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網址:“先前的措施、政策還算是人力可及之事,可這如此重大的天災該如何是好啊?”
“先生計將安出?求先生拯救大明!”
朱樉徹底慌了,竟然直接跪倒在林澈麵前。
“朱二,你這急什麼?這是該你急的事麼?”
林澈上前扶起朱樉,拍了拍他身上的灰塵。
“先生,咱家可是勳貴家庭,與大明一體,這叫學生如何不急?”
朱樉對林澈擠出一個比哭還難看的笑容。
“你不要慌,事情沒伱想的那麼糟,這小冰河時期徹底發力的在兩百年後,到那時候,你和你的家人早就死了。”
“死都死了,哪管他洪水滔天?這都不是我們該操心的事,還是那就話,儘人事,聽天命。”
林澈滿不在乎的開口說道。
朱樉聞言欲哭無淚,先生,話不是這樣說的,您是不用操心。
可他不一樣,他是皇子,這大明是老朱家的大明,可不能因此就亡了啊!
大明要是亡了,他的兒子、孫子以及子子孫孫又該怎麼辦?
“先生,大明可不能亡啊!到底有沒有法子能解決一下?求您了,您就告訴我吧!”
朱樉也是徹底沒轍了,隻能向林澈求助,在他眼裡林澈是無所不能的代名詞。
先生一定有招!
“有倒是有,不過這可是個大工程。”
雖然奇怪為什麼朱樉說大明不能亡,但林澈也沒多想,權當為了自己安逸生活。
“先生,彆說什麼大工程,隻要是人力能及的事,再大的工程能把這天災解決了也不虧啊!”
朱樉聽到林澈真的有辦法,心情激動之下跳了起來。
至於林澈說的大工程有多大,他根本不在乎,再大的工程能大過秦始皇修長城,隋煬帝修大運河嗎?
這可是兩項在當時丟了江山,在後世卻被人稱讚的大工程!
“這個大工程還不急,目前最主要的是解決大旱問題。”
林澈聞言淡然一笑,磁性的嗓音帶著安撫人心的魅力。
朱樉內心的焦躁不安一下就被壓下去不少。
“大旱問題,學生套用先生之前講的以工代賑的方法,修建糧倉屯糧給予救災,先生以為如何?”
“你這方法對尋常的旱災,或許有用,但是麵對冰河期導致的旱災,遠遠不夠。”
林澈對朱樉提出方案給出了評價。
以工代賑思路固然是好,可是治標不治本。
“先生,您不是說解決眼下的問題嗎?”
朱樉詫異了,既然以工代賑方案麵對尋常旱災有用,那就用啊!反正想把眼前的解決,再開始林澈所說的大工程就行了。
“我都說了是尋常旱災,幾十年、一百年一次的那種,現在的旱災你以為還會像以前一樣嗎?”
“隻怕日後旱災頻發,大明有多少糧食夠發的?”
“再者你說的興建糧倉,真到了冰河時期的緊要關頭,天災頻發,什麼大旱大澇全出來了,百姓自己口袋都不能保證夠吃,你那些糧倉裡確定還能有糧食?”
朱樉一番言論給林澈整不會了,這小子又是真是榆木腦袋。
“這…先生說的是。”
朱樉慚愧的低下頭,忙認錯,隨即抬起腦袋對著林澈道:
“所以先生,您的方法是什麼?”
密室中朱元璋先前聽到林澈說到,不久將有一場旱災,也在擔心。
此刻的他也急切的想知道,林澈解決旱災的方法。
於是。
朱元璋從椅子上起來,走到聽甕前,腦袋緊貼著聽甕,生怕錯過一絲信息。
“麵對如今的旱災以及應付之後冰河期的爆發,也不是全無解決辦法。”
林澈又賣了賣關子。
“先生,該如何解決?”
急死個人了,朱樉隻覺得自己的心如同坐上過山車一會狂跳一會冷卻。
“瞧你急的,淡定,要想平穩度過小冰河時期。”
“首先就要從最基礎的糧食入手,若是糧食不夠,到時候在饑餓的情況下,那就是神仙也救不了。”
林澈瞥了朱樉一眼,就不能像他一樣淡定麼。
“就這?沒了?”
見林澈說完後就沒有在說話,朱樉張大了嘴巴,神情複雜。
“先生您這個方法是不是沒有說完?”
朱樉不甘心追問道。
“就這樣啊!提高糧食產量就是最好的辦法。”
林澈覺得奇怪,這小子怎麼不像以前一樣震驚了,他這個方案還不夠好嗎?
治標又治本,斬草又除根。
聞言朱樉以及密室中的朱元璋皆是氣血一陣上湧,朱元璋險些噴出一口老血來。
這道理他們都懂,誰不想讓老百姓產量提高收成好,但都這情況了,是說說就能實現嗎?
林澈此言在他們心中說了跟沒說一樣。
“我暈…”
朱樉眼前一黑險些暈倒,難道連老師也沒辦法了嗎?
難道大明終將步其他朝代後塵,三百年而亡了嗎?
朱樉嚴重充滿迷茫和無助,但還是不死心。
“先生,您說的方案是好,可是朝廷戶部對這個有所研究,根本沒辦法提高多少產量。”
“沒有立竿見影提高農業產量的法子,先生您的方案不就空談麼。”
“誰說沒有法子?我既然提出這個方案自然有法子提高農業產量。”
林澈樂了,當即給了朱樉一個腦瓜崩,難怪這小子臉色青一陣白一陣的,原來是想到這塊去了。
小子,你還是低估咱了。
密室中,朱元璋聞言長出一口氣,回到椅子上坐下。
“林先生,你真是把朕嚇壞了!”
朱元璋深吸了一口氣,一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
“先生,您剛才怎麼不說,嚇得我以為大明沒救了。”
朱樉一陣委屈,覺得林澈是故意的。
“你剛才也沒問啊,你就問我方案還有沒有,我這方案的確是沒了啊!”
林澈無辜的看著朱樉,這能賴他嗎?
分明是你自己沒問。
“我…好吧,那先生提高糧食產量的方法是什麼?”
朱樉被林澈辨的一陣啞口無言,最終放棄爭論,問起正事來。
“法子是有法子,但得等到皇上解除海禁。”
林澈攤了攤手,緩緩說道。
“解除海禁,這和提高糧食產量有啥乾係?”
朱樉甚是不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