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昭襄王在藺相如這裡吃了癟,越想越氣,在接下來的三年裡,三次派兵進攻趙國,趙國丟了好幾塊地盤和兩萬多的士兵。秦昭襄王出了口氣後,又把目標放在了楚國,畢竟趙國現在還有廉頗、趙奢、趙勝等名將在,秦昭襄王不想此時和趙國死磕,因為他在打楚國的主意。
楚國是宣太後和魏冉的老家,所以魏冉總是把打擊方向瞄準在三晉身上,對楚國的打擊則是點到即止,但相比於三晉,秦昭襄王其實更想吞並地大物博的楚國。隨著自身勢力逐漸穩固,秦昭襄王準備對楚國乾一票大的,於是先後派出司馬錯和白起攻打楚國,占了好幾塊地盤。秦國在打楚國的同時,北邊也有支部隊在攻打趙國,秦昭襄王為了集中精力攻打楚國,就向趙惠文王提出會盟停戰。
會盟的地點在韓國邊境的澠池,離秦國比較近,離趙國有點遠。秦國有綁架楚懷王的先例,趙惠文王怕自己也被綁去,有點不敢去。廉頗勸說:“秦王來約了,我們不去就是認慫,還是去一下吧。”藺相如說:“我陪大王一起去。”趙惠文王隻好硬著頭皮去赴約。
廉頗送趙惠文王到了趙國邊境,在分彆時向趙惠文王說:“此次大王去會盟,算上來去時間大概是三十天,如果過了三十天還沒回來,請大王允許我們立太子為王。”趙惠文王心想:“好啊你個老家夥連後事都考慮好了。”不過還是同意了。廉頗同時在邊境部署了重兵,以防生變。
趙惠文王來到澠池和秦昭襄王會見,雙方入席就坐,剛開始一切都還算正常。酒過三巡後,秦昭襄王有點喝嗨了,就對趙惠文王說:“聽說你會彈瑟,來彈首給大爺我聽聽。”這明顯是輕蔑侮辱的意思,但趙惠文王不敢推脫,就彈了一曲,秦國的禦史馬上走了過來,記錄下了某年某月某日,秦王命趙王彈瑟。
藺相如一下就火了,又來了個怒發衝冠,於是拿起了一個缶(長得像瓦罐的一種樂器)走到秦昭襄王跟前,說:“聽說大王很擅長秦國樂器,我這裡有個缶,請您奏樂給大家樂嗬樂嗬。”秦昭襄王大怒:“納尼,老子不乾。”
藺相如又湊了上前,說道:“我離大王隻有五步,要是你不答應,我就用缶跟你拚命。”秦國侍衛見狀,拔刀湊了上來,藺相如怒目而視,舉著缶大喊:“誰敢輕取妄動。”士兵被嚇的待在原地。秦昭襄王怕了藺相如這個不要命的人,就勉強在缶敲了幾下。藺相如隨即叫來了趙國禦史,讓他記下某年某月某日,秦王為趙王擊缶。
秦國的大臣們看藺相如這麼囂張,站出來喊話:“今天會盟機會難得,請趙王獻出十五座城池來給我們秦王意思一下。”藺相如分毫不讓,回懟道:“OK的,那請秦王把鹹陽獻上給趙國,我們禮尚往來。”宴會上麵,藺相如一直和秦國人針鋒相對,秦國人沒有占到一點便宜。
澠池會盟上,藺相如占儘了風頭,秦昭襄王也沒法來硬的,他這次本來就是想和趙國講和好集中兵力打楚國,前方探子又回報趙國大將廉頗屯兵駐紮在秦趙邊境,秦昭襄王隻好就此作罷,和趙國達成了停戰協議。