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太師授兵(1 / 1)

推荐阅读:

最新網址:被呂布挑中的張遼在一眾同僚羨慕的眼神中率領本部兵馬進入北宮,立於殿外,朝著殿中行禮——

“臣騎都尉張遼見過陛下!陛下聖安!”

“朕……躬安?”

一開始劉協都懷疑自己聽錯了。

直到他想起張遼如今好像就在呂布麾下,確定了眼前這個張遼就是後世能使江東小兒止啼的張文遠,這才收起眼中的疑惑。

如今的張遼不過二十餘歲,正是風華正茂。麵相雖然略顯青澀,但端正有威嚴,已然能看出一些名將的風範。

“陛下,《六韜》曾言,軍中有士,曰冒刃之士,曰陷陳之士,曰勇銳之士,曰勇力之士,曰冠兵之士,曰死鬥之士,曰勵鈍之士,曰必死之士,曰倖用之士,曰待命之士。”

“行伍之中,無論陣勢如何千變萬化,主將都應知道自己麾下的每種士在何處。”

董卓所講,乃是薑尚所著《六韜·犬韜·練士篇》中的學問。

這些書劉協來後也曾看過,大致知曉董卓口中所言幾種士的意思。

所謂軍中有銳氣壯勇強暴者,聚為一卒,名曰陷陳之士

有奇表長劍、接武齊列者,聚為一卒,名曰勇銳之士。

有披距伸鉤、強梁多力、潰破金鼓,絕滅旌旗者,聚為一卒,名曰勇力之士。

隻有分清了種種,才能從雜亂無章的軍陣中看出秩序,並且做到聊熟於心,如臂揮指。

而這,其實就是一個將帥最為核心的天賦。

韓信曾對高祖劉邦說自己統兵多多益善。

就是因為韓信在這方麵的天賦高到令人頭皮發麻。

常人彆說一萬人、十萬人,就是一千人放在他們眼前他們都會淩亂到不知所措,不懂如何調配。

而韓信,卻能將百萬大軍分門彆類,各自將其放在合適的位置上……這種天賦,也正是鑄就了韓信“兵仙”之名的基石。

董卓繼續朝著劉協講解:“如何於戰場上調配這十類士卒,往往就是一場戰事能否勝利的關鍵。”

劉協似懂非懂的點點頭,然後起身來到宮外,看著張遼麾下的士卒,似有意動。

董卓跟在劉協後麵,朝張遼下令,將這一百名士卒分成兩隊,又以五人為一組。

如此,原本完整的一百名士卒就被整齊的分成涇渭分明的二十顆棋子。

“陛下可要與臣來一局?”

好男兒,自該於戰場上一展雄風!何必要在方寸棋盤間蹉跎?

劉協此刻早已按捺不住:“合該如此!”

最先開始的,名叫列陣。

《孫臏兵法》中,將軍陣係統概括為八種,即方、圓、錐行、雁行、鉤行、玄襄、疏陣、數陣、火陣、水陣。

其中火陣、水陣需依靠天時,所以並不常用。

而雁行陣乃是弩兵專用軍陣,故此也沒有施展出來。

鉤行、玄襄,較為複雜,非精銳不得施展。

疏陣、數陣,則是步兵衝陣車兵的陣法,算是特殊戰法。

故此,常用軍陣,不過方、圓、錐行三種而已。

以董卓的實力,自然可以用出鉤行或者玄襄的陣勢,但在麵對劉協之時,他還是僅僅用了方陣與圓陣,顯然存在了放水的意圖。

劉協對軍事同樣是一竅不通,就仿照著董卓的路子,他怎麼安排軍陣,劉協就學著怎麼安排軍陣。

可饒是如此,依舊是看出了二人的差距。

董卓排兵,算上軍令傳達的時間,也不過二十息之內就將陣勢列好。

但劉協照貓畫虎,卻足足花了九十息的時間……

若是在真正的戰場上,隻怕劉協此刻已經被董卓給突突沒了。

“陛下,可準備妥當了?”

麵對劉協的拖拉,董卓卻一反常態似的沒了往日的暴脾氣,反而眸中儘是懷念。

就仿佛,是在懷念第一次上戰場的他。

“好了!”

劉協氣喘籲籲的呼應董卓:“太師!可以開始了!”

“喏!”

如今,劉協、董卓是兩軍的統帥。而張遼,呂布,則是擔任起了兩軍的將領。

聽到劉協與董卓約定戰事開啟,他們都第一時間來到主帥身邊聽從調令。

“文遠!將陷陳之士、勇銳之士、勇力之士放為前鋒,全部壓上去!”

這三類士卒,可謂全軍之精銳!

劉協一口氣就將精銳投入戰場,不可謂不大膽。

而張遼聽到劉協的安排,嘴唇微動,明顯是想要奉勸劉協不要這般魯莽。

但一想到劉協的身份,外加此刻不過是場遊戲,張遼也不再多說什麼,隻是匆匆下去調遣士卒。

另一邊的董卓看到劉協的布置,卻是漫不經心的笑了幾下。

“奉先,調死鬥之士與冒刃之士頂上去。”

有王臣失勢,欲複見功者,聚為一卒,名曰死鬥之士。

軍中有大勇、敢死、樂傷者,聚為一卒,名曰冒刃之士。

這兩類士卒,若論劍刃之鋒利,甲胄之堅固,是斷然比不過軍中精銳的。

可他們士氣最旺,若僅僅是抵禦,那還是可以做到的。

這兩隊士卒迅速頂在前麵,與劉協的精銳纏鬥在了一起。

雖然他們在麵對劉協的精銳時且戰且退,但畢竟是直接纏住了劉協最精銳的部隊,使其不能上前。

如此,劉協所能動用的士卒不過七組,但董卓能夠動用的卻有八組!

“奉先,再令冠兵之士、必死之士,自左、右翼分彆壓過去!”

有逾高絕遠、輕足善走者,聚為一卒,名曰冠兵之士。

有貧窮憤怒,欲快其心者,聚為一卒,名曰必死之士。

前者,其實就是機動力極高的騎兵。

後者,則是一些炮灰。

兵法,重在虛實。

假如這是在戰場上,恐怕劉協會極難分辨兩者的差彆。

若是一招不慎,將主力士卒拉到右翼,對上了董卓的必死之士,那極有可能令中陣空虛,被敵人的冠軍之士鑽了空子。

而中軍一旦被騎兵鑽進來,對方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高機動性將中軍攪的一塌糊塗,甚至是完全將軍陣分割開來,一舉決定勝負!

但好在,如今的劉協,倒不至於上了這麼簡單的陷阱。

“文遠,命勵鈍之士於右翼迎擊!”

“至於左翼……”

劉協微微眯起雙眼。

“派待命之士以阻之!”

有材技兼人,能負重致遠者,聚為一卒,名曰待命之士!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