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網址:在阿拉斯通往康布雷的公路上,福煦坐在飛馳的汽車裡饒有興趣的看著手裡的文件,那是夏爾部隊的裝備信息。
康布雷地屬福煦的北方集團軍群戰區,夏爾在康布雷作戰需要的配合及大部份補給都由北方集團軍群提供,福煦需要知道裝備情況。
“有意思。”福煦翻看著文件:“他把自己的部隊全部用車輛武裝起來了,要麼是坦克要麼是裝甲車,或者是汽車,連火炮也不例外。”
接著福煦扭頭望向坐在身邊的魏剛:“你怎麼看?”
魏剛是福煦的首席參謀,也是福煦“進攻理論”最忠實的擁護者,兩年前獲福煦賞識,之後像坐火箭似的先後任第20軍參謀長、第9集團軍參謀長,現在又任北方集團軍群參謀長。
(上圖為馬克西姆.魏剛,一戰時任福煦的參謀長,二戰時先後任法軍總司令,維希法國的國防部長)
“恕我直言,將軍。”魏剛麵無表情的回答:“我並不認為這是正確的做法,它很容易遭到敵方炮火的毀滅式打擊。”
福煦微微點頭表示讚同,他看過那些裝甲車和火炮的數據,它們似乎十分脆弱。
尤其是那被稱作卡車炮的東西,隻是簡單的卡車和火炮的組合,如果說有做什麼,就是加強了底盤。
福煦腦海裡不由閃現這些車輛中在敵人炮火下一輛輛被炸翻的慘景。
“何況。”魏剛補充道:“我對這些車輛在戰場能起到的作用表示懷疑,其它的部隊都是在步行,他們跟不上夏爾的部隊。難道說,夏爾想憑這兩支部隊總數一萬多人就獨自擊潰德國人?”
福煦沒有反駁,他不知道該如何反駁。
如果沒有其它部隊配合,速度快的另一個意思就是一頭紮進敵人的包圍圈,送死送得更快!
“然而。”福煦若有所思的說:“事實是他一直在獲得勝利,上校,從未輸過。”
“這可能是因為我們的戰術。”魏剛回答。
“我們的戰術?”福煦吃驚的望向魏剛,難道他也對“進攻理論”有了懷疑。
不過很快福煦就明白是自己想錯了。
魏剛解釋道:“我們的戰術對德國人早已不是秘密,德國人也在用同樣的戰術與我們作戰,我們彼此熟悉,因為他們知道我們下一步要做什麼。”
福煦接嘴道:“你是說,在德國人已經適應我軍戰術的情況下,夏爾忽然采用不同的戰術作戰,這讓德國人無所適從?”
“是的。”魏剛很肯定的點了點頭:“貝當的防禦戰術也是如此,它也是一種與‘進攻戰’不同的戰術。”
頓了下,魏剛斷言:“一旦德國人習慣了他們的戰術,就是他們失敗的時候,戰鬥最終還是會回到原點,隻能是‘進攻’。”
福煦沉默了。
雖然“進攻理論”是他總結並推出的,之前深信不疑,但與夏爾交談幾次後,他內心出現了動搖,現在已不再輕言哪一種才是正確的。
這時汽車拐進一道山坳,幾名全副武裝的警衛上前,汽車緩緩停下接受檢查。
……
夏爾的習慣是不在城鎮內紮營,雖然那更舒適也更方便,但同時也會給敵人創造斬首的機會並給平民帶來危險。
因此隻要不是特殊情況,他總是將指揮部設在森林裡。
此時夏爾剛接到格雷維和阿曼德被捕的消息。
他心下感歎,格雷維的聰明和謹慎遠超夏爾的想像。
誰能想到保險櫃裡藏的一本書無關緊要,那是一本巴爾紮克寫的《農民》,這很符合格雷維右翼身份及其理想。
但那隻是引彆人偷竊並給格雷維示警用的。
格雷維每次把它放進保險櫃時,都會小心翼翼的夾上幾根頭發,一旦有人動過他馬上就會知道,然後他就會假裝《農民》是密碼本發一些無關緊要的電報。
真正的密碼本,其實是他隨身攜帶的日記。
他會用舊的日記頁發新日記,讓身處德國的親信同步更新日記,於是密碼幾乎每天更換且絕無雷同。
但格雷維百密一疏,忘了阿曼德這個漏洞。
抓住這個漏洞一切就水到渠成:哈麗從阿曼德那套到情報,滲透進格雷維家裡的“傭人”又拍到了日記頁,格雷維就毫無秘密可言。
這是夏爾的重大勝利,右翼勢力將遭到慘重的打擊。
黨首居然通敵?
且打擊的對象居然是夏爾?
這是要把整個法蘭西拖進火坑!
人們甚至會合理展開想像:
右翼勢力是希望外部勢力介入,或與外部勢力勾結以達到其恢複帝製的目的。
而且很可能不隻是格雷維,整個右翼勢力都有嫌疑。
……
於是,右翼議員將夾著尾巴做人,就算他們不知道格雷維的作為也是如此,施耐德也會與其切割生怕染上騷味。
然後,夏爾出麵的時候就到了……
正想著,通訊兵推門報告:“準將,福煦將軍來了。”
話音未落,福煦就笑吟吟的彎腰進來:“一切還好嗎,準將?好久不見!”
(注:1910年時法蘭西平均身高166.8厘米,福煦身高175厘米,在當時算是高個子)
“一切都好將軍。”夏爾迎上前與他握了握手。
福煦好奇的打量了掩體一眼,語氣帶著讚賞:“你能與士兵們同甘共苦,這已超過大多數法蘭西將軍了。”
“其實並非如此,將軍。”夏爾自嘲道:“我隻是比較膽小而已,我不敢冒著被暗殺的風險住在鎮裡。”
福煦“哈哈”笑起來,他當然不相信夏爾真是因為這個原因。
接著福煦把話題轉向正題:“你是有意讓所有人以為你和你的部隊會出現在國慶日的閱兵式上,對吧?”
“是的。”夏爾點了點頭。
“這能騙得過德國人?”福煦有些懷疑。
“如果隻是這個,或許不能。”夏爾回答。
福煦聽出了夏爾的弦外之音:“還有彆的?”
夏爾笑了笑:“不隻有,還有不少。”
為了今天的進攻,夏爾做了不少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