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地下魔氣不斷地被轉化為靈氣,山中靈氣越發充沛,仿佛吸上一口就能感覺神清氣爽。
北泉山的成長更快了。
識海內的麵板中,靈氣如池的加持不知不覺變化為了二階,所提供的靈氣更為精純,顧元清體內各大竅穴之中,真元早已圓滿。
密藏所化的道胎之中,真元也早已化為滔滔大江,滋養著這片天地之內道蘊的成長。
在此界之中,靈氣匱乏,要從道胎境積累真元到如此程度,不知要耗費多少天材地寶,多少歲月累積,可顧元清僅僅花費了不到兩月。
甚至目前觀山領悟所積累的道蘊也足以支撐道胎完成蛻變,引來陰火劫,成為道火境修士。
不過,他並未急於此,他在道胎境修行時間尚短,精神蛻變後,每日修行,皆有新的感悟,道胎尚可累積更多的道蘊以打下更堅實的基礎。
萬丈高樓,地基需穩,若不然日後隻是勉強鑄下三寸神台,自此止步,那就真鬨了笑話。
北泉山中,那一眼自靈脈流過的靈泉已化為涓涓細流,累積成潭。
隨著靈泉滲透進土壤,澤及周圍地域之時,那些樹木花草越發茂盛,新長出的嫩芽綠得發亮,甚至讓人望之便垂涎欲滴。
這些樹木在靈氣的滋潤下也開始緩緩蛻變,向著靈花、靈草、靈樹蛻變。
馮桃每日取水也由往日的山腰,變成了山中靈潭。
潭水清甜,喝一口就覺得精神一振,病痛全消,哪怕她見識再淺薄,也知這並非凡物。
最初之時,她取靈潭之水隻舍得用來食用,其他用度依舊是山腰下的山泉,可慢慢發現潭水根本就用不完,也就不再去山腰取水了。
她身在山中,每日呼吸著靈氣,飲著靈水,雖修行才剛邁入門檻,可身體狀況已是今非昔比,挑上一大桶水也可健步如飛。
山中靈潭分為兩級,第一級泉眼處出來積成的深潭,為顧元清和馮桃飲用。
再下來十丈左右又彙聚成潭的靈水,則成了山中百獸飲水之地。
每日皆可見飛禽走獸為爭奪靈泉而明爭暗鬥,特彆那一隻蒼鷹和猴群幾乎每日一戰,直打得昏天暗地,毛羽紛飛。
後來,在顧元清的乾預下,這些動物才慢慢的形成了秩序,錯開彼此飲水的時間。
一隻隻棲息在北泉山的飛禽走獸,經過靈氣靈泉的滋養,皆毛發噌亮,強壯無比,體型比起以前都大了三分,在這周圍山脈之中,成了各自種群的霸主。
隨著山內靈氣越多,顧元清道行越來越深,與北泉山的聯係越來越緊密,北泉山成長速度越來越快,而整座靈山也越來越重。
那山底之下破碎的裂縫也隨之越來越多,滲透而出的魔氣自然也在增加,所轉化的靈氣也與日俱增,如此往複,北泉山成長速度也就更快了。
山下禁軍營地。
“將軍,你有沒有覺得北泉山更高了?”
一名軍士有些遲疑的問道。
張卓聞言本不以為意,可他看了一眼山間觀景亭,又看了看旁邊的鴻雁山瀑布,就忍不住上前兩步,抬頭仔細觀看起來,與往日心中印象對比,刹那間,驚愕神色浮上臉龐。
“好像真是如此,將軍,以前屬下站在此地,可以看到鴻雁山瀑布頂十丈下麵的那棵樹,而現在隻能看到一點瀑布頂了。”
“我前幾天還說北泉山的台階每一步都像是高了一點,你們還當我胡言亂語。”
又一名軍士插嘴說道。
這山也會長高嗎?張卓感覺這簡直打破了自己的認知常識,但事實擺在麵前由不得他不相信。
“北泉山不會是要變成仙山了吧?這些時日,我在此修行一個月,都快抵上以前一年了。”
“耿風,你也如此感受?我還以為自己看了高手之戰,最近開悟了,所以修行速度快了起來!”
“對了,你們有沒注意到山裡的猴子,和以前看起來完全不一樣了,那猴王我以前注意過,至少比起現在要小了一半。”
一隊軍士幾人,你一言我一語的說了山中事情來,當所有信息集中在一起,就算傻子也知道北泉山不同了。
張卓與其他人不同,身為禁軍偏將,此次又是他一人帶隊駐守此地,知道許多彆人所不知的東西。
同時,他有著真武六重的修為,雖無法具現真武奇境,但已可借助體內真武密藏微微感應到北泉山的不同,所以,那日療傷之時,他才會入北泉山中。
“好了,這些爾等知道就行,不可亂傳。”張卓沉聲道。
“諾!”
張卓回到軍帳內,遣退屬下,拿起紙筆正要書寫信報。
這時,一位親信悄悄走了進來。
他湊在張卓身邊低聲道:“將軍,您不會此時就要將此地情況上報吧?”
張卓皺眉道:“這是自然,我身為此地駐守,北泉山的既有異狀,當立馬上報才是。”
“將軍可有想過,那赤龍教宗師之上的高手未滅,他的目的便是各處魔域封印,這一次,連柳副統領都未來此,隻有將軍以偏將之職鎮守此地,分明就是將軍您為人太過正直,讓一些人不喜,所以,派將軍來此分明就是棄子!
現在局勢大體穩定,有山上顧公子在,赤龍教那高手根本不敢來此造次,若將軍將此事報上,那鎮守此地之職恐怕就輪不到將軍我等了。
鎮守北泉山和此地封印本是苦差,可若這裡變成了修行之聖地就不同了,彆說其他禁衛軍和鎮魔司裡,就我神鷹衛內多少名門貴族子弟,還不趨之若鶩。”
“可是……”張卓還有猶豫。
“將軍,我等鎮守魔域封印,但現在封印未動,赤龍教未現。至於那山中變化,貴人也曾說過,讓我等不要去管嗎?”
張卓遲疑片刻,一聲長歎,將手中之筆放回筆架。
親信大喜,說道:“將軍放心,我等又不是違了軍令,您放心,屬下定會叮囑好手下弟兄嘴巴都閉嚴實了,斷然不會向外傳出一點風聲。”
……
顧元清淡然的收回視線,此時的他已可感應北泉山外方圓近二十裡之地,隻是越往外,感應就越發模糊。
至於山下禁軍借北泉山之靈氣修行之事,他並未在意,山中靈氣充沛,這些連真武高階都不是的軍士所能吸納的靈氣不過九牛一毛,連從北泉山逸散出去的靈氣都比不上。
至於是否會因山中變化傳出去帶來麻煩,他也不放在心上,此界之中,還有誰能從他手中搶走北泉山?
隨著感應越來越遠,他也不再僅僅隻是觀北泉山之道,而是開始“看”起了外界的天地。
一縷縷道機彙聚於道胎,一點點道和理在心中徘徊,結合前世今生對世界的認知開始緩緩解析這一個世界。
還有北泉山底的一絲絲不斷產生隨後破滅的裂縫,魔氣被北泉山力量所洗滌化為靈氣的過程等,都給他帶來與普通觀山悟道完全不同的感受。
這些,都讓他道胎內的道蘊逐漸濃厚,他很沉醉於這種感覺,道胎內的每一絲蛻變,都會帶給他任何俗事難以企及的滿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