖丙突然發現,他陷入誤區了,誰說生死簿一定是先天靈寶,就不能是後天至寶,氣運至寶?

先天生靈生而就有無儘壽元,生死簿既記生靈之死,那先天生靈顯然不在其上。

是故,生死簿不記先天,隻記後天生靈。而一隻記後天的法寶,又怎可能會是先天靈寶,必是秉承人道氣運的後天至寶。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